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燕赵文化志-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里,抵一极大河流,名称普里桑干(即卢沟河)。……河上有一美丽石桥,各处桥梁之美鲜有及之者。”他还说:“老实说,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马可波罗游记》)

  (二)卢沟桥的科学与艺术价值

  卢沟桥是多跨拱桥,全桥由11个不等跨圆弧拱组成,拱卷用框式模联法砌成,在每个拱底有8道贯通的模条石与券脸石相交砌,使整个拱形成一体。在拱背上平铺护券石一层,拱石与拱石之间有腰铁相连。这种多跨拱桥与安济桥不同,11个孔洞间,每相邻的两孔都有一个共同的拱脚,因此,桥上每孔的承载都有全桥各孔的“支援”,参与协同承受压力,使大桥“坚固莫比”。

  传说,卢沟桥藏有斩龙剑,每每洪水排山倒海而下,10条恶龙能使洪水驯服地自桥孔中通过,大石桥安然无恙。这10条龙其实就是10个桥墩的分水顶。造桥者根据卢沟河水势凶猛的特点,砌筑了10座特殊的桥墩,墩宽自6。5米至7。9米不等,墩前逆水面均有尖长为4。5米至5。2米的分水尖,也叫“尖嘴”,每个分水尖顶部垂直嵌放一根26厘米边长的三角铁柱,分水尖凤凰台上再加放1。82米厚的压面石,使其更为坚固。每逢洪水冲下,它能斩冰分水,大大减轻冲击力,保护桥墩。据记载,元明清以来,河北省三次特大洪水,两岸河堤均被摧毁,唯卢沟桥得免,足见其坚固。

  卢沟桥不仅重于实用,而且继承了中国古代艺术传统,把科学的造型结构与精湛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俗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石桥上有精雕细琢的502个石狮子就是卢沟桥的艺术特色之一。明朝史籍《长安客话》上说:“左右石栏刻为狮形,凡一百状,数之辄隐其一。”这些石狮多数雕刻在石柱上,姿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仰望云天。大石狮有雌雄之分,雌的与小狮玩耍,雄的在滚动绣球,千姿百态,神情活现,惟妙惟肖。

  卢沟桥自身美,它像“苍龙北峙”,如“卧虹千尺”,同时也增加了环境美。大自然的美与卢沟桥浑然一体,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乾隆咏题“卢沟晓月”,成为燕京八景之一,这是情景交融的描绘,是卢沟桥独有的艺术魅力。

  坐落在华北至东北陆路交通咽喉要地上的卢沟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建桥以来,金元更迭、明清交替之际,这里都发生过激战。1937年发生在此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和宛平墙头上的累累弹痕,是中华民族英勇不屈,浴血奋战,抗击外侮的历史见证。

  燕赵大地上饱经风霜的座座古桥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智慧,是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九章  帝王陵墓


  帝王陵墓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燕赵大地是中国封建帝王陵墓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墓葬起源于人类灵魂观念的产生。在上古时代,墓上还没有封土或其他标志,即所谓“不封不树”。以后,为识别和祭奠先祖,墓就有了坟丘。到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高大的墓冢,《周礼·春官》载“以爵为封丘之度”,即爵位等级越高,封土也越高,状如山丘,如赵武灵王的赵丘、燕昭王的昭丘,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附近也有锥形大墓,高达10—15米。这种形式的封土称为“方上”,用黄土层层夯筑,底宽上狭、方形平顶,故称“方上”。战国中期以后,君王的坟墓专称“陵”,将山陵比作最高统治者,如“山陵崩”,即指君王去世了。从秦汉起,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皇帝至高无上,其墓上的封土形如高山,帝陵附近还有大范围的礼制建筑物,地下墓室安放着皇帝的棺木和随葬品。汉时,个别帝王也有以山为陵的,如汉文帝的灞陵,在河北满城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也是开山凿洞修成。这种凿山造墓的形式盛行于封建政治、经济、文化都很发达的唐代。“依山为陵”比“封土为陵”更显得气势雄伟,象征着皇权的神圣尊严,体现了帝王气魄之宏大。经过辽金元数百年,到了明清时期,燕赵大地作为畿辅之地,累世帝王陵墓都在北京附近选点立基于“风水宝地”之上,以山为屏,宏伟壮丽,格外庄严肃穆,如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皆如是。这一时代的坟丘已变成宝城、宝顶式,宝顶之下是地宫,封建帝王陵由“依山为陵”又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古人认为“事死如事生,礼也”。所以帝王陵是仿其生前从政和生活的都邑宫室营造的,从巨大的陵墓,到作为供奉、祭祀用的建筑群,形成一个宏大的陵园。早在战国时代,河北平山县中山王陵遗址就出土一块《兆域图》铜版,即陵园平面图。经过2000多年的演变,发展至明清,陵园格局已形成定制,地面建筑主要是祭祀建筑群,一条神道贯穿南北,四周筑以墙垣,满园苍松翠柏。陵园的地下建筑主要是宝顶下的地宫,宫内的建筑和陈设极其豪华精致,堪与帝王人间宫殿媲美,大批珍贵的随葬品,如衣冠服饰、丝麻织物、陶瓷玉器、金银珠宝,盈千累万,竞吐光华,无数的宝藏是帝王生前豪华腐朽生活的见证。

历代封建统治者动用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庞大的陵墓和用来供奉、祭祀、朝拜的建筑群,并不断举行隆重的谒陵活动,这是推崇皇权和加强封建统治的一种手段。今天,历代帝王陵寝制度及其建筑已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史、建筑史、艺术史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中国历史社会发展和政局变动的很有价值的材料。



第一节 燕、赵、中山王陵
  一、燕下都王陵

  燕下都是战国时燕国都城,位于今河北易县城东南高陌村一带。燕下都故城遗址经过考古工作者多年的挖掘、勘察和钻探已证实,内城西北角外“虚粮冢”的土台和内城西北角的“九女台”都是当时燕国王室的陵墓。在“虚粮冢”有13座古墓,封土高低不等,有的高达10—15米,分4排布列,井然有序。“九女台”还有10座古墓,其中挖掘清理的第16号墓,封土高大,墓室平面呈“中”字形,前后有两处墓道,墓室全长10。4米,宽7。7米,深7。6米。主要出土文物是成组的大型陶器,质地较细、内杂云母、表皮微亮、器形模仿春秋以来的铜器,浑厚大方,如成组的编钟、列鼎、豆、壶、簋、盨、鉴、盘、尊、盉、匜等。器物的足、柄、流、耳、环等部位多成兽面形象。器表刻划、拍印或赭色彩绘花纹,均模仿铜器纹饰,如陶纹、兽面纹、夔龙纹、夔凤纹、蟠螭纹、雷纹等。出土玉石器中,有成组的石罄、珮饰、玉珠等,但未出现铜器。燕下都九女台16号墓的挖掘对了解燕国王室陵墓的结构及器物的一般特征很有价值,而且也为燕国文物的断代提供了依据。

  二、赵邯郸王陵

  赵邯郸故城遗址,经考古工作者多年的勘察,已知在王城西北15公里的陈三陵村是赵王陵墓区。1978年试掘,在西北4公里的万家村一带又发现了赵国贵族的墓地。

  赵自敬侯选都邯郸,传八世而亡。八代国王陵墓见于《史记·赵世家》记载的有肃侯十五年“赵寿陵”,武灵王陵在“蔚州灵邱县”,末代君王迁“流放于房陵”(今湖北房县)。余下五王(敬侯、成侯、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未见记载。考古工作者发现陈三陵、周窑、温窑五个陵区中的陵台不仅有高大的封土,而且有高大的台基。从遗存的砖瓦证实,当时有“享堂”类建筑,陵周有围墙,各陵背岗面阜十分壮观。5座陵台排列井然有序,布局结构相同。陵前有御路,台上有享殿,台周有坊,园寝外有围墙,其规制与战国中山王?墓中出土的“兆域图”规制相同。3号陵台可能是赵王和王后的合葬墓。

  三、中山国王陵

  1974年以来,文物工作者勘察并发掘了中山国灵寿故城及中山王墓。中山王墓区在城西北部约2公里的西林南坡上,东西并列大墓两座,西边一座是中山王?的陵。封土为陵,高约15米,南北长110米,东西宽约92米,封土中部有地面建筑遗址。墓的主室结构平面呈“中”字形,南北长110米,宽约29米,底距口深5。7米,分南墓道、北墓道、椁室、东库、东北库、西库6部分,规模宏大。陵墓地面上有陪葬墓6座,分列东、西、北三面,南面还有车马坑2座,西侧台下有杂殉坑和葬船坑各一。这是一座典型的战国时代王陵,虽然地表已是荒基零础,但发现于椁室的“兆域图”铜版却显示出王陵初建时的规模和形制。“兆域图”标明了“王堂”、“王后堂”、“哀后堂”,以及其他宫、垣的位置、建筑结构和尺寸。铜版长94厘米,宽48厘米,厚1厘米,上面的铭文和建筑标记均用金银镶嵌而成,至今清晰可见。这是全国发现的最早的帝王陵墓规划图实物。按图版所记,地面有二道长方形的宫垣,南边正中开门,宫垣中间并列5间“堂”,中央为“王堂”,左右两边有“王后堂”和“哀后堂”,均“方二百尺”。墓上封土呈覆斗状,顶上有圆形的回廊建筑。所谓宫垣即陵园围墙,所谓“堂”即寝殿,是死者灵魂安居的地方。另一说,“堂”是供后人祭祀祖先用的“享堂”,是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二者的分歧姑置不论,先秦陵墓封土的高大和地面建筑的规制对后代王朝肯定有着极大的影响。秦汉帝王陵的宏伟建筑和逐步完善的封建兆葬之制就是在先秦陵寝制度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起来的。

中山王墓出土文物丰富,其中最珍贵的如铁足铜鼎,为铜铁合铸,通高51。5厘米,最大直径65。8厘米,鼎壁有铭文469字,构字秀美,刀法娴熟。铜方壶,通高36厘米,直径35厘米,盖顶饰云形钮,肩部饰双龙,造型美观,方壶四壁铭文450字,是后人了解中山国君世系的珍贵材料。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插座是又一件稀世文物,长51厘米,高21。9厘米,重26。6千克,通体错金纹饰,其形制是一只斑斓猛虎,后尾刚挺上卷,身躯弓曲,刚劲的利爪正捕食一只小鹿,虎前爪悬空,设计者用鹿腿支撑平衡器体,构思奇巧,造型新颖,是国之瑰宝。



第二节 两汉分封王陵墓
  一、西汉中山王陵

  燕赵大地虽非秦汉帝陵之区,但两汉分封王陵墓却很多,其中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的山陵,仍以当时少有的凿山造墓的形式以及随葬的金缕玉衣等稀世文物在中国古代陵寝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满城位于太行山东麓,在县西北山脚下有一片丘陵地带,这里有一座孤立的小山,俗称陵山。陵山高200多米,由三个连绵的山峰组成,主峰居中,山顶较为平坦,左右两峰遥相对峙,似人工双阙,天造地设,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就坐落在主峰的东坡上。

  汉初大封同姓王,以屏藩皇室。汉景帝的庶子刘胜在公元前154年被封中山国,这是西汉第一代中山王,辖境相当今狼牙山以南、保定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滹沱以北的地区,治卢奴(今定州市)。刘胜死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统治中山40余年之久。

  刘胜墓坐西朝东,开凿山岩作墓室,其布局仿人间宫殿建筑。在墓道尽头,南北各有耳室一间,穿过宽敞的中室进入后室,全长51。7米,最宽处32。5米,最高6。8米,墓道长20余米。南耳室为车马房,内葬装饰华丽的马车6辆,马12匹。北耳室内藏粮食、鱼肉类、满缸的美酒以及各式各样的饮食用具。中室最为宽敞,方形,长15米、宽12米,两座宴会用的木质帷帐(已朽烂倒塌)十分精美,这是供死者灵魂饮酒作乐的厅堂。中堂的西端有后门一道,门扉上有铜质镀金兽面衔环一对,打开石门即进入后室,内又分主次两室,主室长约5米、宽4米,由石板砌成,四壁涂红色,室北正中有汉白玉棺床,上置刘胜棺椁。整座墓内有排水系统,沟沟相通,最后流入渗井内,避免了水浸损害。

  在刘胜墓北面约120米的山坡上建有其妻窦绾墓,内部结构布局与刘胜墓相似,规模略大。两座墓密封无隙,先用石块填充墓道,后砌两道土坯墙,以铁水浇灌弥缝,坚如磐石。刘胜山陵建在山峦之上,居高临下,气势壮观,显示了西汉一方之王的尊严和显贵的地位。

  随葬品数量浩大,有铜器、金银器、玉石陶器、漆器等4000余件。造型独特、装饰新颖的刘胜墓的漏壶,呈圆筒形,高22。5厘米,安插标时的刻箭随水的升降标示时刻。这座古计时仪是目前全国出土的漏壶中有准确年代可考的最早的一件。此外,长信宫灯、当户灯、铜羊灯、铜雀灯、错金博山炉、鼎形铜熏炉、长乐宫钟、错金银鸟篆钟、中山内府钟、钫、䦆、鋗,以及鎏金铜口饰、铜镜、玉人、石俑、铜链子壶、料耳环、各种彩绘陶器、医用金针、穿孔工具、铜戈、铜剑、玉具、铁剑等等,都异常精美,世所少见。

  刘胜夫妇的葬服——金缕玉衣是全国第一次出土的最完整的玉衣。玉衣由金丝连缀玉片制成,全身分头部、上衣、裤、手套、鞋5部分组成,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形状的玉片,有长方形、方形、三角形、梯形、多边形等,每片约0。3毫米厚。刘胜玉衣由2498块玉片、金丝1100克制成,窦绾玉衣由2160块玉片、600克金丝制成。两套玉衣巧夺天工,堪称国宝。

  在刘胜夫妇陵墓的南山梁上还发现18处陪葬墓。均以长方巨石叠砌,上圆下方,宽处长15米,高4—7米,下有竖穴洞室。其中一座墓中出土了刻有“公官容五斗重七斤九两”的铜鼎。封建王侯生活极其奢侈腐化,刘胜也不例外,据《汉书·景十三王传》记载:“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众多的陪葬墓正是他生前妻妾成群的旁证。

  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是两汉分封诸王陵的代表。除此以外,还有建于今定州的西汉中山王刘昌、刘修和东汉中山王刘焉以及建于今北京丰台的西汉广阳王刘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