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橄榄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亲亲橄榄油-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传着“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这样有些刻薄的说法。而“康乐氏”收到的这些应征女博士的资料,说明她们不仅学问做的好,而且美丽优雅、热爱生活。我们支持女博士作形象代言人,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人人平等的权利,女博士作为平等公民之一,有权利进行代言与否的选择。  其次,找女博士来做产品代言人,就活动本身来说利大于弊。第一,女博士以其较高的知识层次和文化素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公信度和说服力,面对辨别和选择能力越来越强的消费者,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商业发展和社会诚信作出贡献;第二,女博士代言食用油这件事也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达到社会性与商业性的互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第三,可以深化和立体女博士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让人们看到一个健康、靓丽、有深度、好气质的女博士群体。这样的活动既有社会意义,又有商业效益,还可以让现代知识女性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不正是我们追求的多赢目标吗?有何不可?


第三部分橄榄油与女博士(2)

  反方:众所周知,商业广告中产品形象代言人大多是年轻美丽的女性,利用自己的外表吸引公众的视线,并不需要代言人有多少知识储备、文化素养。越来越多的此类活动在进行,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误导了舆论和公众,许多人甚至女性本身都认为外表才是女人最重要的。如某女作家的一句名言,美貌是上天给女人的最高奖,其余智力、才气等都只是安慰奖…。。这严重影响了新一代的价值取向。而女博士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应该以学术、操守赢得尊敬和掌声,在公众心目中树立美好典范,而不应该耗费时间和经历在此类活动上,耽误了学业岂非本末倒置?弊大于利。  招聘者如是说:面对鲜花和板砖,招聘者并没有动摇。他们表示,“康乐氏”刚进入中国,为尽快取得中国市场的认可,在中国本土寻找品牌代言人,树立康乐氏橄榄油健康时尚的品牌形象,是众多工作当中的一个重点。因为总裁自己毕业于北大,对北大相对比较了解,所以最初将代言人的选择范围锁定在北大、清华的在校学生,这些中国最著名学府里的天之娇子自然是智慧的象征。他们在清华和北大的BBS上发了招聘代言人的帖子,并请朋友在校园中寻觅。  报名颇为踊跃,在应征的队伍中,竟然发现了不少女博士靓丽的身影。“我们最先选择的不是遇辉”,招聘方说,“经过多番筛选,来自清华大学的一名博士生外形、谈吐、精神面貌和应变能力都很突出,我们决定录用其为品牌代言人。不料,几乎是在签约前的最后时刻,这名博士生最终因为其家人的反对而放弃机会。”虽说其他候选人中不乏优秀者,但是,代言人不仅要推广橄榄油这种产品,更要诠释健康生活的理念,而已有的应征者在这一方面却相对薄弱,因此决定继续寻找新的候选人。而且,在前一批面试过程中,一些博士生对产品的理解相当透彻,对品牌的诠释也很到位,对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更是给招聘者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新一轮招聘的范围被缩小到北大、清华两校的在校博士生。  一直以来,在社会上人们对女博士都有一种偏见,认为他们刻板、沉闷、没有生活情趣,甚至还流传着“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这样有些刻薄的说法。而“康乐氏”收到的这些应征女博士的资料,说明她们不仅学问做的好,而且美丽优雅、热爱生活。为什么不就找个博士来做代言人呢?一来为女博士正名,通过她们个人健康靓丽的形象纠正人们对这个群体的偏见;二来女博士代言食用油这件事也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达到社会性与商业性的互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既有社会意义,又有商业效益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提到最后选定的北大女博士遇辉,初次见面,她即以阳光、健康的年轻知识女性形象吸引了招聘者的目光。于是,原定的人选确定时间被推迟,遇辉赶上了面试的末班车,并且最终从众多应征者中脱颖而出。  主人公总结陈词:面对纷纷扬扬的言论,一下子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的代言人遇辉始终平静面对。出生在一个东北农场,并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的遇辉,作为知青子女返城回到哈尔滨后,在松花江边的一所初中读书,后来进入省重点高中,并如愿进入南开大学读本科;此后顺利的考到北大读硕士,并转成硕博连读。在北大,遇辉有幸得到学术领域的多位名师的指导,参与了多个项目和课题的研究,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昔日的系研究生会主席,遇辉博士在任期间策划并组织了系内及院系间的多项活动,曾获得北京大学杨王院士奖学金,北京大学佳能优等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等多个重要奖项,亦有过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作访问学生的经历,还曾与IBM中国研发中心合作,参与了多个项目的设计和实践工作,目前正在从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项目研发工作。活跃于校园文化生活与专业学术领域的遇辉博士能够在康乐氏代言人选拔中力克北大清华两校参选的众多出色女生,不但因为其具有过人的经历,更要得益于其智慧和为健康事业做出贡献的热情,正如她所言:“我不是最漂亮的,我胜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我的健康、自信和文化素养,以及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的热情;这也刚好与康乐氏企业文化相匹配:健康与智慧,凝聚美丽人生。”谈及该次参加康乐氏橄榄油形象代言人选拔的原因,遇辉表示,橄榄油是一种最健康的食用油,康乐氏金牌初榨橄榄油是其中的顶级产品,具有上乘品质,希望通过推广好的产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传递崇尚健康的理念。当然,借此机会,也可以展示女博士的积极形象,改变人们对女博士的一些不恰当的评价。既然担任了代言人一职,就会尽职尽责积极参与到康乐氏系列健康活动当中,与西班牙康乐氏橄榄油中国各地的经销商一起向国人普及健康的食用油使用知识和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本身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当然,作为一名博士生,有信心有能力适当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学业始终是自己最看重的,不会因为这件事而使它受到任何影响。  专家点评:对此,一些专家也发表了相关看法。著名人力资源专家蔡运彬先生认为,因为这代言人的头上戴了两顶桂冠——北大、女博士,如果换成其他大学,如果这博士是男儿身,这新闻铁定是不会炒起来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春苗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其实遇辉是个明白人,“康乐氏”招聘活动的策划人更是精明。“从营销的角度讲,他只不过选择了一种合理的推广方式罢了,他没有选择明星代言,却选择了在人们心中形象神秘的女博士,事实上,他不经意间挠了社会之痒。”  可以看出,随着大众对新事务的接受能力的日渐提高,一些不违背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新创意、妙点子,在某种程度上说恰恰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橄榄油和女博士结缘的经历,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出品人、经销商对作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在市场中的定位和营销理念;通过这样一个代言活动,向大众展示了油品之王――橄榄油的丰富内涵和高贵品味,加深了人们对橄榄油的信心和喜爱。


第三部分一品定优劣(图)

  橄榄油的鉴定和葡萄酒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品尝。  橄榄油的品尝几乎是一种艺术,如今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和消费者都想学会如何品尝橄榄油,并把它视为一种享受。进行品尝时,把约15毫升的油,注入玻璃高脚杯中,杯口要窄,便于留住香气。用双手捂住,用手温将杯子温热,同时缓慢而猛烈地吸气,以体验香味。接着,呷少许油,同时吸气,让橄榄油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口腔,并让其向喉部下滑。您将在舌尖感受到甜味,随后,整个舌部充满苦味,特别是舌根,最后在喉头,出现辛辣的感觉。  我们所说的〃甜〃味,并非糖的味道,而只是一种淡淡的感觉,有时伴有类似绿杏仁或干杏仁的滋味。橄榄油的〃苦味〃是一种咀嚼刚采摘的树叶或青草的味道。〃辣〃味也是一种触觉感受,这是使用处于成熟期的橄榄制成的油所具有的特性。不同的品尝者可以体会到不同的口味,可谓七彩纷呈。  根据国际橄榄油协会制订的橄榄油品尝法,除了必须使用有色玻璃制成的品尝杯,以免品尝者因可以是先清楚窥见油色而先入为主影响判断外;在实际品尝上,则可以分为以鼻子嗅闻的“香’,和以味蕾、喉韵感受的“味”。  “香”的部分,与葡萄酒类似,常以诸如:杏、青草、绿树叶、苹果……等水果植物香气作为评断时的评语。“味”的部分,则从含入一口橄榄油一直到咽下喉咙为止,依口腔与喉腔的感受结构,分为舌尖的“甜味”、舌根的“苦味”、以及一路到喉韵的“辣味”等不同层次。基本上,各种味道间彼此和谐均衡、且个性独特者为最极品。  这样的做法一定可以让您找出对一瓶好油的感官经验。不过在彼得。梅尔的《重返普罗旺斯》中;有这样一段对橄榄油品味方式的经典描述,可以让你对橄榄语的美妙感觉有更直接的体验:  “这里(普罗旺斯)的品尝方法更别具乡土气息。我们得到一块松软的面包,每个人从大块面包上撕下一小块,用拇指在面包上压出一个小凹槽。大家传递小瓶子,轮流小心谨慎地将橄榄油倒在面包上的小槽里,然后低下头,很陶醉地闻油的芳香。接下来,他们才像小鸟喝水那样一点点地将橄榄油啄进嘴里,在喉部转几圈,然后才依依不舍地吞下去。然后吃掉沾满橄榄油的面包,贪婪地舔吮拇指,我也如法炮制。  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品尝方法,比其他的要简单一些。比如说,在科斯加,人们要先向手里滴上几滴橄榄油,然后用手指暖热,据说吮手指还是从科斯加人那里学来的。还有土豆法,在将橄榄油滴到蒸好的土豆片上,在品尝过程中还要不时地用苹果清理一下口腔上颚。不论哪种方法,都要求做几次深呼吸,以消除异味。这听起来很容易,但试起来就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了。你很快就会尴尬地发现,要在半张的嘴中含住流动的橄榄油而不使之流出来,是一件颇见功力的动作。当品尝橄榄油的人济济一堂的时候,你只需观察一下他们的下巴上有没有油就知道哪个是新手。这一次,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我了。可是除掉那些被我浪费的,至少我嘴里存留的橄榄油已经足够回味无穷的了,多么美妙,多么香喷喷的橄榄油啊,回味中还有点淡淡的辛辣味!”


第三部分关于“品质保证”

  要想成为了解橄榄油的内行人士,对一个技术用语一定要有所了解,那就是“品质保证”。众多橄榄油厂中,最受肯定的便是原产地指定商标(DO)的特产地,一方面是因为质量没话说,再者是被归为此类的橄榄油厂,几乎都是对橄榄以及与所有橄榄有关事物都有极度痴狂的情结,在制作上往往也会格外用心。目前在中国也比较容易找到这样的食品了。1992年欧盟创建了一个用来保护及推广传统和地方风味食品的体系,对来自欧盟各国的传统及地方特色食品进行以保证其质量。一个产品是否能享有受保护的“殊荣”,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受保护产品一般是局部地区气候特征、历史悠久的制作方法、高质量的原材料、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结合。    地理标志是用于商品上的具有特殊地理来源和与原产地相关的品质或声誉的标记。最通俗地讲,地理标志是由商品的原产地名称构成的标志。农产品通常都具有源于其产地的品质并受当地诸如气候和土壤这些特殊地理因素的影响。某一标记是否能作为地理标志,是一个涉及到国内法和消费者观念的问题。地理标志可以用在各种类型的农产品上,比如说“图斯卡尼亚”,就表示产于意大利某一特定地区的橄榄油(例如这种商品在意大利就是通过1992年2月5日的第169号法律给予保护的),或者象“罗克福尔”,则是指产于法国的奶酪(例如这种商品在欧盟是根据欧共体第2081/92号条例以及在美国则是根据第571。798号美国证明注册商标给予保护的)。    ;什么是原产地名称?  原产地名称是地理标志的一种特殊类别,用于那些单纯或基本上是因产品生产的地理环境而具有特殊品质的产品。地理标志的概念包括了原产地名称。在《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成员国中受保护的原产地名称可以举出以下几种作为例子:“波尔多”指产于法国波尔多地区的葡萄酒(注册号80),“哈瓦那”系指在古巴哈瓦那地区种植的烟草(注册号479),“特基拉”则指在墨西哥一些特定地区生产的烈酒(注册号669)。    ;地理标志的作用是什么?  地理标志表明产品的来源决定其特殊品质的某一特定产地或产区。产品的品质和声誉源于该产地,比如所有康乐氏橄榄油的原产地国一栏都是“西班牙”,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鉴于这些产品品质取决于地理生产地,因而在此种产品及其原产地之间就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联系”。    ;为什么需要保护地理标志  消费者把地理标志理解为代表产品原产地和品质的标记。地理标志中有很多已经取得了很有价值的声誉;如果不对其加以适当保护,那么不正当的商业行为就可能鱼目混珠,损害了消费者和合法的生产者的权益,使消费者受到欺骗,让其误以为他们所购买的是具有特殊品质和特点的真货。(这句话可以删掉了,完全多余)合法的生产者也蒙受了损失,因为别人抢走了他们的生意,同时也损害了其公认的产品声誉。  ;地理标志和商标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商标是企业为使其商品和服务有别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