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事做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小事做起-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6.别人的兴趣从哪里来    
    向成绩好的同学请教,他们的学习兴趣都是怎么来的,吸收一切可以借鉴的方法。别人帮你解一道题,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如果能帮你找到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第五部分:认真进行预习明确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第一推动力,是我们不断前进的保障。学习没有动机,就好比一辆没有能源供应的汽车,永远也不可能走多远。    
    为谁而学?    
    学习没有兴趣,问题其实主要出现在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上。简单来说,就是没有解决好为谁而学的问题。    
    如果把学习动机划分一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尚、长远的学习动机;另一类是个人、现实的学习动机。这两种动机都是促使我们努力学习的推动力。    
    首先,要想提起学习的劲头,就要不断地端正学习的动机,真正形成高尚、正确和长远的学习动机。这种转变和形成过程,就是一般指的立志过程。    
    大家不妨去翻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为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传记,将会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他们学习的劲头,顽强奋斗的精神,往往与中学时代立下的崇高志向有关。    
    大家都知道,钱三强是中国的核物理学家,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成功,与钱三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他在上中学时,读了孙中山著的《建国方略》之后,决定学习科学,为振兴中华出力。他原来学的是法语,为了能上用英语讲课的北大预科,仅用一个学期就攻下了英语关。1936年他以优异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考取了留法公费生,去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攻读核物理学,在核裂变方面有重大的发现。1948年钱三强回国时,他的老师小居里夫妇(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在他的鉴定书上写道:“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近10年来,在我们指导的这一代科学人员中,钱三强是最优秀者!”    
    从上面举的例子中不难看出,科学家们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的劲头,来自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正确动机。有了这种动机,学习的劲头就会经久不衰。    
    可见,当学习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自觉的阶段时,学习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学习提不起劲来的现象就不容易出现了。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自身现实的角度来考虑为谁学习的问题。    
    如果我们暂时不谈远大的理想,那么在生活中,我们的学习是为谁而学?如果能够回答清楚这个问题,或许每个孩子对于学习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我们不是在为别人学习,不是父母,也不是老师。当然,在学习上,父母和老师显得比你还要着急,这会让你误以为你的学习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事实上,他们只不过是在为你的未来着想,而你却不知道为自己的将来考虑。    
    要知道,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在为将来打基础、做准备。父母老师是出于爱和责任才督促你学习的,学习的受益者只会是你自己。只有弄清楚了“为谁而学”的问题,你才能真正明白学习的含义,才能找到学习的动机。    
    


第五部分:认真进行预习培养求知欲

    求知欲,实际就是掌握知识的能力,只有渴望获得知识,才能不断接受新的信息,才会主动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才能不断攀爬学习的顶峰。    
    然而,很多孩子被学习的重担压得失去了眼中的光彩,同时也失去了对一切知识的兴趣。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情况严重会得上厌学症,对学习产生非常强烈的抗拒心理;轻者也会在繁重的学习中不知所措,成绩越来越差。失去求知欲,会带来很多可怕的后遗症,譬如:    
    一问三不知。这种情况是因为对知识不感兴趣,左耳进去右耳出来,知识根本无法储存进大脑,即使勉强装进去了,在需要用到的时候,也无法正常提取出来。    
    屡做屡错。做错题后,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当时似乎能明白过来,但因为缺乏求知欲,老师讲的内容并没有在心里留下来。所以,下次面对同样的问题,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走神。既然没有求知欲,无论听讲还是做作业,精神都很难集中,非常容易受外界的打扰。这样的孩子,学习效率更差,成绩也很难提高。    
    贪玩。对知识失去兴趣以后,就只剩下对于玩的兴趣了,当然会贪玩。他们会在课本里夹漫画,会上课听歌、打游戏,回家复习的时候,也会把武侠小说藏在抽屉里,拉开抽屉偷看。如果心思不在学习上,家长再怎么严格管理,都不会有实际作用。    
    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当孩子失去了求知欲,同时也就等于是放弃了自己的天赋。他的天赋没有机会得到挖掘,被白白地浪费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事。    
    


第五部分:认真进行预习细节小锦囊:有动机才有动力

    1.自己编写成长汇报    
    把自己每一周的收获都编录在自己设计的成长汇报上,以表格形式列出自己一周的学习内容。这样,就能够从中一眼看到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能够增加自信心,并对今后的学习充满期待。    
    2.和同学进行知识竞赛    
    主动和同学、好朋友展开知识竞赛。用这种形式激励自己多去获取知识,以免在竞赛中落败。通过这样的相互竞争,日积月累,知识量一定会大大增加。    
    3.阅读趣味性的知识读物    
    经常阅读一些趣味性很强的知识读物,一方面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缓解学习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些读物,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