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权已与曹操取得联系,出兵夹攻关羽。十月,孙权命吕蒙为大都督,率兵从 

长江逆江而上,直趋江陵。为蒙敝关羽守军,吕蒙将战船冒充商船,兵士躲 

在船舱里,摆橹兵士着白色服装,扮着商人。吴军日夜兼程,一直开到南郡、 

公安,未经战斗便使糜芳和傅士仁投降,顺利夺下荆州首府江陵。 

     为了瓦解蜀军斗志,笼络人心,吕蒙在进入江陵之后一方面厚待关羽的 

将士家属,一方面为百姓治疗,给予百姓药物、粮食和衣物,并下令封存府 

库,严明军纪,不许吴军侵害百姓利益,使江陵地区的局势很快恢复正常。 

     关羽得知江陵失陷的准确消息后,立即收兵南下,准备反攻。他曾派人 

去见吕蒙,打听将士家属的情况。吕蒙善待来者,并让他们在城中自由观看 

和访问,还准许他们带回蜀方将士的家信。这些人回到部队以后,将此消息 

告知蜀军将士,大家得知家属老少平安,生活比平日还好顿时斗志全无,军 

心涣散。关羽自知已处于势孤力弱的境地,不得不西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 

南),吴军围困麦城,关羽弃城逃走,其部下和将士纷纷离去,跟随关羽者 

仅十几个人。十二月,关羽一行人行至彰乡 (今湖北当阳东北),被吴军捉 

住,吴军将关羽斩杀,荆州各郡县落入孙权之手。 

     关羽是刘备的心腹大将,他们在一起经历过许多患难。关羽被杀,给刘 

备以沉重打击。而荆州的丧失,对刘备的打击更为沉重。章武元年(公元221 

年),刘备正式称帝以后,立即决定对吴用兵,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在 

此之前,曹操已死,其子曹丕在洛阳称帝,正寻机并吞蜀吴两国。因此,蜀 

国一些大臣名将不主张攻吴,将军赵云以为,目前蜀之大敌为曹操而非孙权, 

先灭曹魏,孙吴自然顺服蜀国。此时刘备报仇心切,听不进不同意见。孙权 

不愿扩大两国纠纷,两次派使者前往讲和,刘备也断然拒绝。 

     进攻前,刘备派张飞率兵万人以为先头部队,从阆中 (今四川阆中西) 

向江州(今四川巴县西)进发。由于关羽与张飞乃患难之交,此次出兵替朋 

友报仇,张飞的心情格外激动,平日对部下便很粗暴的他,如今对下属更加 

苛刻,引起部下严重不满。因此,在队伍出发之前,张飞被部下叛将杀害。 

刘备闻讯更加震怒,七月,刘备命诸葛亮留守成都,自己亲率主力军8万人 

大举伐吴。 

     在孙吴方面,因求和不成,只得积极应战。为了防备魏军趁机进攻,孙 

权派遣使者联络魏国,并送还了被关羽俘获的魏将于禁,暂时解除了来自北 


… Page 115…

方的威胁。此时,吕蒙已死,孙权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 (最高军事长官), 

率吴军5万人马,西上拒敌。 

     蜀军的先头部队由吴班、冯习率领,翻山越岭,攻入吴境,在巫县 (今 

湖北巴东)打败吴军,进占秭归 (今湖北秭归)。公元222年1月,刘备的 

大军到达秭归,并在那里制定了作战方案。他派出军队进攻彝陵,并封锁了 

长江两岸。此时,刘备方面在地形、兵力和士气上均占有明显优势,如若与 

之硬拼,吴军定吃大亏。为此,陆逊采取诱敌深入、等待时机、后发制人的 

战略方针,向东实施战略退却。 

     2月,刘备为防备魏军偷袭蜀军侧翼,乃派镇北将军黄权率一支军队驻 

扎长江北岸;又派侍中马良至武陵,带去大量金银财宝,并以封官许爵的手 

段争取当地“蛮族”首领北上助蜀一臂之力;同时派前部督张南率军直攻夷 

道 (今湖北宜都)。各路军进展顺利,刘备率主力越过彝陵,继续东进,一 

直打到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并在此扎下大本营。蜀军深入吴境五六百里, 

沿途建立几十个营屯。蜀军先头部队在张南率领下在猇亭以南的夷道北与孙 

权之侄孙桓激战,孙恒败退夷道城,迅速被蜀军包围,差人要求陆逊支援。 

吴军部分将领主张分兵增援,并趁蜀军立足未稳予以反击,陆逊一一制止, 

诸将大惑不解。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陆逊停止退却,转入防御,但仍避免 

与蜀军决战。 

     刘备企图一举打垮吴军,屡屡派兵向吴军挑战,天天派人到阵前辱骂, 

刺激吴军应战,但陆逊仍置之不理。刘备速战速决的计划无法实现,双方在 

彝陵、猇亭一线相持达半年之久。时间一长,汉军欲战不能且营地分散,供 

应困难;加之天气渐渐热起来,大江南北暑气袭人,士气低落,斗志涣散。 

刘备只好将水军移至陆上,在山林中扎营,依傍溪涧,结营40多个。 

     陆逊认为,此时对蜀作战的时机成熟,决定由防御转入反攻,于是立刻 

动员吴军投入反击战中。为摸清蜀军虚实,陆逊先派出小股部队作试探性进 

攻,虽惨败而回,但却带回大量情报,摸清了蜀军的薄弱环节,决定用火攻 

反击蜀军。 

     阴历六月,江南一带常刮东风。陆逊命吴军士兵每人手持一把茅草,在 

一个刮着大风的黑夜,冲到蜀军阵地,顺风放起火来,焚烧敌营。黑夜之中, 

蜀军被大火惊醒,顿时大乱,40多个营盘被火海淹没,蜀军死伤无数。吴军 

趁势冲向对方,借助火威,杀得蜀军人仰马翻。蜀将张南、冯习和蛮族首领 

被杀,大将杜路、刘宁被迫投降。刘备在混乱中率领残余人马逃至附近的马 

鞍山 (今湖北宜昌西北),令蜀兵坚守山头。陆逊指挥各路军队奋力冲杀, 

经过激烈战斗,将蜀军团团包围。刘备带少数人马连夜突出重围,逃归白帝 

城 (今四川奉节东)。 

     此次战争吴军大获全胜,蜀军损失惨重。刘备率领的7万多人大部分伤 

亡和逃散,车、船、器械和军用物资损失殆尽。战争初期派往江北镇守的黄 

权也因后路被切断而投降曹魏。公元223年刘备死于白帝城。 

     彝陵之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战例。战争中,从蜀 

吴国力及参战兵力来看,蜀国明显优于吴国。但刘备报仇心切,骄傲轻敌, 

进入吴境500余里,使蜀兵在崇山峻岭里长途跋涉,消耗了兵力。 

     刘备命蜀军在秭归到彝陵之间数百里内沿途设营,战线拉长,兵力分散, 

既要对付吴军的反攻,又要防范魏军的袭击,不利于集中兵力作战;而吴国 

则在刘备大举进攻时,作好了解除北方威胁的工作,专心攻打蜀军,取得胜 


… Page 116…

利。 

     刘备劳师远征,求战心切,而陆逊则避其锋芒,以逸待劳,实施必要的 

战略退却,使对方战线拉长;退至彝陵后又坚壁不出,使对方意志消沉,斗 

志减弱,难耐暑热,舍舟登陆,于山林中扎营,趁此以火攻之,消灭蜀军, 

取得决定性胜利。 


… Page 117…

                                7。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发生于淝水 (淮水支流,在今安徽寿县境)的一 

场战争,前秦主苻坚为实现全国统一,对东晋发动了一场封建兼并大战。 

     西晋灭亡后,中国北方出现分裂割据局面,北方进入历史上所谓的五胡 

 (匈奴、羯、鲜卑、氐、羌)十六国(前赵、后赵、前凉、后凉、南凉、北 

凉、西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后秦、西秦、夏、汉)时期。 

     永和七年(公元351年),氐族人苻健在长安自立为大秦天王,次年称 

帝,史称前秦。升平元年(公元357年),苻健之侄苻坚即位,抑制不法贵 

族和地方豪强,恢复生产,兴修水利,缓和民族矛盾,仓库充盈,兵强国富, 

使前秦成为北方的一个强国。在此基础上,苻坚着手北方的统一战争。以太 

和六年 (公元371年)至太元元年 (公元376年),苻坚用6年时间进行征 

战,实现了北方的统一。随后,踌躇满志的苻坚立即着手统一天下的事来, 

位居江南的东晋王朝成为苻坚的主攻目标,淝水之战由此开始。 

     战前的前秦虽统一了北方,称雄一时,但因境内民族成份复杂,民族矛 

盾仍旧尖锐;加之前秦连年用兵,国力受损,兵疲民困,理应休养生息,解 

决好内部矛盾,充实国力,然后再行对南方作战。但苻坚却被北方征服战争 

中的一连串胜利冲昏头脑,目空一切,急于一统天下,对东晋发动战争。 

     在东晋方面,朝政大权此时被北方大族谢安控制。谢安是当时的一位有 

作为的政治家,在他的治理下,东晋朝廷“君臣辑睦,内外同心”①,国内 

生产有了发展。为增强军事实力,谢安还命其侄谢玄招募并统领数万名青壮 

年组成的兵士,驻在广陵 (今江苏杨州),是为北府兵。这些士兵多为北方 

流民,因北方胡族争战,致使他们有家难归,流亡京口江苏镇江一带。他们 

对北方胡族政权有国破家亡之恨,因此在与之作战时十分勇猛。在淝水大战 

前,东晋具备有一定的抗击前秦的实力。 

     太元三年 (公元378年)春天,苻坚派遣其子符丕做统帅,统兵17万, 

进攻东晋的襄阳;另遣大将彭超,率军7万,向东晋的彭城(今江苏徐洲)、 

淮阴和盱眙进击,从三个侧面配合符丕的攻战。由此拉开了前秦对东晋的战 

争序幕。 

     这年四月,符丕的17万大军向汉水北面开进。到达之后,符丕命令石越 

强渡汉水,石越率5000骑兵乘筏渡江,很快渡到南岸,占领襄阳城外郭。不 

久,主帅符丕和其他秦兵也全部渡过江来,不分昼夜地攻打襄阳城。襄阳守 

将朱序带领晋军将士奋力抵抗,屡败秦军。朱序之毋还组织城中妇女构筑一 

道内城 (夫人城)加固城防。由于军民齐心协力,襄阳城守卫战持续一年之 

久。苻坚恼怒不堪,命令其子如期攻下襄阳,否则以军法论处。苻丕亲自督 

军,拼命强攻,最后利用朱序一时疏忽,加之奸细作内应,才将襄阳攻破, 

朱序被俘。东晋的西方防线被攻破。 

     与此同时,秦兵还对东晋的东方防线进行攻击。一开始,秦军顺利攻下 

彭城、淮阳、盱眙诸城,后来,谢玄统领北府兵进行反击,连败秦兵,打退 

秦兵的进攻,解除三阿之围,收复盱眙和淮阴,迫使秦兵退到淮水以北。 

     苻坚并未因此而改变初衷,仍坚持要把对东晋的战争进行到底。太元七 

年 (公元382年)十月符坚在长安的太极殿召开文武官员参加的御前会议, 

就进攻东晋一事进行谋议。以丞相苻融 (苻坚弟)为首的朝臣等人均反对伐 

晋,但苻坚仍一意孤行,于第二年七月正式颁布进攻东晋的命令,立即在全 


… Page 118…

国征兵调粮。八月,将征集到的各州兵马作如下部署:丞相兼征南大将军苻 

融统领步骑25万作为先锋,直趋寿阳(今安徽寿县);幽、冀之兵集中彭城, 

向南进发;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理益州和梁州的军务,顺江而下;苻坚亲率 

主力部队从长安出发,开向寿阳。各路大军共约百万之众。九月,苻坚到了 

项城 (今河南项城),与此同时,苻融的先锋部队已到颍口(今安徽颍上县 

东南的正阳镇),向东晋在淝水西岸的重锁寿阳(今安徽寿县)展开了进攻。 

     苻坚大举进攻的消息传到东晋,晋廷迅速作出防御部署:孝武帝任命宰 

相谢安为“征讨大都督”,统筹全局,布置防务。谢安命谢石(谢安弟)代 

理征讨大都督之职,指挥全军;任命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谢琰 (谢安子)、 

桓伊等率北府兵8万赴淮南迎击苻坚的主力军;另派胡彬率5000人增援寿 

阳。 

     十月,胡彬的水军还未到寿阳,便闻讯苻融攻破寿阳,不得不把队伍集 

结于硖石 (今安徽凤台县西南),以待谢石的军队,不料迅速被苻融包围。 

与此同时,苻融又派梁成、王坚率5万军队控制洛涧 (洛水淮水处,在今安 

徽定远县西),封锁淮水,阻止东来援救的谢石、谢玄。谢石只好在距离洛 

涧25里的地方将8万军队驻扎下来。 

     再说晋将胡彬被困硖石,军粮不继,形势严峻,不得不派使者向谢石求 

援。不料使者被秦军所获,泄露了东晋军情。苻融得知对方缺粮,连夜派人 

密报苻坚。苻坚大喜,决定趁机击败对方。他将主力大军留在项城,自己亲 

率8000轻骑直奔寿阳,并让原东晋的襄阳守将朱序到谢石处劝降。朱序虽然 

身在秦营,但仍心向东晋。到了晋营之后,他密告谢石改变“坚守不战,以 

老敌师”的战斗方案,应趁现在秦军大队人马未集之时,迅速出击,攻敌前 

锋,挫其锐气,最后全面战胜敌人。 

     谢石与谢玄、谢琰共同研究了朱序的密报,最后决定采纳朱序的意见, 

转守为攻。先派勇将刘牢之率5000北府兵袭击洛涧的梁成部队,以扫除晋军 

前进的障碍。刘牢之率勇士们连夜强渡洛涧,冲破秦兵的沿岸阵地,杀进敌 

营。梁成从梦中惊醒,仓惶披挂上马,吩咐部下迎战。但秦兵被对方的突袭 

弄得措手不及,北府兵猛冲猛杀,斩秦将梁成歼灭秦军1。5万人,其余秦军 

败退,晋军夺取洛涧。谢玄和谢石听到胜利的消息之后,立即指挥各路军冲 

向淝水东岸,与对岸的苻坚之兵相对峙。苻坚和苻融登上寿阳城头观察淝水 

东岸晋军的动静,只见对方临水扎营,队伍严整,刀枪闪闪发光。再转过身 

来,向寿阳城北面的八公山望去,山上的草木被风吹得不停地摆动,误以为 

那些草木也是晋兵,不禁暗自吃惊。于是斥责苻融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