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绝密档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克格勃绝密档案-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种一边是英国的外交官,一边充当苏联间谍的两面人生的时候,他与李斯争辩说:
“以前,你也是我们当中的一员,可是你背叛了我们2”
  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在英国的一些间谍对莫斯科的疑虑,远远比不上中心对他
们的怀疑程度。中心对菲尔比究竟是德国还是英国的间谍一案展开了调查。由于菲
尔比是在伯吉斯和麦克莱恩之前在剑桥大学里发展的第一个间谍,对他的不信任也
就说明了对整个英国谍报网的不信任。1940年,随着唯…一名情报官员戈尔斯基被
召回莫斯科,内务人民委员会在英国的情报活动降到了最低点;在英国已经没有一
个内务人民委员会的情报官员了。克格勃的一份档案中记录着:“贝利亚下命令关
闭了情报站”。档案中并没有解释贝利亚下达这个命令的原因,至少在米特罗欣见
过的档案中,没有看到过有关的解释。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对当时的英国谍
报网的深深怀疑了。1940年2月,中心下达命令终止了一切与菲尔比的联系;与伯吉
斯的联络也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停止了。
  30年代后期,追捕“人民公敌”已经代替了情报搜集,成为内务人民委员会在
国外的首要任务。其最活跃的国外情报机构是谢列布朗斯基领导的特别任务组;这
个组织对外国科官员的迫害不但减少了外国情报的数量,而且降低了中心对这些情
报的分析评价等级。然而,就连在国外从事猎杀活动的人也未能逃避来自国内的清
洗。谢列布朗斯基也成了自己领导的追捕行动的牺牲品。虽然他曾因追捕“人民公
敌”有功而被授予列宁勋章,但是,在1938年11月,他被召回莫斯科并被扣上了
“英国和法国情报部门的间谍”的帽子。后来的调查得出的结论认为,他的机构中
容纳了“许多叛徒和土匪”。虽然把他指控成英国和法国的间谍是十分荒谬的,但
是中心得到的关于他发展自己的特工网和扩大业务范围的报告却不胜枚举。
  帕维尔·阿纳托利耶维奇·苏多普拉托夫接替了谢列布朗斯基的工作。几个月
前,他创造性的用一盒下了毒的巧克力暗杀了流亡在外的乌克兰民族主义领导人叶
夫克汉·科诺瓦列茨。1939年3月,苏多普拉托夫成了国外情报局的第二把手,他使
特别任务组和外国科合作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斯大林亲自给他下达命令,
告诉他,他的首要任务是向墨西哥派出一支特别行动队去行刺莱昂·托洛茨基。这
次代号为“鸭子”的暗杀行动是斯大林外交政策的第一目标。耷1939年9月第二次世
界大战爆发之后,即使察明阿道夫·希特勒的战略意图的任务与除掉这个异已分子
相比,也要放在次要的位置上。苏多普拉托夫的特别任务组由在西班牙内战时期发
展的西班牙和墨西哥的特工组成,由苏多普拉托夫的副手莱昂尼德·艾庭根领导。
此人在西班牙积累了丰富的开展“特别行动”,包括消灭“人民公敌”的行动经验。
  暗杀托洛茨基的特别任务队由三个小组组成。第一个小组是一个以西班牙共产
党员卡里达·梅尔卡得·德·里奥(代号母亲)为首的特工网络。她是被艾庭根,
这位称得上是内务人民委员会里最出名的女杀手迷惑并发展成为间谍的。该小组中
最重要的成员就是她的儿子雷蒙(代号雷蒙德),他使用的是伪造的护照,护照上
的姓名是弗兰克·杰克逊。和艾庭根使用的手段一样,雷蒙·梅尔卡得也采取色情
引诱的办法,他利用与美国的一名托派分子西尔维亚·安格洛夫的关系,混进了位
于墨西哥城附近的托洛茨基的别墅。1940年,当安格洛夫成为托洛茨基的秘书时,
雷蒙的机会来了。每天早上,他都开车把安格洛夫送到别墅,下班后,再把她接回
来。渐渐地,警卫和托洛茨基身边的一些人都认识了他;1940年3月,他被第一次允
许进人了这个别墅。在这一阶段,梅尔卡得的任务仅仅是混人托洛茨基的住地,报
告别墅的防卫措施、居民和警卫情况;他还算不上是一个杀手。
  第二小组负责进攻别墅,它由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一些老兵组成,著名的墨西
哥共产党员、画家大卫·阿尔法罗·西凯罗斯(代号科恩)是这个小组的领导人;
艺术修养、革命信念、斯大林主义理论和爱出风头的性格结合在一起,使他表现得
异常活跃。后来,梅尔卡得和西凯罗斯都因为参与“鸭子”行动而出了名。根据克
格勃档案的记载,由最杰出的苏联特工约瑟夫·罗穆阿尔多维奇·格里古列维奇
(代号马克斯和菲利普)领导的第三个更隐蔽的小组也参与了这一行动。西班牙内
战时期,约瑟夫在执行消灭托派分子的任务方面占据着领导者的地位;同时,他还
负责训练在弗朗哥控制区里从事破坏和纵火的“特种部队”。利用假身份是他的另
一项专长,虽然他是出生在立陶宛的犹太人,但是十年后,他摇身一变就成了哥斯
达黎加的一名外交官员。1940年初,他把西凯罗斯以前的学生安东尼奥·普霍尔
(代号乔斯)发展成了间谍。对于这位画家,约瑟夫评论他虽然缺乏创造性,但是
“非常忠诚,绝对可靠而且非常勇敢”;后来在进攻托洛茨基的别墅时,安东尼奥
成为西凯罗斯的副手。格里古列维奇发展的间谍还包括后来成了他妻子和助手的墨
西哥共产党员劳拉·阿劳苦·阿吉亚尔(代号路易莎)。
  进攻计划中的关键一环就是要让一名年轻的美国间谍在1940年4月份打入托洛茨
基的别墅。这名间谍名叫罗伯特·谢尔登·哈特(代号阿穆尔);化装成来自纽约
的托洛茨基的追随者,他自愿在别墅里担任警卫。哈特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暗杀小组
在午夜发动突然进攻的时候打开别墅的大门。虽然他很有热情,但在政治上仍然非
常单纯。格里古列维奇不打算告诉他大门被打开之后将会发生的事情。
  克格勃的档案显示,进攻托洛茨基别墅的行动实际上是由格里古列维奇指挥的。
他肩负着双重任务:其一是,确保西凯罗斯的进攻小组能够顺利地进人别墅的大院;
其二是,尽可能规定突袭时必须遵守的一些纪律。西凯罗斯则自行其是,带领着他
的人大摇大摆地出发了,可能根本就没有试图掩盖他的踪迹。1940年5月23日,西凯
罗斯和二十名特务身穿军装和警察服装,携带着手枪和左轮手枪,只有普霍尔一个
人扛着机关枪。据其中的一名成员回忆说,当时他们“说着、笑着,就象过节一样”,
格里古列维奇和他的别动队就这样出发暗杀托洛茨基去了。
  5月24日凌晨,他们到达了别墅,格里古列维奇对美国的自愿警卫哈特说了几句,
哈特打开了大门。别动队员冲入托洛茨基的卧室,一阵乱射。墨西哥警察事后在托
洛茨基卧室的墙上清点出73个弹孔。然而,躲在床底下的托洛茨基夫妇却逃过了这
场劫难。虽然一枚燃烧弹被扔进了托洛茨基的小孙子的卧室,但是躲在床底下的他
也幸免于难。这一行动,特别是试图杀害托洛茨基的孙子的作法,使哈特惊呆了。
他气愤地对别动队成员说,如果知道他们会这样做的话,他是绝对不会让他们进人
别墅的。为了不让他把事情的真相泄露出去,哈特被带走并被枪杀了。几个月后,
西凯罗斯被找到了并遭到了逮捕。但是,格里古列维奇却成功地把自己、普霍尔和
劳拉偷渡出了墨西哥。墨西哥警方也未能查出他的真正身份。从1942到1944年,他
在阿根廷经营一个情报站;据克格勃的档案显示,这个情报站在开往德国的轮船和
将被运送到德国的货物上安放了150多枚水雷。
  由于进攻托洛茨基别墅失败,加上西凯罗斯的别动队被解散,促使雷蒙·梅尔
卡得由一名普通的渗透间谍变成了杀手。他的成功,一部分来自于他的耐心。袭击
事件发生五天后,他第一次去拜访托洛茨基。和以前一样,他表现得十分亲热,还
给托洛茨基的孙子带去了一架玩具滑翔机,并教他怎么样让它飞起来。在以后的三
个月里,他到别墅去过十次,有时他会带上一些小礼物,而且每一次他都注意不逗
留得太久。8月20日,最后一次去拜见托洛茨基的时候,他拿出了自己撰写的一篇文
章,请求托洛茨基给他提些意见。正当托洛茨基在书桌前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梅
尔卡得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拿出一把冰凿,用尽全身的力气把它刺进了托洛茨基的
头盖骨。
  本来,他以为托洛茨会立刻安静地死去,然后,他就能够逃到停在附近的车里,
他的母亲和情人艾庭根都在车里等着他。但是,托洛茨基虽然受到了致命伤,仍发
出了“一声撕心裂肺般的惨叫”。(“我一生都不会忘记这个叫声”,梅尔卡得后
来说。)他被捕了,并被判处二十年徒刑。艾庭根说服了梅尔卡得的母亲与她一起
逃到了苏联,并答应如果她到苏联,她就和梅尔卡得结婚。在莫斯科,塞诺拉·梅
尔卡得受到了贝利亚的欢迎,并在克里姆林宫里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见,还被授予了
列宁勋章。然而几年后,艾庭根抛弃了她,苏联方面又不允许她离开,她为自己使
儿子变成了一名杀手且在墨西哥的监狱里受苦而深感愧疚。
  在二十年的监狱生活中,雷蒙·梅尔卡得一直坚持着斯大林主义的信仰。他认
为,历史会证明,他是一个为工人阶级革命事业清除了叛徒的战士。克格勃的档案
显示(与大多数的公开报导并不一致),1960年,梅尔卡得从监狱里被释放出来,
并回到了莫斯科;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享受着将军级的养老金和一套三居室的
公寓,并得到了赫鲁晓夫的祝贺。托洛茨基被刺二十年后,虽然在国外,肃清人民
公敌的行动范围缩小了,但是它仍然是克格勃对外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克格勃绝密档案        
                       战争
  1940年后几个月中,随着托洛茨基的死和外国科里最残酷的放血的结束,中心
准备重新建立对外情报工作网。在大恐怖之前,有新发展的外国科工作人员都要在
莫斯科的秘密地点接受单独训练,而且彼此之间绝对没有任何接触。但是到了1938
年,外国科里有许多官员都被打成了(臆造的)“人民公敌”,为了加快补充新成
员的速度,中心决定对新发展的人员进行集中训练。10月3日,内务人委员会第006
48号命令决定建立苏联第一所对外情报工作学校。
  为了隐蔽,学校建在距莫斯科环形公路以东15公里处巴拉什卡的一片树林里。
学校的正式名称叫特殊任务学校,但是人们更熟悉由学校名称的首写字母缩写而成
的名字特校。这所学校里的学生来自党员、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团员和刚从莫
斯科、列宁格勒、基辅以及其他地方毕业的大学生。
  由于新学员们只经历过城市居民区、集体农庄和兵营里那种狭窄、肮脏又拥挤
的生活环境,因此为了使他们将来能够适应西方国家“高尚社会”的生活,学校尽
力给他们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关于他们的住宿条件,官方的历史记录中记载道:
“房间里都铺着地毯,摆放着舒适而漂亮的家具,墙上挂着品味高雅的绘画,床上
用品相当高级,连床罩都十分昂贵。”即使有足够的空间安排新学员们住单间,但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拥有过个人隐私,他们恐怕也会感到十分迷茫,因此学校安排两
个学员住一间宿舍。课程表是这样安排的,每天有四个小时的外语课、两小时介绍
情报工作技巧的课程、另外还安排了苏联共产党党史、历史、外交理论、哲学、宗
教和绘画等其他辅助课程;这种折衷的安排是为了在强化他们的正统思想意识的同
时,丰富他们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认识。学校还定期组织音乐晚会。曾经在西方
国家生活过的教员们还举办资产阶级行为举止、外交礼仪、时装和“高雅品味”等
方面的速成训练班。在头三年里,特殊任务学校每年招收120名学员,其中只有4名
女生。
  帕维尔·米哈伊洛维奇·菲廷是特殊任务学校第一批学员里最出色的一个。早
年菲廷曾在一家农业出版社工作过,1938年2月,菲廷被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内部
学校招收为学员。发展他们这样的人主要是为了填补因为清洗“人民公敌”而在内
务人民委员会里留下的许多空缺。10月份,他被转人特殊任务学校。据一份官方记
录称,“他的聪明才能和杰出的组织能力”立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几个月后,
还没有完成训练的菲廷就被吸收进了对外情报部门。1939年5月,菲廷被任命为外国
科科长。年仅31岁的他成了苏联历史上最缺乏经验、但也是最年轻的对外情报部门
的负责人。在他被迅速提升的时候,他的前途显然并不显得特别光明。在他升职前
十五个月混乱的日子里,有三任外国科科长遭到了处决,还有一个被调走了。然而,
菲廷证明了自己是非常顽强的。他在这个职务上一干就是七年,创造了自20年代以
来在这个职位上工作时间最长的记录;这之后,他因失宠被下放到地方工作,重新
成了一个没有光环笼罩的人。
  1940年底,四名外国科的官员按照菲廷的命令去伦敦重新建立公开情报站。公
开情报站的新任站长就是在2月份情报站关闭前最后一个撤回莫斯科的阿纳托利·韦
尼阿米诺维奇·戈尔斯基。戈尔斯基是一个办事高效但非常严厉、缺乏幽默感的正
统的斯大林主义者,绝对不属于30年代中期那些大特工类型的间谍。布伦特觉得他
“非常乏味”而且缺乏同情心。另一个战争时期在他手下工作的间谍这样形容他:
“一个三十多岁的矮胖子,金黄色的头发整齐地向后梳着,即使戴着眼镜也挡不住
他那双精明而又冷酷的眼睛”。和菲廷一样,他之所以能够迅速受到提升,是因为
他的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