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动- 第6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齐天翔当然清楚周通打哑谜一般的话语中的安慰成分,只是身份不同难以明言罢了,就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投出了一个善意的微笑,站起身来感慨地说:不管怎么说,也不论是什么样的大考,只要准备妥当,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还是抖擞精神赶考去吧
    齐天翔说着话,笑着与周通一起走出办公室,向着小会议室走去。

第五百八十三章 方案上会(2)
    也就是个人的感觉,齐天翔的神态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不仅神情依旧谦逊和暖,甚至表情还有一些轻松,微笑着与大家打着招呼,并且刻意望着刘小平说着:刘省长昨晚回来的吗休息的好吗
    所谓远来是客,齐天翔一进门就与刘小平打招呼,不但有礼有节,也显得非常的合适,刘小平也只得迎着齐天翔的面容,微微笑着回应道:昨晚下车已经有些晚了,想着今天上午就要见面了,也就没有给你打电话。
    刘小平得体的回答,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了在座各位副省长们的呼应。原本在新一届省政府的组成人员之中,齐天翔和刘小平是最为类似的两个人,不但都有北京工作的经历,也都有知识分子儒雅文静的气质,待人彬彬有礼,谦和平易,脸上始终挂着温和淡雅的微笑,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
    尤其是刘小平,身为国家发改委的副主任,手里掌握着巨大的项目审批和宏观管理权力,挂职河海省担任副省长,谁都清楚这只是一种积累资历的镀金,随后必定会返京担任更重要的职务,依旧会是个炙手可热的人物。可就是这样的的背景和傲人的资历,却始终显得不骄不躁,更没有久居经常大机关哪种盛气凌人的仪态,反而更加的低调和谦虚,不管是参加会议和调研视察,很少能够看到或听到他高声说话,都是一副平和平静的神态,不但少言,而且也很少有激进或激愤的时候。
    由于他的妻子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在省政府成员分工时,齐天翔力主他仍然分管宏观经济和发展改革工作,主要精力还是发改委和国资系统监管和宏观规划,这样他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呆在北京,重点放在项目申报和审批,以及中央部委之间的协调工作,兼顾着照顾妻子的事情。
    这样的安排当然是刘小平最为满意的,既有了挂职基层锻炼子实,又不离开北京固有的工作生活圈子,还有了争取项目争取资金的巨大成绩,二年的挂职生涯结束,就可以带着不菲的政绩,名正言顺地返回北京,接受更重要的职务。
    刘小平很感激齐天翔的安排,也欣然接受了这份好意,而且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新的工作之中。事实上,这大半年的时间,刘小平的工作效果,也充分证明齐天翔的安排,于公于私都是很有见地和远见的。河海省不缺一位副省长,可河海经济布局和产业升级,却十分缺乏一位可以游走于中央部委间,争取项目和资金的关键人物,刘小平无疑就是这个关键位置的最佳人选。
    这大半年的时间,刘小平除了省政府的重要会议,已经分管部门的重要工作安排,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北京活动着,不是到相关部委去联络感情,就是商谈合作发展的事情,俨然一位外交大使的角色。其中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到自己的老东家发改委走动,为河海省的项目申报审批奔走。
    也得益于刘小平原发改委副主任的身份,虽然暂时离开了发改委机关,可人走茶却没有凉,各司局头头脑脑的性格特点,以及权限风格,多年的工作接触之下,刘小平基本上是了如指掌,而且很多干部都是原来自己的下属,办起事情来官话套话就少了很多,人为的阻力更是少之又少。
    即使是职务相当的几位,也都清楚刘小平挂职河海省的用意,也不愿为自己的今后设置障碍,甚至树敌,因此也是尽可能给予关照和帮助,一路绿灯为他助力。其实大家也都清楚,国家发改委每年的项目审批和选择,以及项目资金的划拨使用,都是事先确定好了的,大方向的规划和计划,都是经过中央和国务院研究,并经过全国人大审定的,项目定位和资金使用,是必须要做的,这是大原则,也是不能更改的。
    只要是在大框架内,给谁做,交由哪个省或地区完成,布局倾斜在哪个区域,却是发改委的权限,只要不违背总体原则,谁都有这个资格。尤其是在国家政策微调或项目资金追加或倾斜时,信息的不对称就产生了巨大的利益和游弋空间,消息第一时间告诉谁,谁能够先行一步抢得先机,就显得微妙和神秘了。往往这个时候,利益和关系,以及交易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刘小平不需要抢得先机,他本身就是可以掌握先机和控制先机的人物,而且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关系和能量,人为创造机会。毕竟是在发改委多年的人了,不但在发改委,就是在其他部委机关,刘小平的人脉资源也是很多人难以匹敌的。多年的交往,利益间的互相置换,刘小平与许多部委领导,早就建立起一种相互依存,又互为倚重的权利关系,不需要刻意为之,也都知道该怎样交往。
    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作用,更重要的还是对齐天翔好心帮助的投桃报李,刘小平使出了浑身解数为河海省奔波着,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首先是工业项目的升级改造,不但为曙光厂发动机产品定型和设备改造,争取到了包括发改委和汽车协会的支持,而且还对成套产品生产铺平了道路,使得曙光厂不仅拥有了发动机产品升级研发和生产配套权限,还促成了曙光厂原有的农用车生产,升格为家用轿车和中型乘用车整车生产的许可。
    此举使得曙光厂这个以发动机研发生产为主的国有大型企业,既拥有了发动机的研发生产能力,而且还顺势将曙光厂的农用车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最为难得的是在家用轿车和中型车辆一牌难求的时候,争取到了整车生产的许可。这使得以往曙光厂为军工试验生产的车辆,正式有了合法的身份,也使得曙光厂可以名正言顺地承接军工订单,为军队提供包括发动机在内的零部件,以及更重要的整车服务,整体上了一个台阶,生存空间无疑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对于一个没有合资背景和品牌知名度的汽车生产企业,要想在品牌竞争激烈的现有乘用车市场里生存,除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研发背景,还要有值得信赖的性价比做支撑,这些都是曙光厂所不具备的。没有必要的实力和资本厚度,要想生存发展就只能走捷径,而这个捷径就是军工订单,能够为军队生产和供应车辆的过往,就是最好的资本和口碑,也是军转民最好的广告卖点。
    刘小平很清楚曙光厂对齐天翔意味着什么,也知道齐天翔为这个厂脱困和振兴所做的努力,更清楚随着曙光厂的壮大和复兴,对于齐天翔的开局之年又有多大的助益。从始至终刘小平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包括项目申报,设备改造和资金落实,以及联动岛城船舶并入曙光厂,最终完成所有报批工作,都是不遗余力在做,而且是甘心情愿送给齐天翔这个大礼包,作为对他关照自己的回报。
    与此同时,还力主山区电力供应,特别是水电站建设方面,已经促成了农电改造和水电建设项目的落地和审批工作,而且几个项目已经在做着前期开工准备。另外就是资源深层次改造资金,还有就是推动河海省机械和重工基地建设,国家的重点扶持资金和定点改扩建。几个方面的工作齐齐落地河海省,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河海省的产业结构,而且还可以使整体产业规模有一个大幅度的提示,更别说效益和利润的贡献了。
    刘小平近一年的工作成绩,可以说是河海省几年项目申报获批的总和,而且质量和规模,也是历年来最大和最可观的,可在刘小平却没有任何明显的变化,依然是谦虚低调地匆匆来往,依然是平静平和地面对省政府的同事,没有一点傲然的表现,就连参加省政府办公会,也是匆匆忙忙地赶来,认真细致地准备,丝毫看不出敷衍和应付的神情。
    齐天翔面对刘小平周全的回答,微微笑着望着已经落座的各位同事,平静地说着:刘省长什么时候说话,都是谦逊平和,不多说一句,也还都句句到位,让人觉得舒服。
    齐天翔向着众人适度地夸着刘小平,随即看向坐在会议桌另一头顶端的周通,平和地说道:看来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了,我们就不在耽误时间了,今天的省府办公会议程比较多,不抓紧时间还真是紧张。下面就让周秘书长,把今天会议的议程介绍一下,排一个先后顺序,然后咱们按部就班地进行。
    齐天翔说着话,对着周通微微点头示意了一下,也就等于把会议的话语权交给了周通,让他先敲这个开场锣声。

第五百八十四章 方案上会(3)
    周通很清楚齐天翔的用意,刚才在办公室,以及现在齐天翔的眼神和开场白,就明确反映出他对这次会议的关注,特别是对方案结果的关注。
    这也说明了齐天翔对方案过会的期望,就像齐天翔刚才说到的高考的场面,就让周通明白齐天翔此刻的心情,以及深深地期待。这也可以看出齐天翔为官经验的不足,以及对权力运用的陌生。
    其实齐天翔是有些多虑了,作为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工作,上一次会议没有过会,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属意外。几个月后再次上会,而且是经过了再次的调研和完善,加上新任省长的两次力促,此次上会通过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如果不是对齐天翔有着深深的成见或不满,谁也不会过多地提出反对意见,不但得罪齐天翔,更得罪与齐天翔有着相同想法和心思的各位副省长。这无疑是要冒着很大风险的,也是官场大忌,与会的各位副省长和咨政助理们,每个人都是清清楚楚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可说是保障因素,是这几个月来,齐天翔私下里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不仅对交通文化医疗等领域的职能和行政管理,提出过不少的想法,而且也与部分副省长们交换过意见,既沟通了了感情,也取得了部分共识。可以说齐天翔已经顺利度过了上任初期的磨合期,获得了班子成员的认可或信任,具备了管控全局的威信和权力,这一点他应该是完全自信的。
    还有一个决定的因素,也可以算是杀手锏,齐天翔没有完全意识到,也许是不愿使用。那就是这次的机构改革工作,早在第一次方案上会之前,就与省委书记林东生交换过意见,得到了林东生的肯定和支持,可齐天翔却没有给任何人透露过这个细节。这也许有他自己的考虑,可时隔这么久,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很有分量的信息早已尽人皆知,即使齐天翔没有这样的故意,其他人却不能不考虑林东生的倾向。
    这样的思考只是转瞬间就在周通的脑海中划过,不留意的人可能都不会明白周通会在这么短的时间,思维就会走的这么远。但在周通却是认真地拿起桌上的几页纸,庄重地望着会议室内的省政府班子成员,言简意赅地说:这次省政府办公会议,根据会议要议定的内容,可以说是一次扩大的省政府常务会议,除了省政府所有省长副省长和咨政助理,还有几个部委办的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根据会议议程安排,这次会议主要事项有以下几个内容。周通似乎也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认真地讲述着:首先是审议齐省长提请会议审议的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听取编办刘书添主任对方案的解释和说明。其次是刘小平副省长对全省新建和技改项目申报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明年项目预备名单,由省长助理发改委主任王俊明同志作必要的说明。
    周通缓了一口气,接着说道:徐方副省长提请审议的对农村土地流转和权益划分,以及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若干问题的研究,需要省政府予以确认的问题。孙萍芳副省长提出的民政系统引入社会力量,整合乡镇资源,建立城镇和农村养老机构的问题。还有环境保护地方法规修改和强化的政府解释,医疗体系和医保体系管理权限转移,推行全面社会救助医疗体系的设想,公安系统大治安体系建设的说明。另外,还有一些人事安排需要商讨和表决。
    周通说着话,目光望向齐天翔,脸上浮上一丝谨慎的微笑,平静地说:大致议程也就是这么多,如果没有什么另外的补充,就正式开始吧有编办刘书添同志,向会议进行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齐天翔看到周通征求自己意见的目光,没有做出过多的表示,只是将目光转向了坐在后排的刘书添,缓缓地点点头,示意他可以做汇报发言了。
    刘书添急忙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中音雄厚的嗓音缓缓响起,却是谨慎地说着:受齐省长和罗副省长的委托,我向省政府常务会议,做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并提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审议。
    省政府组成部门和办事单位的改革精简工作,是省政府交办给我们编办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从领受任务到现在方案成型,历时半年之久。期间的调研和论证工作,得到了齐省长和罗副省长,以及周秘书长多次深入细致的具体指导和指示,使得这件工作顺利得以完成。刘书添谨慎地说着,尽可能就事论事,不说过多的细节,神情也是尽量谦恭地说:方案草稿已经提请送呈各位领导审阅了,我也就不再做过多的说明和汇报了,只是针对方案总体思路作具体的说明。
    刘书添开始了按部就班的汇报,经过了详细的准备,他很清楚应该重点说明什么,又说到什么程度。身为多年从事编制管理的部门负责人,刘书添应该说还是经验丰富,工作到位的,也清楚编办所应该作的工作和位置。
    编制管理,说重要很重要,可这种重要也只是领导嘴里的强调,真正的作用不说也都很明白。作为省政府的内设办事机构,其作用和权限与省政府组成部门,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也是不在一个水平线的,职能权限也只是完成省政府交办的日常工作,没有过多的临时工作,也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