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燕赵文化志-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西部平原

  位于万树园迤西的西岭山麓,有文津阁、宁静斋、玉琴轩等建筑。文津阁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是模仿浙江宁波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而建。与北京皇宫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合称4阁,为皇家藏书楼。乾隆组织编纂的《四库全书》,其中一部就藏于文津阁。这座楼外观两层,内实三层,中间一层为书库。阁东有乾隆亲写的《文津阁记》碑。阁前有袖珍湖、假山,筑有趣亭和月台。

  三、山庄园林的艺术特色

  承德避暑山庄是个风景奇丽、熔山水与古建筑于一炉、并具南秀北雄之美的风景区,又具有清前期第二政治中心的丰富的历史内涵,是集中体现我国园林艺术伟大成就的又一座皇家园林,它完美的园林风貌显示出独有的艺术魅力。

  1。充分运用园外借景,突出自然山水之美。承德避暑山庄不以豪华巍峨的建筑取胜,而是运用借景手法,突出崇山峻岭水态林姿的优美。

  山庄总面积560公顷,是清代修建的离宫别苑中最大的一个,庄内地形复杂,有山地、湖沼、谷原,而山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整个山庄与武烈河东岸起伏的山峦相呼应。这种整体布局为庄内景点与庄外峰峦形成配景奠定了基础。

  《园冶》说:“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有悬,有平有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康熙有诗曰:“非是天然石峰起,何以人力作雕题。”上述都点出了造园要充分利用自然景色的思想。避暑山庄于4处山巅各建一亭:“四面云山”、“锤峰落照”、“南山积雪”、“北枕山峰”。通过4亭把山庄周围的山壑林泉之美都控于园内。如“四面云山”在山庄西北高峰,四周群山环列,于亭中远眺,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南山积雪”远借园外僧帽山,苍翠的山峰闪烁一道白雪。在“锤峰落照”上,可见夕阳映照的磬锤峰。4亭之外,还有许多亭榭都可因借而成景。在山区中,建有30余处园林景点,10余处寺庙是山庄的精华所在。进入山庄,园林的高远壮观,凌空的奇峰,尽染的层峦都极为美妙,给人以“野”的情趣,产生园林融于云山之中的感觉。

  造园者一方面发挥了山体的优势,另一方面是开发水景。山庄利用山涧泉水开挖几座人工湖,通过水把山景引入园内,磬锤峰和罗汉山的峰姿都能倒映在湖中,造成层次深远,山水交融,构图完美的空间。

  2。移天缩地,山庄独具南秀北雄的风格。

  “康乾盛世”时代,清帝国统一强大,在造园时要“移天缩地在君怀”是自然产生的欲望。山庄内模仿江南、蒙古、西藏等地区的名胜景物很多。乾隆主张“略师其意,就天然之势,不舍己之长”,不要简单地抄袭,而是根据山庄的自然条件,吸取外地造园的艺术精华形成自己的风格。山庄烟雨楼,仿浙江嘉兴南湖之烟雨楼,高二层,四周池水遍植荷苇,每逢降雨,水天一色,比之南湖烟雨楼所见更胜一筹。

  万树园是仿蒙古草原风光的园中之园。这里原是蒙古牧马草地,园内草丰树茂,飞禽走兽,野兔出没,麋鹿悠游,几座蒙古包点缀其间,更现出一派西北草原景色,置身园中,野趣横生。山庄凝聚了我国南北园林艺术的精华,形成南秀北雄兼而有之的独特风格。庄内有江南水乡的秀丽,塞外草原的纯朴,西北高原的雄浑;庄外有汇集汉、藏、蒙各族建筑艺术成就的12座金碧辉煌的庙宇,祖国锦绣河山的壮丽景象,移天缩地展现在承德避暑山庄。

  3。山庄园林与藏式庙宇融为一体,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象征。寺庙进入园林早自东汉当佛教传入中国时就逐渐得到发展,塔庙几乎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景观。康乾两帝在避暑山庄建造喇嘛庙还有它的政治内涵。

  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清定鼎北京后,蒙古、西藏的分裂分子发动叛乱,康熙、乾隆两帝以武力平定之后,为加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强大,积极推行“恩”、“抚”政策。喇嘛教盛行于蒙古、西藏,以宗教为纽带增强与这些地区的联系是当时重要的措施之一,在避暑山庄周围兴建喇嘛庙,其政治目的就在于此。现存的有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这些寺庙皆面向避暑山庄,如众星捧月,象征着“康乾盛世”时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安定和民族和睦。

承德避暑山庄是占地最广的一座皇家园林,它熔大自然景色和人工造景于一炉,博采汉藏建筑之精华,形成自己独特的园林风格,它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珍宝。



第四节 著名的桥
  一、世界首创“敞肩拱”的安济

  桥燕赵大地上流传一首“华北四宝”的民谣:“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安济桥习称赵州桥,从历史年代上看,安济桥建于隋代,早于其他三宝,故应属四宝之首。纵观世界桥梁史,安济桥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径最大的敞肩圆弧拱桥。

  (一)桥梁建筑工程

  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南门外约6里的洨河上。赵县,古称赵州,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州控据太行,襟带横漳”,南达洛阳,北抵涿州(今涿州市)。洨河源头起自西北太行,东流过赵州,入于葫芦河,每当夏季,“大雨时行,伏水迅发,建瓯而下,势不可遏”,时常阻断南北交通。过去,靠舟船摆渡往来士宦商旅。隋文帝开皇中期,约十一年(591年)至十九年(599年)关于建桥年代,学术界说法不一,有说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本书采用开皇说,参见黄梦平等著《中国赵州桥》一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1年版。在匠师李春主持下,建成了横跨洨河的安济桥,俗称赵州大石桥。李春其人在史籍上有明确记载,唐中书令张嘉贞写的《石桥铭序》:“赵州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者。”

  安济桥全长64。4米,宽9米,是一座单孔弧形敞肩坦拱桥。主拱由28道石拱券纵向并列砌筑,跨径37。37米,弧矢7。23米。主拱两端各有2个小拱,近桥侧的小拱跨径3。8米,近桥中央的小拱跨径2。85米。造桥石料由元氏、赞皇、获鹿等县几十公里外运来,石质为素白色石灰岩。新桥建成,不仅外观优美,宛如卧波长虹,而且结构坚固,承受能力强,是造成后一直屹立至今的最古的桥。历代对大石桥都有修缮保护措施,除桥面、桥栏有换修外,主要部位桥台、桥基都是隋朝原件原物,这在中外桥梁史上均属罕见。

  在桥梁结构上,安济桥采用了纵向并列砌筑的施工方法,由平行而紧密并列的28个石券构成,使每一道拱圈自成整孔体系。这种结构造成横向联系薄弱,缺乏整体性,容易向两侧分散倾倒。但李春根据汉以来的传统方法,在券面上用横向的石板加一层伏,在券面与伏之间再加许多横向的铁条,把这些券拉连在一起,最后,将桥的宽度中间逐渐减少,使两旁的各道券都微微向内倾斜。由于采取这些措施,每道拱券都能独立自成一体,增强了全桥的整体性。安济桥千年之后仍基本保持原貌,完全证实了造桥的各项施工工艺是成功的。

  (二)安济桥的科学、艺术价值

  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割据的局面,开通著名的南北大运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赵州安济桥建设的成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成果,是最先进的桥梁技术的结晶。

  李春建造安济桥在主拱肋与桥面之间设计了并列的4个孔,挖去部分填肩材料,从而形成了“敞肩拱”。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赵州桥“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但是它的‘敞肩拱’技术,今天桥梁工程上还在广泛应用,并在它的基础上发展出新型的‘双曲拱’的技术创造,在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茅以升:《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前言》,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

  “敞肩拱”的科学性在于:第一,拱肩敞开式可减轻桥的自重。既节省了原材料,又能减轻桥基负担。桥台轻巧了,可以将桥直接建在地基上。经千年,桥台走动很少,地基沉陷极微。科学探测表明,安济桥没有长后座式的桥台,桥台基础没木桩,而是低拱脚、浅基础、短桥台。第二,石拱桥所用拱石压强度极高,安济桥拱石每平方厘米抗压强度为1000公斤,桥身有超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和稳定性。传说张果老、柴王爷负重过桥,一个在毛驴上装着日、月、星辰,一个在小车上装着五岳名山,所载何其重,但桥面上仅留下了“驴蹄印”、“车道沟”。古人以形象的传说故事表明了大石桥有神化般的稳固性。经现代科学验核发现,由于在拱肩上开出4个小孔并采用16—30厘米厚的拱顶薄填石后,使拱轴线(一般就是拱券的中心线)和恒载力线一根绳子悬在空中,其形状就是该绳子的拉力线,若把它翻转180°,就是恒载压力线。甚为接近,造成拱圈各个横截面上均受压力或受到极小的拉力,这是拱圈千年不坠的又一重要原因。第三,桥身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它们的作用还在于当河水暴涨的时候,又能帮助宣泄洪水,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少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唐张嘉贞在《石桥铭记》中说:“两崖嵌四穴,盖以杀怒水之荡突。”讲的也是这一道理。据计算,4个小拱大约可增加过水面积16。5%,自隋至清,河北省发生洪水多次,大石桥并没有被冲没,再次证明古人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古人认为只有“神丁”才能造出这样精美的桥。整座桥两侧共有44根望柱、42块栏板。从雕刻变换方式来说,望柱可分3种,一是柱头多用双宝珠,柱脚作成方凸榫,尺寸略小。二是斗子竹节式望柱,它自地木伏之上采用竹节,然后连续刻画盆唇,斗形撮顶,覆钵,顶端是轮廓柔和的单宝珠。三是最精美的蟠龙望柱,柱身长,底为地木伏,在地木伏与盆唇之间浮雕蟠龙,盆唇上连续用斗形撮顶和覆钵,顶部再加节纹4节。蟠龙似汪洋戏水,苍龙欲意腾飞,龙兽之状,跌宕多姿,刀法苍劲古朴。在主拱顶上有龙门石一块,雕吸水状龙头,寄寓石桥长久永存,不受水害之意。在仰天石(帽石)雕八瓣莲花,点缀于桥侧,手法浪漫。大石桥的栏板雕琢精美,年代最早的是隋朝雕龙栏板,在半圆形寻杖和方形地木伏之间刻饕餮或行龙,蛟龙或单或双,或盘或游,有的鳞甲披挂,有的以花叶宝珠衬托,形象如生,神态动人。其次是具有六朝风格的斗子卷叶栏板,在寻杖与地木伏间加盆唇一道,其上刻斗子卷叶二、三、四片不等。再次是金代栏板,取人物山水为题。此外还有以故事、龙虎、卷叶荷叶题材的石雕栏板。这些建筑装饰,雕技圆润纯熟,细微之地多富于变化,艺术风格新颖独特,别具其殊。

  国内享有盛誉,美名也远扬国外,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说:“弓形拱是从中国传到欧洲去的发明之一,李春建成安济桥后,显然成了一个学派和风格,并延续了数世纪之久。”中国建桥的技术和艺术经李春之手得到了弘扬和发展,理应受到天下人的景慕,清代饶梦铭诗曰:“谁到桥头问李春,仙驴仙迹幻成真;长虹应卷涛声急,似问残碑悦故人。”

  赵州桥堪称世界名桥,它的交通使用价值已成历史,但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世代永存,是燕赵大地上一块夺目的瑰宝。

  二、无定河上的“永定”桥——卢沟桥

  发源于山西省北部管涔山的桑干河,东流至河北省称无定河,以因频频泛滥成灾而得名。多少世纪以来,河上从无经久坚固的桥梁问世,自金代建卢沟桥,虽洪水滔天而桥却安然无恙,至今已800年,被誉为无定河上的“永定”桥。

  (一)桥梁工程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部,桥名源自卢沟河。这条河又称无定河,清康熙皇帝改称永定河。河的上游桑干河夹带大量泥沙而下,水流混浊,故又叫黑水河,“水黑曰卢”,这是卢沟河桥的名称由来。

  卢沟河上原有渡口码头,也有暂用的浮桥,《新唐书》记载:“自桑干河抵卢思台,行八百里,渠塞不可通,挺欲通漕至卢沟桥。”不过这座桥是非永久性的。据宋代使臣许亢宗所著的《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记载:“过卢沟河,水极湍激,燕人每候水浅深,置小桥以渡,岁以为常。近年,都水监辄于此河两岸造浮梁。”这是北宋使臣在宋宣和四年(1125年)所见。金代海陵王在贞元元年(1153年)决定将都城从东北肇兴之地迁中都(今北京市)。时金宋对峙,作为半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进一步改善中都与都南广大地区的交通状况已势在必为。《金史·河渠志》记载,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五月诏:卢沟河使旅往来之要津,令建石桥。未行而世宗崩。章宗大定二十九年六月复以涉者病流湍急,诏命造舟,既而更命建石桥。明昌三年三月成,敕名广利。”史书记载的广利桥就是卢沟桥。

  这座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石拱联桥。卢沟桥建成于金,以后历代加以修缮,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令造过街塔于桥上”。明正统九年(1444年)曾重修石栏。清康熙七年(1668年)大修,“整顿如旧”。雍正、乾隆两帝时对桥面、桥柱等部位也作过翻修,至今,卢沟桥仍保存着历史的原貌。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是最早向世界介绍这座桥的使者,他说:“自汗八里城(即元大都——今北京市)发足以后,骑行十里,抵一极大河流,名称普里桑干(即卢沟河)。……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