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霓小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砚霓小集-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化的最独特最美好的一个特点特色:诗,诗的境界。


《红楼梦》不是小说吗?是小说,又不是小说。小说是形式,本质如果
也只是小说,那它如何会与别的一万部小说都如此地不相类似?你想没想过
这其间的道理?

拙见以为,雪芹之书,貌似小说,实为诗作。他的小说,本质是一篇很
长的诗——中华民族式的抒情诗。

这不指书里起诗社、联句、分题等等,那也只是一种形式。我指的是诗
的观察,诗的体会,诗的感受,诗的表达,诗的境界、气质、韵味。

没有这个,《红楼梦》将是一个空躯壳,不会具有那般奇特的魅力。

所以我说,我们读《红》,也像林黛玉读《西厢》,只觉余香满口。这
香,不是乾隆时代的香饼子,香串子,也不是“引进”的“系列”品,这香,
说是书香,却是诗香。

曹雪芹为何以小说的形式来写诗?或者说他为何以诗的素质来写小说?
这问题也要解答。我在另外曾说过一段话:

“。。他(按指雪芹)以诗人之眼阅世,以诗人之心察物,以诗人之情
待人,以诗人之笔摛藻,——这才产生出一部与在先的小说大大不同的《石
头记》来。这部小说的许多特色之中最大的一个,就是那种浓郁强烈的诗的
气息与境界。。”

“在这个新的角度上,我们似乎可以说,大诗人曹雪芹,在传统的诗的
篇幅容量中,已然难以找到足以驰骋他的才思的原野(他在前八十回书中最
长的韵语不过是两篇五言排律‘联句’与一篇四六兼楚辞体的诔文,可以说
明一些问题),因而他要转向一个新的疆域去寻求适宜他的才情思致的广阔
幅员,于是,他决定了用稗官野史的体形来驻藏他的诗的自传的灵魂。其结
果,竟是出现了如此惊动万众、具有异样魅力的《红楼梦》。”(见《红楼
梦与中华文化》第93 页)

如果我的这种看法有其“合理成分”,那么在《书香集》中不谈谈这部
“诗小说”,岂非莫大的憾事?


惭愧的“文”

自家的职业属于文字行。文,是平生的爱好,也是“工作”,但一说起
文,就觉愧疚。自思自忖:我学文这大半辈子,写出来的“东西”够个“文”
吗?

一无灵慧,二无哲思,三无诗的境界,四无华夏的文采特色,五无中国
语文特具的音律节奏美,六无几千年文家大手笔积累的行文之意匠规模、气
脉意法,七无载道致用、济世经邦的抱负,八无自己抒怀寄兴的情致,九
无。。。

有了这么多的“无”,如再觉得自己写的这种字句就能叫做“文”,那
也太“厚颜”了。

既不能够个“文”,那叫它什么好呢?

思之半日,没有“好”名目,无可奈何,忽想不是从“五四”以来提倡
“白话文”吗?是否就叫它“话”?似乎名正而言顺,心安而理得。

然而——“文心”一转念,问题又出来了:从“五四”直到现在,年头
不少了,还是只有“文学作品”、“文人”、“文史知识”、“文艺报刊”、
“文化新闻”。。等等的名目与词语,似乎尚无“话学作品”、“话人”、
“话史知识”、“话艺报刊”、“话化新闻”。。等等的名目与词语出现于
哪位“话家”的笔下,披露于何种刊物的卷头,——此又何也?

看来,“文”“话”仍未“统一天下”或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成一统”,
不但仍然有分庭抗礼之旧习气,而且“话”一点儿也未曾取得“文”的“替
身”权与同义资格。最好的证明就是,“文人”把“文章”辑为一编时,自
题其名曰“×××文集”,而绝对没有自称他的作品是“话章”与“话集”
的半个实例。

这就意味深长了。

这似可证明:话不等于文,文是永恒的一个品种,是取代不了的。

如若这话果真,那么问号重复出现:每日印行的数不清的报刊杂志书册
等等之类,上面的亿万的篇目“书面”,有百分之几能够上一个真正的“文”
名呢?再问一句:“白话”打倒了“文言”,也已即将百载之久了,而自从
南朝梁宋出了一部《文心雕龙》之后,不是也该再出一部“话心雕龙”了吗?
怎么没见?胡适先生是位力倡“白话文”的大师,但他有一部书题曰《胡适
论学近著》,怎么不叫“胡适所作的讨论学术的近一个时期的记话”?他写
信告诫我:切勿写一句“文”呀。

这就很麻烦了,问题不是两句话能说清的。

我少年时,常听人议论,意思是以“的呢吗啦”与“之乎者也”对比,
其不言之意透露出不以“白话”为然。当然,“文”“白”之异,不仅仅在
于四个“虚字”的替换,但我确实买过一部书,即旗人名家震钧的《天咫偶
闻》原刻本,封面有清宗室载润(宣统帝的长辈)的几句题记,他说,此书
若拿先前记述京师掌故名胜的某书来比,那“差的远矣”!

这四个字的句法,你说算“文”算“白”?看了令人又解颐启颜,又觉
一种说不出的“别扭”,中国人的“文字”或“话字”,到了这个时代的这
种表现,真是啼笑皆非之“境界”。

但我并无笑话载润先生之意,他不“顽固”,已肯运用“白话”了,只
不过还积习未除,末尾拖着一个“矣”的辫子,贻讥于“白话文学家”,则


留下了那种历史时期的畸形痕迹。

1995 年12 月4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拙“话”(不是“文”),
题为《中国文化(不是“话化”)讨源》,忽然收到来自美国休士顿的惠札,
寄信人杨先生说喜读拙“文”,然后说已将那“文”修改剪寄回来——他批
评我说:文与话有别,写文不能与话一样,而现时名家却多将二者混为一体。

我读了他的信札,着实感动。因为他说出了我心里的话。
我回信谢他,承认自己久有这一种看法,但自己下笔却“未能免俗”。
“你为什么不免俗?!”
第一,没这胆量与才力。第二,“免”了“俗”没处去发表。第三,逐

日目中所见,铺天盖地的报刊书册,一概是“话章”了,了无“文”气文质
文境文美可寻了,我一个寻常人,在此熏陶濡染之中,我有什么神力不受“话
化”而能“卓乎有所自立”呢?惭愧。


笔会与文会

笔会,“笔”得好,这儿有妙理。

老时候讲究“以文会友”,那倒真得拿出“文”来,方能得“友”,那
友必然是被文打动了,这才愿来会友的,非文,不文,无文,假文,那就大
前提没有了,又谈什么友不友?《诗经》上说嘤鸣是为了“求其友声”,则
那嘤之鸣也亦为可诵可歌,可咀可含的“文”,不问可知。

文,是中国人的“癖”。癖也就是“病”。

患一点儿文病,大概还不致有关性命之忧,因为似乎目下尚未有“文病
医院”的建立。但患了此病的人,确实痛苦。

其痛何在?在他到处寻文,而不可得也。其苦何在?他自己倒也很想“抱
文守统”,无奈一落笔时也不再是文——真所谓“下笔无文”了。

奇怪!中国人的文,都到哪儿去了呢?

经过一番“考证”恍然大悟:原来是自从胡适之先生倡导的“白话文”
时兴起来,人们写的一概是“话”了,所以有话无文,话生文死。因为是以
“话”充“文”,才生造出那个“白话文”的尴尬名目——已然“白话”了,
却偏偏叫它作“文”,让人在错觉中忘掉了它本身的矛盾“本性”。

所以,“笔会”这个版题,就大有学问:反正我们说的是用“笔”写的
东西,这儿不发生“文”“话”的冲突或“斗争”。

但万事都会“过时”的,“笔”又焉能幸免?君不闻时下作家们已不再
是“含毫”运思,“搦管”抒怀了,他们已是在电脑机器前,“十指飞舞”、
眼观“屏幕”而作出“大‘文’”了,哪里还有什么“笔”的意境呢?

不怕本版主编同志怪我直言:看来“笔会”一词,即将成为“考证”的
一个课题——因为眼看那“笔”就快进“历史博物馆”,下一代“后生”“来
哲”即将莫知“笔”为何物,也许若干年后,“考证派学者”就要展开“是
否有笔”的激烈论争。

笔的命运垂尽,则“文”将如何?

文的命运既能“盛极必衰”,“话”还能保持“永恒光荣”吗?

“文章”一词现在还在使用,张三写了一篇,是“文”章,李四又写了
一篇,也叫“文”章——其实二位的大作“实质”却只是一种“话章”,满
纸都是平庸乏味、啰里啰苏的“话”堆集而成的,哪儿是“文”的气息滋味、
光采境界?

中国的文,是能背诵的,琅琅上口动听切怀的,如今的“话章”,有谁
能背得出一篇呢?我一直蓄疑。

中国人重笔爱笔,笔可管可佩。湘管鼠须,美好的“四宝”之冠。如今
我每日要收到信函,一色是“开发票”的劣色“圆珠”笔在纸上歪歪扭扭乱
划的“字”,我看起来极吃力——看清之后心里也不大是滋味,“这反映着
中国人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状态吧?”我一看信件就这么自疑自问的——也就
是天下本无事的自“忧”吧?

我没有什么可以高攀的贵友名流,海外的也很有限,如日本东邦,只有
一二位通讯友,我见他们来信必定要用中国毛笔墨书,绝无一次例外。

这事使我也动思。难道与我交往的日本人也都是“守旧派”?我们中国
的文化人怎么了,如此地“满不在乎”?

笔墨是一种文化形态,机器也是一种文化形态。它们之间正在冲突——


恰和中国的“文”与翻译小说中的“话”的冲突相似。


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纪实文学谈片

寿恒小友:

年底的来鸿,早已收悉。你嘱我谈谈对于报告文学、传记文学、纪实文
学的想法。虽然你要的“杂志”,可以信笔而成“文”,但毕竟得是内行,
方能谈出一些值得“拜读”的道理;而我却是一名十足的门外之汉,我若真
谈起来,定会惹你启颜粲齿,甚或“腹立”——日本语管生气叫“腹立”,
我觉得非常之妙,可与“肠断”、“心碎”、“魂销”比美。

对这个题目,我从未好好想过,或者说把一些思绪加以“整理”,表述
得能以让人看得懂。姑且拉杂而言之,希望你从拉杂中淘澄出一点滴“高见”。

近来大家对“告、传、实”三文学特别关注,其来由根源何自?是否也
与欧美或海外“文潮”有关?深愧不知。假使有关,那就另当别论,更非我
所能妄加雌黄月旦。有一个时期,好像文艺理论评议界认为:凡一涉那个“实”
字,就不是“文学作品”了,“实”成了文学的大忌。依此主张,“实”之
与“文”,其关系乃是“势不两立”,“你死我活”了,这很有点像西方语
文中的“小说”叫做fiction,义即“虚构”。那样,“虚”才是“文”(至
少是小说)的本质。难道不是这样的吗?我自己就深受此种说法的影响。好
了——那么为何近今忽又流行重视起“告、传、实”三文学了呢?难道是看
那些“虚构”的“作品”看得太腻了,转而要换换口味的问题吗?假使不过
如此,则拙见以为“胃口”既然时常要调五味,那又何必我们动脑筋去探索
什么人文的大道理呢?

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史看,中国的小说原本就是史的一个支流,也就是“正
史”、“官史”以外的秘密载记,可以称之为“野史”、“稗史”、“杂史”、
“外史”。史,要求的是实,与虚敌对。在这个意识观念下,看小说的人,
总当它是史,是实——以为那是“真”的。如若全虚,又何必对着一本书为
其中的人、事、物、境而笑、而哭、而惊、而叹?

尤其“甚”者,中华文化史上,偏生又出了一个特大的天才、奇人:太
史公司马迁。他老先生创立了史书的“纪传体”。从此,“史传”二字成为
一个重要的专有名词。太史公的那些可歌可泣的“列传”文章,是什么“体
质”?是史——可又是文!所谓“唐诗晋字汉文章”,首先得让太史公为首
位,这一点,大家从无异议。

然则,西方的事我不懂,在咱们中华,从来文与史就是“两位一体”,
不可分割的,这是事实,是中华文化的极大特色。在这里,并不发生“是非
正误”的问题,因为这是中国人本来的“家当”,你首先得承认它,然后再
试加“评论”。

既然如此,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

目下流行重视“告、传、实”三文学,乃是一种中华文化上文史合一的
“返祖”和“归根”的重要现象。这不是偶然的——也是轻视不得的。

文学的真善美,“真”是领头的,真即是实。没有实,凭你多么超妙的
想像力与创造力,也是苍白无力的文字或“作品”。这样说,并不是要用“历
史真实”去包办一切,要排斥或废弃“艺术真实”。但“艺术真实”也不是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追源溯本,这种艺的“真实”仍然产生于史的真实。

中国的传记文学(包括“报告”与“纪实”而言),还有一个特点,也
不能忘掉。就是史不但是文,有时更是诗。诗,不是指五、七言等等形式,


是指它的本质与境界。如果缺少了这一层质素,那也会削弱中国传记的特色。

太史公的有些列传,篇幅不大,也没有多少“具体事件”、“细节内容”,
却包涵着一种富于感染力的抒情成分——这就是诗。其所以能令人可歌可
泣,可骇可愕,是笔的魅力,而不光是“事实”。笔,就是艺术了呀。但这
艺术,是真实的,而不乞灵于“虚构”。

虚构为文学之万灵无上好诀妙用——这种观念不是我们中华原有的。

陶渊明也许是中国第一个写“自叙传”的人。他的名作《五柳先生传》,
并不罗列“事件”,不是履历表格。他只说此人家贫好读书,又不能追求“甚
解”,有了“会意”,就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口酒,也是不能常得。。

你看,这也叫“传”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