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82-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外,还可看出,治慢性病,贵在“有方有守”,既确诊为阳气大虚之阴寒重症,则回阳救逆之法不可轻易改变,一经确诊,则宜持重守方,直至见功为止。

中气暴脱寒热似疟

许××,男,二十岁。1951年1月初发病,每日午后恶寒发热,继即大汗如洗。汗后热退,至次日午后又复发作。病程持续已达二十余日之久,曾用西药奎宁等类作抗疟治疗,见效不大,改请某中医用小柴胡汤仍然无效,而症象如故,体力渐难支持,由其父扶持来就诊。细审此症,面色青暗,两眼无神而呆视,语音低微,少气懒言,脉来沉细,重按无根,舌苔滑润质淡。其父代诉云:“发病时,恶寒则冷如冰雪,发热则如抱炉火。”据其脉症,每日午后寒热,状似疟疾,但热后汗出淋漓如洗,显系中阳不能内守,元气外越,此乃辨证之关键所在。再由患者面色、眼神、舌色等综合观察,已现一派体功不足之虚象,用药不可再事发散。急应扶其中阳,收纳元气,不使外越,或可取效。法当先用理中汤加味。处方:

潞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15克 炙甘草6克

砂仁6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理中汤,本为中焦虚寒而立。党参补气养液而益脾,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炙草甘温,配参、术则补中益气,配干姜则辛甘化阳,阳气化行,何患寒邪不散!四味组合,功能扶中阳、固元气、健脾胃、除虚寒。加砂仁纳气归肾,茯苓燥湿健脾,法夏温健脾胃、降逆止呕。如此加减,使脾胃阳气得复,诸证自可随之而解。

次日复诊:自诉服前方后,寒热大减,汗液渐收。脉搏、呼吸、眼神均见好转之象。法当继续扶正祛邪,踵原方加附子温肾扶阳,以固命门。处方:

附片60克 潞党参15克 白术15克 干姜30克 炙甘草6克

砂仁6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此方之用,本王冰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的原理,加附子温扶先天之阳。先天阳旺,则中焦之阳得复而寒邪自除,脾肾阳旺则阴邪消散。清代医家郑钦安说:“阳旺始能镇纳群阴,阴气始得下降,阳气始得潜藏,乃不外亡。”

三日复诊:寒热全退,汗出全止,脉象已由沉细无根转为和缓,病势大有好转。乃着重培土建中,中气健运,可望巩固。处以黄芪建中汤加味调治:

北口芪15克 炒杭芍18克 桂枝9克 烧饴糖30克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炙甘草6克 烧生姜3片

大枣3个 淮山药15克 北五昧10克

嘱服三剂后,病渐痊愈。

'按':本证寒热似疟,易与小柴胡汤证混淆。然小柴胡汤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眩、呕而不食,苔多薄白,脉景多弦。泰例患者,寒热大汗,冷如冰雪,热如抱火,且神气大衰,脉又沉细无根,与少阳证之寒热迥然有别,而前医曾用治少阳症之小柴胡汤,柴胡一升再升,致气机外越;黄苓一清再清,致中阳不宁,故大汗如洗而热不退。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医者,要善于从别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因为前医之用药,对接诊者颇有帮助,临证之际,须细心审查,不可疏忽。此例由综合四诊所得及以前服药情况,认定系“中气暴脱,元气不收”,虽见寒热如疟,始终未用清降退热之剂,本“甘温除热”法,用甘温益气之理中汤加减,竟收热退之效。





刘××,男,二十一岁,在元江一带工作,平时身体壮实。1950年夏初,身感不适,饮食减少,逐渐消瘦。每日午后微恶寒,继则发热,无汗,次晨热始退。如此迁延二十余日,精神疲惫不堪。乃来昆治疗,曾服用奎宁无效,又服过中药小柴胡汤等亦未效。

查其脉弦而滑,舌苔白而腻。问其每日发作寒热之状,知其为温疟,病机在于湿邪壅滞,脾肺二脏之气机不和。弦为疟之本脉,滑为有痰积,故用小柴胡汤不能见效。因拟下方:

川贝母9克 法半夏9克 潞党参9克

此叶天士之半贝散,功在清火泻热,润肺祛痰,燥湿降逆,开郁调中。方中贝母润肺燥,半夏燥脾湿,党参补中气,刚柔相济,又得补中之运转,故只服三剂,二十余日之寒热竟退,不再发作。次日再诊,症虽消失,然舌苔仍自腻,脾湿尚盛,投以大桔皮汤二剂(方见“癃闭”案),再以陈夏六君汤调理,以图巩固,竟收痊愈之功。

黄疸三例

例一:

吴××,男,四十余岁。发热、恶寒,目黄,小便短赤。头昏,不思饮食,腹胀,肝区疼痛已十余日。经西医检查,肝肿大肋下二横指,肝功有改变,诊断为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转我所诊治。察其脉弦,舌红,苔黄腻,此系脾失踺运,外有表邪,湿热内蕴,发为黄疸。证属阳黄。宜解表宣肺,清热利湿为治,方用《伤寒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茵陈。处方:

麻绒6克 连翘10克 红饭豆15克 杏仁10克 茵陈10克

桑白皮10克 甘草5克 生姜3片 大枣3个

此方为“外疏通,内畅遂”之表里两解法。方中用麻黄、杏仁宣肺解表,桑白皮代梓白皮泻肺,赤小豆、连翘、茵陈清热利湿,草、姜、枣辛甘相合健脾和中。诸药相配,使肺气得宣,不仅能解除在外之表邪,而且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湿热可由小便分利。

二诊:上方服二剂后,发热稍退,已不恶寒,腻苔亦减,能饮食。但所摄不多,仍觉头昏,目黄,小便短赤。此系湿减热存,继用仲景栀子柏皮汤去甘草加茵陈。处方:

栀子6克 黄柏10克茵陈10克

此方继续清降在里之湿热。

三诊:服二剂后,目黄全退,小便转清,惟仍有腹胀,食欲不振。拟方用茵陈六君汤健运脾阳为治。处方:

潞党参15克 白术9克 法夏9克 茯苓15克 陈皮9克

茵陈9克 甘草6克 香附9克 生姜3片

连服三剂后,腹胀消失,饮食好转。为巩固疗效,建议守方服十余剂,以作调治。

例二:

黄××,女,六十四岁。初病微热,头眩身痛,午后恶寒,不思饮食,脘腹闷胀。曾服白术、巴戟、果杞等补脾肾药,发热增高,两目发黄,转余诊治。症见:舌质红,苔黄厚腻,小便短赤,有灼热感,大便秘结,心烦,脉弦数。呈现一派湿热内蕴之象。治宜清利湿热、表里同治。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茵陈蒿汤加减。处方:

麻绒6克 连翘10克 红饭豆15克 杏仁10克茵陈9克

栀子6克 枳实8克 神曲10克 焦楂10克 黄芩6克

香薷3克 陈皮6克 甘草3克 竹茹3克

二诊:服上方一剂后,发热减轻,再剂热退,两目发黄已退,肝区痛及舌腻均减,小便转清,仍感胁腹闷胀。此乃肝气郁滞,湿热未尽,仍以清热利湿、舒肝理气为主,改用自拟方柴葛连苡汤加味。处方:

柴胡9克连翘10克葛根15克 苡仁20克 藿香6克

杏仁10克赤芍15克 杭芍10克茵陈9克 枳实10克 甘草3克

三诊:上方服二剂后,舌腻退净,大便畅通,胸闷心烦亦止,惟口苦唇干,夜间虚烦不眠。拟方予温胆汤加味。处方:

陈皮10克 法夏10克 茯苓1 o克 枳实10克 竹茹6克

青蒿6克 栀皮6克 桔络6克 石斛10克

服上方后,虚烦止,能安眠,继予《金匮要略》酸枣仁汤(枣仁、茯神、知母、川芎、甘草)加山萸肉调治而愈。

例三:

张××,女,初生五个月。初病发热,咳嗽,三日后出现两目发黄。西医诊断为传染性肝炎。症见:舌苔黄腻.脉浮数。此为表邪未解,里有湿热,肺失肃降,胆气上逆。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茵陈。处方:

麻黄5克 连翘6克 红饭豆10克 杏仁6克 茵陈5克

桑白皮5克 甘草3克 生姜2片 大枣1个

此方表里两解,为外有表邪,里有湿热郁蒸所致发黄之效方。

二诊:服上方一剂后,微汗出,热退,咳减。惟舌苔尚腻,是湿热未尽,予自拟方三仁化湿汤加茵陈。处方:

杏仁5克 苡仁6克 波蔻仁3克 京夏6克 茯苓9克

通草3克 厚朴3克 茵陈5克 陈皮3克 竹茹3克

服二剂后,咳止苔退,继予参苓白术散加茵陈调治而愈。

胁肋(月真)胀疼痛

陈××,男,三十五岁。患胁肋(月真)胀疼痛,已月余,西医诊断为无黄疸型肝炎,肝、脾均肿大三横指,转余诊治。症见:胁痛,口苦,心烦,食欲不振。脉弦,舌苔薄腻。此乃肝气郁滞,脾运失常,治宜理气解郁,健脾养肝,活血祛瘀之剂。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

当归15克 杭芍9克 柴胡9克 自术9克 茯苓9克

麦芽9克薄荷6克 丹皮6克栀子6克丹参15克

乌梅3个

胀满不食甘,故去甘草,加乌梅以养肝,再加丹参和血祛瘀生新,解除胁下瘀滞。

二诊:服药二剂后,胁肋疼痛减轻。再就上方去乌梅,加香附9克,胡黄连6克,以理气解郁,养肝清热。

三诊:服药二剂后,胁肋疼痛大减。继用下方以疏肝止痛,化瘀破积为治。处方:

川楝子6克乳香6克没药9克三棱9克莪术6克

甘草6克

四诊:服药四剂后,肝脾肿大缩小,仅余一横指。再参合前法,以舒肝化积佐升举脾阳为治,用张锡纯升陷汤加昧。处方:

生口芪15克 炒知母6克 柴胡9克 桔梗3克 当归15克

川芎6克 干姜9克乳香6克没药6克龙骨15克

牡蛎15克

上方连服三荆,胁痛全止,肝脾肿大消失。继用张锡纯活络效灵丹加味调治,以巩固疗效。处方:

丹参15克 当归10克乳香3克没药6克 郁金6克

绿豆15克 杭芍15克 柴胡6克 山萸肉15克 乌梅3个

鼻衄三例

例一:

刘××,男,四十二岁。素有高血压史,经常头痛失眠。一日,忽鼻衄频频量多,色鲜红。急送往某医院五官科治疗,血暂止,回家后又流血不已,延余诊治。症见:头胀目眩,舌紫苔略黄燥,脉弦。此系肝阳上亢,迫血妄行所致。宜滋阴凉血止血,急以自拟方生地侧柏叶汤加童便。方如下:

生地30克 侧柏叶9克 炙艾叶6克 麦冬9克 杭芍9克

藕节5个 炮姜炭9克 炙甘草6克(加童便为引)

服一剂,衄血减少,再剂全止。

上方生地甘寒,滋阴养血,并有凉血清热、养肝肾、益心肺,通血脉之功。侧柏叶苦涩微寒,凉血止血,主治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麦冬甘寒,生津养液,润肺清火。杭芍苦酸微寒,敛阴和血,养肝润燥。心主血,肝藏血,肺主气,心血得养,肝血得藏,肺气得清,则出血易止。复得炙艾之苦温,能温经止血,用于凉血药中,可免凉药腻膈碍胃之弊。藕节涩平,散瘀通络而止血,此药收涩止血而不留瘀,为血证常用之品。尤有妙者,炮姜、甘草二味,苦甘化阴,不仅入阴止血,且能暖脾补中,而恢复脾之统血机能,脾能统血.则血自归经。唐容川说:“治血者,必以脾为主”。余止血之方.多加此二味,其义在此。此二药相伍,功用颇多,此再言之,望勿疏忽。

继以原方加白洋参9克(另煎兑服),清补气血,生津润燥。连服三剂后,改用三才封髓丹调理善后。

例二:

张××,男,三十五岁,患鼻衄不止。症见;心烦,口渴饮冷,精神不衰。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患者平素嗜酒成癖。四诊合参,证属肺胃火郁,治当清肺火,解郁热。投以仲景大黄黄连泻心汤。方用:

大黄9克 黄连6克 黄芩9克

方中三味药合用开水浸泡,取汁分三次服。衄止则停服。

上方服一剂,鼻衄即止。

例三:

李××,男,六十二岁。向有吸食鸦片嗜好,素禀虚弱,1950年4月24日,患鼻衄不止。来所求诊时,面色惨淡苍白,两鼻孔塞以纸卷,血仍不断渗出,不能由鼻孔出者,遂由口中吐出,旁观者均为之色变。且诉头晕、目花、气短。因其症状险恶,余诊视毕,立案书方。案中注云:“鼻衄颇甚,脉来浮大无根,气不统血。急宜固气摄血,并兼外治。”处方如下:

白洋参9克(另煎兑服) 白术12克 炮姜15克 砂仁6克

法半夏9克 当归12克 炒杭芍9克 广木香3克

茯苓9克 甘草6克

外治方:附片60克捣细醋炒,加麦面少许,调匀,包两足心涌泉穴。

翌日傍晚,患者复来,高兴异常,言衄止,仅痰中微带血也。诊后复立案,并书方如下:

脉转平和,血溃已止,神倦微呕,痰稍带血,继以复元纳气。方用:

白洋参9克(另煎兑服) 白术12克 炮姜15克 砂仁6克

法半夏9克 茯苓15克 甘草4.5克

后方理中汤加砂半苓也,复元纳气,舍此莫属,其温中扶蜱之力,较昨方更专,杜渐防微,今痰中带血,防其复作也。

上方连服二剂,出血全止,精神渐佳而愈。

此症鼻衄之甚,而前方未用止血之品,因此症之鼻衄,全系气虚不能统血,气既虚,脾遂困,故其病在气不纳,非在血也。本《内经》“血随气行,气随血附”之义,立方以扶脾为主。方中参,术、姜、草,理中汤也,加法夏、茯苓降逆燥湿健脾;归,芍补血养血,香、砂醒脾舒郁,使脾能统血,炮姜、甘草既能苦甘化阴,亦能辛甘化阳,化阴则生血,化阳则生气。炮姜色黑入阴,又能引血归经。两足心涌泉穴,其经脉上通咽喉,包以附子,温经止血,引气下行。此症若不明气不统血之理,再用生地、丹皮、茅根、栀子,或犀角地黄汤之类凉血泻火,不仅中气败绝甚或阴盛阳消,一线残阳即败,若加恶寒,即阳随阴亡矣!此类失血以扶脾为主者,“先以崇土为先,土厚则浊阴不升,而血患必止。万物以土为根,元气以土为宅。”故内服方不急于用附片,用附片则入肾,而非脾药也,亦不用止血之品,盖重在补气摄血。治病要在明辨病机,病机既明,则针对病机治疗,投方选药,焉有不效者。

'整理者按'上述三例,亦因人、因病而有不同。治疗本病的主要经验是。先诊察患者阴阳气血之有余与不足,再区别病情之新久微甚,然后立法遣方,故见效卓著。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对于鼻衄,大多治以凉血清火,确属肺胃有热者,此法诚不可废。但征诸临床,显然不够全面,若用之过甚或正气不足者,则债事矣!喻嘉言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