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因旧创复发留在国内休养;
部队由副司令员王近山率领入朝。这王近山是刘邓手下有名的战
将; 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士; 打仗是出名的“疯”; 外号人称“ 王疯子”;
一听到枪炮声就按捺不住地要往前冲; 当连长营长是这样; 当团长
师长也是这样。
甚至当了纵队司令员还是这样。
弄得刘邓惟恐一打仗爱将有失; 就让10 来个棒小伙儿的一个
警卫班跟着他; 任务是王疯子一旦疯起来就按住他; 不准他往前
跑。
一个警卫班常常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有人要说; 这有什么; 只会冲啊杀的一介武夫而已; 不算是真
正意义上的指挥员。
错啦!
挨着牛屁股长大的王近山生得一副儒雅相; 参加革命以来自
学了文化; 敢抱着《安娜?卡列妮娜》这类大部头文学名著读; 虽然
561
第二十三章
凄楚下岗
麦帅回家发牢骚
慨然进军
彭总击掌动雷霆
拖着一条略跛的腿; 交谊舞也跳得风车斗转。
很扯年轻姑娘们的眼睛。
别看王疯子打仗很疯; 那疯是面上的; 其实脑袋瓜忒好使。
抗战期间的1943 年10 月; 时任八路军太岳第二军分区司令员
兼第三八六旅旅长的王近山率第十六团调赴延安; 途经山西临汾
以东的韩略村时; 遇上了一个极好而又极担风险的战机。
王近山想打。
可临行前陈赓又命令他一路上不准恋战。
王近山沉住气把动静看好; 觉得值得一干; 心说就是陈赓自己
看到这样的仗他也一定会打!
结果小伏击战打出了大名堂。
韩略村一战; 击毙日寇华北战地参观团少将旅团长以下军官
120 余人; 气得日酋冈村宁次暴跳如雷到处找第三八六旅算账。
毛泽东表扬了这个优秀战例;
“太岳有个王疯子王近山; 敢打没有命令的仗。有胆略; 有魄
力!”
和王近山搭档的杜义德也是员百战名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就是有名的“ 夜老虎”; 挺进大别山那当口; 王近山负伤住院; 就是
这位“夜老虎”带领六纵当开路先锋; 血战汝河; 胜利渡淮; 护卫着
刘邓首长杀开的血路。在大别山; 又军政主官一肩挑; 频繁转战;
迭创佳绩。他和王近山一样; 都是刘邓至为钟爱的战将。不过年
前检查身体查出了心脏病; 杜义德这次未能和老搭档同时率队入
朝; 而是在第五次战役结束后的9 月; 才赶到朝鲜。
王近山这次带来的部队组建得有些仓促; 3 个军来自3 支部
队; 是由原陈锡联的第三兵团的第十二军、原陈赓第四兵团的第十
五军和原周士第第十八兵团的第六十军临时编组而成的; 兵团部
是2 月间才由原云南军区机关为基础临时抽调人员组成的。
各个军也不是原来建制。
第十二军是其中最有资格吹牛的部队。
562





这是王近山的老部队; 其前身是1945 年成立的晋冀鲁豫野战
军第六纵队; 刘邓的看家队伍。现在编制内的3 个师是第十二军
的第三十四师、第三十五师和原第十一军的第三十一师; 清一色的
老红军底子; 即原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师、红二十八军之一部和
红军总指挥部特务团。抗战期间这些部队都编在八路军第一二九
师。硬仗恶仗打了不计其数; 转战华北、中原、华东、西南; 从来就
是担纲的角色; 其位置类似于林彪第四野战军中的第三十八军。
曾绍山将军时任该军军长兼政治委员。
第十五军的前身是1947 年8 月成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
队; 部队底子很嫩; 是抗战期间组建的八路军太行军区的地方部
队。成立纵队后; 即作为陈赓、谢富治兵团的一部分参加了挺进中
原、淮海、两广战役和进军云南。
别看军长秦基伟是个争强好胜喜欢戴高帽子的角色; 解放战
争中第十五军在名将陈赓指挥下打得也还不错; 但与王近山的六
纵这类头号王牌主力比起来; 还是个小弟弟; 上不了主力的排行
榜。
不过人家后来在上甘岭打得惊天动地; 狠狠地火了一把。
这时的第十五军是由第十五军的第四十四师、第四十五师和
第十军第二十九师编组成的。
秦基伟、谷景生将军时任该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第六十军就更嫩一点了。
第六十军是真正的土八路; 其前身是1947 年秋才在山西由地
方县大队区小队这类地方部队升级编成的晋冀鲁豫军区第八纵
队。当时在山西的主力部队先是被刘邓带走大部组成晋冀鲁豫南
征野战军; 后来又被陈赓带走一部分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
队; 剩下的大部分是地方部队。第八纵队就是以仅有的一个主力
旅第二十三旅为基础组成的。当时在山西境内的阎锡山部队有10
万之众; 势力很强; 而晋冀鲁豫军区留下的部队只有6 万刚升级的
土八路。
563
第二十三章
凄楚下岗
麦帅回家发牢骚
慨然进军
彭总击掌动雷霆
毛泽东决定派徐向前这个老西儿来收拾阎锡山这个老西儿。
徐向前很厉害; 担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后; 三两下就
把这支土八路打理得很像那么回事儿; 楞是把阎锡山那偌大的一
片家当给一点一点盘剥得血本无归。后来人们谈起解放战争总是
开口闭口彭德怀林彪刘伯承陈毅粟裕陈赓; 这当然不错; 这些人物
都是让蒋先生头痛不已的角儿。殊不知在这当口上最见功力的还
应该数上徐向前; 彭林刘陈粟等都是带的主力部队; 林彪那四野更
是抽各个部队精锐主力出关发展起来的。而徐向前手下却是被挑
剩下来的县大队区小队民兵升级组建的新军; 兵力少于阎锡山; 装
备更是寒酸得不行; 刚成立那会儿有些团队一个营才摊上一挺轻
机关枪。
可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硬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 把从不做
赔本买卖的阎老西的老本唏里哗啦地都给盘光了。
这功力不显山不露水却真正藏着大学问。
第八纵队当时表现很出色; 其主力旅第二十三旅也就是后来
的第一七九师曾获得“光荣的临汾旅”称号———也是当时中国人民
解放军中惟一个获得荣誉称号的师级建制单位; 纵队改编成第六
十军后; 在第十八兵团编成内参加了进军西南解放四川的战斗。
入朝时的第六十军由第六十军第一七九师、第一八○ 师和第
六十一军第一八一师编成。第一八一师也是一支赫赫有名的劲旅
———前身是皮定均将军率领的被人称作“ 皮旅”的中原军区第一
旅; 转战过中原、华东、华北和西南; 是名副其实的“ 野”战军。
韦杰、袁子钦将军时任该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但由于西南是新解放区; 地方工作需要大量干部; 许多老骨干
都已调地方工作; 临时又补充了大批刚从西南地区接收的国民党
起义部队官兵和俘虏; 所以第六十军的战斗素质受到了一定影响。
特别是第一八○ 师; 在川西军区刚接收了国民党第九十五军的大
批起义官兵; 还没来得及好好消化; 就仓促北上入朝; 战斗力更是
参差不齐。
564





第十九兵团部队的准备相对来说要充分得多; 他们去年10 月
就已赶赴山东进行整训; 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对入朝部队
极尽地主之谊; 要人给人; 要粮给粮; 把第十九兵团部队给养得壮
壮的。
“老杨; 山东这个地方穷; 没啥好东西。但有一点; 山东的老乡
最好!”
在饯行酒宴上; 许世友得意地对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说。
“ 是啊是啊; 还得感谢许司令把气给我们打得很足啊!”
杨得志玩笑道。
“ 唉; 打了半辈子仗; 轮到跟人家办粮草哟。”一句话勾起了许
世友的心事; 他的脸苦了下来。
“ 不忙嘛; 打这么大仗还能少得了你?”厚道的杨得志安慰他。
“ 老杨; 你要到北京见到朱总司令替我带句话; 打仗别忘了我
许世友!”许世友酒劲上来; 豪气也上来了。
“ 好! 好! 没得说!”杨得志也是意气风发。
两员猛将; 惺惺相惜。
杨得志此人不用多说; 毛泽东上井冈山时的老骨干; 谁不知道
长征路上的红一团呀? 连金日成见着杨得志都说这是指挥十八勇
士抢渡大渡河的红一团团长吧。长征时从来都是开路先锋; 他和
杨成武、杨勇并称“三杨”; 都是人民解放军中的著名战将。
第十九兵团政治委员李志民是彭德怀红三军团的老部下; 文
有文才; 武有武功; 还通音乐; 是个文娱积极分子; 把部队文化工作
搞得很活跃; 打仗自然劲头也高。50 年代后期人民大会堂曾举行
过一次气势磅礴的将军合唱团大合唱; 指挥就是共和国上将李志
民。
听过的人都说; 那歌唱得才叫威风八面哩。
第十九兵团下辖三个军。
第六十三军前身是1946 年以杨成武纵队和黄寿发纵队一部
合编的冀中纵队; 后改称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 是一支百战劲
565
第二十三章
凄楚下岗
麦帅回家发牢骚
慨然进军
彭总击掌动雷霆
旅; 很能打仗; 一直是华北野战军的主力。
傅崇碧、龙道权将军时任该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第六十四军是个老资格的部队; 原是1945 年编成的冀晋纵
队; 后改称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 下辖的第一九一师曾是邓小
平、张云逸、李明瑞领导的百色起义建立的红七军; 后编为彭德怀
的红三军团第十三团; 抗日战争又编成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部。
其他部队也是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的老主力; 编成后在解放战争
历次作战中也是个厉害角色。
曾思玉、王昭将军时任该军军长兼政治委员。
第六十五军也是一支有红军传统的部队; 前身是1948 年编成
的华北野战军第八纵队; 编成时由华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四旅为
主; 与晋察冀、晋察热辽军区的地方武装升级的两个旅合编而成
的。由华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四旅改编而成的第一九三师最早的
底子是江西苏区的红三军; 后编成红一军团第一师; 抗战期间编成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
该军成立后参加过平津大战和解放大西北的战斗。
肖应棠、王道邦将军时任该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第四十七军的前身是1947 年秋成立的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
最早的老底子是1933 年在湘赣苏区成立的红六军团; 抗日战争中
编为八路军第三五九旅。抗战末期; 王震将军率第三五九旅一部
组成八路军南下第一支队南下华南; 后来参加中原突围返回延安;
成为第一野战军第二军的一部分。第三五九旅其余部队在刘转连
将军率领下组成八路军南下第二支队亦准备南下; 后因抗战胜利
转赴东北; 恢复第三五九旅番号。1947 年10 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
军第十纵队第二十八师。当时因十纵全系独立师改编的部队; 是
一支新军; 东总特地派猛将梁兴初担任十纵司令员; 在辽沈大战中
打了一场闻名天下的“黑山阻击战”; 硬是把一支二等部队打成了
一支头等劲旅。
曹里怀、李人林将军时任该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566





老牌劲旅也好; 后起新军也好; 都跃跃欲试想一显身手。
4 月19 日; 美步兵第二十四师和美步兵第二十五师进至铁原
附近的药泉洞、文惠里地区; 形成突出态势; 有利于中朝军队攻歼。
彭德怀遂决定; 第五次战役于4 月22 日黄昏发起。
当日; 志愿军总部向全军发布政治动员令:
第五次战役就要开始了! 大量歼灭敌人几个师的光
荣任务; 已经落在同志们的肩上!
这次战役的意义十分重大; 因为它是我军取得主动
权与否的关键; 是朝鲜战争时间缩短或拖长的关键。
我们要力争战争时间缩短; 因为它符合中朝人民的
利益; 我们要力争这个仗打胜; 因为它有胜利的条件。
我们向敌人出击了; 为中朝人民立功的时机已到!
我们的战斗口号是: 全体动员起来; 发扬艰苦奋斗、
克服困难的精神; 争取每战必胜! 保持革命光荣传统。
有激情; 有煽动性!
4 月22 日; 西线“ 联合国军”继续向铁原、金化方向进攻; 其他
方向之敌仍处于守势。
有人曾言; 如果照洪学智的建议; 这时再放一码; 让两个美军
师再进一步; 打起来一定要顺手得多; 没准儿真能实现彭德怀那个
指标的2??3。
历史无法假设。
况且; 双方力量态势没有根本改变; 焉能寄希望于侥幸?
22 日黄昏; 两军战线上飞起无数信号弹; 传来滚雷般的炮声。
中朝军队各突击集团按预定计划向“联合国军”发起了全线反
击。
第五次战役开始了!
567
第二十三章
凄楚下岗
麦帅回家发牢骚
慨然进军
彭总击掌动雷霆
第二十四章
三路突进 中华劲旅血兵刃
一战蒙羞 英伦王牌当俘虏
我当了一辈子兵; 同德国兵、中国兵打过仗; 也看过
美国兵、苏联兵打仗; 但最优秀的我看还是中国兵。
我赞赏他们。
——— '英'退役陆军上将法勒?霍克利
应该说; 李奇微对中朝军队的这次大规模反击是有所预计的。
虽然“联合国军”方面把1 月底发起的攻势吹得玄乎其玄; 好
像抱了个大金娃娃。但李奇微心里明白; 这次攻势的效果实在有
限。战线虽然在4 个多月里前移了100 余公里; 但“ 大量俘虏和消
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缴获和摧毁其武器装备”的目的却没有达到;
中国军队且战且走; 抵抗顽强而有秩序; 以空间换取了时间; 掩护
了后续部队的集结。
中朝军队在4、5 月间肯定有一次大的攻势作战。
正是为了破坏中朝军队的进攻; 为“ 联合国军”夺得先机; 4 月
中旬; 美步兵第二十四师和美步兵第二十五师在铁原附近仍然保
持攻势。
4 月21 日前;“ 联合国军”已进至开城、长湍、高浪浦里、三串
里、芝浦里、文惠里、华川、杨口、元通里、杆城一线。
最靠战线西头的是弗兰克?米尔本少将指挥的美第一军部队。
韩军第一师附韩军青年团位于开城、汶山、廉安里(高浪浦里
以南)地区; 美步兵第三师两个团、英二十九旅、菲律宾营位于廉安
里、麻田里、三串里(涟川以北) 地区; 美步兵第二十九师、土耳其步
兵第一旅位于涟川及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