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事做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小事做起-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8。复习时,是否已将身边杂志、足球等心爱的物品收藏起来?(    )    
    9。复习时,是否专注书本,不会想入非非?(    )    
    10。复习时是否不会与人聊天,一心二用?(    )    
    11。是否反对经常用“题海战术”来提高理解力?(    )    
    12。是否用理解记忆法来巩固书本内容,而不是要采用机械记忆法?(    )    
    13。是否会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学习方法?(    )    
    14。遇到不懂问题,是否会向老师请教?(    )    
    15。是否会主动阅读复习辅助读物?(    )    
    16。考试复习过程中,你有没有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对考试内容加以系统整理的习惯?(    )    
    17。在考试经历中,你是不是认为自己善于把握考试的重点与难点?(    )    
    说明: 10个以上答A,表明复习方法基本得当;答A少于10个,表明 复习方法还有待改进。    
    


第五部分:认真进行预习总结

    ——找出错误,浓缩精华    
    总结有三个好处:一是消化、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二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三是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找到和别人的差距,然后加以改正。    
    通过总结发现不足    
    《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哪里掌握得比较充分,哪里还有不足。如果连自己的缺点和问题都不知道,你怎么复习?你又怎么面对考试?你的不足不是糟糕的成绩,而是头脑里知识的空白。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有一两道难题,大家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如果题目本身并没有超出所学的范围,那就说明了一件事:大家都有问题,不善于思考,他们的学习,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进一步分析,难题为什么难?解题的关键在哪里?大多数时候,只要综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就能找到其中的突破口。    
    之所以大家都找不到,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大家对已有知识的掌握都不够牢固,不知道如何使用头脑中的知识,这时,他们学到的知识,就是死的。    
    怎样把死的知识变活?办法有很多种,你甚至可以从头到尾再学一遍。但要说效率最高的办法,还是做阶段性的总结。也就是说,每学一段,都应该对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掌握情况,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尤其要清楚,自己还有什么弱点和不足。这是大家的问题,谁能解决它,在和大家的竞争中,谁就会更有优势。    
    那么,怎么样总结才能有最好的效果?知识量那么大,旧的还没消化吸收,新的就已经来了,跟老师的进度似乎总也跟不上,总有差距,学得越多,漏洞就越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因为学校的集体教学要顾及大家,带着大家一起走,自然不能完全符合个人的需要。所以,善于总结的学生应该明白一点,那就是学习主要靠自己,老师和学校、作业和考试,只能起一个辅助作用。这样,你就可以把目光始终盯在自己身上,看我有什么差距,我有什么问题,我该用怎样的方法来帮助自己。一定要记住,只知道听课,不知道自学不知道总结的学生,永远不会成为好学生。    
    


第五部分:认真进行预习总结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

    在课堂上,老师讲出来的知识仅仅是老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消化吸收,做出小结,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的小结能把知识装进了自己的头脑,并且做出初步的整理,把老师讲的知识连接到自己头脑中的知识树上。    
    完整的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能促进学习,便于记忆,利于应用。而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条理清晰、简明易懂、形象活泼。为技能的提高和后面的学习清除障碍。同时,还可以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理解、掌握的知识,把老师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知识。    
    课堂小结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第一,回顾一堂课从头至尾的过程。这节课主要内容是什么,老师开头是怎样引入的,中间是怎样引导分析的,最后是如何总结归纳的,都应弄清来龙去脉。把握了教学脉络,就等于把握了知识本身。    
    第二,合理评价老师的思路。在理清老师思路的基础上,思索老师用了哪些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怎样。因为老师要照顾大家的接受能力,总是讲得很细,所以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考虑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更简便更清晰地把知识脉络梳理出来。    
    第三,留心结束语。结束语是老师对一节课所教内容的概括总结,留心它,有助于把握这堂课的整体,做到胸有全课。同时还可以用自己的话再行概括一遍,概括的语言越通俗越有趣,对知识的印象就越深。    
    第四,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知识要点,并将它纳入自己的头脑里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使你的知识结构融会贯通。在和已有知识连接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有没有缝隙和模糊区域,那都是需要进一步努力来深入掌握的。    
    


第五部分:认真进行预习细节小锦囊:经常进行学习总结

    1.每天一小结,定期一大结    
    每天对当天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小结,到了一定时期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总结,比如一个月,或者一个学期。每天的小结有利于发现自己没有理解的知识点,然后进行弥补。大的总结一方面要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更要对一段时期内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2.做一些研究性的课题    
    为了培养总结的能力,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布置一些和学习有一定关系的研究课题,比如“中国环境状况”“普通人的读书情况调查”等等,自己查资料、自己去收集素材、自己总结,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既有助于大家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也有助于提高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3.定期总结自己的不足,找到弥补的方法    
    每周末,可以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全面的评估,找到自己的问题,并提出弥补的方式。全面评估就是总结的过程,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4.自己编写教材    
    可以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自己来编写教材。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自己对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一遍,再总结出来,这将极大地提高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第五部分:认真进行预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没有兴趣,学习就会变成永无止境的黑夜,而学生就好比狱中的囚犯,终日饱受折磨。所以,要想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培养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以后,就会愿意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只能事倍功半。    
    自觉愉快地学习    
    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有上进心,尤其是孩子,他们的本性都是向上的,都希望把学习搞好,然而,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事实是这样吗?    
    初中生王峰是一个让老师和父母头疼的孩子,因为他有一个毛病:上课时爱睡觉,平时一学习就感觉累。父母总是抱怨儿子没出息,不争气,平日里没少批评甚至打骂他,可王峰依旧我行我素,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他的爸爸曾经采取过“督学”的办法,在儿子学习时搬一把椅子坐在他旁边,可效果不好,还弄得父子关系紧张。    
    但是王峰并不是一无是处,他非常爱好体育和美术,各项运动成绩在全校都是出了名的好,他画的画还在区里展览过。有一次王峰感冒了,拉肚子,却一定要坚持上学,因为那天有体育课。为此,王峰的父母不禁连连叹息,儿子如果能把踢球、画画儿的精神头儿转移到文化课学习上该有多好!    
    事实上,像王峰这样的学生并不少见,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而且都在这一方面有了一些成果,但就是不爱学习,一拿书本就没精打采,仿佛是中了什么邪。    
    对于同样的学习,为什么有的同学能乐此不疲、全神贯注,有的则感到令人讨厌、苦不堪言、心不在焉呢?就是由于有强弱不同的学习兴趣造成的。当一个人被迫做一件不感兴趣的事情时,往往还没做呢,就开始累了。接下来去做,就更累了。而且一边做心里还有怨气。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所从事的活动有兴趣,那么,他的积极性就高,就可以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如果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活动没有兴趣,那么,他的积极性就低,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左右。对于学习当然同样如此。这样一想,你就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学习就愁眉苦脸的原因了,因为对学习没有兴趣,准确地说,是你没有找到学习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已经是一条公理了。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就一定会多学多看,精力也更投入,遇到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明白,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获得快乐。有不少孩子厌学,学习成绩不好,就是没有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事实上,甚至许多成绩不错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之所以取得了好的成绩,更多的因为有外在的压力,或者意志力比较坚强。这样得来的好成绩,是谈不上快乐的。如果孩子因为求知而被剥夺了快乐,在苦学的状态下学习,缺乏认知的需要,那么,他们便会产生厌学情绪。    
    根据对很多学生的调查与分析,他们“讨厌学习”“不愿学习”,大体上是由于下列原因:    
    1.很少获得成就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都希望自己做得很出色。但是,如果几次努力都失败了,比如连续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成绩一直不理想,就很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甚至智商产生怀疑。不少孩子会这么想:也许是因为我笨吧。既然自己笨,那么再努力也是白费,所以干脆就自暴自弃,放弃学习。之所以产生这些想法,就是因为太少获得成功的感觉。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自己多鼓励自己、多激励自己,并且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这是产生厌学情绪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比如,不会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会选择重要的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不会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不会学习,自然就学得苦,学得累,学得烦。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会产生厌学情绪。    
    3.和家庭环境也有关系。比如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有的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可以不休息,为孩子辅导,陪孩子读书、做习题,结果使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一旦学习成绩下降,就会失去信心。    
    4.对学习的逆反心理。有的同学由于经常在学习上受到低评价,受不到老师的重视,加上心理素质较差,对学习逐渐产生紧张、焦虑、不安、麻木、恐惧以至反感,产生了逆反心理,经常赌气中断学习,一提学习就倒胃口。至于身心方面如果存在更为严重的疾患,就更不用说对学习欲望的消极影响了。    
    孩子对学习没有产生兴趣,从中找不到快乐,学习时就很难“上道”,成绩自然就不会好。其实所有青少年的内心都渴望成功,对自己的明天都抱有美好幻想,所以,我们要努力把自我强迫式的苦学,变成自觉愉快式的学习。这一点不仅对眼下的学业是必要的,同时对日后的生活、工作都有相当大的指导作用。    
    


第五部分:认真进行预习细节小锦囊:一点一滴培养兴趣

    1.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个总是失败的人是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的。既然总是不成功,也就再不去努力了,甚至会自暴自弃。所以,每次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先从简单的入手。比如在做题的时候,不妨先绕过一些难题,而先做几道容易的题目。如果一开始就被一道难题纠缠不清,就会让自己失去斗志和兴趣。你必须让自己相信:学习就好比一次长跑,你必须先跑过100米,才可能接着跑200米、300米,其中都有一个由易而难、由少而多的过程。既然自己已经做到了跑过100米,那么就有可能跑出更远的距离。    
    让自己体会一些成功的欣喜,这对提高你的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2.自我激励    
    如果你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就有可能避免学习上的失败。首先为自己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激励自己努力去实现。其次要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一句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要摆脱消极情绪,比如因为怕成绩不好而产生恐惧,采取一些适当的行动来消除这种情绪。    
    3.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比如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语文学习需要多读多些,数学的学习需要勤做多练,如果把两种方法换一个位置,那么要想学习好几乎是不可能的。再比如,各个科目之间的协调搭配,孰轻孰重,自己都应该有一个明确地了解。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自己提炼和归纳一些学习上的经验教训,并虚心向老师、其他同学请教学习的方法技巧。比如学会查工具书,学会自己去获得想要的资料等等。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不会那么费时费力,学习变得轻巧了,自然就会有兴趣。    
    4.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    
    不要沦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机器。如果只是坐在书桌前,而不管效率如何,那么学习时间再长也毫无意义。不要把学习和快乐对立起来,这样会导致厌恶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还会养成磨蹭、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    
    5.阶段性总结    
    每隔一段时间总结学习上的经验教训,找出可取之处,保持下去,对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找出解决之道,使自己始终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自信的心理去投入学习之中。实践证明,这一点对“保温”学习热情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6.别人的兴趣从哪里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