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近代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国近代史-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董氏总部对外公开的咨询服务电话,已经经被打爆,接线生忙的恨不能有八支手。
  事情是这样的。董氏在美国收购了无数的生产线。价格低廉,跟白捡差不多,不买白不买。但这么些生产线,董氏不可能都是自己用,总是要出售的。于是,董氏以废钢铁的名义,向中国大量出口,并在国内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这个价格低是相对机器价值而言的。
  即使是以如此低价销售,董氏也是有利可图。
  通常,董氏购买生产线的时候,就是废钢铁的价钱,轮船、仓库等也是如此。然后,董氏再用自己的船,把生产线运回国内。到国内以后,董氏把购买价格、美国出口关税(可以减免)、运费、中国关税等乱七八糟的费用全加一起,再乘以二的话,这个数字仍然只相当于生产线实际价值的百分之二三十而已。可以想象,董氏在其中所获得的利益,以及生产线受欢迎的程度。
  因此,董氏“旧”生产线一经销售,立刻引起轰动,购者如云——买下来就算自己不用,转手也会挣钱的。
  后来,张云天的电话总算打通了,这回的买卖挣死了。张云天一激动买了两条,其中一条八成新,就是十万那条;另一条九成新,要价十二万,再加上改造费用,也只花二十三万八千元。
  (董氏)精工机械厂不得不大幅减少了的正常生产,转而为客户购买的设备进行改造,以适应其生产需要。后来,许多国内企业干脆在广源商行下订单,提供详细技术参数,订购生产线,董氏再在美国选择合适的设备购买。
  受此影响,30年下半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不降分升,比去年同期还要高出几个百分点。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无数的“废钢材”流入中国,飞速扩大了中国工业的生产能力。
  很快,董氏跨国倒卖设备的生意,就遇到了竞争对手。俄国人也开始大肆采购,并运往俄国国内。不过,这不是问题,等待出售的美国企业多的很。如今的美国主要工业企业有半数停止运行,其它半数也困难重重,朝不保夕。
  在董氏的“废钢材”生意中,美国政府并没有设置障碍。这主要是因为董氏素购买的大多数生产线,并不是什么先进技术,需要保密。真正高精尖的东西,轻易你也买不到的。中国技术实力不错,上述设备中国基本都能够生产的。故而,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壁垒不很严密,对苏联的出口限制就多出不少。
  况且,中美关系密切。中国虽然没有殖民主地,却仅仅排在英国之后,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军事合作正在进一步深化,中国海军军官和美国陆军军官,都在对方的部队里接受训练。
  此外,最惠国待遇对美国很重要的。以美国的技术实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对美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关税提高后,中美间的关税也不过在百分之五六十,比其他国家的低不少。美国还正想方设法,争取在中国巨额基建投资中分一杯羹。有意派国务卿访华,加强中美贸易合作,随行人员中充斥了数量众多的企业界人士。
  就这样,中美关系越来越好,倒让日本十分紧张。
  日本一面心痛的计算,自己损失了多少利益,一面在频派出高官访华,向中国示好,以争取更多利益。声称日本拒绝交换,绝无它意,只是害怕国会不能通过,在国内引起动荡云云。中国也有心修补两国之间的关系,一时间你来我往,倒显得更密切了。
  只是这些都是虚的,日本经济动荡民生凋蔽的情况并无明显改善。论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目前的中国还在日本之上。再加增百分之五六十的关税,日本工业产品没有竞争力可言。
  日本国会通过了《重要产业编制法》等产业统制立法,三井、三菱等垄断财团由此控制了日本经济。它们一方面强加技术更新,另一方面则是实行贸易保护,日本经济稍为稳定。然而,在浜口雄幸的经济紧缩政策下,日本经济仍在下滑中,显然还没有落到最低点。
  日本的农业受到的破坏尤其严重,虽然1930年稻米获得大丰收,但因米价暴跌'注',农民无法收回生产投资,从而出现了“丰收饥馑”的怪现象。农民入不敷出,债台高筑。很多人被迫外出逃荒,卖儿卖女,甚至全家自杀。
  '注':中国的粮食价格远比日本的低,通常只有日本的百分之三四十,所以,在高关税的影响下,国际粮价的下跌,对中国的影响,远不如日本严重。
  【看书要砸票,做人才厚道】  ?
  第98章[全]
  1930年九月某日,我一早起来,心情不太好,罕见地赖了会床。妻见如此,就问了我怎么了。
  我告诉他,“昨晚做了个梦,忽然梦到三年前……”
  冷不叮说到三年前,妻没有听明白,“三年前,三年前有什么事?”
  我说:“就是囡囡那事。”
  妻用手揉揉我纠结的眉头,疑惑地问道:“不都过去了吗?!还想什么?”
  我不由得笑了,“老了,这褶子是揉不开了”,然后对妻解释,“昨天做梦,不知怎么就梦到了,要不,早忘了。”
  妻听我说是做梦,也就放下心来,笑道:“你呀,年轻时候就一脸褶子……”
  ……
  囡囡是三女嫣然的小名,我心痛女儿,到底没舍得让她出国留学。
  三年前,董嫣然正在安庆大学读书,身边忽然出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
  说起来,这些年来,到中国留学的日本人也多了起来,不比中国去日本的留学生少。当然,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地还是美国,欧洲的德英法紧随其后。去日本的留学生,与去英国的留学生数量相仿佛。
  按说,每年来华的日本留学生数以千计,安庆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学校。董嫣然在此学习,遇到一个日本留学生是寻常事,结交成为朋友也很平常。
  但是,两局的调查显示,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这个叫伏见宫鸟羽的家伙,出身日本皇室一支,是有意与董嫣然结识的。
  ‘联姻’,我看到这里之后,忍不住低声诅咒起来,日本鬼子这帮子变态,连美男计都使出来了。
  日本人的手段是否下流,姑且不论。联姻确实是古今中外行之有效的手段。远了不说,董氏与日本皇室联姻,光这个消息就足以影响中日关系了。
  况且,董氏影响巨大,如果培养出亲日一系,我也会很头痛的。
  甭跟我说无关大局,必要时可以“大义灭亲”什么的,这事说起来容易,没看几个人做过。胳膊肘向内拐,帮亲不帮理,这才是常理
  别看联姻用了上千年,办法极老土,但效果依然显著,估计将来也会继续用下去。
  这事有些棘手。
  考虑再三,我决定与囡囡谈一谈,最好的手段还是从源头堵住。
  然,话怎么说,也是门学问。我要禁止她与日本人交往,就会立刻突出某人,反而容易给囡囡留下深刻印象,不利于事态发展。
  再说,我有什么理由,囡囡可不是个花瓶,她必然要问的。
  ‘日本人都是变态’,这是我从上百部A片中总结出来的,但这话没法跟囡囡说,说了她也不会相信(废话,换谁也不会相信!)……
  左思右想,我对囡囡提了个要求——“你未来的丈夫,只能是中国人”。囡囡淘气的像个假小子,但谈到这样的事总有些羞涩,直到我重复之后,才问“为什么?”
  我直接告诉囡囡,“没有理由,就是我的愿望”。
  ‘事情总是向着最坏的方向发展,囡囡的事也是如此。
  囡囡很快与某人坠入爱河,在我激烈地反对下……离家出走,与某人一起私奔,远走高飞。
  一怒之下,我痛下杀手……’
  以上纯属想象,肥皂剧看多了的结果。喜欢迎难而进,不畏艰险,越是劝阻就越来劲,心理上的受虐狂,还是有的。好在我的囡囡不是。
  囡囡回答,“知道了”。
  董嫣然虽诧异于我的要求,却还是很重视我的态度。于是,事情就是如此了。隐隐约约流露出的一丝影子,转眼间就悄无声息的消逝了。
  收到警告的伏宫见鸟羽,在学期结束后,转学去了英国。
  ……
  因此在早餐的时候,我和三女多聊了几句,女儿向来与父亲亲近,她很高兴的与我说起她的未婚夫,说起中青会义务演出,以及他们募捐救济失业者的情形。
  囡囡的未婚夫姓周,叫周少川。
  周少川,浙江人,出身读书人家,为人儒雅,风度翩翩,是极有名的美男子,学识人品都不错。只是他家境贫寒,年龄也大了几岁。
  家境倒不是问题,董家最不缺的就是钱了,然,年纪大上七八岁,是差的多了点儿。这点儿疑虑,在与周少川接触后,就很快消失。周少川城府很深,机智多谋,就是魄力差了点儿,也是个罕见的人才,我也就随女儿的意了。
  中青会义务演出是从夏天开始的一系列演出,音乐会、戏剧、演讲等等。董嫣然是安庆大学中青会的文娱干事,自然忙的不可开交。
  这些演出是为了救济失业人员,而募集资金。演出筹集来的资金,自然是杯水车薪。不过,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帮助一个是一个,总比没人理会要强。况且,培养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本就是中青会存在的主要目的之一。
  中青会募集资金后,对安庆市及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治,从而不断招募一些儿携家带口的工人。同时,资助部分家境特别困难的学生。一般地说,学生义务教育免学杂费,还有一定补贴和奖励。高中以上的费用也不高,但危机一来,还是有学生失学。中青会资助的,就是这些学生。
  从年初开始,街上的乞丐激增,付不起房租的人干脆到公园里、广场上搭起帐蓬为家,公园的长椅上坐满了失业的男子。学生毕业后没工作,成群结队在街上闲逛,还有人挨门挨户的问有没有零活可作。
  民政部的救济工作已经开始实施,原则与之前说过的一样。
  所有家庭成员的月收入加在一起,低于人均1。4元钱;且家庭财产仅有房屋和家具。符合这两点的,才能的到救济。救济是提供食品,按家庭人口发票,用票到商店去领取食品。
  1914年,联省仲裁法庭开始评定“最低工资”。在当时是0。25元一天,这是一个五口之家维持当时“说的过去”的生活所需的最低金额。这一标准被接受为无技能熟练工的最低工资,而技工的最低工资在此基础上根据技术难度递增。
  因为危机,仲裁法庭 1930年 1月把“最低工资”标准降低了 10%,为0。32元一天;合每月8。0元钱。
  人均1。4元,就是把最低工资标准再缩减12。5%,而计算出来。如果一家之中有一个人有固定工作,家庭收入就会比超过这一标准。也就是说,不享受救济。
  民政部的救济,人均每月在一元钱左右。其中,老人和儿童略多一点儿副食,普通成年人就只有玉米、盐等少量东西了。吃饱倒不是问题,但每天窝头、咸菜就大碴子粥,让生活一下子回到二十年前。
  此外,中小学校每天还有课间餐,式样二十年不变,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和一个包子/面包/烤饼。
  在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中,内阁反应迅速,措施得力,使中国经济情况要比美国好很多。然而,在中国仍然有成千上万的企业破产。
  很多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本来就只是勉强维持。如今销售价格一降低,企业立刻变成亏损状态。这些企业本身既信用低,又资金少,技术通常也落后,在经济危机的袭击中,只好关门大吉,以避免更多的损失。
  破产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却同样也有大型企业破产。
  通常来讲,企业规模越大,产量越高,生产成本就越低,也就越有竞争力。在技术和资金上,大型企业也占据优势,一般不会轻易倒闭。
  但凡事都有例外,包头钢铁公司的破产倒闭,就是例外中的例外。
  1930年2月,包头钢铁公司破产倒闭。消息一经传开,就轰动一时。
  周学熙是袁世凯的钱袋子,也是著名的企业家,他与张謇并称“南张北周”,他在实业界的地位可见一斑。“贿选”战争后,我对北平政府官员网开一面,只是在经济上清理了一下。周学熙自然也平安无事。
  一年以后,周学熙还趁着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良机,把英国商人欺诈获得的开滦矿务局重新赎回。
  那时候,周学熙手下两大企业,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和开滦煤矿有限公司,都是中国极为著名的大型企业。尤其是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很早就在安徽设立工厂,其生产的“马”牌水泥,占据了中国四分之一的水泥市场。周学熙也因此被称为“水泥大王”。
  然而,周学熙在这时候犯了个严重的错误,从而导致启新洋灰被刘鸿生的上海水泥公司超越,在中国建材市场中占据份额连年下降,直至如今的七分之一。
  这个错误就是投资包头钢铁公司。
  周学熙是个很实际的人,他知道帝制在中国已经淘汰,没有前途可言。所以,他与金某人合伙拍下包头煤铁矿,只是为了利用满清废皇室的资金。
  当时周学熙看好钢铁厂在中国的前景,一时又筹集不到充裕的资金。这时送上门来的金某人,正是磕睡遇到枕头。那金某人能言善道,口口声声说就是商业投资,单纯的生意云云。大利在前,周学熙便揣着明白装糊涂。
  老实说,周学熙是有自己的算计的。袁世凯一系的人,我都留有余地,满清废帝也就是没收了公共财产,并没有过于追究。再说,联省极讲究证据、法制,板子怎么样也打不到他的头上。先挣钱要紧。
  周学熙在商业上的眼光,确实非常人所能比拟。包头钢铁公司总投资过亿元,但开工投产六年后,即收回全部投资。到1929年为止,包头钢铁已经扩建成为年产330万吨钢铁的巨型钢铁厂,为中国第四大钢铁厂。
  但是,周学熙投资本钱不多,在包头钢铁公司是小股东,金某人才是最大的股东。起初,周学熙联合其他小股东,还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