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燕赵文化志-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是两汉分封诸王陵的代表。除此以外,还有建于今定州的西汉中山王刘昌、刘修和东汉中山王刘焉以及建于今北京丰台的西汉广阳王刘建、今石家庄小尚村的异姓王赵王张耳的王陵。在今献县也发现了河间献王刘德、孝王刘开、惠王刘良的墓群,都有文物出土,十分珍贵。

  二、昭君墓

  昭君墓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南10公里处的大里河畔。墓身是一座人工夯筑的大土丘,高约10余丈。每当“凉秋九月,塞外草衰”之时,惟独昭君墓上的草色青青,因此又称“青冢”。

  在古代文献中最早记载昭君墓的是唐代杜佑所著《通典》。在《通典》卷一七九州郡典古冀州下单于大都护府金河县条目下,明确载有“王昭君墓”。宋代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也载,昭君墓在金河县西北,因墓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冢”。《辽史·皇子表》中也提到青冢。据内蒙古史学家判断,上述史籍所载昭君墓及青冢,均指现今呼和浩特南郊的昭君墓。

王昭君出塞和亲,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被封为宁胡阏氏。昭君出塞对当时西汉与匈奴和平友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历来受到各族人民的尊敬和赞颂。在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境内也有一座昭君墓,传说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就有十几座昭君墓。这样多的昭君墓正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王昭君这位民族团结友好使者的怀念,后人为她立墓表示了对她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第三节 魏晋至辽金帝王陵
  一、魏晋北朝群墓、永固陵和茹茹公主墓

  经东汉末群雄割据纷争,曹氏建立了魏国。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操为武帝,因曾建都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故葬于高陵(临漳县西原)。《三国志·魏书·武帝记》载,曹操曾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在《遗令》中他还说过类似的话:“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知曹操主张薄葬,其高陵也无地面标志,所以后世难寻故迹。其子曹丕说:“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有鉴于“汉氏诸陵无不挖掘”,故“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可见曹氏父子依山为陵,不封不树是防盗掘,所谓“祸由乎厚葬封树”。历史上传说曹操设72疑冢以惑后人,这是以讹传讹。一说在河北省磁县东漳河两岸,向东北距磁县城约10公里处分布的大型墓群即所谓的72疑冢。经考古工作者实地调查和部分发掘清理,这些墓为东魏、北齐的皇室、王公贵族的墓葬群,与曹操无关。但魏武帝陵冢尚未发现,是中国陵寝史上众多悬案中的一件。

  魏晋以后的十六国和南北朝,政权屡易,燕赵社会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西晋灭亡后,匈奴、羯、氐、羌、鲜卑族等相继在中原建立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这些少数民族大多采用传统的“潜埋”葬制,地表不封不树,后世难以发现其所在。只有少数帝王封土起陵,如淝水之战后,鲜卑族慕容垂恢复燕国,建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市),史称后燕,在今定州市城区就有尚未发掘的慕容陵,封土高数米,市内宋代寺院遗址净众院的碑铭中有“北枕慕容之高陵”的记载。(定州市情调查组编著:《中国国情丛书·定州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经过十六国以来百余年的纷争,到439年,鲜卑族拓跋珪的北魏政权统一了北方。为巩固统治,在政治上广封同姓王,分守诸州,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完善封建土地制度,北魏政权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后期的北魏吏治日趋衰败,对南朝的战争更激化了社会矛盾,各族人民起义此起彼伏。祖居河北景县的鲜卑化汉人高欢乘机控制朝政,废孝武帝,另立孝静帝,由洛阳迁都到邺,史称东魏。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又废东魏,建立北齐政权。高欢为巩固统治推行北镇鲜卑集团与河北世族豪强集团联合专政的政策。当时河北世族位居要政的主要有渤海高氏、封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无极甄氏等,他们有力地支持了东魏、北齐政权。这些世族实行“集族而葬”的习俗,在今河北景县东部有俗称封家坟、十八乱冢的墓群,在景县南部有习称“高氏祖故”的群墓,就是封氏和高氏两大家族的茔域。葬制皆封土为陵,封氏墓群占地13。3公顷,最大封土高7米。高氏墓群最大封土高约30米,占地133。3公顷,墓近百座,排列有序。封土下有墓道通墓室,随葬品虽经盗掘,但仍出土丰富,显示出墓主人尊贵的身份。尤其是出土的青瓷莲花尊和彩绘陶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957年在河北省无极县史村,发现了北朝时甄氏族墓地,在已发掘的3座墓中除出土大量陶器外,还有甄谦买地券和甄凯志石一方,为研究甄氏一族的历史和北朝门阀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这一时期在燕赵大地北部具有帝王陵墓规格的是北魏冯太后的永固陵。冯太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州市)人,孝文帝即位初曾临朝听政,时北魏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为都,太后寿陵选定在方山(今大同市西北)南部山顶上,基底方形,上部圆形,高22。87米,南北长112米,东西宽124米。在陵南建有永固堂石室,属祠庙性建筑,主要结构用“文石”筑成,檐前四柱用“墨石”雕就,堂前有碑刻、石兽,左右列松柏,陵院外有浮屠、斋堂。整座陵墓形制继承了汉葬之制,又兼具鲜卑族“凿石为祖宗之庙”的遗风,这是一座鲜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相结合的陵墓,具有民族融合的特点。

  同时期,在燕赵的南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墓葬,还有东魏茹茹公主墓,位于河北省磁县东南大冢营村,砖砌,平面作“甲”字形,包括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南北总长34。89米,东西宽5。58米。墓内保存了大量壁画,绘有墓主茹茹公主的画像及侍女等。墓内早期被盗,但仍出土了各式陶俑、动物模型、青瓷器、各种金饰品等共1000多件,还出土了两枚拜占庭金币。墓内出土墓石一方,篆盖有“魏开府仪同长广郡开国高公妻茹茹公主闾氏铭”,志文22行,全文463字,字间有界格,字为魏碑体。

  茹茹,史作芮芮、蠕蠕,自号柔然,东胡之苗裔,姓郁文闾氏。东魏兴和三年(541年)丞相高欢送东魏乐安公主嫁予阿那环之子菴罗辰。兴和四年(542年)“阿那环请以其孙女号邻和公主妻济神武第九子长广公湛,静帝诏为婚焉”,志文和《北史·齐本纪》所载相同。时高湛年仅8岁,而茹茹公主年方5岁,两家是娃娃亲,志载茹茹公主死于武定八年(550年),时年13岁,此门娃娃亲显然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此志所记内容可以补史,而且为确定高欢、高澄墓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辽、金帝王陵

  北方长期的分裂局面直到隋唐建立才宣告结束,从此进入了中国封建史上最繁盛的时代。燕赵大部分州县隶属唐之河北道。唐朝实行依山为陵的葬制,岗阜环抱,气势宏大,但也有封土为陵的,如唐敬宗的庄陵。在河北隆尧县城南15公里处的王尹村北,有大唐祖陵两座共一茔。建陵始于高祖李渊,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35年)又在陵东建光业寺。建初陵是唐玄宗八代祖李熙陵,启远陵是七代祖李天赐陵。均有高大封土,陵前有华表、石狮、石马,雕刻手法娴熟、形象自然逼真,具有盛唐风格。虽封土已平,寺庙已毁,但石雕犹在,这是燕赵少有的唐代陵墓建筑。以后,在燕赵建都称帝并兴建皇帝陵的是自辽、金两朝开始的。

  辽朝是我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契丹所建。早期在今辽河一带游牧,唐末,迭剌部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916年建国号契丹,947年改国号为辽,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契丹族建国后与中原联系逐渐加强,农业、手工业得到普遍发展,民俗民风也逐渐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辽朝帝王陵分在三个地域:辽太祖阿保机的祖陵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辽太宗、穆宗的怀陵,圣宗、兴宗、道宗的庆陵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辽世宗的显陵、景宗的乾陵在今辽宁北镇县境内。凡帝陵均设有奉陵邑,守护陵园。辽陵虽未经发掘整理,但地方民族特色仍可显见,如陵前石人雕成箭袖窄袍,背后梳一条长辫,与中原风格不同。另据1995年1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境内发现辽代女贵族“苏娘”的墓,从墓画看,墓主人年轻美貌,有众多侍女簇拥,地位显赫。墓室结构具有草原与中原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特点。墓葬分内外二层,外面是砖砌仿穹庐式的圆形帐庭,里面是石砌彩绘汉式长方形石房,其独特的风格是民族文化融合的象征。这座女贵族墓为了解辽帝王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原分布于东北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长期受辽统治者的压迫。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举旗反辽,建金朝,是为金太祖,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亦称上京。10年后,金兵亡辽灭北宋,占据中国半壁河山。金朝第四代皇帝海陵王完颜亮于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燕京,称中都。随都城内迁,金朝始在中都建陵寝。金初,太祖陵建会宁北城外,称睿陵。完颜亮建中都后,于贞元三年(1156年)三月迁睿陵于北京大房山。房山县位于北京西南约60公里处,自然环境幽静秀丽,西跨太行山北段,山岳重叠,林木丛郁,明秀异常,金陵就建在县西10公里的云峰山下。这里埋葬着金始祖至金章宗皇帝,以及后妃、诸王,成为建在北京的第一个皇陵群。

  金陵区大致分帝陵、后妃陵、诸王兆域3部分。帝陵有太祖的睿陵、太宗的恭陵、睿宗的景陵、世宗的兴陵、章宗的道陵。被追谥者有熙宗的思陵、显宗的裕陵。遇弑且被降为庶人的海陵帝则葬在山陵西南侧,这是个例外。诸帝之陵均有皇后陪葬,而各妃死后葬在“诸王兆域”中,位于云峰山之北麓。整个陵区规模很大,世宗在位时,周界近80公里,四周园墙还设有“封侯”即土堡,以加强守护。

  金陵是处风景秀丽而又壮观的古建筑群,后世元曲作家冯子振写了《鹦鹉曲·燕南八景》,其一就有“道陵前夕照苍茫”一景,道陵即指金章宗之陵。金陵园的地面建筑在明朝末期受到大肆破坏。当清军所至克捷,兵取辽阳时,明帝惑于“形家之说”,以清发祥渤海,疑与王气相关,故天启元年(1621年)起,罢金陵祭祀,次年拆毁金陵,割断地脉,又建关庙其上为厌胜之术。将国运衰微移咎于异代山陵,致使金帝王陵从此荒圯,面目皆非。清康熙皇帝即位初,以“知金太祖、世宗二帝陵在兹,追念鸿烈”,于是命礼部“修其颓殿,俾规制如初”。据《钦定大清会典》记载,金太祖陵地面宽平,重建飨殿,筑围墙,立正门,凡祭台甬道倾地处,如式修整。金世宗陵的飨殿、祭台、甬道、缭垣也均行增修。民国时期金陵又屡遭破坏,地面建筑再次被毁殆尽。仅知金太祖陵丘为三合土夯筑,高5米,周长30余米,这是清重修过的遗迹了。在坟南有飨殿遗址,殿基进深12。20米,宽16米,殿柱16根,直径30厘米,陵墙已成残垣断壁。金世宗的兴陵结构与之相似,规模略小。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自1986年起开始对金陵作考古调查,这座具有女真族风格的地下文物宝库将重见天日,再现光华。

总观西晋以来帝王陵寝,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主要继承了中原传统文化,同时保留了本民族的习俗风尚,给燕赵陵墓建筑文化增添了新的一页。



第四节 明十三陵
  1368年元朝的统治被推翻,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王朝,定鼎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死后葬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的独龙阜,是为明孝陵。自明朝第三代皇帝建都于北京的永乐帝起,到明末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止,共有13位皇帝相继葬在北京昌平天寿山,是为明十三陵。

  一、十三陵的兴建

  早在永乐五年(1403年)时,皇后徐氏病逝,明成祖派礼部官员去北京择定“吉壤”,先拟定口外屠家营,由于“朱”与“猪”同音,有被宰杀之嫌,犯地讳而不用。又拟选昌平的“狼儿峪”,朱(猪)遇狼是不祥之兆,也不可用。后欲选西郊“燕家台”,因“燕家”与“晏驾”谐音,有死亡之意,更不吉利。直到永乐七年(1405年)明成祖才亲自择定在燕山支脉的天寿山。

  天寿山原名黄土山,位于北京昌平县,距市区约80多公里。这里山间明堂广大,群山若封似闭,中间土水深厚,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以山为屏,易守难攻。一日,永乐帝“驻跸于此饮酒,是日适万寿之期,群臣上寿,故名天寿”,黄土山从此名天寿山(于敏中:《日下旧闻考·京畿·昌平》)。永乐帝遂降旨圈地80里作陵区。

  经过4年的大兴土木,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将徐皇后棺椁由南京迁来。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死于军中,遂与徐皇后合葬,直到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永乐帝长陵才最后竣工。以后相继葬于天寿山的还有仁宗朱高炽,名献陵;宣宗朱瞻基,名景陵;英宗朱祁镇,名裕陵;宪宗朱见深,名茂陵;孝宗朱祐樘,名泰陵;武宗朱厚照,名康陵;世宗朱厚熜,名永陵;穆宗朱载垕,名昭陵;神宗朱翊钧,名定陵;光宗朱常洛,名庆陵;熹宗朱由校,名德陵;思宗朱由检,名思陵。共13位明帝埋葬在这里,通称明十三陵。陵区方圆80里,东、西、北三面环山,如拱似屏,气势磅礴。十三座陵又各依一个山峦,而明成祖的长陵是整个陵区的主体,其他十二陵分布于东南、西北和西南处,彼此相距500—1000余米不等。在天寿山南麓的缓坡上,距长陵约6公里处有两座小山崛起,东名蟒山,西名虎峪山,十三陵的大宫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