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国第一战:抗美援朝战争全景纪实-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里、麻田里、三串里(涟川以北) 地区; 美步兵第二十九师、土耳其步
兵第一旅位于涟川及芝浦里以西古南山地区; 美步兵第三师第十
568





五团为预备队; 位于议政府地区。
中间是威廉?霍奇少将指挥的美第九军部队。
美步兵第二十四师位于文惠里、汉滩川(芝浦里) 、自等里地
区; 韩军第六师位于上海峰、头流峰地区; 美陆战第一师附韩军陆
战第一团位于将军山、大利里地区; 英步兵第二十七旅为预备队
( 后由英步兵第二十八旅接替; 英步兵第二十七旅回香港整补) 位
于加平。
东头是爱德华?阿尔蒙德少将指挥的美第十军部队。
美步兵第二师附荷兰营、法国营位于九万里、杨口地区; 美步
兵第七师位于加儿里、元通里地区。
挤在东海岸边上的全是韩军。
韩军第三军团指挥的韩军第三师位于元通、寒溪岭地区; 韩军
第七师为预备队; 位于县里、美山里地区。
韩军第一军团指挥的韩军首都师位于寒溪岭、华彩峰地区; 韩
军第十一师位于达摩峰、杆城地区; 韩军第九师为军团预备队; 位
于江陵地区。
美骑兵第一师、空降第一八七团、韩军第二师为总预备队; 分
别位于春川、水原、原州地区。
这是一个守中有攻; 以逸待劳的阵势。
新官上任三把火。
新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詹姆斯?范佛里特陆军中将是个很有
进取心的军人; 虽然也在西点镀过金; 但却是美军中少有的从士兵
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熬到将军位置的将领。被誉为“第一流战斗部
队的指挥官”、“ 山地战专家”。
不过此人仕途不顺、官运不通; 熬得很是艰难。
有人曾言; 倘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他能稳在中校就不错了。
范佛里特官运不亨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时的陆军参
谋长乔治?马歇尔对范佛里特这个名字很不感冒。因为30 年代马
歇尔在当贝宁堡步兵学校校长助理时; 这所学校一名爱酗酒的教
569
第二十四章
三路突进
中华劲旅血兵刃
一战蒙羞
英伦王牌当俘虏
官也叫范佛里特; 洁身自好的马歇尔对此人印象极为不佳; 所以在
陆军参谋长任上时; 每遇要将范佛里特晋升为陆军准将的推荐书;
都统统予以否决。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眼瞅着就要打完的1944 年6 月; 范佛里特
还只是美步兵第四师第八团的上校团长; 而他的同班同学德怀特?艾
森豪威尔已执掌盟军帅印; 官拜五星上将了。即或是马克?克拉克和
马修?李奇微等等小学弟; 这时候帽子上也早已是将星闪烁了。
这个时候; 范佛里特的“将星”运才跚跚到来!
那时正是诺曼底登陆战役打得很紧要的关口; 范佛里特所在
的美步兵第四师在“ 犹他”海滩登陆。登陆进展顺利; 但随后在攻
占瑟堡时却死伤累累进展甚微; 好长时间挪不动步。
这时候有人推荐范佛里特代理师长。
用人之际; 也没那么多麻烦; 推荐很快被批准。
结果;“该师好像苏醒了一样; 很快就前进了”。
这才得到晋升。
此后; 范佛里特在他军中生涯每一级台阶上都用业绩来证实
了对自己所任职务的称职; 所以总算是避免了许许多多的磕绊; 还
算顺当地爬到了陆军中将的位置。
到朝鲜接手第八集团军没几天; 这位饱经风霜的沙场老将就
根据情报分析和种种迹象得出结论; 确信中国人“ 已准备就绪; 要
发动开战以来最大的进攻”。
他还敏锐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
第八集团军最近几天的进展; 实际上并没有遭到抵抗。
范佛里特立马就动了杀机———他觉得痛击中国人的机会到了。
然而; 李奇微这时的底气却不是很足。
毕竟对麦克阿瑟误入陷阱余悸犹存; 同时这几个月的作战体
验也使他对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不敢掉以轻心; 李奇微原来发动
进攻的设想相对来说就比较保守; 仅限于“ 在元山、平壤一线建立
一条防线”。那里是朝鲜半岛最狭窄处; 只有170 公里宽———对于
570





兵员居于劣势的“ 联合国军”来说; 这是一条很理想的防线。
而现在看来这种比较保守的“ 理想”; 也极有可能是“幻想”。
“联合国军”的攻势发起已经几个月了; 往北拱每一步都要付
出重大伤亡的代价; 而那条“ 理想的防线”还看不见也摸不着; 对
“ 联合国军”官兵来说; 这个比海市蜃楼还要遥远的目标实在是让
人垂头丧气。而对方现在不光是完全没有一丁点儿颓唐之状; 还
有咄咄逼人发动大规模攻势的迹象。这样下去;“ 联合国军”将何
以应对?
思前想后; 李奇微要求范佛里特做好准备; 一遇中朝军队进
攻; 就立即组织有步骤的撤退; 并且在后撤中尽可能地杀伤中朝军
队的有生力量。
李奇微对失去地盘一事并不在乎———这是他向对手学来的。
这正是李奇微让人佩服之处。
然而范佛里特还是有保留地同意了新上司的意见。
同意部分的是“ 一遇中国军队攻击即准备后撤”。
保留的部分就是决心不让中朝军队重占汉城。
范佛里特认为; 如果让中朝军队再一次进占汉城; 那将使“ 联
合国军”士气再次降到冰点; 而且有可能陷入一个不可逆转的过
程。因此; 虽然“联合国军”需要暂时后撤; 但绝不能放弃汉城; 而
为了确保汉城; 除了在正面战场实施有效抵抗外; 还应在夏季晚些
时候; 在元山一带实施两栖登陆。
这就是彭德怀得知“ 联合国军”准备在中朝军队侧后实施登陆
的情报的由来。
然而; 李奇微现在一听什么两栖登陆就气不打一处来。
更何况登陆地点还是元山。
李奇微心说麦克阿瑟那笑话还不够好笑是不是?
还得再来一回是不是?
李奇微对范佛里特的提议不予理睬; 一扭头就回到东京。
随即还发给范佛里特一个书面命令; 不允许范佛里特越过铁
571
第二十四章
三路突进
中华劲旅血兵刃
一战蒙羞
英伦王牌当俘虏
三角地区; 而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越过鸭绿江; 不得进入满洲。
其实李奇微不该责怪范佛里特; 他更应该看重的是范佛里特
建议的实质: 美国军队是否在朝鲜北部实施登陆并不重要; 重要的
是“美国军队要在朝鲜北部实施两栖登陆”这个信息会对敌方行动
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就是所谓威慑。
应该承认; 以“ 联合国军”优势的海空力量为后盾的这个威慑
自始至终对中朝方面的作战行动起着巨大的钳制作用; 而且远比
杜鲁门吹得玄玄乎乎的那个原子弹和麦克阿瑟那个不着边际的
“ 钴放射地带”要有分量得多!
仁川登陆的效果在中苏朝诸方首脑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暗
影。
难怪毛泽东一听谁要扔原子弹就笑; 一听谁要两栖登陆就忙。
彭德怀提前发起反攻; 也是受对手这种威慑战略的制约。
想赶在敌人前面。
因为他对这次战役期望值很高; 胃口也很大。
他为战役定下的是这样一个决心:
西线由志愿军3 个兵团12 个军和朝鲜人民军一个军
团编组成左中右3 个突击集团; 实施主要突击; 寻歼韩军
第一师、英步兵第二十九旅、美步兵第三师、土耳其步兵
第一旅和韩军第六师共5 个师(旅) ; 东线朝鲜人民军两
个军团作为辅助突击集团; 积极钳制敌军; 并相机突进;
歼灭当面之敌。
具体部署为:
王近山率第三兵团第十二军、第十五军、第六十军;
配属炮兵第二师第二十八团、第二十九团和第三十团两
572





个营以及防坦克歼击炮兵第四○ 三团组成中央突击集
团; 从正面突击。首先歼灭涟川地区之美步兵第三师主
力及土耳其步兵第一旅; 尔后向哨城里、钟悬山突击; 协
同两翼迂回的左、右突击集团主力会歼在永平、抱川地区
的美步兵第二十四师、步兵第二十五师。
宋时轮率第九兵团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
军和第三十九军、第四十军; 配属炮兵第一师第二十五
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团、炮兵第二师第三十团第一
营、炮兵第七师第十一团和防坦克歼击炮兵第四○ 一团
组成左翼突击集团; 进行左翼迂回。以第二十军、第二十
六军、第二十七军向万世桥里及机山里、抱川方向主要突
击; 首先歼灭上海峰、白云山地区之美步兵第二十四师和
韩军第六师各一部; 尔后协同王近山的中央突击集团和
杨得志的右翼突击集团会歼美步兵第二十四师、步兵第
二十五师。第四十军向加平方向突击; 切断春川至加平
公路; 割裂东西线美军联系; 并以一部前出到华川、春川
间的马坪里地区断敌退路; 配合第三十九军歼灭逃敌和
阻援。第三十九军以一部兵力于华川以北钳制敌人; 主
力向论味里、原川里方向突击; 钳制美陆战第一师和美骑
兵第一师不得西援; 保障左翼突击集团的侧翼安全。
杨得志、李志民率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三军、第六十四
军、第六十五军及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 配属炮兵第八师
第三十一团、第四十四团组成右翼突击集团; 进行右翼迂
回。在扫除临津江以西之敌后; 在德岘洞、无等里地段上
突过临津江; 首先歼灭绀岳山地区之英步兵第二十九旅;
尔后向东豆川里、旺方山、抱川方向突击; 协同王近山的
中央突击集团和宋时轮的左翼突击集团会歼美步兵第二
十四师、步兵第二十五师。突过临津江后; 以一个军迅速
向议政府实施战役迂回; 断敌退路; 阻敌增援; 得手后以
573
第二十四章
三路突进
中华劲旅血兵刃
一战蒙羞
英伦王牌当俘虏
一部向汉城推进; 并相机占领之。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
首先歼灭开城、汶山地区之敌; 尔后向高阳、汉城方向突
击; 占领汉城后担任该城守备。
东线朝鲜人民军前线指挥部指挥朝鲜人民军第三、
第五军团; 以一部兵力于杨口以北地区积极钳制美步兵
第二师和美步兵第七师; 主力向韩军第三师、第五师结合
部西湖里、麟蹄地区突击; 首先歼灭韩军1~2 个团; 得手
后向平昌、江陵方向发展进攻。
如果这个决心实现;“联合国军”大概就只好卷铺盖卷走路。
宋时轮这边很顺手。
已经休整了4 个月的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势头
很猛; 23 日当夜就突破美步兵第二十四师、步兵第二十五师和韩军
第六师防御; 前出15~20 公里; 进占龙华洞、外药寺洞、白云山地
区; 歼灭美步兵第二十四师和韩军第六师各一部。
22 日午后; 第四十军也在打退美步兵第二十四师进攻后转入
反攻。
第四十军到底是“旋风部队”; 反击一开始; 又是第一一八师和
第一二○ 师并肩突击; 迅速插入敌人纵深; 沿途打挎敌人五次拦
阻; 歼灭美步兵第二十四师和韩军第六师各一部; 缴获各种炮20
余门; 坦克12 辆; 汽车50 余辆。至24 日0 时; 全军已突入敌人纵
深30 余公里; 前出到三八线以南的加平东北之沐洞里地区; 完成
了战役割裂任务。
打响出国第一枪的第一二○ 师第三六○ 团在徐锐团长率领
下; 在头流山下的松亭里地区截住了准备增援美步兵第二十四师
的第九八七装甲炮兵营和火箭炮兵营; 将其大部歼灭; 并缴获全部
装备。
总计12 门自行火炮、10 门105 毫米榴炮、3 门75 毫米战防炮、
25 挺高射机枪和几辆坦克。
574





发了大财!
这次战役有坦克第二十六师第五十三团的部队参战; 这些坦
克手全不开坦克; 都是徒手; 任务就是负责打扫战场; 收集缴获的
敌坦克、装甲车。他们听说缴了坦克和自行火炮; 立即派人来把它
们都给开了回去; 不像以前那样; 要么自己破坏; 要么被美国飞机
破坏。
这才算是缴而有获。
顺手之中也有不顺手。
在两水洞打响出国第一个歼灭战的第三五四团打得很惨烈。
24 日凌晨0 时; 第一一八师前卫第三五四团第三营冲到了加
平以北的沐洞里、长山里; 又撞上了一股敌人。
激战一夜; 觉得这伙子敌人挺凶; 火力猛坦克也多; 不像是那
些一打就散的韩军。
逮住俘虏一看全是勾鼻子蓝眼睛。
一审问才知道; 这是正准备西去的英步兵第二十七旅和加拿
大步兵第二十五旅; 一色的英国司登式冲锋枪; 坦克也是第三次战
役时第五十军在高阳打的那种“ 百人队长”式。
跟进指挥的团参谋长刘玉珠心一下就沉了下来。
第三营冲得太快; 闯入了敌人纵深腹地; 地形不利; 弹药也将
耗尽; 与敌人相比兵力悬殊。而后续部队又被敌军阻绝; 无法及时
跟进增援; 致使他们成了一支突出的孤军。
全局形势非常有利; 他们的形势却非常严重。
虽然临危; 身经百战的刘玉珠却不惧。
他对第三营营长李德章说:
“ 老李; 我们楔入敌人纵深就是要割断敌人的横向支援; 保障
主力各个歼灭敌人; 既然跟敌人撞上了; 就要血战到底; 即使付出
重大牺牲; 也不能放他们过去。”
“ 参谋长; 没得说; 咱跟英国鬼子打到底!”李德章和政治教导
员冯仲吉都同意。
575
第二十四章
三路突进
中华劲旅血兵刃
一战蒙羞
英伦王牌当俘虏
3 人把战斗部署完毕; 点着了随身携带的所有文件和笔记本。
然后操起卡宾枪加入了战士们的行列。
谁也没想到要活着回去。
从他们无声的行动中; 战士们都知道了情况的严重。
然而却没有人害怕。
咱是打响出国第一仗的部队; 总不能打到后边就打不响了吧。
机炮连一班长于怀珍手中的火箭筒只有一发火箭弹了。
面对的坦克却是一群; 正没完没了地向第七连阵地猛烈轰击。
不能浪费了这发炮弹。
“ 你们组织火力掩护; 我去搞掉这王八窝的脑袋!”
于怀珍对副班长大吼一声; 提着火箭筒向敌人集群坦克冲去。
他瞅准了一辆有两付天线的坦克; 这一定是辆指挥坦克。
只有15 米了; 坦克的炮口几乎顶在他的头上。
一发火箭弹出了膛。
“ 轰”的一声; 火光四溅; 把自己的头发和眉毛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