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生活习俗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中世纪生活习俗史-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外中国以农业立国,几千年的农业文化体现在丰富多采的民俗中,如 

春社秋社的活动,鞭春牛、祭织女、祭社稷等活动,深刻反映出中国农业文 

化的特色。 

     中世纪中国的生活习俗是古代生活习俗的继承和发展,是后代生活习俗 

的开端和基础。隋唐以来的习俗继承了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习俗,如春节、 

上已、端午、重阳等节日古来已有。有的习俗在古代习俗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如人生礼仪的更加完备,节日礼俗的更加丰富,衣裳服饰的日益变化等。有 

的习俗在中世纪兴起并得到发展,如茶俗,从唐代陆羽写《茶经》后,便日 

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茶具、品茶、制茶、茶会等各方面形成一种风气,成 

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习俗。 

     日本中世纪是各种生活习俗形成并日益完善的时期,许多生活习俗通过 

日本僧人和学者从中国传入日本,成为日本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并形成了具 

有日本民族特色的习俗。 

     朝鲜为我国近邻,中世纪交往密切,在生活习俗上也深受中国影响。 



     (5)美洲 

     中世纪美洲有自己独立发展的历史,那时印地安人是美洲的主人,他们 

属于蒙古人种,是5万年前从白令海峡来到美洲的。美洲各地区经济发展不 

平衡。中世纪北美、中美及南美已经有发达的农业,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 

安第斯高原的印第安人创造了发达的农业文化,他们是玛雅人、托尔特克、 


… Page 7…

阿兹特克人、奇布查人和印加人。他们以玉米种植为基础,建立了城镇,开 

始进入早期的阶级社会。 

     美洲文明带分布在两个地区,一是墨西哥高原至危地马拉一带,另一是 

南美安第斯高原及太平洋沿岸一带。前者为玛雅文明,后者为印加文明。印 

加文明发展的顶峰在16世纪,玛雅文明无论是在古典时期或后古典时期都有 

辉煌的成就,它的民俗是本书所要叙述的美洲主要民俗历史。玛雅人为多神 

信仰,他们祭祀的主神有十多个,祭祀在他们生活中是重要的内容。他们相 

信每天都有一个特定的神主宰,所以生日之神已决定了他们的一生命运。相 

信神祗和祭司,这种生活态度影响了他们的习俗和他们民族的命运。 



                          3。城市生活习俗的兴起 



     中世纪世界各地的经济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以手工业、商业为中心的城 

市得到迅速发展。英国13世纪已有166个城市,人口已达100万左右。法国 

里昂、诺曼底等地集市贸易十分活跃,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市场已开始形成, 

拜占庭的威尼斯也是有名的商城,比萨、热那亚、佛罗伦萨等都是意大利的 

贸易大城。西亚的巴格达是国际贸易城市,中国唐代的长安,宋代的汴京、 

临安、元代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 

     都市生活习俗最突出是表现在商业上,西欧的城市里遍布纺织、印染、 

皮毛、珠宝、金银,绸缎等行业,有手工业作坊,有商店;西欧城市生活习 

俗表现在行会制度上。城市繁荣推动了文学艺术、民间和宫廷的文化娱乐活 

动。巴格达有歌舞娱乐的场所。汴京有瓦舍勾栏。城市的出现,使各种节日 

活动显得更加有声有色,形成万人空巷的规模宏大的庆典。如欧洲的狂欢节, 

不仅街道上人山人海,各种戴假面具的人物狂歌劲舞,而且街道两旁楼房的 

窗户和凉台上也都是围观的人,其热闹景象绝不是农村可比拟的。中国城市 

习俗在宋代得到长足发展,商业店铺的活动形成规律。夜市繁荣、酒店、饭 

店、茶食、衣服鞋帽的买卖俱全,并发展出各种特色商品,创出了名牌。瓦 

舍勾栏的各种伎艺演出丰富多彩。正月十五灯节,皇帝与民同乐。彻夜放花 

舞灯,达到城市生活的最高潮。 


… Page 8…

                             二、欧洲生活习俗 



     中世纪前期,欧洲出现了众多的蛮族国家,蛮族人最终取代罗马成为欧 

洲的统治者。 

     5—10世纪是欧洲中世纪生活习俗发展的第一阶段,这阶段社会文明程 

度还比较低,罗马的古文明被破坏,新的文明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以法国 

来说,迟至公元10世纪,全国大部分人不识字,只有神职人员掌握文化。这 

时期欧洲人还远不能正确认识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他们的习俗中还有着原 

始性、神秘性的色彩,还有着氏族部落时期一些野蛮习俗的痕迹。比如6世 

纪法国颁布的《萨利克法典》还沿用氏族时期的神明裁判。神明裁判不是依 

靠事实和证据,而是相信神明会做出判决。比如两人争讼,无法断定谁是谁 

非时,就把二人的手放入沸水中,没有烫伤则为胜诉,有烫伤是神明惩罚, 

则为败诉。许多原始民族都使用过神明裁判法。另外他们的禁忌富有神秘性, 

比如《萨利克法典》对于剪掉别人头发,尤其是剪掉儿童头发的,给以严厉 

处罚。在那时代,法国人还认为头发里藏着人的灵魂,剪掉头发几乎和要人 

的命一样。掌握别人的头发就可以拿走他的灵魂。不仅是法国,其他国家也 

有类似的禁忌,英国10世纪后期尚流行类似的习俗。这个历史时期不仅封建 

王朝的礼仪还没有形成,就是封建王朝的制度也很不完善,帝国靠武力征服 

而取得的权力,查理大帝没有象样的宫廷,他率领部下在自己的几个庄园巡 

行,由庄园提供各种军需品。这阶段教会的势力不断加强,教皇国形成,各 

地教会都占有大片领地,僧侣成为封建主,在物质和精神上对群众产生着更 

大的影响,与宗教有关的各种习俗开始逐渐形成。 

     11—15世纪是欧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世纪欧洲民俗发展的第 

二个阶段。在封建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文化得到发展,文明程度大为提 

高。神明裁判法被废除了,城市发展起来,城市习俗开始形成;封建王朝政 

治制度更加完善,开始注重礼仪;主要的几个民族国家形成,如英国、法国、 

意大利。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更加严密。这个阶段民俗中宗教色彩很强, 

世俗的成分也增多了;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在不断 

发展变化。如咖啡的饮用,威士忌的饮用,都在这一时期开始;大部分的宗 

教节日习俗是这个阶段形成的。 

     从5世纪末到15世纪中期是欧洲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北方民族不断南 

移,从日耳曼人社会变成封建的欧洲社会。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物质文化水 

平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改变了,在新的社会形态中,创 

造出中世纪欧洲丰富多采的民俗。 



                                1。节日习俗 



     要了解欧洲的节日习俗,首先要研究基督教的宗教节日。宗教节日既有 

宗教意义,也融汇了各种古老习俗。基督教创立初期,遭到罗马帝国残酷迫 

害,不能公开活动,教徒们把宗教庆典巧妙地与罗马节日活动结合起来,以 

避免迫害,保护教徒生命。4世纪以后罗马定基督教为国教,教会与罗马的 

矛盾得到解决,宗教节日庆典按以前的定制延续下来,如圣诞节就是罗马农 

神节改造的。欧洲从古以来有许多农事节气的古老习俗,基督教为适应人民 

长期以来的习俗,把宗教节日与世俗节日合一,以便群众接受。中世纪以后, 


… Page 9…

罗马古老的农业节日都被宗教节日习俗取代了。 

     下面先介绍一下中世纪有民俗意义的宗教节日。 



     (1)宗教节日 

     ①主显节 (1月6日)。据《新约圣经》记载,耶稣曾经三次向世人显 

示他的神性。第一次(见于《马太福音》2章)是耶稣诞生时,三个东方占 

星学者看到伯利恒升起一颗明亮的大星,他们来到伯利恒,看到那颗星星一 

直在他们前面移动,到了圣母玛利亚分娩的房子上空才停下来。他们看到圣 

母抱着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这个婴儿就是耶稣。三个学者马上伏在地上拜 

见圣子。并且把他们带来的宝盒打开,把黄金、乳香和没药献给他。这就是 

耶稣在三位非犹太人的学者面前第一次显圣,显示他是上帝派来的基督。这 

一天是1月6日(相当于公历1月18日或1月19日),称为“主显节”。 

又称为“三王来朝节”。第二次是耶稣传道受洗时,“圣灵”变化成鸽子降 

在他的头上。显示出他是上帝的儿子。第二次显圣 (《见于《马太福音》2 

章)又叫“主领洗节”。东正教和其他东方教会更注重第二次显现。第三次 

显现 (《见于《约翰福音》2章)是在迦拿城的婚礼上。迦拿是加利利的一 

个城镇,位于拿撒勒东北约8英里的地方。有一次迦拿的一家人娶媳妇,耶 

稣和他的母亲及门徒们都参加了婚宴。婚礼进行中酒喝光了。玛利亚对耶稣 

说:“他们没有葡萄酒了”。这家里有六个犹太人洁身用的石缸,每缸可以 

盛两三桶水,耶稣对佣人说:“往缸里倒满水吧”。佣人把缸都装满了水。 

耶稣让他们舀出来给管宴席的人,管宴席的人一尝是上好的葡萄酒。这是耶 

稣的又一个奇迹,从此声望大增。这是第三次显圣。 

     为了纪念耶酥的三次显圣,基督教规定每年1月6日为主显节。主显节 

时人们除了进行宗教仪式外普遍地要大吃大喝一通。据《英语国家史略》(温 

斯顿·丘吉尔著)记载,公元878年1月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与入侵的 

丹麦人大战,撒克逊人的司令部和宫廷设在威尔特郡的奇普纳姆。那是主显 

节的夜晚,经历长期艰苦生活的撒克逊人庆祝这个宗教节日以自娱,因而放 

松了警惕,只顾虔诚地举行礼拜仪式,或喝得酩酊大醉。致使敌人乘虚而来, 

遭到惨重的失败。由此可见,人们庆祝节日以自娱,吃喝是一个主要内容。 

     欧洲各国庆祝主显节风俗也有所不同。在法国,主显节的吃进一步发展 

为富有特色的节日馅饼。这种馅饼中有一只包有蚕豆等物,吃到的人被举为 

节日国王。在塞浦路斯基督徒燃起篝火虔诚祈福。 

     ②圣·瓦伦丁日(2月14日)。这个节日起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后来 

发展为情人节。古罗马人每年2月15日都要祭祀掌管自然的牧神卢佩库斯。 

那一天有青年男女的聚会。会上有一个装着许多姑娘名字卡片的盒子。未婚 

男子可从盒中抽任何一张名片,并与这张名片上的姑娘作为节日伴侣,如果 

青年喜欢这个姑娘便可以继续交往。这种节日习俗常常使一对对青年男女结 

成终身伴侣。基督教对这种盛行一时的异教的仪式无法制止,就试图以纪念 

一个基督教的殉教者来取代古代习俗,他们选中了瓦伦丁主教。 

     公元270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为了战争和镇压人民起义需要兵员,颁 

布法令,不准青年结婚。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对此十分不满,又没有办法。这 

时基督教恩特兰纳的瓦伦丁主教约请青年爱侣到他的教堂去举行婚礼,成全 

了许多人。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派人把瓦伦丁抓到宫里,劝他皈依罗马诸神, 

以免死刑。瓦伦丁神父坚决拒绝。瓦伦丁被关入监狱,他爱上典狱长的女儿, 


… Page 10…

盲姑娘阿斯特里乌斯,并为她治疗眼疾使她重见光明。瓦伦丁神父由于拒绝 

背叛基督教,最后被乱石和木棒打死,死后又被斩首示众。瓦伦丁临刑前给 

姑娘的告别信最后写“你的瓦伦丁敬上”。姑娘在瓦伦丁死后眼睛又失明了。 

     瓦伦丁主教死于2月14日。不久又一叫瓦伦丁的主教也于2月14日被 

杀。 

     公元496年罗马教皇取缔了2月15日的牧神节,规定2月14日为圣·瓦 

伦丁节。在这节日中保留了抽签的方式,但盒子里装的不是未婚姑娘的名条, 

而是基督教圣徒的名条,男女都可以抽签。教会这样作是希望他们仿效圣人 

去生活。但是名条抽中的圣徒的名字,不免使青年人感到索然无味。 

     罗马的牧神卢佩库斯统领着大自然和人间的婚姻,并在2月中让情人相 

会,男女求爱。这种习俗反映了人们的愿望和青年人的需求,但严厉的教皇 

坚决地否定了这一节日的内容,当时是无人敢违抗,无人敢恢复过去的抽签 

活动的。于是青年男子采取了另外一种手段,他们在这一天给自己心爱的姑 

娘赠送情人卡,用来表达对她的爱情,这就是圣·瓦伦丁卡。目前发现的最 

早的情人卡是 1415年由奥尔良公爵查理斯在伦敦塔狱中写给妻子的情人 

卡。 

     ③谢肉节 (狂欢节2月)。谢肉节也是基督教的一个节日,时间一般是 

在四旬斋 (又叫大斋)节的前三天,其间举行大的庆祝狂欢活动。 

     谢肉节的名字是从拉丁语Carne vale而来,意思是“与肉告别”。因为 

教会规定大斋节期间要长时期的禁止吃肉和娱乐活动,所以人们趁封斋之前 

举行宴饮舞会,尽情享乐。 

     据《基督教百科全书》(丁光训,济南出版社)第三章说“狂欢节,特 

指”“天主教徒所过的狂欢周”,该节名称,内容、时间,因地而异,一般 

始于大斋前的主显节。 

     狂欢节的情况,通过安东尼·芒戴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一斑,“罗马 

有一次狂欢节,大约持续三四天,他们称之为 ‘谢肉’。这一期间教皇有意 

离开罗马,听任城中喧闹狂欢。绅士们穿着各式各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