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6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政府交办的日常工作,没有过多的临时工作,也不具备过多的权力。
    这样的工作和存在状态下,不出问题就是最大的成绩,想要引起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关注,是不容易的,更别说因为出色的成绩获得赏识或提拔的机会了。这点不仅仅是刘书添心知肚明的,也是很多内设办事机构都相同的。虽然也有着厅级干部的职务和待遇,可要想像某些权力厅局委负责人一样,凭着工作成绩挂职基层地市,然后直线上升的路径,唯一可走的路线也只能是走进办公厅,成为副秘书长,成为某个副省长的助手,顺利的话也才有继续升迁的希望。
    像这次机构改革方案的起草和规划,是编办多年来难得一见的机会,不仅齐天翔重视,刘书添更是倍加重视,认为是他等待良久的绝佳良机,是展现能力的最好方式,可能也是他仕途生涯最后的一个机会。他不愿放弃任何表现的场合,也希望能给领导们留下良好的印象。
    对于刘书添的方案说明,以及他暗暗存在的心思,齐天翔没有过分的留意,而且也不在他的关注之下,他现在迫切关注的,还是各位副省长的表情,以及对待方案可能有的态度。
    也正是周通隐晦宽慰他的哪样,对于方案过会他是不应该有任何的担心的。作为省政府的省长,前后两次提出一个方案,期间就间隔了几个月,这本就不是一个正常的状况,而后一个经过认真修改的方案,还不能顺利过会,就不是方案本身的问题,而是他这位省长的位置出现了重大问题和危机了。
    可现在看来,却并没有任何此类的征兆,这近一年的时间,齐天翔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至于做到众叛亲离的地步,这点自信齐天翔还是有的。
    方案提前送给各位副省长和咨政助理,已经几天的时间了,各消息源反馈回来的信息,不仅没有听到任何反对的声音,连非议都没有,而且今天的会议,不但没有临时请假的,连远在北京的刘小平,以及正在华沂地区调研的徐方,抱病住院的张华福,都按时参加了今天的会议。这些都是良好的信号,也给了齐天翔以信心和底气。
    这么想着,齐天翔的目光不停地在各位与会人员的脸上巡视着,这些班子成员虽然不经常见面,可脾气秉性却是齐天翔所不陌生的,甚至说熟悉也不过分。看上去与世无争文静典雅的刘小平,有着大机关修炼出来的超强耐力和涵养,不到利益攸关的时刻,是很难看到他的真性情的。作为中央党校同学,齐天翔对他还是了解的,也清楚由于自己在省长分工问题上的关照,激发了刘小平旺盛的工作热情,大半年时间做了省发改委几年的工作量,可以说为河海省经济做出了巨大助益,给自己也积累了丰厚的政绩和资本。
    刘小平的态度,齐天翔不用刻意猜测,就能够了如指掌,他不但会全力支持自己的方案,也希望能助力自己稳定地操控河海省的经济全局,这不仅有利于他刘小平的利益,也对今后他回到北京履职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竟一个经济大省的省长,对于国家发改委的重要性,也还是不可低估的,双向利益互惠的账,相信聪明绝顶的刘小平,不用刻意盘算也是会很清楚的。

第五百八十五章 方案上会(4)
    看着认真听汇报的刘小平的神态,齐天翔的目光自然转向了坐在刘小平对面的罗剑。小说尽管看不清一直埋头记着什么的罗剑的脸部表情,可齐天翔对罗剑可能有的态度,也是有充分的把握的。
    随着自己被任命为政府省长,罗剑也很快就被任命为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并如愿进入省委常委序列,进入了河海省政治经济社会的决策层。这在已届五十五岁,已经有几年副省长任职经历的罗剑来说,无疑是一件破天荒的仕途转机,也是可以产生很多联想的机遇。
    事实证明罗剑也确实从此不淡定了,成为省委常委和常务副省长,可以说是已经具有的正部级干部的待遇和权力,可毕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部级干部。因此对于罗剑来说,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尽快使正部级实至名归,是最为迫切的事情。
    一段时间罗剑频频地进京活动,成为很多人都知道的秘密,齐天翔当然不可能不知道。作为新晋省长,齐天翔的开局之年需要有所作为,也需要像罗剑这些对省情和全省经济,有着相当丰富经验老同志的鼎力协助,可齐天翔却不愿干涉罗剑的努力奔走,只是静静地观察着他的动向。
    就像齐天翔需要罗剑的协助一样,罗剑也需要齐天翔的支持和帮助,多年基层工作经历,使他如愿走到副省长的位置,简单和略显粗糙的工作方式,理论基础不足的短板,特别是原位置升格的现实,使得他原有的积怨会整体爆发,也会给他的工作带来重重的阻力。这些都不是依靠他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可以化解的,必须要有齐天翔的支持,才能化险为夷,渡过任职带来的危机。
    这一点罗剑还是很清楚的,任命之后的总体表现,尽管不是很积极,可还是尽力协助齐天翔开展工作的,只是心思游弋在未来的出路之上,用心不专就是了,大面上也还是说得过去的。
    变化也就在近一个时期,罗剑再次从北京回来不久,工作状态和态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但对齐天翔的态度积极了很多,对自己分管部门的工作,也显得专注了不少。
    尽管齐天翔没有与罗剑单独进行过交流,也很快就从北京方面传回来的信息,印证了罗剑态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他竭力争取离开河海省,到异地任职的努力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只能转回来在现有职位上等待时机,这在他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
    因此结合罗剑目前的现状,齐天翔对罗剑的态度也还是有所放心的,作为新一届省政府班子里的一二把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相信罗剑也是很清楚的。
    徐方是从西部省份平职调过来的副省长,与齐天翔和刘小平一样,都算是新班子里的新人,可际遇却与齐天翔刘小平有着天壤之别,齐天翔是升职,刘小平是下挂,而他却是因为与省委书记意见不合,被挤出了原来的身份,无奈来到河海省的。相同的地方是三人都是学而优则仕的知识分子,不同的是徐方只能是无奈地背井离乡。
    从原来省份得心应手的农业和农村管理工作,到北方完全陌生的河海省,徐方的落差和落寞,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在这样的困难境地下,齐天翔无私地伸出援手,不但带着他熟悉河海省农业农村的情况,利用自己的敏锐和智慧,成功运筹解决了春旱可能对夏粮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及时击退和瓦解了由社会资本和垄断粮企,以及金融机构联手形成的价格联盟,使得徐方的开局之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账。
    不但是夏粮生产,在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规划管理,以及集体经济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等诸多方面,齐天翔都给予了徐方大力的支持和协助,特别是几个山区水利电力设施的立项和审批,齐天翔和刘小平都作了很多实质性的工作,解决了徐方头疼的难题。近一年的时间,农业生产不仅夏粮丰收,秋粮更是创造了历史高点,农民实现了实实在在的增收,这些都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的高度肯定,使得徐方的政绩在多个方面,都可圈可点。
    徐方对齐天翔无私的帮助,应该是心存感激的,也是不会对齐天翔力促的机构改革方案设置障碍的,而且今天还要审议的农村土地流转和权限管理的议案,还是在齐天翔的支持下作出的,也是他经过长久的农村调研才取得的成果,议案过会还需要齐天翔的明确支持和表态,从哪个角度讲,他都是不会设置障碍,最终让自己受困的。
    孙萍芳和张万福两人,都是副省长得到过齐天翔关照和帮助比较多的。孙萍芳作为一个妇女干部,尽管果敢泼辣,性格豪爽胜似男人,可毕竟还是个女同志,而且还是一个由总工会转任过来的副省长,群团工作与省政府实质性经济工作,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孙萍芳始终就在这些单位工作了几十年,对基层工作和经济管理还是有些陌生,加之分管的又都是卫生医疗计划生育,文化教育民政等庞杂和琐碎的事物,精力和能力都不免有些局促,常常显得焦头烂额,忙乱不堪的样子。
    毕竟是多年的副省长,又主管卫生文化教育这些领域许多年,新一届省政府分工时也不好做另外的调整,既考虑到孙萍芳仍然在职的面子,有考虑到没有合适人接受的现实情况,齐天翔也不能擅自调整孙萍芳的分工,只能是尽可能多地给予她必要的协助。
    今年以来,齐天翔仅针对孙萍芳分管的领域,就进行过几次大范围的调研工作,涉及到了民政文化医疗卫生等很多方面,也是实实在在地为她出了不少的主意,尤其是作为省长所能发挥的统管全局的作用,使得她着实省心了不少。
    这次上会的社会资本参与民政养老事业,调动基层站所的积极性,转换职能,加大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建议,就是齐天翔提出并由孙萍芳调研完善的。如果顺利过会,不但能改变农村空心化和养老困局,而且也是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医保养三位一体的民政工作体系,影响和作用都是不容低估的。
    张万福的情况与孙萍芳基本一致,也是从职能部门升任副省长的,所不同的是孙萍芳为群团组织转任,张万福却是提高规格和加以重视的结果,由省公安厅厅长直接升级为副省长兼公安厅长的。
    这也是前些年社会治安形势所迫,不得已出现的变化。在加强社会治安和稳定工作,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情况下,中央到地方普遍采取的做法,公安工作由党委和政法委管控,变为政府直接管理的一种力量,而且是由以往的分管领导代管,变为直接将现有公安部门领导升格一级,形成了许多高一级的公安部门领导。
    这种看似加强,实则分化夺权的方式,造成了党委与政府均让位于社会治安的畸形管理体系,实行了几年之后逐渐变得冷寂,重新恢复了政法委统管下的公检法司一体化管理体系,而这样的反复之下,张万福成为了众多幸运者中的一员,由省公安厅厅长成为了副省长,而随着管理方式的调整,又成为专职副省长,分管公安司法,以及安全生产监管的副省级干部。
    相比于张万福,廉季成就没有哪么幸运了,以公安厅厅长身份成为省长助理,随后又让出了公安厅厅长的实职,成为协助副省长管理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事物的闲职,处在副省级与厅级之间的夹心层,不尴不尬地存在着。所能有的期待,就是张万福退休后的补缺,而这个时间段却是很难耐的。
    张万福也是处在这么一个难耐的境遇中,由于临近退休的年龄,加之廉季成成为了分管公安工作的省长助理,张万福以往分管的公安司法工作,自然移交给了廉季成,这也是省长管控公安工作的必须,张万福实际上就只剩下一个安全生产监管的领域可以分管了。
    这对于一个做了一辈子公安工作,并且做了多年副省长的张万福来说,权力的失去还不是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没有了工作的目标和施展权威的平台,一度还是很有情绪和低落的。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齐天翔借鉴其他省份成熟的安全管理经验,适时推出了安全生产责任书管控体系,并将张万福推到了主管并监督管理全省安全工作的位置,这不但重新掌握了原有的权力,而且一把手负责并一票否决的安全责任管控体系,还将张万福安全生产管理的权力,扩展到了全省各个领域。
    而随后发生的胜利煤炭集团巷道坍塌事故,整个救援和善后处理过程,张万福也与齐天翔有了密切的接触,彼此更加的了解,也对齐天翔的能力和工作方法,产生了新的认知,甚至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第五百八十六章 方案上会(5)
    分析了张万福和孙萍芳的现状,以及可能有的表现和态度后,齐天翔的目光不由转向了萧山和王向东,揣测着他们二位可能有的表现了。
    萧山和王向东这二位副省长,仕途经历与罗剑一致,都是富有基层工作经验,以实干和务实为标签的实力派干部,不但有充足的基层工作履历,而且也有着庞大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现在又管控着省政府组成部门中炙手可热的行业,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势力场。
    一般像这种依靠工作实绩走到省部级高层的官员,都有着足以自豪的经历和履历,基本上都有着丰富的基层履职经历,甚至有很多就是从基层一步步走到如今的高位的。
    按照现行的干部升迁和管理体系,从基层乡镇长,一级级跨越,即使每一级都不耽误太多的时间,从科股长到副省长,也是相差了县处地厅几个层级,而关键位置的县市委书记和地市委书记,都是很多人一辈子努力都迈不过去的坎。这些关键位置的跨越,不但需要足够的机遇,也需要足够骄人的业绩支撑。
    即使这些都不能成为障碍,也还是要经过县市和省三级组织部的筛选和选拔,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靠的就不只是机遇和运气了。即便在这些所有的层级选拔中都可以胜出,面对省管干部到部管这一关,需要考量的因素就更多更细了,而能够登顶的翘楚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萧山和王向东的任职经历出奇的相似,都是从乡镇长起步,乡镇书记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然后是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最终成为副省长,任职履历可以一目了然,可过程却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可以说是一路坎坷,饱经沧桑。
    所不同的是,萧山是从河中市委书记,王向东是从华沂市委书记任上,成为的副省长,这也是他们与罗剑履职的细微不同。一般来讲,省会城市河州市和岛城这两个城市,本身就是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惯例都是省委常委,已经跨入了副省级的行列,卸任之后的通常去处,也是相对权力集中的省委关键岗位。即使不是省委专职副书记,也应该是组织宣传政法部门的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