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玉缘-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番,不是建功立业之人,即系饶口谋衣之辈,那有闲情更去和却尘和尚饶舌书墨。直寻到急流津觉迷度口,草庵中睡着一个人,因想他必是闲人,便要将这抄录的《灵玉传》给他看看。那知那人再叫不醒。却尘和尚复又使劲拉他,才慢慢的开眼坐起,便草草一看,仍旧掷下道:〃这事我早已亲见尽知。你这抄录的尚无舛错,我只指与你两个人,托他们传去,便可归结这一新鲜逸文了。〃却尘和尚忙问何人,那人道:〃你须待某年某月某日到一个月小山房书斋中,有程小泉和高兰墅两位先生在那里,只说黄傥甫言托他们如此如此。〃说毕,仍旧睡下了。
  那却尘和尚牢牢记着此言,又不知经了几番春秋冬夏,果然有个月小山房书斋,见那程小泉与高兰墅两位先生正在那里,一个伏案酣睡,一个正翻阅历来的古史。却尘和尚便将黄傥甫言了,方把这《灵玉传》示看。那人笑道:〃果然是'荒唐敷衍'了!〃却尘和尚便问:〃先生何以认得此人,便肯替他传述?〃那人又笑道:〃你号虽'却尘',仍混迹凡尘,并更无聪明彻悟之处矣。既是荒唐敷衍,但无鲁鱼亥豕(31)以及背谬矛盾之处,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题传世,似你这样寻根问底,便是刻舟求剑(32),胶柱鼓瑟(33)了。〃只见案边酣睡那人忽伸个懒腰,打个呵欠道:〃世事太纷杂,何若梦黄梁!〃说毕,复又睡下。那却尘和尚听了,仰天大笑,掷下抄本,飘然而去。一面走着,口中说道:〃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不过游戏笔墨,陶情适性而已!〃后人见了这本奇传,亦曾题过四句为本书缘起之言更转一竿头(34)云: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
  (1)  气厥……即休克。
  (2)  趱行……急走。
  (3)  (pi)陵……地名。汉置县,晋置郡改称晋陵。治所在今江苏省常州市。
  (4)  作了胎……即怀了孕。
  (5)  定数……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说法,指人的一生遭遇都是前生注定的。
  (6)  承总……包揽替代。
  (7)  服阕……旧制,父母死后守丧三年,期满除服称为〃服阕〃。服:丧服;阕:终了的意思。
  (8)  进用……即晋用,授予官职。
  (9)  开箱……旧俗,女子嫁后第一次打开陪嫁的箱柜妆奁谓之开箱。
  (10)  孽子孤臣……古时称小老婆生的庶子为孽子,称亡国之臣为孤臣。这里是借以比喻贺燕是破落吴府的婢女。
  (11)  息夫人……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夫人,姓 。楚灭息,她被楚文王掳而为妾,生二子,却始终不同楚王说话,问其故,答道:〃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事见《左传》庄公十四年。汉代刘向《列女传》说她后来又见到息君,终于自杀,与《左传》所载不同。后代文人多有题咏,这里所引的诗句见清初邓汉仪《题息夫人庙》。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桃花庙〃也即息夫人庙。
  (12)  婪索……贪污、勒索。
  (13)  褫(chi)籍为民……革去官职禄籍,贬为平民百姓。褫:黜革;剥夺。
  (14)  觉迷渡口……即登觉岸的渡口。佛家以〃迷〃比作海,以〃觉〃比作岸,从迷到悟,叫做登觉岸。这是一种迷信说法。
  (15)  下愚不移……《论语·阳货》:〃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意思是,只有上等的智者和最愚鲁的人,是天生的,不能改变的。这里是黄傥甫的自谦之辞。
  (16)  膝谈……即促膝相谈。
  (17)  一念之间,尘凡顿易……意思是转念之间,便能将尘世的牵连改变,而得道成仙。
  (18)  神交……原意为精神上的了解。这里是虽未见面,但彼此十分了解的意思。
  (19)  苏小……即苏小小,六朝南齐时钱塘名妓。《乐府诗集》有《苏小小歌》,后代多有以苏小小为题材的诗词散曲话本等,成为文学作品中一个常见的人物。
  (20)  宋玉……战国后期的楚国辞赋家。
  (21)  口孽……佛教用语,指一些恶言妄语或香艳之词。
  (22)  梅竹齐芳……即〃梅薰竹馥〃之意,比喻德泽长留,历久不衰。梅,指吴梅;竹,指麒麟的遗腹子吴竹,以梅竹代表吴氏子孙,将来飞黄腾达。
  (23)  飧……简单的饭食。
  (24)  以承宗祧(tiao)……宗祧即宗庙。传宗接代叫承祧。
  (25)  接引……引导。这里指引入仙界或宗教所谓的西方极乐世界。这是迷信说法。
  (26)  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天外书,指《金玉缘》;天外事,指关于〃灵玉麒麟〃的故事。两番人,指麒麟本来是蓬莱山飘渺峰镜面石前净心菩萨遗落的一块玉石麒麟,后来又〃托生〃来到人间。一番人,指麒麟经历尘世,又重新回到飘渺峰上镜面石前,返还原形。
  (27)  圆觉……佛家语,所谓圆满之灵觉,或称无上觉,指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最圆满的境地,即悟道成佛的意思。
  (28)  舛错……错乱。
  (29)  尘梦劳人,聊倩鸟呼归去……尘劳:佛家语,烦恼之异名。《楞严疏》:〃染污故名尘,扰恼故名劳。〃鸟呼归去:传说杜鹃鸟的鸣声象〃不如归去〃。这句意为:污浊的尘世使人烦恼,不如借助杜鹃的鸣声唤醒迷梦寻找归宿。
  (30)  山灵好客,更从石化飞来……山灵:山神。飞来:寓飞来峰故事。飞来峰在浙江杭州灵隐东南,相传东晋时印度僧人慧理登此山叹道,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因名飞来峰,亦称灵鹫峰(见《舆地志》)。与上句相连,这句包含使顽石归化的意思。
  (31)  鲁鱼亥豕……古代篆书,〃鲁〃与〃鱼〃、〃亥〃与〃豕〃字形相近,抄写易误,后人因称文字形近而传写讹误为〃鲁鱼亥豕〃。鲁鱼:《抱朴子·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亥豕:《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32)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载:楚国有人过江时,剑掉在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记号,船至岸停泊,他还从所刻的记号处入水去找剑,当然没有找到。后以〃刻舟求剑〃喻固守成式不知变通。
  (33)  胶柱鼓瑟……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劝赵王不要任用赵括为将说:〃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瑟:乐器名。柱:瑟上架弦的柱,能移动,可调音。用胶粘柱则音不能调,比喻拘泥固执不知灵活变通。
  (34)  更转一竿头……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里是说结语比缘起之言意思更进一层。
 
 


附录一:《金玉缘》人物关系表

附录二:《金玉缘》评论辑录
 
  

   辑录按语:这些评论都是从各大网站上转过来的,在这里对原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问题:《金玉缘》有可能是《红楼梦》的初稿本吗?
  一、齐斋:
  看了《金玉缘》的前几回,感到它有可能是红搂梦的初稿本………《风月宝鉴》,因为高,程两人在出版《红搂梦》时,必然收集一些《石头记》的抄本,《风月宝鉴》是《石头记》的最初底本,为高,程所得,高以《风月宝鉴》为参照,续写了《红搂梦》后四十回,并且将《风月宝鉴》改名为《金玉缘》准备另外出书。(因为程是书商),这是我的判断。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金玉缘》的出现,对研究《红搂梦》将是一大福音。(注意,脂评中曾明确提到〃雪芹有《风月宝鉴》一书〃。《红搂梦》第一回中也指明曹雪芹是对《风月宝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最后定稿。说明曹雪芹先写出《风月宝鉴》,因为不满意,后来反复修改,最后才写出文学巨著红搂梦。在改写中,雪芹得到脂砚斋的批评与帮助。)
  《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撰,已有定论,后四十回为高鹗续写,也基本可定。高鹗是凭空续写的吗?当然不是,他是有所依据的,他很可能是根据所得到的《风月宝鉴》中故事的后半部分内容续写了红楼梦的后四十回。这是我的一个判断。
  看过一部分关于红楼梦版本的资料,知道高程两人出版红楼梦是经济利益的驱动,红楼梦的出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所以程甲本出版后,又出了程乙本。《风月宝鉴》乃稀有抄本,程高两人在红楼梦出版取得成功后,完全可以考虑将《风月宝鉴》改名为《金玉缘》出版。我注意到《金玉缘》的署名是〃西楼居士原撰,高兰墅编次,程伟元题名〃。《金玉缘》在《红楼梦》之后出版,也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二、tsf:
  有可能就是红楼据之改作的另一部书;即红出之前就有的一部书;这样一来则正说明了红是两部主题不同的书的组合。
  三、齐斋:
  看了《金玉缘》的回目和第四第五第六第四十三回,再和红楼梦后四十回对照,可以明显看出红楼梦后四十回完全抄袭《金玉缘》后四十回,只不过将书中人物姓名作了调换,部分情节作了改动。《金玉缘》如是以《风月宝鉴》为底本,则高鹗续写《红楼梦》其实只是将《风月宝鉴》略作改动,只能算抄袭,不能算创作。
  曹雪芹先撰《风月宝鉴》,脂批中有〃雪芹旧有《风月宝鉴》,其弟堂村作序……〃 可为明证,因为对前三回不满意,后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红楼梦 》前八十回。(后四十回可以仍用《风月宝鉴》的后四十回)。现在发现的《金玉缘》极有可能是《风月宝鉴》的篡改本,曹雪芹的《石头记》前八十回抄本和《风月宝鉴》抄本后来为高鹗程伟元所得,高鹗根据《风月宝鉴》编写出红楼梦后四十回。
  对《红楼梦》后四十回,已经有很多学者提出批评意见,我觉得高鹗是根据《风月宝鉴》抄本〃续写〃出后四十回,〃风月宝鉴〃原貌如何?《金玉缘》正是《风月宝鉴》的改名,《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占旺相四美钓游鱼,奉严詞两番入家塾〃《金玉缘》第四回为〃占旺相小姐钓游鱼,奉严詞公子入家塾〃,因为《红楼梦》在改写中增加了宝玉与秦中入学一节,所以,高鹗在改写时只好写成〃两番〃,但是,《金玉缘》中〃小姐〃对〃公子〃很公仗,《红楼梦》中〃四美〃对〃两番〃很勉强,可知高鹗是抄袭《风月宝鉴》。另外,这一判断能解释清《红楼梦》后四十回很多疑问。
  四、恒王:
  这个新出现的金玉缘,手抄本或木刻本,究竟未知。仓促间,细致无人问来。希望全文早日尽显,所有相关原始资料得以保存。惟担心收藏者,搁不住他说既有毛病为什么反给他银子,曲解涂补,一字之差,贻害无穷。失去真迹,亦大损该本之研究、收藏价值,终久是不了之局。靖藏本迷失,靖氏、毛国瑶先生交臂而过,令人扼腕。己卯本,今疑有陶洙据他本改笔,受人诘问。前车之鉴,不可不察。故不妄断、不热炒,恰是爱护这新出现的〃疑似〃真本。
  五、为了红楼(2004…09…16):
  这《金玉缘》的出现,我看也不见得就是给红学添乱,她实在是对后四十回续书硬与曹公原著相联接的最好的处理方法。
 



 
 
 





附录三:红楼随札之金玉缘的几个问题
 
   作者:9999
  (一)
  看了此间之文想到关于金玉缘的几个问题
  一;大观园的文字可以脱出来;这更说明了红楼梦是有明显两部分构成;即大观园的文字;和一部更完整的有首尾的文字。
  二;大观园的文字应是在后者之情节敷衍出来的;就如同金瓶梅和水浒的关系类似。
  三;那部有首尾的文字是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的;而大观园的文字则作了改动;隐去了这些明显的地方。
  四;人物的命名与红楼梦的人物的名字出意多可相合;红楼梦的则相对较隐晦些。这说明红楼梦在作出大观一文的同时;并未放弃这部首尾全有的文字的创意。
  五;这部首尾皆全的文字明显以明末为时间背景从天启到崇祯有二十三;四年这与红楼梦的时间差不多。
  六;这部首尾皆有的背景很明确;定国公是个真实人物;明中山王徐达之次子于北京封定国公;于南京之本封魏国公者相称。这与红楼梦的二府很相似。而此书是一府。
  七;曾以为此书之核心在与春秋获麟之说;今书主要之人物即名之;在红楼梦中此物也是一着有描述之物;这说明红楼的作者是在发挥此书的意思。而且很可以说明至少在这部有首尾的书内是有所用意的。
  八;此书之作者文化似不甚高;今在其一回中有崇祯为太子的话;而历史中崇祯只为过太弟;无有当过太子。
  九;从人名看如果此书是后人之伪;不可能竟如此对等;先晦后显;于情理不合。
  十;一回内;是二僧而非一僧一道;这是很可说明问题的;在这部首尾皆有的文字;主题即为针对释教;而红楼梦中是模糊的;如果后是在此本所发挥;是不甚注意与此的。
  因此可以作出之判断。这个是应有所本的。它的主题与红楼梦有重合;更有不同;但是在主要精神上红楼梦是接受了的这有两个可能:
  一是红楼梦的作者只把此文字作为一个缘起;主要借其环境;故对原文字照搬不误;只在与己文契合处做衔接;如同金瓶梅那样;首尾都是水浒;中间加一大部文字;这就很好解释了为何此文本就是百二十回红楼梦的首尾一样。那末可以认识到;红楼梦的百二十回就如同把金瓶梅和水浒合在一起一样。那样的话;也可以说一书叫水浒一叫金瓶梅;在起个名目;如水金的;其意颇可见。
  其二;红楼的作者在这个有首尾的文字上;既想保留原文之意;又想于己有大发挥溶入其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