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缘-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的;其意颇可见。
  其二;红楼的作者在这个有首尾的文字上;既想保留原文之意;又想于己有大发挥溶入其间;即在此文字之基调上作一大再创;这样的话;也应是很有可能的;就像三侠五义和七侠五义的关系类似了。
  结束;涉于历史中不见所本之书;红楼梦乃有所本的提说不得所注意;即或与书内文字可见(一回开场叙书之得来)。批注有示(脂评诸本);研者有论(蔡元培之索隐);而由于考证之出;更纷乱;如果红楼梦有结尾而又与此间结尾迥异;;然此本始终无见;即如此结末从一从二说;亦必有所本。
  故此文当为原文之旧文;如确有红楼梦之结末不见;则可知必以此原本补之;完全说明补书的人知道从有旧文字;到红楼梦的再作;进而又不得其全;再以旧本作结束。使直勉强为一完帙。
  这就进而有说明了为何;有石头记和红楼梦两部书名;这就是解释了;作者没有作完;同时作者之先有一个另外的有首尾的文字。
  所以即使这位有意再作的人物是否作完;或作完失落了;也能有一部完帙。
  以金瓶梅和水浒而比较;不管笑笑生如何编作;金莲为武松所杀这个最终结局是不可改变的。再就五侠七侠;人物随可增多;展昭;包公总是必有的。
  这样一来;贾府之败即是本文;而所得之像;尽可发挥之;有讵以此而别有所谓真伪呼?
  希望这个文字得再示真容一二。
  (二)
  一;元春的破绽就在此地;在这部首尾皆全的文字中起名叫吴渊的根本就是太君的女儿;而黛玉是贾家的姨表亲。在红楼梦中明显要改变人物;但由于其没有作完;出现了那这个旧本作结的事实;其破绽竟一目了然了。很明显元春若是四十有三;恰是宝玉母亲的年龄。而在原来元春就是大一辈的人物;红楼梦的改动是想在原文字人物不动的情况下;改动人物关系:即把本来贾敏的事迹放在添设的贾政之女元春的身上;不想由于没有完本;后人忠实的那原本去合就留了一个大破绽;也看出合成今本红楼梦的这位作者的仓促。
  二;在这部文字中;思宗的庙号出现;这说明此书必在明亡之后;而且这位作者对南明的事迹很清楚;并且明显对此有所倾向。
  历史中,崇祯帝有的几个谥号如此;清方面在顺治初是追赠怀宗端皇帝;乾隆时为庄烈帝;南明的正式封号方是;思宗烈皇帝;但是还有一种南明人私下比较认可的为毅宗烈皇帝。在有关记载中特意指明只有思宗是明朝的正封;于史册要正名的;同时指出不明此的多有用另外的情况。
  现实;此处用这个正号是决为非同寻常的;这个思宗的称谓只有在今天才为明帝的一般指代;说明此文字要末出在去明未远;要末则说明作者的明显的倾向性了。
  三;书中在麒麟梦仙中明白现出的;先是北京南京;这明白说这是明代;然后说是在杭州。
  一开头说太君即是杭州籍贯。明白指出人物地望。所以红楼梦的原本所在是杭州;即非南京更非北京;如果发现其间有杭州痕迹则当不可怪。
  四;此文字时间跨越在二十到二十五载之间;正文当在五年间;其间之大变故即可为明清易代;今红楼梦中有锦衣军一词;明白有为不即改动之体现时代特征的用语。如果说崇祯之妃那可就有案可谱了。此间竟明白说〃颇得今上宠爱〃;则写其亡当为国变之写照其后定府即败则大背景应有国变之事。
  那末一个特别可注意的是此文字内的皇帝的写法了。比如这节文字便颇多捉摸不定:〃第七名吴麒麟是杭州籍贯;第一百三十名又是杭州吴梅;皇上传旨询问; 两个姓吴的是杭州人氏;是否渊妃一族。大臣领命出来;传吴麒麟吴梅问话;吴梅将麒麟场后迷失的话并祖父三代陈明; 大臣代为转奏。皇上最是圣明仁德;知是定公之后,命大臣查复;大臣便细细的奏明。皇上甚是悯恤;命有司将吴智吴信犯罪情由查案呈奏。皇上又看到海疆靖寇班师善后事宜一本;奏的是海宴河清;万民乐业的事。皇上圣心大悦;命九卿叙功议赏;并大赦天下〃(注:此间的吴麒麟即贾宝玉;吴梅即贾兰;渊妃即元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