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喜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惊慌失色地四处张望,瞥见路旁有一副干枯的狗头骨,便仓促地从它的上颚拔下一颗牙齿,慎重地用丝绸包好。回到家里,他很虔敬地把包裹交给母亲。
  “这是佛齿。”他对母亲说,“从印度请回来的,您可以用它做为祈请的所缘境。”
  老妇人相信了。她完全相信那是真的佛牙,不断地礼拜、祈请,把它看作是诸佛的示现。经过这样的修行,她找到了长久以来一直在寻找的永恒的宁静。很神奇地,狗牙里生出很多半透明的小珍珠,放射出漩涡形的彩虹光。邻居们天天聚在老妇的佛堂里,大家都很欢喜。
  当老妇临终时,一片彩虹光罩住她,她枯干的脸庞上浮现出快乐的笑容,每个人都感受到她已获得精神的升华。
  狗牙本身并没有什么加持力,坚定不移的信心使得佛的加持进入那颗牙齿,使它变得与佛的真实舍利无二无别。这个故事,使得许多人在心智上都得以提升。

  佛像开口
  康波是西藏南部的一个辖区,当地人以信仰虔诚和聪明而闻名。
  拉萨的大昭寺是西藏最神圣的寺庙,以其内保存有一尊古佛像而闻名,这尊释迦牟尼佛像叫做贾哇仁波切,意译为殊胜、尊贵之主。据说这尊佛像是释迦牟尼在世时依释尊本人的相貌塑成的,几经辗转后来到了汉地——唐代的首都长安,再由汉地带进西藏。远在一千多年前,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此佛像即为当时的陪嫁。依西藏的传统,进入庙宇之前,要做三次顶礼,在神龛及伟大的喇嘛面前亦然。
  住在康波地区的贫苦农民班,长久以来就渴望能去参访大昭寺和那尊西藏最神圣的佛像。终于有一天,这位勇敢的朝圣者套上旅行的靴子,朝着遥远的拉萨徒步出发。
  班到达拉萨后,如愿以偿地进入大昭寺。这座寺庙位于拉萨的中心,正如一顶王冠上正中的那颗大钻石。他一下子就看见了梦寐以求的佛陀贾哇仁波切塑像,它庄严辉煌地耸立在眼前,面带着亲切温和的微笑。
  这位疲倦的朝圣者精神振奋起来,他要在佛像前顶礼膜拜。他脱下布满灰尘的帽子和破损不堪的靴子,把它们放在贾哇佛像的腿上,请他看管。“好好看着这些哦!”班对佛像说,然后就去礼拜。
  当班绕着这尊金色的大佛行走时,他发现成列金光闪烁的酥油灯,排列整齐地供在佛坛上,还有一长列青稞粉做成的圆锥状的供养食子,藏文叫“多玛”。
  “佛陀居然知道我的饥饿和干渴,赐予我食物和酥油!感谢万能的佛陀!”他不知道这是供养给佛像的,心里既吃惊又感激,小心翼翼地把食子浸在酥油灯里吃起来。
  为了回报这意外的招待,班一边大嚼,一边邀请贾哇仁波切到康波地方他简陋的家里吃晚饭。他想妻子一定会很乐意地宰杀猪圈里最肥的那头猪来准备筵席——他不知道慈悲的佛是不喜欢杀生的。这个纯真的农人完全相信贾哇仁波切一定会接受他的邀请。
  吃饱以后,班就在一片热诚中开始绕行祈祷了。这时,一道耀眼的阳光突然照进了原本昏暗的大殿。一位驼背的看庙老喇嘛推门走了进来,一下子就看见了班捣乱的现场。难道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召唤到这犯罪的现场?
  老喇嘛看到那些原本排列整洁的供品,现在却是一片混乱;又看到破烂的帽子和靴子竟然被放在佛像金色的腿上。他愤怒极了,伸手就去抓朝圣者放置的肮脏靴子,想要扔掉它。正在这时候,上方传来了一个深沉的令人折服的声音:
  “放手!这是我从康波来的弟子的东西。”
  老喇嘛大吃一惊,那分明是从贾哇仁波切塑像的嘴里传来的声音。他只好放下靴子,在佛像前的石板上顶礼三次,请求原谅,然后就退了出去。他一边离开一边恭敬地赞叹这个圣殿上不可思议的奇迹。这时候班一直在专注地祈祷,他的信心得到了证明,靴子也完好无损。
  这个奇迹马上传遍了西藏的中部及南方,当然也包括康波地方。但是班不知道自己和这件事有什么联系,他只是对每个询问的人说:“这个年代你都不知道该信什么!”
  据说佛陀还真的接受了班天真的晚宴之邀。班的家,附近有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一天,班看到贾哇的金脸浮现在水下的石头上。他把手探入水中,试着将佛像扛回家。但是佛像实在太沉了,半路上他一失手,佛像掉在地上,嵌入土里,变成了一块大石头。
  直到今天,在偏远的康波地区,虔诚的人民不是人人都能去拉萨和大昭寺,但他们人人都去那块石头边绕行、祈祷。他们知道尊贵的贾哇仁波切就住在附近。

  炖皮浆糊
  同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一样,藏区的不同地域也有贫富之差;如同亚欧大陆大多数地方一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藏的南部比北方富饶得多。在那里,乡间的老百姓喜欢嘲笑有礼貌的拉萨市民。他们嘲笑拉萨人把坚硬带刺的牦牛当作炖牛肉一样的上品;幸运的南藏人,连柔软的羊皮都只是煮透了当作浆糊用。
  有一位从拉萨来的手艺高超的裁缝师,他被邀请到西藏南部去为一户人家缝制精美的服饰。头一天,他被安排到一间舒适的织室中,可以坐在毛毯上织上一整天。可是这位裁缝却没有一心一意地做活,他总是被隔壁屋子飘来的炖羊肉香所吸引。
  “大概这家主人今晚要用炖羊肉来酬谢我吧,那可就太美了。”裁缝师看到窗外一个十来岁的少女提着羊皮走进那间屋子,他馋得心里痒痒,不住地想像:美味的大块羊肉一定正在大锅里翻腾呢!
  可是到了晚上裁缝师失望了,主人没有用炖羊肉来招待他,而是热情地邀请他和全家人共度夜晚(这是西藏当地的一种习俗)。裁缝师推托说第二天一太早还要出发,于是大家各自就寝了。很快,主人全家都进入了梦乡,房子下层的羊群也安静了下来……
  这个时候,裁缝再也克制不住诱惑,他悄悄地起身,溜进了那间已经记熟的屋子,摸到了尚有余热的大锅子。屋里伸手不见五指,他揭开锅盖,一股羊肉香气扑鼻而来,急急忙忙伸手下去,好像摸到了许多温热、黏稠的肉块。裁缝师顾不得许多,把它们全都捞起来,塞进早就准备好了的牦牛皮肩袋,扛起来就逃走了。
  慌慌张张走出了几里路,天终于亮了。裁缝迫不及待地准备享用他抛弃诚实与良心换来的羊肉,可是他一打开肩袋——“啊!”裁缝目瞪口呆。原来这“羊肉”不过是一块块用羊皮煮出来的凝固的胶脂。

  放生
  基于众生平等和悲心是成就菩萨之因的观点,佛教特别重视放生。为自身培养福报而放生固然也很好,但如果是出于纯净的悲心而放生,那就更棒了。当然,正如古老的经文所说,“放生时了知放者、被放者和放的过程都无自性,那才是真正的菩萨行。”
  有一个老喇嘛喜欢在一块平坦的大岩石上打坐,这样可以俯视岩石下面的一潭碧水。他的师兄弟们每天也来到这片幽静无人的地方,在岩石峻谷和山洞内独自打坐,好在没有打扰的情况下进入禅定的境界。
  可是没过多久,这些师兄弟们就发现那位老喇嘛几乎没有安静地坐下过一会儿。每当他诚挚地祈祷完毕,盘起双腿,调好坐姿,刚要开始入定,他就会注意到水面上的一些动静——原来是有虫子掉进水里,正在无助地挣扎。于是他只好撑起老迈笨拙的躯体,伸手把那些微小的生命捞起来放到安全的地方,再坐回到他的岩石座上。他的禅修就是这样,日复一日,把所有禅坐的时间全花在不停地把小虫从水里捞起来上。
  虽然救护一个无助的生命——不论其形体的大小——是理所当然的,但一些喇嘛有时会想:如果老喇嘛到别处静坐,远离这些令他分心的事,他的禅定功夫可能会更好些。有一天,他们终于向老喇嘛表示他们的关心。
  “到别的地方打坐,入甚深禅定,整日不受打扰,不是更能获益?这样您不就可以更快地证悟?如此一来,就能救度所有的众生从轮回苦海中解脱。”有一位僧人这样对老喇嘛说。
  “或许您在池边打坐时闭上眼睛也行啊。”另一位僧友建议。
  “如果您在打坐的时候不断地站起、坐下,反复不下数百次,您如何能开展完全的宁静和坚如金刚般的定力?换句话说,大觉悟者当救众生,何须独事一虫?”一位年轻的学僧比其他师兄更有勇气,更机智地质疑他。
  这位尊贵的老喇嘛很仔细地听着,却没说什么。当全部的人都说了他们要说的话后,他很感激地向大家敬礼,说道:“师兄弟们,诚如您们所说的,如果我整日坐着不动,我的禅定功夫一定会更有结果。但是老朽如我,也曾一再地发愿要将此生此世和所有的来世服务救护众生,我又怎么能够一边闭上眼睛、硬起心肠来祈祷并吟诵大悲观世音利他无私的心咒,一边却任由无助的小生命溺死在我眼前而不顾呢?换句话说,一虫不救,何以救众生?”
  群喇嘛哑口无言。

  惹炯与老妇
  虔诚信徒会邀请博学的僧侣们到他们家里来诵经,有时数周,有时数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此诵经之美德,能够帮助主人累积善业和福德,保存教义,传播佛法,并以此期待功德成熟时能证取无上菩提。
  一个宁玛派的喇嘛被一户人家请去坐在佛堂内念诵几天大乘经典和大圆满的密续。不过他不太会念,这些深奥的经典被他结结巴巴地念错不少字。好在按习俗念诵都是很快的(反正功德主们很少会去仔细聆听),所以喇嘛一点也不担心。碰到不认识的字,他就加快速度,放低声音,喃喃地蒙混过去。
  有一天,主人家不识字的老祖母走进喇嘛诵经的房间,她很费力地在地板上行了三个恭恭敬敬的大礼拜,然后向喇嘛敬茶,坐下来聆听诵经。
  过了一阵子,喇嘛停下来喝热腾腾的奶茶。他从他坐的厚毛毯前方雕刻精美的矮桌子上端起一个有盖的木质茶碗。
  老祖母一直在仔细地听,这时候突然开口:“打从我婴儿时到现在,这家子就很幸运,每年在这房间里,都能听到尊贵的喇嘛们来读诵您前面读的那部经。不论我在房子什么地方,都会在经文里不断地听到同一个名字‘惹炯、惹炯’。但是,尊贵的喇嘛,您似乎不曾诵到‘惹炯’这个尊贵的名字。唉,是您读得不好呢,还是我这老婆子的耳朵不行了?”
  那个糟糕的喇嘛,一下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很滑头地回答:“两个都不是,不是的,亲爱的老妈妈,一点问题也没有。实际上,我还没有念到那里。我马上就会开始念诵有‘惹炯’的那段经文了!”然后他很伶俐地翻到下一页,继续念诵,故意每四句就重复一次“惹炯”,还特别抑扬顿挫地念着,以便使老妈妈高兴。
  老祖母笑了,赞同似地点着头,继续数着她的念珠。她很满意功德正被累积,世上一切遂愿。

  惧内丈夫的三个愿望
  许多人因没有福报而苦恼,但是更可怜的事情则在于福报现行时却没有智慧去善加利用。
  从前有一个惧内的农人叫多杰,他是个为了三餐而耕种的穷人。他有一个喜欢数落人的唠叨老婆叫贝玛拉。多杰经常盼望神能让他唠叨不休的妻子住口,这是他的最大愿望。
  有天早晨他正在满是石子的麦田里耕种,奇迹降临了。他突然看到一位女神站在一块大圆石后面。多杰虽然不知道是哪一尊天神,但他还是直觉地祈求她的加持:
  “恳请您赐予保护与长寿!”多杰放下锄头,匍匐下去。
  “好吧,虔诚的农人。我可以答应你任何三个愿望,你好好想想吧。”女神微笑着答道。
  一眨眼,她就消失了。多杰不知如何是好,提起锄头,就往家走去。天色还早,他知道现在回去,他亲爱的妻子,贝玛拉一定会痛骂他一顿;但是他又迫不及待地要告诉妻子那位庄严华丽的女神以及他的三个愿望。他决定要小心谨慎地思考整件事情,好好利用这意外的恩赐。
  多杰刚走近他们的石头小屋,贝玛拉就出现在门口。果然,她立刻开始痛骂他是个又懒惰又一无是处的人,连两张口都养不饱,更别说要养一大家人,这么早就回来了等等之类,还夹杂着好多西藏的俚语——游荡汉、米袋、大马铃薯鼻(她丈夫的鼻子特别大)……总而言之,她完全不知道丈夫正在盘算着的心事。
  多杰平时一直忍气吞声的,这时候突然震怒起来,“好啊你说我的鼻子,我巴不得我又大又丑的鼻子塞满你的整个厨房!”
  啊呀!谁知他那有名的马铃薯鼻真的飞快地长大,把夫妻二人挤到粗糙的墙边,动弹不得。第一个愿望真的实现了。
  于是贝玛拉大叫救命,多杰不自主地喊:“错了错了,我希望我没有这个鼻子!”
  第二个愿望立刻又兑现了:他的脸上现出一处空白——以前他那长着出了名的大鼻子的地方,突然只剩下两个窟窿,什么都没有了。
  贝玛拉张大嘴巴惊恐地看着丈夫。多杰很快从妻子的表情中了解到了自己的惨相,悲惨地叫着:“我但愿我从来没有、将来也不要在田里碰到那要命的女神!”
  就这样,三个荒唐的愿望都用尽了,可怜的愚昧的多杰又回到了他原来的情况。
  最让多杰郁闷的是,他太太在这件事之后很多天里,一直刻薄地骂他浪费了三个珍贵的愿望。所有这一切只是加深了他受到的侮辱与伤害。“它本来能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好处啊!”他哀叹着,“我们本可以变得很有钱啊!”
  从此以后,他们每天到田野中去祈求那个女神再度降临。不用说,那第三个愿望是灵验的,那神圣的天神再也不会出现。这对不幸的夫妇只好继续他们贫苦的生活。

  在桥下皈依的小偷
  东藏江孜河畔住着一位喇嘛。虔诚的信徒供养了他许多东西,但喇嘛对此毫不关心,这些供养物也只是随便堆在那儿。
  有一天,一个小偷来他的佛堂想偷那些供养,很不巧,喇嘛直觉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