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打天下-伟大企业家不为人知的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常识打天下-伟大企业家不为人知的成-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把员工的潜能发挥出来,不只是100%,而是120%调动起来。而激情,正是能调动这120%的原动力。    
    微软的一位负责人就说过:“激情是微软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因为有激情,才可以把你做成120%。”    
    能激发员工的潜能的本质东西,只有激情。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以人为本也好,还是以科技创新也好,都不是激发员工能力的根本因素。所以说,要让员工调动120%的能力,就要有善于激发员工激情的领导者。卓越的领导者,要善于在内部管理当中,通过理性的管理模式,或者通过规范的业务模式,加上企业文化,来共同激发员工的激情。这个氛围包括企业的管理模式。卓越的企业从不会去强调,一定要在内部创造激情领导的氛围,但是他们的员工都是很有热情地在做事情,原因在于领导者善于塑造氛围。    
    (3)激情还能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一个拥有强烈激情,但缺乏领导技巧的领导者,远远胜过一个有技巧却缺乏激情的领导者。激情就帮约翰·史纳特成就了他的“约翰老爹”比萨事业。    
    约翰·史纳特在1984年成立了他的第一家比萨店,在之后的7年中,变成了46家,之后又增加到了1 600家。这种惊人的成功,让许多同行都大跌眼镜。史纳特的成功法则,只有两个字——激情。    
    史纳特不仅吃自家的比萨饼,而且连呼吸睡觉都离不开他的店。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梦想要开设比萨屋,学生时代也一直在计划这件事。《成功杂志》上有一篇莱曼兄弟证券公司分析师迈克·斯派泽的文章,上面写道:“比萨根本就是约翰·史纳特的生命,他对这种食物痴迷到了令人难以想像的地步。


第五部分不是偏执狂就无法成功(2)

    史纳特在22岁那年就提出要开设比萨饼连锁店的构想,许多人都认为他发疯了。他还想每个月开设5~6家新店,一些银行和原料供应商都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并笑话他是在痴人说梦话。    
    但是,对比萨的无比激情,使他觉得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他每星期要视察5家店,每当那时,便是他觉得最享受的时刻。有一次,他视察一家位于路易斯维尔市中心的连锁店,那时正值用餐高峰,店里忙不过来,他卷起袖子跑进厨房,做了一个半小时的比萨饼厨师。    
    最终,他成功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有一段时间,他平均每个月开张30家新店,也就是一整年中,平均每天都有一家比萨饼连锁店开张。后来,他把计划扩展了墨西哥、委内瑞拉、波多黎各,以及其他国家。他的激情,让他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比萨饼连锁商。    
    激情,能够改变领导者,进而影响他身边的人。如果一个领导者决心追随自己的热望,那他一定会变成一个更愿意付出努力、更富有创造力的人,最后也让他的员工感染到他的激情。如果一个领导者心中没有一把火,那他就无法在他的组织中燃起热情的火焰。    
    让激情贴着地面传递    
    一个成功的企业,不单是需要一个充满激情的领导者,更需要这个领导者把自己的激情,传递给他的团队,把员工内心的激情激发出来。    
    如果说盖茨是微软的技术领袖,那鲍尔默无疑就是精神领袖;盖茨是大脑,那他就是心脏。他对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深刻地影响着微软员工,鲍尔默对微软的影响是不可取代的。    
    史蒂夫·鲍尔默还在求学时代,就是一个非常富有激情的人。他当初是哈佛大学足球队的啦啦队队长,他有能力让全场的人热血沸腾。一种对事业的激情,让他把这种能力发挥到了微软的管理上来,使微软的员工在开拓市场时更加团结,更加投入。鲍尔默说:“好的领帅要懂得控制比赛的节奏和进程,还要懂得如何激发团队的斗志——你要用自己的激情去点燃他们。”他用激情去激发别人的忠诚、尊敬,甚至有点畏惧。    
    他的管理风格,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激情,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天生激情派。我认为,激情对开辟企业是一种非常需要的素质,不仅仅是‘我自己有激情,我的管理是让我周围的人都有激情’。激情不是瞬间的一个状态,而是一种文化。”他传递激情的一个秘诀,就是“每个员工都是我的客户。我们管理层为员工提供一流的服务,员工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这就是整体的管理理念所在。”     
    鲍尔默可以使一些讨厌计算机的人集中精力去编程序代码,只要鲍尔默走进一个部门,这个部门的气氛就会升温,全体员工便像吃了兴奋剂似的,拼命为公司工作。鲍尔默的这种极具感染力的激情,让他极富个人魅力,这种魅力又增加了他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他能鼓舞普通员工无怨无悔从早干到深夜。虽然他不精通软件技术; 但却能用他的激情感染员工,率领员工开拓市场。    
     鲍尔默在1994年的一次微软公司大会上;用他那无与伦比的大嗓门重复着一个词: “市场! 市场!!市场!!! ”停顿了一下,他又说:“原因只有一个; 如果你占有市场份额; 你实际上就使对手们”,说到这里; 他用手扼住自己的咽喉; 作挣扎状,再接着说:“只剩下吸入维持生存的氧气的能力。而我们需维持的就是让对手们奄奄一息。” 在微软,没有人拥有比鲍尔默更激情澎湃的煽动能力,没有人比他更能感染员工,他的演讲总像沸腾的岩浆,点燃着员工的工作激情。     
    曾经有一个在微软做过6 年的产品推销经理说:“鲍尔默充满激情,富于感染力。除非是死人,否则只要与他在一起,就不可能不被他感染。”    
    鲍尔默经常在会上手舞足蹈,声情并茂,他的眼睛和光头放射着光芒。无论是在公共场合发言; 还是平时的会谈; 或者给员工讲话; 鲍尔默总是习惯用一只攥紧的拳头不停地击打另一只; 并总以一种高昂的语调爆破出来; 如他在一次大会上就曾连声高喊 Windows! Windows!! Windows!!!,非常具有震撼力。甚至在1991年的一次会议上,因为叫喊得太猛; 喊坏了嗓子; 最后不得不上医院动手术。    
    在微软一次关于Net计划的会议上,被汗水浸透全身的鲍尔默更是以传教士的热情向开发人员高唱Net赞歌,其提到的Net 不少于20次。鲍尔默把这次会议进行了网络直播,让更多的员工被他的激情所感染。     
    鲍尔默在推广微软的Net互联网服务技术时,还制作了一段视频剪辑,在网上广为传播。在那段录影中,鲍尔默用他迷人的嗓音,充满激情地在微软大会讲台上反复呼喊着 “开发者”多达14次以上。    
    微软的员工早已对鲍尔默的激情习以为常; 但每一个面对他的员工仍然会热血沸腾。鲍尔默的热情和执著使他成为微软内部的鼓舞者。    
    凭借他的激情,鲍尔默感染着微软的全体员工,为盖茨撑着一片天,从16名员工,壮大到6万名。他的“煽情”对微软的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自己则成了激情演讲者的代名词,形成了一套鲍尔默特色的管理方法。    
    由此可以看出,把自己的激情,传递到团队中去,并让团队激情变为实干精神,是领导者的必要技能。对领导者来讲,只有将激情传递给团队,他的激情才能转化为团队成员的内在驱动力,并获得最大量的释放。    
    那么,怎样才能将自己的激情最大限度地传递给团队呢?     
    具体说来,传递激情落实到行动上,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做起:    
    (1)让员工看到企业愿景。对深层次的使命感、理想、精神动力的追求,最能激发人的激情。领导者如果能让员工认同企业愿景,就能激动人心,把自己的激情传递到员工当中去。    
    (2)加大员工的个人发展空间。如果个人在企业有好的舞台,有施展的空间,就能让员工充分感染到领导者的激情,容易激发起他们的上进心,进而表现为个人的激情。    
    (3)引导员工兴趣。一般来说,兴趣会产生激情,企业要把需要当作兴趣。一个企业领导人对这个企业的热爱和兴趣,是决定他是否有激情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员工同样如此。如果员工对工作充满兴趣,那同样也能变得富有激情。    
    (4)适当让员工承担责任。对某件事情,员工个人可能没有兴趣,但如果肩负了很大的责任,这种责任也能使员工感染到领导者的激情。    
    (5)给予适当的物质利益。当完成某件事可能给员工个人带来物质利益时,领导者也能将激情传递给员工。    
    激情领导,给人信任、激励和压力,是企业前进的动力。只有拥有激情的企业,才是具有创造力的企业;只有拥有无与伦比的激情的领导者,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第五部分避免跌进激情的负面旋涡

    激情容易形成凝聚力强的团队;也能使员工都会觉得前途是光明的,积极投入自己的工作;让所有员工上行下效,每个人都在自己小范围内作激情领导,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    
    但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激情也一样。它是个好工具,但同样也是个隐性的危险工具。    
    靠巧克力起家的美国著名企业家比尔·伯德说:“只有激情是不够的,激情与智慧才是成功的结合。”    
    比尔·伯德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曾经几次陷入困境,都是因为不够明智而被满腔的激情冲昏了头。    
    有一阵子,比尔·伯德的公司,办公费用有点偏高。于是他立即做出反应,大力削减成本。那段时间,他几乎为节约发狂,整个公司都蔓延着一股节约的热潮。比尔·伯德带头做出榜样,经常亲自关掉不必要的灯,不重要的文件也尽量用废纸。员工们在他的影响下,也开始极力节约。但是,在那之后,比尔·伯德为了进一步节约,就要求所有的员工开始记录复印的文件数目。    
    这下子可有点激情过了头。原本一个不错的节约行为,一下子变成了让人反感的制度。当他一宣布这个决定时,就有人开始抱怨了起来。员工因为这个麻烦事而叫苦不迭,而且,员工觉得他们不再被信任。几天过去后,整个办公室的气氛都很紧张。比尔·伯德意识到,他的这次激情有点脱缰了,于是他马上停止这一措施,并向所有的员工认错。    
    还有一次,偶然的灵感让比尔·伯德决定生产一种低脂果仁巧克力。刚开始他选中了花生,但是花生的脂肪含量偏高,于是他放弃了花生,选择了味道相似但脂肪含量比花生低得多的棉花籽。    
    食品测试的结果表明,这一新产品的味道和花生巧克力的味道非常相似,而且脂肪含量明显偏低,简直就是两全其美。于是他们很快把这一新产品投放了市场,反响非常不错。这给了他们极大的鼓舞,带着激动的心情,他们加紧了这一产品的推广。    
    产品的销量直线上升,他们的激情也跟着升温。比尔·伯德设想着新产品的大获全胜,希望靠它一举成名。激情冲昏了他们的头脑,他们开始做起了美梦,并为以后规划起了蓝图,丝毫不去考虑意外的情况。    
    然而意外还是来临了。就在他们的棉花籽巧克力卖的正好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消息,一个得克萨斯州的顾客在吃完了这种巧克力后,一下子就休克了!顾客被送往医院急救。事实上,这种状况完全应该能预见的。因为从来没有人做过实验,证明棉花籽不会引起任何人的过敏反应。但是当时,由于他们都太激动了,就根本没有想到要去检验一下人们是否会对这种产品有不良反应。    
    最后,比尔·伯德非常担忧那昂贵的过敏检测费和上诉费,迫于无奈,他只得停止了这一新产品的继续生产。    
    许多年后,比尔·伯德还说:“一时间,我真的觉得好像有人诡秘地出现在我身后,一下子把我手中的漂亮气球戳破了。我们放弃了这一新产品,并且发誓今后再也不让激情冲昏头脑了。”    
    比尔·伯德的例子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但要拥有无与伦比的激情,同时也应该警惕激情的负面效应。     
    由此可以归纳出,激情也会扼杀团队多元化,形成单一领导,出现个人独裁现象;使管理没有体系,容易混乱。    
    激情领导并不适合所有的岗位,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去做激情领导。高层与基层职位本身就不一样,领导方式就应该不一样。所以,太刻意地去追求激情,会使组织中的务实作风减弱。    
    激情负效应作用的放大,会引发潜在的领导力危机。这些潜在危机包括:    
    (1)员工害怕敬畏领导者,不敢再提负面意见;    
    (2)中层领导渴望得到高层领导者的接纳,所以不可能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3)对高层领导者过度崇拜,产生一种幻觉,认为他不可能失败;    
    (4)领导者过于自信过于乐观,因而掩盖他面临的风险,看不到危险;    
    (5)领导者不敢发现问题,不敢面对问题;    
    (6)向上沟通少,一旦面临大的工程,可能面临失败;    
    (7)领导者给自己定位太高,因此可能妨碍人才进入;    
    (8)企业过度依赖最高领导人,不能成功地培养接班人,最终导致领导力危机,结果是领导者能力在衰退的时候,也是企业衰退的时候。    
    由此可以看出,激情负效应的危害。所以,领导者应该尽力控制激情的负面效应。    
    首先,经常抽出时间来反省自己,并需要建立一种机制,让领导者在激情时刻,也促使自己不断反省,对自己进行调整,很有必要的是可采取参谋的规劝、提醒。    
    作为领导者千万要记住,不管什么企业,都是靠为他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生存的。一个领导者,不管拥有怎样的事业,如果忘记这一点,认为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他就会变得自负、自私。这样,他的激情不但不会对他的事业有利,然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