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82-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趸蛘蛔阏撸蛘乱樱∮骷窝运担骸胺灿昧寡寤鹨┱撸砸运位鹬7ǎ┲谝趸穑从胁蛔渑罢咭病!毙炝樘ヒ嗨担骸耙跗辖撸鲋辛字鹚嫠希粢院拐壑浠鹩恪!惫手瘟拼酥ⅲ豢勺ㄊ潞埂S嗵柘壬炙担骸叭糇ㄈ『咕欠杏椭衅盟ぶ古!庇纱丝杉笫酪郊叶员局⒌拇矸椒ǎ⒎亲ㄖ骱埂H舨幻鞅嬷ば停粤寡寤鹞危票赜兴鹞钙N钙人穑蚱⑽杆嬷恚逞芟嘤ο魅酢R虼舜骼弦绞Χ嗄暧糜诒囚翱┭男Х健吧夭喟匾短馈薄。敢唬勒似煤沟娜钡恪J欠角逍娜蠓危∽躺鲅危嗤敛怪校罘ㄏけ福惨话惚囚涂┭炔幌曰蛑ぜ认笳撸墒┯谩3先唬杂谄⑼了グ埽簧阊囚蛴Ρ居魇现ǎ浴俺缤廖取保盏谌ㄊ┲巍H缬鲆趸鹕咸冢а啵μ璺劳环⒑剑盅羲嬉跬觯Φ庇么蠹燎毖籼溃ǜ狡⒐臧濉⑸叭省⒅烁什荩毖艄桃酰挂趸鹣虑保财浔疚弧4擞植豢刹恢咭病





黄××,男,四十岁。患心烦,盗汗、失眠、头晕、目眩、精神疲倦,历时已久。每日晚必须服西药“眠尔通”等安眠药,始能入睡。今见其舌紫,脉虚。显系肝肾两虚,心神不宁,浮热上扰使然。治当滋养肝肾,宁心安神,兼清浮热。处以下方:

桂元肉15克 炒枣仁15克 枸杞子15克 竹茹9克 灯芯1束

方中元肉为滋养要药,功能养心安神,治血虚怔忡,劳神健忘,枣仁为宁心敛汗要药,善治虚烦不眠,枸杞为滋肾养肝,生精润肺要药,有坚筋骨、补精气、治虚劳、明目之功,桔络通络行滞,配入滋养药中,可使滋而不腻,补而不.滞;竹茹清热化痰,宁神开郁,灯芯清心经浮热,可治心烦失眠。

另以食物疗法配合,嘱用:猪排骨一斤炖熟,加芹菜三两,豆腐适量,一月服二至三次。

猪排骨和豆腐均为营养之品,芹菜一物,王孟英谓其“甘凉清热,涤胃祛风,利口齿咽喉头目。白嫩者良,煎勿太熟”。昆明市民间称芹菜为“瞌睡菜”,系指服之易于安眠。余每用本品捣汁服用之,治肝阳上亢之高血压颇效。

患者服二剂,即觉睡眠改善。接服十余剂,并佐以食物疗法,睡眠较前安稳,余症亦随之好转,并停服安眠药。后用治其它类似之患者亦效。

痰闭心窍

李××,男,二十余岁。因用脑过度,兼受刺激,情志.不遂,发为昏厥。会诊时已昏迷两日不醒,察其脉滑而虚大,两尺无力,舌润。症属痰浊内蒙,心窍不宣。有别于~般“痰热实火”之症。当以祛痰、解郁、开窍、交阴阳、通心肾治之。方用二陈汤合交泰丸加减。

陈皮6克 法夏9克 炙远志15克 茯苓15克 肉桂9克

黄连3克 郁金9克 菖蒲4.5克

方中肉桂、黄连一热一寒,名交泰丸。肉桂温肾阳,补命门相火之不足,黄连苦燥泄心火之有余,相反相成,故能交阴阳,通心肾。其余诸药皆为祛痰、舒郁、散结、开窍之品。

二诊:服一剂,即渐甦醒。连服三剂,神志恢复如初。惟感头昏、口苦,胸闷烦躁,眠少梦多。此痰郁酿热,心神不宁。治宜清热化痰,安神宁心。用温胆汤加减。处方:

法夏9克 茯苓15克 陈皮6克 枳实6克 橘络6克

枣仁15克 炙远志6克 石菖蒲6克 竹茹6克

连服五剂而诸症消失,迄未再发。

暑湿癃闭

邵××,男,四十余岁。体质素健,曾患痔疮,经数次开刀割治未愈。于1949年春再次复发,下血不止,入昆明惠滇医院再次手术割治。术后数月,体质尚未恢复,随即并发“尿路感染”,小便不通,胸腹胀痛,每天均须导尿。病者痛苦不堪。然邵某早年曾留学德国,素不信中医。时患者已卧床不起,面垢发热,自汗,懒言,身重而痛。小便不通,脉象濡细,苔白腻。病属癃闭,系由暑湿内蕴,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治当清暑利湿。暑湿解,其小便自然通利。方用平胃散合六一散加扁豆。处方:

炒苍术9克 炒厚朴9克 广陈皮6克 六一散9克(布包煎)

扁豆9克 甘草梢4.5克

方中六一散利湿泻热,平胃散燥湿健脾、理气除满,加扁豆清暑利湿。全方解暑利湿,通利小便。

二诊:上方服一剂,发热退其半,身痛全止,面垢渐退,腻苔渐消,小便略通。再踵前意,加通阳化气之品。易方用大橘皮汤加减。处方:

六一散9克 炒泽泻9克 炒白术9克 茯苓15克

猪苓9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 广木香3克 广陈皮6克

扁豆9克 槟榔6克

大橘皮汤原方,由二苓、泽泻、白术,桂枝、陈皮、木香、槟榔、滑石、甘草等组成,系六一散合五苓散加昧。五苓散化气利尿,六一散利湿泻热,槟榔为坠下之品,叉能滑胀利水,陈皮、木香利气,余加扁豆解暑利湿。尤妙在干姜配桂枝,用以温阳化气,促使小便通利。《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方中用姜、桂两味者即本此义也。

三诊;服上方后,发热全退,小便较昨畅通,患者乃以悦快之声调告余曰:“小便经化验,菌已减少十之二矣!”惟因病久体弱,精神疲倦,饮食欠佳,脉弱无力,舌苔薄白。应益气健脾,增强机体抵抗力。方用《局方》六君子汤。处方:

苏条参15克 炒白术12克 法夏9克 炙甘草6克

陈皮6克 烧生姜3片 大枣3个 茯苓15克

本方培元固本,使气足脾运,则诸脏受荫,不仅膀胱功能可望恢复,体力亦可因之增强。方中条参补益元气, 白术、茯苓健脾燥湿而利水,陈皮利气,法夏燥湿降逆,炙草甘温益气,和胃补中,姜枣补益元气。

四诊:精神大佳,小便稍长,已不必再导尿,脉已有力。今虽气足脾运,但尿中尚有细菌。系余邪未尽,还应正本清源,三焦并治,以根治其癃闭。方用《局方》清心莲子饮和《类证治裁》萆薢分清饮合方化裁。处方:

北口芪15克 白术12克 升麻6克 焦黄柏6克 萆薢9克

橘核6克 茯苓15克莲子9克 石菖蒲3克 车前子9克

甘草梢4.5克 淡竹叶9克 灯芯1束

方中黄柏坚肾益阴,最能祛湿,且能利小便之涩结。橘核行肝气,菖蒲化浊通窍。萆薢、茯苓、草梢、车前、灯芯、竹叶清热和尿。妙在加口芪、升麻益气升举,助以白术、莲子健脾运湿。全方合用,以增强三焦气化。《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上焦不宣,则下焦不通,开其上则下自通,此治癃闭之关键所在。本方主治在下而兼及中上,使三焦气化畅行而水道自通也。

五诊和六诊均依上法加减,惟白术一味,自12克加至30克,因扶脾大有助于利水也。如是施治,小便中所含细菌,由七万减至四万。服本方第二剂后,即降至二千,服三剂后竟减至二百。至是小便全通,毫无痛苦,诸症告愈。患者欣喜异常,握手言谢,深悔昔日鄙视中医药之咎也。

不日出院,嘱以桂附八味丸调理。复查验尿,细菌全无,且已精神焕发,体健如常矣!

'按':癃闭一证,有虚有实,其要不外水道气机阻滞。本例由暑湿内蕴,膀胱气化不利引起。初期亦实证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审证求因,病既由暑湿引起,则解暑亦可治癃闭,扶正亦可驱邪外出。最后专治下焦,但加重白术以健中,用升麻、黄芪以举上,其要义已在第四诊中说明。中医视人体为上下联系、内外相通的统一整体,最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形而上学观点。

脏寒癃胀

李××,男,四十岁。患腰痛,小便急胀,夜睡不安,经封闭、理疗等,久治未愈,延余诊治。诊其脉沉而弦,舌青滑。此症腰痛,且兼小便急胀,显系肾阳大虚,肝气下陷所致。以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今肾阳大虚,水寒不能生木,肝气下陷而不能生心火。火者,阳也。心火不足,心阳即虚。心阳通于肾阳,心阳虚,肾阳亦虚,故见上述诸症。治法应大温心阳,暖肾温肝。方用肉桂生姜汤。处方:

上肉桂9克 生姜30克

上方肉桂一味,黄坤载谓:“味甘辛,气香,性温,入足厥阴肝经,温肝暖血,破瘀消症,逐腰腿湿寒,驱腹胁疼痛。”张锡纯谓肉桂“性能下达,暖丹田,壮元阳,补相火。其色紫赤,又善补助君火,温通血脉,治周身血脉因寒而痹,故治关节腰肢疼痛……”。因此,余临证,每用肉桂强心,更用肉桂暖肾温肝而升肝木之下陷。以肝木得温始升,肝升才能恢复其正常的疏泄功能。生姜辛温,黄氏谓本品“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而行滞”,“调和脏腑,宣达荣卫”。二药配伍,不仅温扶心阳,更能暖肾温肝。

患者服上方一剂,即感腰痛减轻,小便急胀亦减,睡眠亦较安适。宜进一步强心温肾,以交阴阳。方用白通汤加昧。处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15克 葱白3茎 上肉桂9克 茯苓15克

方中自通汤以交阴阳,加肉桂、茯苓以升肝木下陷,附子得肉桂又能强心温肾。心肾为先天之本,乃全身阳气之主。嘱服三剂,诸症好转大半。继用扶阳祛寒,补肾强腰之剂,用四逆汤与刘河间金刚丸加味。处方:

黑附片60克 干姜9克 炙甘草6克 炒杜仲15克

炒续断9克淡大云9克 菟丝子9克 萆薢9克

上方以四逆汤扶元阳,其余诸药,补肝肾,强腰膝,治腰痛。金刚丸系治腰痛骨痿之效方。连服十余剂,症状消失。

'整理者按':本例初诊症状虽较简略,然从舌脉也可知为阳虚、寒湿阻滞。此与肝经湿热所致小便急胀又有不同。阳虚之小便急胀,当有面色皓白,或面色青暗,身重畏寒,目瞑嗜卧,少气懒言,手足逆冷,舌白滑或青滑,脉象沉细或沉弱或沉弦等症。治宜温阳散寒,故可用肉桂生姜汤。属肝经湿热者,多见口苦咽干,胁痛烦躁易怒,小便虽急胀,其色必黄赤,舌苔黄腻,脉象弦数。治宜清肝经湿热,可用龙胆泻肝汤之类。辨证不同,治法迥异。

肉桂生姜汤系戴老医师习用的强心方剂,药简义深,凡心肺疾患,出现心肺阳虚或心阳不振,症见唇舌青暗、心胸闷痈、喘息憋气、寒痰上泛者,俱可用此方治之。本方又治心肺阳虚所致鼻流清涕不止等症。

阳痿不育

卢××,男,四十岁。患阳痿达十余年,久治不愈,婚后多年而无子女,曾经某医院检查,发现精虫不活跃,始来我所求治。察其脉,两尺沉弱,面色皓白。记忆力减退,经常头昏腰痛,目眩、耳鸣,疲乏无力。证属肾精不足,元阳虚衰,治宜生精补髓峻扶元阳之剂。处方:

野台参30克 破故纸15克 甘果杞15克 菟丝子15克

广锁阳15克 自茯苓15克 淮毛条15克 木棉花子15克

上肉桂15克 鹿茸30克(或用鹿胶90克亦可)

上方十味,共研细末,日服三次,每次9克,用淡盐开水送服。

张景岳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方中用肉桂、鹿茸于大队补肾药中,温元阳,暖肾水,静中有动,鼓舞阳气化生精液,且鹿茸为血肉有情之品,具生发之机,大补精髓,温壮元阳,补益气血,既补督脉之损,又补冲脉之虚。正如徐灵胎所说:“冲督盛,而肾气强,则诸效自臻矣。”野台参大补元气,木棉花子补肾强腰,治肾虚腰痛、足膝无力,功胜韭菜子。如此配合,使达添精补髓,强壮生殖机能之目的,故用治阳痿不举,精虫无活跃力者有效。但本患者病程已历十余年之久,今始求治,非短期所能见效。嘱以一剂为一料,连服十剂左右。患者遵嘱服用,一年后,不但本症获愈,且喜举一子。

'按':本方曾用治多例阳痿及男子不育症,均见效果,敬予介绍。

口眼歪斜二例

例一:

李××,女,三十三岁,患左侧口眼歪斜,发病五日来诊。症见:右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面肌松弛,人中平满,面颊口唇歪向右侧,左侧颜面不自主跳动。诊脉弦濇,舌质正常,苔薄白,咳嗽,口不渴,别无所苦。此由肝虚生风,肺有郁热,再兼外邪而诱发,内外交感,因而骤发。其施治之法,着重在清降肺经郁热及温阳解表。用《金匮要略》所载《古今录验》续命汤加法半夏:

麻绒6克 杏仁9克 生石膏15克 甘草6克 潞党参15克

川芎6克 当归15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 法半夏9克

方中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即麻杏石甘汤,可散表邪,宣肺气,清郁热。党参补气扶正,桂枝温经通阳,干姜温中通脉,芎、归活血舒筋,加法半夏降逆化痰。全方协力,能宣能通,可降可散,有舒有缓,实是标本兼顾治法。除内服本方外,另加外治,其方如下:

牙皂30克(略捣碎,醋煮取汁),每日洗左侧面部三至五次。牙皂为通窍、搜风要药,最搜肝风,《本经》“主风痹死肌,邪气”。煎之以醋,义取引药入肝。肝主筋,肝经风邪得以外散,则筋脉之拘急自可缓懈。既授两方,又复告以兼做针灸以期辅助。患者如法施治,㖞斜之状,得以复常。从发病到治愈,不过二十余日。

例二:

张××,男,二十一岁。因劳累后受寒,第二日早晨漱口时发现口角漏水,始知左侧口眼歪斜,左眼睑不能闭合,流泪,目珠略红,不能皱眉,急来就诊。除上述症状外,诉发热、身痛,咳嗽痰少。脉浮数,舌质淡红,苔白腻少津。症属肝虚肺燥,复感外邪。治宜解表清肺,养肝润燥。用续命汤加减:

麻黄6克 杏仁9克 生石膏15克 麦冬9克 当归9克

桂枝9克 炒杭芍9克 甘草6克

方中用麻杏石甘汤散表邪,宣肺气,清郁热。麦冬润燥生津,归、芍补血养肝,桂枝温经通阳,合芍药调和营卫。

二诊:上方服二剂,发热身痛全退,咳稍减,但口眼歪斜如故。宜内外兼治。内服以活血、祛风、解痉为主。处方如下:

明天麻9克 桂枝9克 钩藤9克 桑叶9克 菊花9克

当归15克 炒杭芍9克 麻绒6克 全蝎6克 僵蚕6克

生姜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