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之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犹太人之谜-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人先与日本出口商签订合同,将美元卖给日本,然后耐心等待,等到日元
升值,再以退货的方式将美元买回来,一卖一买,利用日元升值造成的差价,
便可以稳赚大钱。

等日本政府的外汇储备达到129 亿美元时,才如梦方醒,意识到这种状
况的危险,然后才停止“外汇预付”,不过,还留了一个尾巴,允许每天成
交1 万元。最后,等外汇储备达到150 亿美元时,日本政府只好宣布日元升
值,由360 日元兑换1 美元提高到308 日元兑换1 美元。这样,犹太人在短
短几个月内1 美元就净赚52 日元,日本政府则总共损失了8 亿美元,相当于
每个日本人损失5000 日元。而这笔钱据说大多是犹太人赚去了。难怪有的犹
太人流着泪感谢日本政府的宽大和愚蠢,愚蠢到不用说及早关闭外汇市场,
就是按原比值退还预付款的办法也不敢用。

按理说,日本的《外汇预付制度》本来是为了促进日本企业开展外贸的。
接到国外订单,尽早拿到外汇就可以及时进口所需的原料,确保按期交货;
企业拿到预忖款还可以减少资金占用,何乐而不为?而且,允许退货,也是
交易场上的常例,本身并不是什么大漏洞,除非在日元升值的情况下。

而犹太人之所以如此,就是想钻其原来并不是漏洞的漏洞,那就是利用
日本的法律。因为犹太人的野心就在于为了预付款和可以退货合同,他们压
根就没有要货的意思,只不过是为了赚钱而卖出买进一回,而日本政府明知
红灯而偏要去闯,怪不得有些犹太人因卖美元赚得钱实在太多,差点高兴而
死。

□钱被别人偷走后该怎么办?

有个犹太商人来到一个市场里做生意,当他得知几天后这里所有商品大
甩卖时,就决定留下来等待。可是,他身上带了不少金币,当时又没有银行,
放在旅店也不安全。

经过反复思忖,他独自来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就在地里挖了一个洞,把
钱埋藏起来,可是,当他次日回到藏钱的地方,却大吃一惊:钱不见了。他
呆呆地愣在那里,反复回想藏钱的情景,当时附近没有一个人啊,他怎么也
想不出钱是怎样丢的。

正当他纳闷之际,无意中一抬头,发现远处有间屋子,可能是这家屋子
的主人正好从墙洞里看到他埋钱了,然后将钱挖走,那么,怎样才能把钱要
回来呢?

经过认真考虑,他去找那家屋子的主人,客气地说道:

“您住在城市,头脑一定很聪明。现在我有一件事想请教您,不知是否
可以?”

那人热情地回答说:“当然可以。”

犹太商人接着说道:“我是来这里做生意的外地人,身上带了两个钱袋,
一个装了800 金币,一个装了500 金币。我已把小钱袋悄悄埋在没人的地方,
但不知道这个大钱袋是交给能够信任的人保管呢,还是继续埋起来比较安全
呢?”

屋子的主人答道:

“因为你是初来乍到,什么人都不该相信,还是将大钱包一块埋在藏小
钱包的地方吧。”等犹太商人一走,这个贪心不足的人马上取出挖来的钱袋,
立刻埋在原来的地方。这下可把躲藏在附近的犹太商人高兴坏了,等那人一
走,马上将钱袋挖了出来,一溜烟跑了。

这个犹太商人能够将被别人偷去的钱又骗回来,手段确实高超。因为他
知道,每一个人都有一种贪得之心,小偷更是贪得无厌。所以,要想将丢失
的钱拿回来,只能激起小偷更大的贪心,从而让他吐出已偷之物。这样,两
个人的斗智就开始了。

□先把对手搞糊涂后,你就能如愿以偿
摩西在一家保险公司供职。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老板决定将他提拔为高
级职员。

然而,该公司的高级职员都是天主教徒,唯有摩西是个犹太人。

为此,老板决定让一位极有说服力的神父去劝说摩西,让他皈依天主教。

神父来了后,和摩西单独呆在一个房间。3 个小时后,神父终于从房间
里走出来。老板上前向神父表示感谢。可神父却一脸茫然。

老板满怀信心地问:“神父,您成功了吧?”

“哪里,看样子还需要1 小时呢。不过摩西已经把10 万元的保险推销给
我了。”

从这则小小的笑话便可看出犹太人出色的说服力和推销能力。但对犹太
人来说,这仅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妨看看犹太人的推销绝招:

服装店老板艾尔曼因生意兴隆,登报招聘营业员。当天来了一个犹太青
年,自信力很强,说自己有几秒钟内将服装推销给顾客的能力。

青年正说着,来了一个顾客,艾尔曼连忙上前欢迎。


应征的青年看了一下艾尔曼的袖子,示意由自己接待客人,艾尔曼则旁

若无人地走上前去。
“我想买一套现成的西服,有没有正统式样的?”
“有有有,适合你的样式还不少呢。”
艾尔曼问过尺寸后,便从里边取出一套西服让客人试穿。
“好极了,先生,这套衣服好像专门为您做的!上下班、相亲、参加婚

礼,都非常适合穿。”
客人瞧着镜子,疑惑地说:“真的吗?”
艾尔曼顺手搭在客人肩膀上,让客人侧面对着镜子,然后说:
“太棒了,您看上去就像电影明星啦。再转过一点来,看上去更神气。”
艾尔曼一边把客人推得团团转,一边口中不停地赞美,自己也跟着一起

旋转。
应征青年对此种销售法颇不以为然,便走到里间又取出另一套款式的样

品。这时艾尔曼仍随着客人团团转,口里不停他说着奉承话。
青年走上前去,插进两人中间,几句话就让客人把他手中的衣服买下了。
客人走后,年轻人洋洋自得地对老板说:
“您看到了吧,难道我不是天才的售货员吗?”
可是,艾尔曼一点也不服气,反问道:
“那么,你以为是谁使他头晕目眩的呢?”
犹太人用幽默的手法把自己的经商诀窍作如此漫画化,足见其广阔的胸

襟。尽管把客人弄得像旋转的木马似的这种事不会真有,但犹太人用出色的
推销语言将客人弄得糊里糊涂,然后在客人把握不住之际糊里糊涂作出购物
的决定,确实是犹太人的一种经商手法。

□巧妙“暗示”对手上当
售货员费尔南多在礼拜五黄昏经过一个小镇。由于身无分文,他无法食

宿,只好到犹太教会堂找执事,请他推荐一个提供安息食宿的家庭。
执事查了一下记事本说:
“本礼拜五,路经本镇的穷人很多,每家都住满了客人,唯有一家开金

银店的西梅尔家例外,不过他从来不接纳客人。”

“他肯定会接纳我的。”费尔南多很自信地说。之后,他就去了西梅尔
家。等敲开门后,他神秘兮兮地把西梅尔拉到一旁,从大衣兜里取了一个砖
头大小的沉甸甸的小包,小声说:

“请问您一下,砖头大小的黄金值多少钱?”
金银店老板眼睛一亮,可是这时已到了安息日,不能继续谈生意了。为
了能做成这笔生意,他便连忙挽留费尔南多在自家住宿,到明天日落后再谈。

按照犹太教规,每周五日出至日落,这24 小时为安息日,这期间不得从
事任何工作。另外,孤身在外的旅客在这期间有权利在路经的犹太人家里获
得食宿方面的照顾,因为这一天,即使旅人也不出门。

于是,在整个安息日,费尔南多都受到热情款待。当周六晚上可以做生
意时,西梅尔满面笑容地催促费尔南多把“货”拿出来看看。
费尔南多故作惊讶地说:“我哪有什么金子,只不过是想问一下砖头大
小的黄金值多少钱而已。”


在这则故事中,那个售货员“暗示”对手上当的技巧可谓高明。他在一
个不谈生意的时候,问了一个似乎是生意上的问题,而且表情神秘兮兮,拿
着一个砖头大小的小包,这就使对方产生了“想象”,感觉是有客户来了,
加之对方又求财心切,结果只能上当受骗,一厢情愿地把别人的“随便问问”
当作客户。

现代商战中此类的例子很多,不妨再举一件美国犹太大亨的事。
沃尔夫森是一个犹太旧货商的儿子,他靠借别人的1 万美元起家, 28 
岁就成了百万富翁。在50 年代和60 年代,被誉为美国金融奇才。

1949 年,沃尔夫森买下了首都运输公司。为了制造企业高赢利的假象,
从而推销该公司的股票,沃尔夫森公开宣布,公司将要增发红利。结果,该
公司的股票果然扶摇直上,沃尔夫森仅卖股票就赚了投资的6 倍!

因而,正是这些巧妙的暗示,使许多人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这亦不失
为犹太人发迹的一个诀窍。

□“我给的是50 元钱的假钞票”
犹太人艾布拉走进一家商店,开始讨价还价。明码标价20 美元的东西被
他杀到10 美元,再杀到9。97 美元,他还不满意,要求降到9。96 美元。
售货员表示:“不能再降了,这已是最低限度了。”艾布拉仍不让步,

非要9。96 美元。
售货员则仍坚持9。97 美元,再降钱就亏本了。
艾布拉仍然据理力争。
“先生,为了小小1 分钱争来争去,有何意思?况且,你历来是赊帐的,

差1 分钱无所谓。”
艾布拉回答说:
“我之所以拼命杀价,是因为我不想去别的商店。多杀1 分钱,逢到我

赖帐时,你们店不就少损失1 分钱了?”
犹太人把讨价还价当作一种乐趣,其水平之高确实令人佩服。不妨看下

则笑话:
摩西从市场上买回一匹马,一进屋就对妻子说:
“今天我在大街上向狡猾的吉卜赛人买了一匹马。一匹好马要值50 元

钱,我却只用20 元钱买下了。”
“那太棒了,真有两下子。”
“不过也不太好,是匹小马。”
“那是不是马不太好?”
“小巧而健壮,不是很好吗?”
“好什么,马是跛的。”
“什么?跛脚马岂不是拉不动重物?”
“哪里,我已经从马蹄上拔掉一颗铁钉,又涂了药,马现在已经会跑了。”
“这样,还是用20 元钱买一匹好马呀。”
“不怎么好,我付钱时看错了,将50 元当成20 元了。”
“真倒霉,咱们吃大亏了。”
“什么话?合算得很,我给的是50 元钱的假票。”
犹太人真是可怕,连一个小笑话都挤满了生意诀窍,短短几句话就将讨


价还价的技巧全部道出,不愧为世界第一商人。

从卖方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学会漫天要价,因为成本我自己知道,杀到
这个价以下的,我一律不卖,杀不到这个价的,我岂不是白赚?此外,对于
买主的每一挑刺,都要以充分的理由态度和蔼地反驳,说服对方了,价格就
成了。再次,对买方的明显失误,万不可掉以轻心,一旦碰上50 元的假币,
岂不连成本也收不回来,赔了夫人又折兵?

从买方的角度来看,首先价杀得要狠,打它个四折,决不心软。其次,
每杀一次价都要有个理由,你说质量好,我就说价格高;你说价格合适,我
就说你色彩难看;你说色彩鲜艳,我就说你款式过时。毛病挑得越多,对方
越没信心,你就越可能成功。当然,也绝对不能图便宜而买次品,那就彻底
上当了。最后,切不可因讨价顺利而乐昏了头,把50 元当20 元给了对方,
那就是彻底的白浪费时间,并吃了大亏。

□“睡不着觉的,应该是他而不是你”
犹太人大多谙熟金融的经营之道,许多金融巨头都是由丑小鸭发迹的。

当你问犹太人“想借钱给别人的人多”、还是“想借别人钱的人多”?
犹太人的回答一定会和我们相反,那就是“想把钱借给别人的人多”。借了
钱之后还不了,“是债务人着急还是债权人着急?”一般人都认为是债务人
着急,因为他们害怕债权人逼债,犹太人却认为是债权人着急。不妨请看下
则笑话:

亚可心急如焚,因为他必须在明早还给艾撒格500 元钱,可他身上连1
角钱也没有。

到了夜里,他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滚了几个钟头也睡不着。这时,他的妻
子开口了:

“你有什么心事啊?”

“明天早上要还给艾撒格500 元钱那!”

“那你把钱准备好了吗?”

“我现在连一个子都没有。”

“既然如此,还是安心睡吧!担心得睡不着觉的人应该是艾撒格而不是
你!”

这就是犹太人对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办法。

莎士比亚在《王子复仇记》中有句名言:“不要把钱借给别人,借出去
会使你人财两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借进来会使你忘了勤俭。”这句话虽
然有一定道理,但却和犹太人的生意经正好相反。然而,现实中把钱借出去
而要不回来的事确实让人头疼,白扔吧有些心疼,打官司吧劳民伤财,不值
得。尤其是对犹太人,当别人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时,毫无办法,因为犹太
人没有拿钱抵命的习惯,拿了别人的命,却勾销了一笔债,真是划不来。对
簿公堂吧,又费钱也费力,钱也不一定要回来。所以,睡不着觉的是债权人,
债务人用的是别人的钱,没有钱你有啥办法?因而,金融界对借贷的第一笔
款非常慎重,一旦债务关系形成,企业效益不佳,最关心企业的还是银行,
否则银行就要连本带利赔进去了。幸亏犹太人最讲信用,而且大都善于经营。

当然,巧妙讨债,犹太人也自有办法:

梅思是个服装商,向布商卡拉批发了1400 美元的布料,却一直未结帐。


卡拉派人去催了几次款,梅思每次要么避而不见,要么溜掉。给他写了几封

信,梅思仍然不理不睬。这使卡拉束手无策,干着急没办法。
这时,卡拉的一个犹太朋友给他出了个点子:
“你不妨写一封催款信给梅思,让他尽快还2000 美元的债看他如何。”
果然,卡拉的信刚发了3 天,梅思就回信了,信中说:
“卡拉,你这混蛋,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我明明只批了你1400 美元的

货,你为什么讹我2000 美元?随信寄1400 美元,以后再也不和你做生意—
—要打官司吗?你准输。”

犹太朋友的这则讨债秘方实质上是一个非常巧妙的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