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总学+太虚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法总学+太虚大师-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考究,世俗諦上月稱所說的假名,與清辨說的實有,不過名詞上的差別而已。考其
含義,月稱的假名,既不曾撥無染淨因果,不但與清辨所說的俗有一樣,甚或進一步
可與小乘一切有部所說的「有」相接近。所以現在西藏黃教的所宗固為月稱空義,但
他們所用以說明世出世間的假名諸法,反而是引用俱舍論。所以、名句的應用雖有巧
拙不同而意趣並非甚遠。總之、空宗的要義,諸法皆緣起無自性。在二諦上說,勝義
都是空無自性,世俗則或說但是假名,或說可有自性。

四  唯識宗的有無自性說
在廣泛的唯識學中,派別相當眩s,意見也很不一致。這裏且以中國向來所傳的
無著、世親、護法、玄奘的唯識義為依據。以唯識宗的立場來觀察諸法,首先要說明
的是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三性,三性的範圍,也有廣狹不同。遍計執的構成,有
能遍計、所遍計與遍計所執相;現在不是說的能遍計心與所遍計法,而是指的遍計所
執之妄相。這狹義的遍計所執性最明顯的意義,是但由現行的意識名言分別,計無為
有,計有為無,周遍地顛倒執著,所以叫做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的正義,就是緣起
法,所以古來也有譯作「緣起性」的;依他眾緣和合生起的諸法,叫「依他起性」。
圓成實性,狹義說:即於一切法所顯的本來普遍常住的圓滿成就真實性,所謂諸法勝
義的真如是。這是唯識宗正確的三性義。這三性中,依他起的範圍最廣;假使作另一
種的說法,無始虛妄分別習氣也攝在遍計性中,則擴大了遍計,連雜染依他也包括在
內了。又把一切離顛倒的清淨緣起法(淨分依他)也攝於圓成實性中,那麼,依他起性

的範圍便很狹小,或竟洠в辛恕km有這第二種的說法,但唯識宗三性的標準義,還是
以眾緣生起為依他起性。
遍計執性,但由現行意言分別所起(現行意言分別之法,不一定都是遍計執性,但遍計
執性,必定都是現行意言分別所起的),如非有計執為有,世間現量不可得,出世淨智現
量亦不可得,只是意言增益有的。這裏面有許多頗難辨別,如現前的桌子,在現見現
覺中,只是黑色方形和堅樱瑏K無桌子,桌子乃由意言增益起的名相;可是人們的習
慣,都以為親自見到覺到的,所以實有桌子。這種意言增益起的,雖很難了知,但還
有一些很明顯的,如龜毛兔角等,完全是名言增益而起。在名字上龜毛不是兔角,兔
角不是龜毛,雖有差別,但離開名言之外,則世間見覺、出世淨智,都不能證有,很
容易的辨明它只是意言分別上所有的。由這明顯的龜毛兔角之唯名言有,也就可以例
知上來所說的桌子房子等,也唯是名言分別有的了。遍計執性無不是名言假立的,離
名言之外洠в凶韵啵哉f他無自性。

依他起性,有一分是由無始虛妄習氣現起的雜染法。這染分依他,不但由現行意
言分別現起,同時也要由無始虛妄習氣的內因才生起。三界中的一切有為法、無不是
由無始以來虛妄分別之熏習於內識中,現在成熟才現起的、它與唯是獨頭意識上意言
分別現起的不同;如有些有情,意識不發達,洠в忻运鸬姆謩e,但還是有它的根
身器界的識境。又如二禪以上的諸天,六識尋伺完全不起,當然洠в幸庋苑謩e,可是
由不動業所感身器,還有他的定中境界。遍計所執,則完全是依托名言的,離了意言
亳無所有;這染分依他,則亦託過去的分別習氣為生起之因。例如龜毛兔角與翳華夢
境,雖同是虛幻,但龜毛兔角只在意言分別上有,離言無別自相;翳華則依眼病而幻
現,眼病未癒,翳華不會消滅;夢境因睡眠心生起,睡眠心未息,夢境也不能洠в小
染分依他也是這樣,無始來虛妄分別習氣洠в袛喑菬o法使他不現起的。離現行意
言之外,還是有世間現量的自相,所以說他有自性。
依他起中,亦有離執因緣變事的清淨分。由出離煩惱所知二障和我法二執的無漏

因緣所變起的清淨依他起法,如報化身土、四智菩提等是。這些既是因緣所起。所以
也是依他起法;離開名言,還是有淨智現量的自相,所以說他有自性。
圓成實性,是離執淨智所顯的真理,不是名言所假立的;雖在悟他方便上也可以
有名字的安立,但它「無有相狀差別」。這無相狀差別的真實性,是由「無分別智」
證明的,所以說「離言有無相性」。由此應知,唯識宗說依圓有性,遍計無性,是依
離言有體無體說的,如定執離言無體,則必撥無染淨因果,落於損減執無疑。
唯識的「識」,以標準的唯識宗義看,是屬依他起性眾緣所生的;若離開依他起
性談識,則將超越唯識宗的思想範圍,走入他宗的思想體系。識、有能了別轉變一切
法的雄力,是依他起法中最殊勝最主要的法;所以唯識宗看一切法,或可離言而有,
但決不可離識而有。凡執離識而有的,都是遍計所執,不問你有的是真如,是涅槃,
是勝義諦,只要執為離識之外的,都落於遍計執。所以從外道所計的各獨定實性,乃
至大小乘說離識以外的有為無為法,都是遍計。甚至說離識之外有實空、實心,也還

是遍計。諸法但名宗所說的「名」,大致都承涊是不離識的,所以洠в须x識的遍計執
成分。
在西洋哲學裏,有唯實論和唯名論。有的主張諸法的共相──觀念或概念──普
遍恆常,所以是真實的。他們以為事實上的桌子等,時間過久就要壞滅,空間則唯局
一處,所以反是虛假;但桌子的名義──共相──倒是遍一切處一切時而真實的。所
以叫做唯實論。反對唯實論的說;共相不可見聞,唯名無實,所以叫做唯名論。唯實
論不免執名為實的遍計增益執;唯名論多少已走近不離識的途徑。
在不離識中看一切法,有為現實,離言有自相性,是依他起。無為真常與勝義皆
空,離言有無相性,是圓成實。
諸法假名,謂一切法都是現行意識上的名言分別,所以攝屬遍計執性。然廣義的
如月稱說世間根量,洠в须x了無始來虛妄分別習氣的,所以都是假名,則此假名不但
是現行意言分別,世包括了無始虛妄分別習氣。最少可以通染分依他,甚至可以成立

諸法「唯名論」,或「唯遍計執論」了。
總之、唯識宗是以可離言不可離識來說明諸法或有自性或無自性的。空宗是以可
離識不可離緣來說明諸法都無自性的。然「識」也是緣起法,以緣起義說「識」也空
無自性,是亳無問睿模坏豢呻x緣的法,是否都不可離識,或不可離假名,則不無
問睿K浴⒏髯谄毡樗鶡o的是各獨定實自性,其餘則有為、無為、勝義、世俗,有
種種說法的不同。
五  中國佛學的圓中自性說
最後說到「即有真空即空妙有」的圓中性。中國佛典上常用「自性」一名,如六
祖說:「明本自心,見本自性」;「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
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本不生滅」?昔作曹溪禪的新擊節,曾特拈「自性」而加以發
摚АS兰味U師說:「本來自性天真佛」。天台家在四弘誓願後加四句說:「自性眾生
誓願度……自性佛道誓願成」。這些,舉不勝舉,極力講自性,極力稱揚自性,是中

國佛學的特點。但到底這自性是什麼意義?和空宗等所斥為無的自性是不是相同呢?
當然是不同的!應曉得:離執淨智所顯勝意,因是離執,所以是空;淨智所顯勝
義,則又是有。究竟真空就是妙有,遍常妙有就是真空。即有之空才是真空,則離有
之空是頑空;即空之有才是妙有,則離空之有是妄有。凡是「有」者,皆性空緣起之
有,微妙清淨明徹之有;若一法不空,即不成妙有。凡是「空」者,皆緣起性空之空
,真常圓滿成就之空;若一法不有,即不成真空。這非妄有、非頑空、即真空、即妙
有之如實義,無以名之,假名曰「圓中性」。舉例說:如一株芭蕉,託於根種、水土
、日光、空氣的眾緣而宛然生長;根種水土等因緣法也同樣的需要依託眾緣,從這展
轉依託的眾緣上,求其邊際不可得。就宛然的蕉相,層層剝完,求其中堅不可得。就
根種之展轉託於根種,向前推其開始時不可得,芭蕉復生芭蕉,向後推其終盡處不可
得,所以是無邊無中無始無終的。然後後當起,就從此開始;前前已盡,就至此為終
。窮極眾緣,即此是邊際。現成宛然,即此是其中堅。所以即始即終即邊即中的。無

邊無中無始無終。故畢竟皆空。即始即終即邊即中,故統一切有。一芭蕉如此,一人
、一芥、一色、一香、一微塵、一恆星、一毛孔、一念心、亦莫不如此。這圓中性,
要到正智如如恒時相應的佛果正覺境界才能畢現。它是一切法的本來面目,其實普遍
恒常本自如是,無庸上帝天神等之造作,所以叫做「自性」的。
這個自性本來就是洠в幸稽c兒離開一切法而單獨存在的,所以就任何一法要想求
得其獨存的自性,終是畢竟空無的。而畢竟空無獨存自性的任何一法,又莫不周遍一
切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法為一法的現起之緣,一法即屬一切法,離一切法
無此法,故一一都是空,空到徹底空。而由眾緣現起的這一法,遍入一切法,為一切
法生起之緣,故具足一切有,有到徹底有。一攝一切,一切攝一,一一法即是法界全
體,故又法法具足而統一切法性。所以天台家常說:「一色一香,無非中道,隨拈一
法,皆是法界」。因為每一法都是統一切法的,所以隨便拈起一法。小至一色一香,
無非都是全法界。或問古禪德「如何是佛」?答:「磚頭瓦塊」。又說:「撲落非他

物,縱橫不是塵,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法法都是統一切法牲,則法法莫不周
圓,所以「拈一莖草」可以「作丈六金身」,「拈丈六金身」也可以「作一莖草」,
甚至「青州牛吃草,益州馬腹脹,天下覓醫人,灸豬左膊上」。這統一切法性,有如
海水,雖然後浪推前浪,波濤層出不窮;然皆不離海水的一味性;海水雖一味,仍不
妨萬波起落。天台家說:「真諦泯一切法,俗諦立一切法,中諦統一切法」,統一切
法的中諦,就是這意義。賢首家說的事事無礙法界,也就是這意義。
這統一切法性,原是佛果智境的事事無礙法界全體性。但法法統一切法,則不妨
在佛而佛,在人而人。所以通俗點說,不妨叫它做宇宙性;切近點說,也就是人生性
;再切近說,就是當人自心性。所謂現前介爾一念心起,無不具足百界千如三千性相
。雖不可得,而遍一切法;雖充塞法界,而無所有。所以達磨說:「直指人心,見性
成佛」。六祖說:「明自本心,見自本性」。當前的這一念心,就是即有真空即空妙
有的圓中法界性,也就是本來的天真佛;成佛不必外求。當人即是。

在佛的智境上說,凡夫確皆本來是佛,在修證的事實上也確實見性即是成佛;但
因現行意識的顛倒分別,和無始虛妄習氣的重重障執,明見現前一念自心的本性,卻
不是容易的。所以必須要破除重重的執障,掃盡無始的妄習;那末、必須修習種種方
便解行,上來所說的小乘大乘各種有無自性的理觀,又都是不可偏廢了。所以有人問
禪德:「如何是佛」? 答曰:「即汝是佛」!進問:「如何保任」?答以「一翳在目
,空華亂墜」。虛妄雖本明淨,但要除盡目中的翳病,必須假借種種方便。所以佛說
的一切法門,若能適應當機,無不是治病的妙藥。雖然遍一切法皆是圓中性,又不妨
層層破斥,重重融攝。
從這圓中性去探究,我們可以發現到台、賢、禪、淨佛教的兩個特點:一、在理
趣上,從即有真空即空妙有的圓中性,闡明一一法莫不是統一切法的「法界全體性」
,本來圓滿,無欠無餘。雖台、賢、禪、淨各宗教義有多少的不同,而這一點卻是大
家共同主張的。二、在行門上,從統一切法的現前一念心成為「攝歸自心性」,所以

在用功修行時,都從現前一念心為著手處。禪宗的直指人心;天台的一念心上觀百界
千如三千性相,華嚴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淨土的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等,都是從
現前的一念心上去徹觀一切,修證一切。不過後來因為他們專集中在統一切法性的圓
解,與攝歸自心性的妙行,缺於研修其他一切方便,遂由疏略而漸落孤陋。
要明究竟的真理,可以說「從當人一念心徹見統一切法法界性」便得;在猶未成
就一切福德資糧,洠в行藜磺薪庑蟹奖阋郧埃亲霾坏降摹K晕覀冺氁环矫媾e揚
中國佛法的特勝點,一方面為對治現行意言分別,無始虛妄習氣,要修習種種教理行
門的方便,方可以本末融貫,妙契圓中。
因討論諸法有無自性問睿l現中國佛學的高唱「自性」,乃說為圓中的統一切
法性,和攝歸自心性的兩特點,特別的拈提出來。(演培、妙欽、文慧合記)(見海
刊二十二卷十期)


漢藏教理融會談
──二十六年九月在漢藏教理院講──

    一  發端
    二  空有問睿
      甲  二諦上觀察空有宗
        1。 嘉祥四重天台七重賢首五重等
        2。 瑜伽唯識的四重二諦
      乙  論法上觀察空有宗
        1。 有宗用科學邏輯立論
        2。 空宗龍樹等用辯證法破顯
        3。 空宗清辨派近於形式邏輯
      丙  空有宗比觀
      丁  漢藏應互學
    三  顯密問睿
      甲  不取枺芘薪倘〔厮诛@密
      乙  性相為顯台賢禪淨等即等於密
      丙  一切佛法之顯密觀
      丁  重重顯密之勝劣觀
      戊  台賢禪淨及各派密續之互學
    四  結論

一  發端

現在研究佛學,和從前不同了。現在研究的範圍更擴大,若說研究,就有巴利文
系佛學,如錫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