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 

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伐之势, 

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①。二、强调“气势”和“神速”。 

主张以压倒敌人的英勇气势,即“静如强弩之张,动如关机之发”,“退如 

山动,进如风雨”之势消灭敌人。三是知己知彼。了解敌我双方,以己之长 

击敌之短,以夺得战争的胜利。 

     在《将苑》一书中,主要论述“为将之道”。首先,将帅必须掌握“兵 

之权”和“兵之势”;其次,根据将帅的才能和作用,将之分成若干种类型; 

再就是选拔将帅的方法,总结出7条“知人之道”作为选拔标准,使小人不 

得道,“贤才居上,不肖居下”,“三军悦乐”,立于不败之地。 


… Page 124…

                               七、古代印度 



     进入古代后期的印度,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战争之后,逐渐结束了前一时 

期列国并立的分裂局面,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君主专制帝国——孔雀帝国,使 

印度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期间鼎盛一时。约在公元前187年,孔 

雀帝国的末帝被杀,帝国至此结束。之后,印度又陷入分裂状态,内战与外 

侵交错,直至公元4世纪初出现笈多王朝。经过多次征战,才使整个次大陆 

北部复归统一。到了公元5世纪中叶,中亚嚈哒人(白匈奴)侵入次大陆, 

致使笈多王朝趋于瓦解。 


… Page 125…

                         1。六个兵种与五类军队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印度正处于列国时代,大大小小共有100 

多国,其中有16个大国,摩揭陀和居萨罗位居前列,尤以摩揭陀最为强大。 

为了打败对手,向外扩张,称霸列国,各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战争频 

繁不止,由此促进了战争艺术与军事技术的提高与发展。各国的国王们赖以 

作战的重要支柱是一支精锐的常备军。“国王可以利用军队,试图取得他所 

渴望的东西。”①常备军的规模不同,人数不一,但其兵种却大体可以分为 

步兵、车兵、象兵和马兵四类。这在印度早期的佛教文献中有具体描述,“军 

有四种:象军、马军,车军,步军。象军者,四人护象足,是名象军。马军 

者,八人护马足,是名马军。车军者,十六人护车,是名车军。步军者,三 

十二人执持兵仗,是名步军。是名四种军。”②此四类兵种乃是古代印度的 

传统兵制。 

     公元前4世纪,出身于孔雀宗族的旃陀罗笈多(月护王)利用人民起义 

反抗希腊马其顿统治的力量,趁机崛起,于公元前324年在西北印度自立为 

王。据说,旃陀罗笈多曾访问过亚历山大,目的是想得到亚历山大的援助, 

以推翻印度的难陀王朝。“亚历山大因为这个青年(指旃陀罗笈多)的放言 

高论,曾下令将他处死,不过他很快就逃脱了。”③之后,旃陀罗笈多在一 

个名叫温德亚的森林之中发现了一处地下库藏,以此募集起了一支军队,打 

败了难陀王朝的国王,赶走了亚历山大撤军后留下的那些地方官,建立了自 

己的统治,称其建立的王朝为孔雀王朝,定首都于华氏城。以后,月护王又 

 “以六十六万人的大军横扫印度,并征服全境。”④ 

     从史料记载来看,月护王的军队除了具备印度传统的四类兵种——步 

兵、骑兵、战车兵和象兵——之外,还有海军和辎重兵两类兵种,共计六个 

兵种。古希腊作家斯特拉波也记载了孔雀王朝时期的军事机构,认为它一共 

有六部:第一部是海军部,该部设有舰队司令;第二都是后勤部,主要负责 

军事运输等事宜;第三部主管步兵;第四部主管骑兵;第五部主管战车兵; 

第六部主管象兵。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谈及兵种时,在步兵、骑兵、 

战车兵和战象兵四类兵种外,还加上了海军、劳工队、侦探和地方向导。这 

里的劳工队指的是军需物资运输队,其主要任务是把军粮、军事装备及武器 

装运到前线,解决部队的军需;侦探则是为部队作战提供情报的人,部队根 

据他们提供的情报制定相关的政策,采取相应的行动;地方向导的作用则是 

为大部队带路,以便准确地找到目标,打击敌人。据说,月护王曾成立了一 

个密探组织。《政事论》的作者考底利耶将此时的侦探分为两类:固定侦探 

 (萨摩斯太)和流动侦探(散查罗)①。考底利耶还提到步兵、骑兵、战车 

兵、象兵等长官的薪俸是4000帕那②。此外,孔雀王朝时还新出现了一种名 

叫摩诃摩特罗的高级官员阶层,他们受命于国王,有的负责总务,另一些主 

持司法,还有的统领陆军,或被委任从事其它事务。印度史学家认为,“使 

用战象作为战斗部队的正规编制和创立摩诃摩特罗的机构主持作战部”③, 

这是孔雀王朝时期印度在军事组织上进行的重大改革。希腊作家麦加斯梯尼 

也作了相关的记载,他认为,摩诃摩特罗这一高级官员阶层“也分成六部, 

每部由五人组成。各部管理一个特定部门——海军、给养和运输、步兵、骑 

兵、战车和战象”④;反映出军队的重要性加强,统治者不得不重视并强化它。 

有人认为,有可能在孔雀王朝的创立者建立一支庞大的海军以前,印度河三 


… Page 126…

                                          ① 

  角洲地区的统治者们已有小型舰队 。正是由于有了一支强劲的军队,月护王 

  才大体统一了印度,使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大体统一的帝国,其疆界可能 

  南达迈索尔。 

       据希腊作家记载,孔雀王朝时期有三种重要官员,他们是县官、市区委 

  员和负责军事的军官。军队往往由国王亲自统率。总的来看,古代印度的军 

  队可分为五个种类:正规的世袭军队(摩罗)、雇用军队(布利陀)、社团 

  或行帮军队(什列尼)、野蛮部落(森林部落)提供的外援军队(阿陀毗迦)、 

                                             ② 

  藩主或同盟者提供的军队(密多罗)。 

       具体说来,正规的世袭军队乃由职业军人组成,中国古代名僧玄奘称之 

  为“国之战士”,他们从国家领取薪饷,跟随国王出征打仗,和平时期仍由 

  国家供养。希腊作家麦加斯梯尼将印度居民分成七个种姓,士兵排列第五位, 

                                         ③ 

  并指出他们“由国王出钱供养。”雇佣军队则为领取薪饷而受雇于军中,受 

  雇一日领取一日的报酬。当马其顿人入侵印度时,曾试图自己航行,但却多 

  次失败。于是,他们不得不雇佣印度河三角洲的熟练水手帮他们驾驶船只, 

  驶向海洋。 

       社团或行帮军队指的是一种民兵,他们在军队中作短时间的服役,主要 

  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军队提供后勤服务,例如,为军队制造甲胄,建造其它 

  军事建筑等。 

        由野蛮部落提供的外援部队多在紧急状况下出现,帮助正规部队作战。 

        由藩主或同盟者提供的军队则多为临时性的援助,共同对付强大的敌 

  人。《摩奴法典》中提到两种形式的结盟,“两国国王约定共同行动、共同 

  进军的结盟,和应分别行动的结盟。”① 

       在孔雀帝国时期,国王要用相当多的费用维持庞大的军队。据古罗马名 

  作家普林尼的记载,月护王旃陀罗笈多的军队有步兵60万,骑兵3万,战象 

  9000,此外还有战车。保护御驾的任务交由一群英武的女侍卫负责。恒河流 

  域的难陀王朝的国王则拥有一支8万骑兵、20万步兵、8000战车和6000战 

  象的大军。印度河流域的杰卢姆河与奇纳布河之间的波鲁斯王国国王有步兵 

  5万,骑兵3000,战车千辆和大象130头。这样一些庞大的队伍均由国家供 

  养。 



①  '印度'R ·C·马宗达、H ·C·赖乔杜里、卡利金卡尔·达塔: 《高级印度史》上,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第 



79 页。 

② 参见崔连仲《世界军事后勤史》古代部分,金盾出版社1988 年版,第143 页。 

③  '印度'恩·克·辛哈、阿·克·班纳吉:《印度通史》第1 册,商务印书馆1973 年版,第123 页。 

①  '法'迭朗善泽: 《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161 页。 


… Page 127…

                               2。武器装备与军事工程 



       根据专家的研究,这一时期印度的武器装备形式多样,十分复杂,但大 

  体可归类为军械与武器两大类。 

       古代印度的军械有固定军械与活动军械之分。具体说来,固定军械有10 

  项。它们是:①萨罗婆德帕陀罗,其形状如车轮一般,将其安放在城岩上, 

  轮盘一转,上面的石块如骤雨般四处降落;②耆摩陀迦那耶,此乃射箭武器, 

  里面装有许多箭矢,可自动射向敌人;③波胡木诃,这是安放在城墙上的守 

  望塔,可容纳数名弓箭手,战斗开始时,弓箭手在此齐放密箭;④毗舍瓦西 

  卡底,这是一种堆砌在城外的倾斜着的墙壁,敌兵一旦接触,即被压得粉碎; 

  ⑤森卡提,是一种钉在木头上的发火装置,其杀伤力很强,它可将敌军的大 

  型军用设施甚至王宫烧掉;⑥亚那迦,一种安装在轮子上的长木棍,可向敌 

  人投掷;⑦波罗阇那迦,一种盛水器械,专用于灭火;⑧巴胡因陀罗,乃两 

  个相同的圆柱形状之装置,一旦开动其机关,便可将敌人拽倒杀伤;⑨阿罗 

  特巴胡;⑩优罗陀尼胡。活动军械更多,共有16项。可细分为:①旁查利迦, 

  一种障碍物,在木头上钉入锋利的铁钉,将之置于护城河中,以阻止敌军攻 

  入;②提婆檀陀,钉有铁钉的木桩,竖立于城墙之上,作护城之用;③苏迦 

  里卡,装有棉花或羊毛的大型皮囊,是一种预防敌军投掷石块的抵挡物;④ 

  摩斯罗耶舍提,一种木棍,与标枪的作用相同,以上等木料制作而成;⑤诃 

  斯提婆罗迦,形状为三角或双角的长木棍,用于驱使战象后退;⑥塔罗婆里 

  陀,圆盘状的风扇;⑦靡陀迦罗,在木棍顶端嵌上石丸,向敌人投掷;⑧迦 

  塔,一种铁制武器;⑨斯帕里迦陀拉,一种带刺的粗木棍,即狼牙棒;⑩俱 

  塔罗,即锄头或镐,用于挖掘堑壕;(11)阿斯伐提摩,即皮面鼓;(12)优塔 

  提迦,一种摧毁城堡的武器;(13)优陀帕提摩,一种排除路障的器械;(14) 

  舍特尼,一种大木梁,上钉有尖铁钉,置于城墙上面,一经推动,可使爬上 

  城墙的敌人随之滚下墙去;(15)特里首罗,即三角镖枪;(16)旃迦罗,即轮 

  盘。 

       战士的武器装备也有许多,仅尖端锋利的武器(名叫“诃罗摩迦”)就 

  有11项:①铄积底,一种金属制的手执武器,约有4臂长;②帕罗斯,约 

  24安古尔(1安古尔=1英寸)长的双柄铁制武器;③恭特,长约7臂(或6 

  臂或5臂)的标枪;④哈特迦,三角矛;⑤朱底帕拉,巨型标枪;⑥首罗, 

  尖角矛;⑦达摩罗,前端如箭形,长4臂 (或4臂半、或5臂)的木棍;⑧ 

  猪耳,顶端如猪耳形的锋利木棍;⑨迦那那,长有20、22、24安古尔,中间 

  有双柄,两端各有三角的铁制武器;⑩迦罗帕那,即矛,重量分别为 7、8、 

  9迦尔沙 (1迦尔沙=16克),很轻,实际上是箭;(11)特拉悉迦,尖端锋 

  利的铁制武器。斧、铲、戟、镐、锯也属锋利武器。 

                                                                        ① 

       弓箭也是士兵的常备武器。“印度弓的长度为4至5英尺”,多用棕榈、 

                                                                               ② 

  竹子、木头或兽角制作,“也试用过一些包括金属在内的别的材料”。弓弦 

  则用几种藤蔓植物纤维、竹子纤维以及羊肠制作而成。迦罗摩迦、桥檀陀、 

                                                               ③ 

  特鲁那便是3种弓的名字。“箭的长度为2至3英尺”,可分为竹箭、大箭 



①  '美' T ·N·杜普伊:《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7 页。 

②  '美' T ·N·杜普伊:《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7 页。 

③  '美' T ·N·杜普伊:《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 年版,第7 页。 


… Page 128…

  或铁箭,箭矢用木、骨、铁制作而成,其作用是切割、穿刺和撞击敌人。孔 

  雀王朝的建立者旃陀罗笈多的开国功臣考底利耶写有《政事论》一书,书中 

                                                                                           ④ 

   “战争”一节还提到有“带刺的箭,带毒的箭,以及在尖端用火烧红了的箭。 

        在战斗中,印度士兵也使用剑作为武器。就其形状来看,剑有弓形剑、 

  圆形剑和细长形剑3种。剑柄由犀牛角、母水牛角或象牙制成,也可用木或 

  竹制成。 

        石块也常被古印度人作为战斗武器,其中有用器械发射的石块和用手投 

  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