《常识打天下-伟大企业家不为人知的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常识打天下-伟大企业家不为人知的成-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局面。    
    (2)有适当的表情    
    最能调动说话者积极性的,莫过于让他感到别人对他的话感兴趣。而要让他有这种感觉,管理者就要对他的话有适当的表情。比如欣赏地点点头,适当地微笑,都可以作为正在用心地倾听的表现。    
    (3)避免干扰性的动作姿势    
    如果领导者在与员工沟通的过程中,表现出心不在焉,那肯定会使沟通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领导者在与员工沟通交流的时候,要竭力避免看手表、翻文件等动作。这些动作会让员工感觉管理者没有全神贯注。    
    (4)重新解释    
    积极倾听者会说“我听到你说……”“你是否认为……”如果领导者在听到某一信息后,用自己的话重述一遍员工的话,不但可以使对方感到领导者对他反应的问题很关注,而且在不断地提问中可以更清楚地弄清对方的真实想法。    
    (5)不要打断说话者    
    善于倾听的领导者,从不打断对方的话,他们会在想说话前,先让对方说完想法,然后再发表意见。    
    (6)不要说得太多    
    适当地参与说话者的话题,能够使发言者更加兴奋,但若是过多参与,则会使说话者不快。领导者说的太多,员工就会失去说话的机会,很难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此沟通的效果就会不理想。    
    (7)在倾听者与发言者两角色之间自如转换    
    在沟通时,大多数情况是既要听又要说。善于倾听的领导者,都能在这两者之间自如转换。但总的来说,不论倾听还是发言,都要以说话者的话为中心。


第五部分领导者必须有无与伦比的激情(1)

    萨诺夫集团董事、首席执行官的大卫·萨诺夫说过:“一个人如果不是热爱他的工作,就不可能成功。”的确,就事业的成功来说,没有任何其他因素,能够取代一个领导者生命中炽热的激情。    
    有管理学家曾仔细研究过美国前500名卓越企业的总裁,发现他们的成功,并不像人们一般认为的那样与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等有密切关联。他们中的50%在大学时代成绩平均在C或者C以下。而美国的百万富翁中,有超过50%的人并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大学教育。这些领导者之所以成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原因,但却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着无与伦比的激情。    
    无数的事实证明了,激情,对领导一个企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那些原本平凡的人,都因为他们的激情而不平凡。只有对自己事业拥有无与伦比的激情的领导者,才能赋予企业强烈的激情和成功的希望。    
    激情有如此巨大的力量,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仍有许多领导者将它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正如社会学家托尼·坎波罗所说:“我们正处于一个过分看重物质的年代,而且感情上也在逐渐退化乃至坏死。我们不再手舞足蹈,缺乏生机与活力。”这样的人必将会一败涂地,他所领导的企业也不会有所作为。    
    培养忠诚的跟随者,得到的是相加的效果;而培养激情的领导者,得到的则是相乘的倍增效果。    
    激情是一种能量,使你的才华发挥到最大限度    
    激情,是一种对工作和事业的狂热追求,甚至达到偏执痴迷的境界。    
    激情是一种力量,它可以融化一切。正如西点军校将军戴维·格立森所说,“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的最大奖赏,你必须拥有过去最伟大的开拓者所拥有的将梦想转化为全部有价值的献身热情,以此来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才能。”    
    在杰克·韦尔奇看来,激情还是一种展示员工价值的品质。而亨利·福特则说:“我们从不把我们的工作看作是乏味的事情,我们从工作和培训中获得更多的意义。让员工从学习当中找到乐趣、尊严、成就感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他们作为一个合格员工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另外,爱迪生这个一生都在实验室度过的人也说:“我一生从没有一天是在工作。”这些,都是激情。    
    激情还包括以下几种特质:精神状态佳;高投入状态;对工作、事业热血;对团队有鼓动力;极具创新行为和创造力;喜爱变革;富有行动力和活力;个人的高效和高能量;不是政治化的、头脑过热的、意气用事的。    
    (1)激情就是领导者对企业责无旁贷的使命感    
    领导者就是企业的决策者,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命运,关乎着员工的生存与发展。松下幸之助就说过:“站在领导立场的人,首先就要确立自己的责任,实现自己的责任,尤其要将使命感牢记在心,不仅自己如此,更要传给别人,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这就是一种对事业的激情。    
    松下有一次去拜访一位代理商,两人聊天时,代理商向他抱怨最近的生意不好,赚不到钱。这是一家40多年的老店,松下非常同情他的处境,就点拨他说:“你接管这家店也有20多年了,现在也雇用着四五十位员工,在经济不景气时,业绩不好本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到目前为止,你的尿水曾经变红吗?”看着这位代理商一脸迷惑,松下接下去解释道:“经营事业是非常困难的。当你陷入困境时,必须竭力地思考对策,才能发现一丝曙光,摆脱困境,有时候甚至必须彻夜不眠。而当你精疲力竭时,尿水便会渗着血变成红色。”    
    这位代理商听后颇惭愧地说:“不,我从来没有过这种经验。”    
    松下接着说:“如果现在你的事业顺利,你的尿液当然不会变红。可是现在正面临困境,店的前途完全在你的掌握,四五十个员工的安定生活也全靠你,你还没有担心到尿水发红,却只会向我诉苦,我认为你还没有全力以赴,这绝不是一位肩负四五十位员工生计的老板应有的作风。我希望你能认真地思考提升业绩的方法,直到尿水变红为止。你必定可以想出一个对策。”    
    正是这种对企业、对员工的使命感,让松下对事业充满了激情;也正是这种激情,成就了松下非凡的事业。  


第五部分领导者必须有无与伦比的激情(2)

    (2)激情,就是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    
    一个对自己事业充满激情的领导者,一定是非常热爱自己事业的。那这种激情,就必然会让领导者有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    
    领导意味着责任,职位越高,责任也就越大。做每一件事都是在履行职责,做成功了是履行责任好的结果;做得不成功,出了些问题,也不足为怪,重要的是勇于负责,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以后再碰到类似的情况再把事情办好。    
    领导勇于负责是一种美德,一种勇气,是无私无畏的表现,更容易赢得部属的尊敬和爱戴,成为部属行为的楷模和样板。反之,领导带头争功诿过、文过饰非,则是人格低下懦弱的表现,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跟随这样的领导者。    
    (3)激情,就是一种忘我的献身精神    
    如果对事业充满激情,领导者就会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其中去,体现出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    
    比尔·盖茨在刚开始创业时,每一个程序都得自己亲自编写,那些无休无尽的程序,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事。可是,比尔·盖茨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着激情,他把他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工作中,所以他能一连几天不休不眠,当同龄人正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他却心甘情愿地面对着一大堆枯燥的数据,眼睛极少离开电脑屏幕。比尔·盖茨自己也说:“如果不是我对这份事业有如此的激情,我绝对坚持不了。”    
    (4)激情,还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个人品质——敬业    
    对事业充满激情,自然就会千方百计地把事业做好,这就是一种敬业精神。    
    有敬业精神的人,会因为拥有激情而为某一个小细节做数小时的准备工作,一旦干起事业来,又雷厉风行。    
    有一次,美国的管理杂志周刊《经营管理》要用一个名企业家的照片做封面,就派了一个摄影师去照相。结果当那位企业家在约定的时间到达地点后,发现那个摄影师已经在那等候多时了。他们已经事先研究了摄影的场地,布置好了背景、道具,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企业家到来。    
    那位企业家当时非常吃惊,因为约定好的拍照时间只不过是一个小时,而且要刊登的也只是一张照片;他本以为只要照两三张就可以结束;没想到他们却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后来当摄影师开始照相时,企业家更是惊异。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就照好了130多张照片,不到30秒就有一张。而当他们拍照时,还不断地更换各种颜色的背景,同时还要调整角度、笑容、谈话姿势。相机的快门如电光火石般地闪烁着,那种工作的方式真是令这位企业家敬佩。    
    后来工作告一段落,企业家就与那摄影师聊天,才知道他并不是《经营管理》杂志的专职摄影师,而是接受各种类似的委托,为一些一流杂志社拍摄他们需要的照片。而他前几天还在炮火连天的前线从事摄影工作,在一次拍摄过程中,一颗炮弹正好在他身边爆炸,在千钧一发的时候,他还抱着拍摄器材滚进壕沟里。    
    企业家听完后忍不住感叹到:“这才是真正的专家,也只有这种敬业的人,才能最终有所成就。” 这种工作起来就不顾一切的激情,正是一个企业需要的敬业。    
    激情不排斥理性,而是以理性为根基,就像风筝和线;激情不是一时冲动,需要慢慢“熬”,细细“煲”,才会激情浓烈;激情也不缥缈,而是和个人的兴趣、发展、物质利益,领导者的风格、企业的远景息息相关;激情的传递是自发的,只需领导者营造一种氛围,就能促使员工的激情自我迸发;激情的作用很大,但是也很危险,如果负效应放大,会产生领导力危机;激情最需要维持,最难的也是维持,维持激情的方法有很多,但一定要选择最恰当的。


第五部分不是偏执狂就无法成功(1)

    激情是领导成功的重要因素。许多成功领导者都推崇一句这样的话:不是偏执狂就无法成功。    
    比尔·盖茨就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领导者,他的每次演讲都能引起听讲者的共鸣。他曾经说过:“我们公司文化的核心就是激情文化,员工必须要有激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而技巧是可以培养的。”盖茨还说:“我曾经有一个梦,这个梦就是在世界上建立一个让美国人可以骄傲的软件公司。”    
    (1)激情是企业的灵魂,更是领导成功的关键    
    激情,能将领导者的沉思稳重和多才博学都燃到沸点。如果领导者失去了激情,就会失去作战的勇气。凭借激情,领导者可以发展出一种坚强的个性,帮助他战胜困难;凭借激情,领导者可以让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生动有趣,使自己充满活力;凭借激情,领导者可以感染身边的人,让他们释放出更大的潜在能量;凭借激情,领导者可以获得更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周围的人理解自己、支持自己。    
    大部分卓越的企业,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成功秘诀。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拥有一个激情的领导者。王永庆、李嘉诚、默多克等人之所以能够事业长盛不衰,跨越所在领域的几个时代而不断创造奇迹,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都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对事业的激情,这使得他们能够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迁,甚至引领时代的潮流。    
    比尔·伯德是美国著名的成功企业家,他拥有一家巧克力厂,同是还经营着自己的糖果店、冰淇淋店和烹饪学校。他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无与伦比的激情。    
    比尔·伯德并非天生就有这种特质。他当年买下那家巧克力公司的时候,也与普通人一样,对巧克力完全不知情,且毫无激情。虽然他还算喜欢巧克力,但那对他来说只是一种食品,绝不像后来那么狂热地爱好它——就连血管里流动的也是巧克力。他当初买下那家巧克力公司,只是因为他觉得那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    
    后来,他就开始了与巧克力同呼吸共命运的事业。由于工作需要,他转变着自己,开始尝试去了解各种不同的巧克力,以及巧克力需要添加的成分,他也知道了普通巧克力与优质巧克力的差异。慢慢地,他开始着迷了。他找来各种书籍和文章,出席各种巧克力的研讨会议,尽一切可能地往自己头脑中填充与巧克力有关的知识。最后,比尔·伯德为自己的巧克力痴迷了,他知道了各种有关巧克力以及如何制作巧克力的知识,包括从哥斯达黎加巧克力豆的生长,一直到它被摆放在中美洲各国商店的货架上这中间的任何一个过程。在他看来,一块巧克力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件艺术品。他一张口说话,就离不开巧克力,他不断地把他所知道的与巧克力有关的知识告诉周围的每一个人。他的桌上还放有一个杯子,上面写着“假如你发现我无精打采,请马上给我一块巧克力。”    
    比尔·伯德的这种对巧克力的激情,传染到了他公司的每一个员工身上,一种真正的巧克力疯狂,让公司的每一个成员干劲十足。他们更加关心如何制作优质巧克力,而不是仅仅将产品生产出来,这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信仰。他们决意要做最好的巧克力,他们把这视为自己的义务。伯德还经常告诫他的每一个员工:“我们能让美观而美味的巧克力带给他人快乐!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业吗?”    
    (2)激情还是最好的激励措施    
    一个拥有无限激情的领导者领导的团队,一定是成功的团队,因为激情能激发120%的潜能。对优秀领导者来讲,衡量他是不是把这企业做好,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他是不是能把员工的潜能发挥出来,不只是100%,而是120%调动起来。而激情,正是能调动这120%的原动力。    
    微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