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绍仪允诺把台湾“设为中日自由贸易区,进出免签证,免关税。然后,再从中为日本商品大开方便之门,维持原来关税税率。此外,为维护日本的利益,日本在台湾可以驻扎舰队,却限制驻扎陆军,包括海军陆战队。中国在此驻扎陆军不应当超过一个师。25600人”云云。
  唐绍仪的态度很坚决,谈就谈主权,要不免谈。他直接了当地对币原喜重郎说:“如果不考虑中日间的关系,中国是绝对不会作出如此承诺的。”
  此事说不上谁占便宜。
  如果日本答应此条件,别的不说,每年直接节省的关税就会在一亿左右,日本取得在华的优势地位,有可能会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牵涉的利益价值连城,百八十亿总是有的。
  这样的条件,中国梦寐以求,绝对无法拒绝,日本在谈判中占据主动权,获得更多好处,势在必然。
  不过,如果中国经济危机也很严重的话,日本就要折本了。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趋势,中国经济运行平稳。不管怎么样,日本在这么大的市场支持下,经济好转是指日可待的。
  问题重新又回到了田中这里,日内阁发生了激烈争论,迟迟不能够作出决定。
  ……
  最后的决定是裕仁作出的,这就是后来有名的“天皇之决断”,被认为是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决定之一。
  这个决断在当时被认为是正确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是中国经济迅速复兴,而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
  在日本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在226兵变的时候,在日军出兵东南亚的时候,在日本对美国宣战的时候……“决断”屡次被人提起。
  人们都在假设,如果裕仁作出了另一个选择,日本又会怎样?
  ……
  没有答案。
  12月28日,中日贸易谈判嘎然而止。双方没有达成协议。只是草草签署了一个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声明,宣布要共同努力,维持世界经济秩序。
  日本股市应声下滑,猛跌至1914年的水平,并在继续下跌。
  物价下跌27%,生丝等原材料价格下降55%,市场一片萧条。
  1930年1月,对比去年同期,日本出口下降了63%,进口下降了55%,下降还在继续。
  ……
  日本的经济危机超过了美国,似乎永无止境。
  同月,田中内阁总辞职。
  同月,浜口雄幸组阁,被任命为首相。
  浜口雄幸办事认真的人品给国民以信赖感,所以内阁获得好评。本届内阁最引人注目是的起用日本银行总裁、倍受财界信赖的井上准之助担任藏相。浜口本人就是有名的财政专家,又起用了井上担任藏相,是希望实现国民期待的重振日本经济。
  浜口果断执行了其承诺的整顿财政和金解禁(恢复金本位制)政策。但是,我们现在都知道,在经济危机的时候,最重要是扩大内需,执行上述经济紧缩政策,只会雪上加霜。
  日本经济萧条日益严重。
  台湾不能够收回,我自有几分遗憾,但此事时机尚未成熟。只是迫于提高关税后日本的反应,临时起意的,想顺手牵羊反手捉猪,失败也是合情合理。反正也不损失什么,只要中国强大,中日关系可以慢慢修补。。
  然,偷鸡未成,还是让我有些儿失望。心急了,我告诉自己,慢慢来不要着急,便把注意力重新放到经济上。
  打铁还许自身硬,这才是重中之重。
  【看书要砸票,做人才厚道】  ?
  第97章[全]
  政治没有道理好讲,无论台湾换市场利弊如何,日本同意的可能性都不高。这东东就像有人说用台湾与中国换钱一样,多少钱估计也没人敢换。我这样一本正经的要求,显示了很大的诚意。其实,却是无可无不可的。
  日本人同意换,我就和平收回台湾,就算吃点儿小亏,也是值得。不管是在国会,还是在民众间,都得说我换的好,换的对。
  日本人不同意,他也说不出二话来。我要换,你非不换,怪不到我。日本经济崩溃,全是怪你们自己愚蠢,怪不到中国。
  日本人果然还是东方人,要面子不要里子的本性,一览无余。
  这我就管不了了,我把心思转到国内。
  中国的情况尚可,物价降低了10%左右,工业品降的少点儿,农产品降的多些儿。某些粮食作物,由于政府增加了储备粮,致使粮价降幅较小。以大米零售价为例子,上等大米每斤从2。8分降到2。6分,降幅7%,与美国的20~30%相比,实在不足为奇。
  然而,一想到这样的情形要持续十年八年,最后降幅要超过一半,我的心就哇凉哇凉的。
  南方农业的破产兼并,已经不可避免了,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将这一过程放缓,以减少对社会的冲击而已。
  章老汉叼着个旱烟袋,蹲在地头,美滋滋的看小儿子章国雄在地里播种。这播种机是好使,八九百亩地,两天就种完了。章老乐有三个儿子,二个都年满21周岁了,所以,在交了15块钱之后,一家人整整有了六十公顷土地,九百亩上好的土地。
  老章是苏北人,旱烟是他到北方后学的。一袋烟“巴哒”完,老章把烟袋锅在鞋上磕了磕,顺手拧开水门,喝了口水。
  北方什么都好,就是这水……也不是不好,都是管道接过来的自来水,打开水笼头,直接就能喝,好不,真好。可也真是贵,一吨水就要三分钱的。要知道,电才一分二厘钱一度,便宜的地方八厘一度也是有的。
  水价是平均价格。无论用户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是在蒙古,还是在新建、宁夏,使用蒙古水库的水,就是这个价钱。要不然,地方越远用着越贵,新疆人就用不起水了,那把水管修过去,也就没什么意义了。电费也是一样的。电价存在差异,是由于电力公司不同而造成的。一个地区有几家电力公司,电价就低,否则就高一些儿。
  这个水价,像在老家那么大水漫灌的种地,一公顷土地一千吨水总是要的,那就是三十块大洋,六十公顷地下来,一年下来小两千块,哪个用的起?!用的起也舍不得。
  还好有滴灌,节水85%。
  顺着田边,接一输水管,每隔一米留出个水门。这水管长年用,必定是铁管。至于田间的,是铁管,还是塑料管,就全凭自愿了,价格上差不多,各有所长。
  这样一来,杂七杂八加上水费,每年五百块就够了,还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的化肥。
  听老小说,这叫……节水农业。
  小儿子的学没白上,是学到本事了,开拖拉机、种地、农机维护都是学学就会。就连前当初来安装滴灌的,他也能跟人唠到一块,几年下来,管路有点儿小毛病,他自己动手就给修好了,省了多少事。
  远了不说,那年夏天,正是用水的时候,南边的李家农场的管道坏了,可把老李急够呛,专门开车跑了一天,才把维护人员接过来,没到一小时就修好了。几十块钱倒不算什么,万一没接到人,不是耽误事了。
  不过,章国雄也不是都让章老汉满意。这都20了,也不知道找媳妇。人家的孩子都可地跑了,他媳妇还不知在哪里,真是。
  这可是章老汉冤枉章国雄了。刚刚到蒙古的时候,忙的要死,一天恨不能干上十二个小时,一天下来累的像滩泥,哪里还有心思想这些。在这里人家都隔的远。最近的老李家也在一公里外,章国雄刚来时又不会骑马,想找也没办法。现在嚒,嘿嘿……
  章老汉胡思乱想了些有的没有的,就把心思回到正事上。只见他站起身来,在身上拍打几下,把折皱抚平,一会儿要去银行,可不能让人笑话。
  贷款不是问题,又不是头一回了,章老汉信誉良好,还款能力强,今年还提升了信用等级,钱不是问题。
  他现在盘算的是,到底需要多少钱。
  ……
  站在银行门口,宋福海考虑的,可就不是多少钱的问题了。南方的银行与北方不一样,它们更愿意贷款给工商业。宋福海还算好,不欠银行钱,但这两年的贷款也是东挪西凑,磕磕绊绊才把贷款还清,去年还延了期。今年一开始,农产品价格又跌了一块。
  宋福海本来就信心不足,这一下心里就打上鼓了。
  谁不知道银行最是势利,越是有钱不需要贷款的,银行就越想贷款给他;你手里越是没钱,越是钱紧的时候,银行就越是催你还贷款。
  ……
  费了一番口舌,宋福海总算把款贷了下来。但只有去年的八成,利息也提高了二厘,‘这帮吸血鬼!’宋福海恨的牙根直痒痒,却也只能把款贷,‘不贷还能怎么办,种子、化肥、农药……哪一样不是需要钱的?!’
  ‘这么下去可怎么得了?’回去的路上,宋福海低头不语,想着心思。
  宋福海的这块地将近三百亩,二百九十七亩,也可以使用农机,就算不用拖拉机的话,也可以使用耕马/耕牛,这样一来,有七八个劳力,甚至再少二个也就够了。
  但是,不行。
  这块地不是宋福海自己的,当初十户人家一起凑钱买下来的。所有人家加一起,光劳力就有二十多个,真要是“机械化”了,这些人怎么办?
  现在想去打工,活也不好找了。没有技术,不会手艺,出去打工,只能做最低级的苦力,那还不如在家种地。
  ……
  宋福海越想越心烦,‘算了,混一天算一天,也许将来……会好的。’他安慰自己。
  “上街啦!”
  听见一个讨厌的声音打招呼,宋福海抬头一看,果然是宋裕这个死胖子。两人同是宋村的人,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本来不错。但宋裕这家伙,这两年在四处收购土地,也不知道从哪里搞的钱——‘肯定不是什么好来路’,宋福海恨恨地想。
  “嗯”,宋福海含糊不清的应了一声。
  接下来,宋裕照例又游说了一番,想要买下这块地。
  宋福海正是郁闷的时候,哪里还有心思和他废话,抢白道:“卖地给你?卖地给你,你一色的机械化,我们都去喝风啊?!”
  宋裕也知道,收了人家的地,再把人家赶走,是不怎么地道。但地又不是宋裕自己收的,那是银行收的,他不过是从银行接手而已。至于机械化,他总是要挣钱的,都用人力,还不赔死。
  听到这样的抢白,宋裕自然不会高兴,就嘀咕着“早晚都要喝风……”,走了。
  ……
  章老汉也好,宋福海也好,还是宋裕也好,只是南北方千千万万农户中很普通的一个,却真实反映了两地农业的差距。
  南方农业的还贷能力明显不如北方,在银行贷款上,尤其是信用贷款方面,也就更难获得。这就意味着,南方农业的资金投入,不如北方。高投入高产出,是通常的道理。
  在农业技术上,南方是现代农业技术的发源地。但随着北方垦荒面积不断扩大,南方明显落后了。北方很普遍的农业机械化、滴灌等技术,南方却很少见。
  这就导致南方农业在劳动效率上,在生产成本上,都要落后北方不少。落后就要挨打,国与国之间如此,经济竞争中也是一样。南方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竞争不过北方,自然就一步差步步差,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小。
  这种趋势是大势所趋,破产兼并无可避免,我也不能改变。但我也不能让南方农户一下破产太多,真要是短期内破产个五六千万,社会动荡,乃至革命也就为期不远矣。
  瘦瘦小小的张云天,坐在红木太师椅上,椅子大人小,看起来有点可笑。但张云天不在乎,他喜欢就够了。
  张云天拿着一支笔认真地在纸上写写画画,看似在办公,实际上有些心不在焉。
  “铃铃铃……”一阵响亮的电话铃声,吓了他一跳。
  张云天伸手拿起话筒,却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这个消息,他并不相信,却也不妨一试。
  他边让人去买报纸,边给自己倒了杯咖啡。
  原来,张云天自己开了家五金加工厂,为客户加工生产一些零部件,但加工厂的主要业务,却是生产标准件。标准件的利润率不高,却胜在用量大用途广。张云天注重信誉,供货及时,物美价廉,慢慢便闯出了名声。如今,张云天已经成为东北有数的几个供应商之一。
  今年(30年)夏天,政府公布了一个庞大的投资计划,宣布年内新增基本建设投资20亿元,用于修建北方铁路、西南铁路、黑(龙江)哈(萨克)收费公路、三条南北收费公路、四川水网工程、咸海输水管道工程,以及若干三通一平改造、城市美化、运动场馆、水利设施云云。
  张云天瞧准了这个机会,想要建一条新生产线,以扩大生产。
  但是,张云天的预算不多,想订购一条可心的生产线,可不是件容易事。尽管张云天找了很多朋友联系,也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便宜的他相不中,他相中的自然不会便宜。(董氏)精工机械厂的质量最好的,但报价实在不低,足足55万整。这个价钱比去年低了6%,却还是超出了张云天的预算。
  刚刚的电话是张云天的一个客户打来的,告诉他说,报纸上登了一批设备销售广告,上面有一条生产线,参数与他的要求差不多,要价十万元。
  按说,老王信誉不错,不是信口开河的人,又言之凿凿。但十万,这叫张云天怎么能相信,他很想告诉老王,俺不是买废铁。
  老王还有事,没说几句,就挂断了。张云天只好让人去买报纸。
  在等待报纸的时候,张云天又接到两个朋友电话,告诉他同样的事。两个朋友都很熟悉,所以,张云天直接就把话说出来了,朋友听了也笑了。这回的消息详细些儿,说是广源商行,董氏集团的一个下属公司,应该不会有假。
  张云天心想,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骗子有的是,前两年打着董氏旗号的骗子可没少出。于是,张云天就给董氏在上海的总部挂了个电话,咨询此事,却拨了半天也没有挂通。
  董氏总部对外公开的咨询服务电话,已经经被打爆,接线生忙的恨不能有八支手。
  事情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