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飞禽,常捕食其它小型鸟禽。⑤痺:不详何鸟。⑥■:传说是帝尧的儿子丹朱所化的鸟。帝尧把天下 

让给帝舜,而丹朱和三苗国人联合起兵反对,帝尧便派兵打败了他们,丹朱感到羞愧,就自投南海淹 

死而化作■鸟。 
【译文】南方第二列山系的首座山是柜山,西边临近流黄酆氏国和流黄 
辛氏国,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诸■山,向东可以望见长右山。英水从这座山 
发源,向西南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还有很多粟粒般大小的丹沙。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小猪,长着一双鸡爪,叫的声音如同狗叫, 
名称是狸力,哪个地方出现狸力而那里就一定会有繁多的水土工程。山中还 
有一种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手一样的爪子,啼叫的声音如同痺鸣,名称 
是■,它的鸣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哪个地方出现■而那里就一定会有 
众多的文士被流放。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y)) 
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xi4n)则[其] 郡县大水。 
【译文】从柜山往东南四百五十里,是座长右山,没有花草树木,但有 
很多水。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却长着四只耳朵,名称是长右,叫的 
声音如同人在呻吟,任何郡县一出现长右就会发生大水灾。 


又东三百四十里,曰尧光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金①。有兽焉,其状 
如人而彘(zh@)鬣(li6)②,穴居而冬蛰,其名曰猾褢(hu2i),其音如 
斫(zhu¥)木,见(xi4n)则县有大繇(y2o)③。 
【注释】①金:这里泛指金属矿物质。以下同此。②鬣:牲畜身上刚硬的毛。③繇:通“徭”。 
【译文】再往东三百四十里,是座尧光山,山南阳面多产玉石,山北阴 
面多产金。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人却长有猪那样的鬣毛,冬季蛰伏在洞 
穴中,名称是猾褢,叫声如同砍木头时发出的响声,哪个地方出现猾褢那里 

就会有繁重的徭役。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①,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f)) 
虫(hu!)。 
【注释】①羽山: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祝融曾奉黄帝之命,将大禹的父亲鲧杀死在羽山,一说 

是鲧被帝舜杀死在羽山的,所以,这座山很有名。 
【译文】再往东三百五十里,是座羽山,山下到处流水,山上经常下雨, 
没有花草树木,蝮虫很多。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q*)父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译文】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是座瞿(q*)父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 
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又东四百里,曰句余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是座句余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 
金属矿物和玉石。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①,东望诸■(p0)。有兽焉,其 
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zh@),是食人。苕水出于其阴, 
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z9)鱼②。 
【注释】①具区:就是现在江苏境内的太湖,②鮆鱼:即■鱼,又叫鲚鱼,鮤鱼,头生长得 

很长而狭薄,大的有一尺多长。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浮玉山,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具区泽,向 
东可以望见诸■水,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老虎却长着牛的尾巴,发出的 
叫声如同狗叫,名称是彘,是能吃人的。苕水从这座山的北麓发源,向北流 
入具区泽。它里面生长着很多鮆鱼。 


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hu^)。 
■(zhu#)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h&)勺(shu^),其中多黄金。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成山,呈现四方形而像三层土坛,山上盛 
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多产青雘。■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虖勺 
水,水中有丰富的黄金。 


又东五百里,曰会(gu@)稽(j@)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 
砆(f&)石①。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ju6)。 
【注释】①砆石:即碔砆,一种似玉的美石。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会稽山,呈现四方形,山上有丰富的金属 
矿物和玉石,山下盛产晶莹透亮的砆石。勺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 

湨水。 


又东五百里,曰夷山,无草木,多沙石。湨(ju6)水出焉,而南流注 
于列涂。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夷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细沙石 
子。湨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列涂水。 


又东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无鸟鲁,无水。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仆勾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山下有茂密的花草树木,但没有禽鸟野兽,也没有水。 


又东五百里,曰咸阴之山,无草木,无水。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咸阴山,没有花草树木,也没有水。 


又东四百里,曰洵(x*n)山,其阳多金,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 
羊而无口,不可杀也①,其名曰■(hu1n)。洵水出焉,而南流注于阏(6) 
之泽,其中多(芘)[茈] (z!)蠃(lu¥)②。 
【注释】①不可杀:这里杀是死的意思。不可杀就是不能死,意思是这种兽即使不吃东西也 

不能使它死去。②茈蠃:茈通“紫”。蠃通“螺”。茈蠃就是紫颜色的螺。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是座洵山,山南阳面盛产金属矿物,山北阴面 
多出产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没有嘴巴,不吃东西也能 
活着而不死,名称是■。洵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阏泽,水中有很 
多紫色螺。 


又东四百里,曰虖(h&)勺(shu^)之山,其上多梓(z!)枏(n2n) 
①,其下多荆(j9ng)杞(q!)②。滂(p1ng)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 
【注释】①梓:梓树,落叶乔木,生长较快。木材轻软,耐朽,供建筑及制家具、乐器等用。 

枏:即楠木树,常绿乔木,叶质厚,花小,核果小球形。木材富于香气,是建筑和制造器具的上等材 

料。②荆:即牡荆,落叶灌木,小枝方形,叶对生,掌状复叶。果实称为黄荆子,可供药用。杞:即 

枸妃,落叶小灌木,夏季开淡紫色花。果实是红色的,叫枸杞子,药用价值很大。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是座虖勺山,山上到处是梓树和楠木树,山下 
生长许多牡荆树和苟杞树。滂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大海。 


又东五百里,曰区吴之山,无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滂 
(p1ng)水。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区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沙子 
石头。鹿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 

又东五百里,曰鹿吴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泽更之水出焉,而南流 
注于滂(p1ng)水。水有兽焉,名曰蛊(g()雕,其状如雕而有角,其音如 
婴儿之音,是食人。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鹿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 
金属矿物和玉石。泽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滂水。水中有一种野 
兽,名称是蛊雕,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头上长角,发出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 
是能吃人的。 


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东海,望丘山, 
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漆吴山,山中没有花草树木,多出产可以 
用作棋子的博石,不产玉石。这座山位于东海之滨,在山上远望是片丘陵, 
有光影忽明忽暗,那是太阳停歇之处。 


凡南次二(经)[山]之首,自柜(j&)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 
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其祠:毛用一璧瘗(y@)①,糈(x()用 
稌(t*)。 
【注释】①璧:古时一种玉器,平圆形,正中有孔,是古代朝聘、祭祀、丧葬时使用的礼器 

之一。 
【译文】总计南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尾,从柜山起到漆吴山止,一共十七 
座山,途经七千二百里。诸山山神的形状都是龙的身子鸟的头。祭祀山神: 
是把畜禽和玉璧一起埋入地下,祀神的米用稻米。 


南次三(经)[山]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译文】南方第三列山系的头一座山,是座天虞山,山下到处是水,人 
不能上去。 


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x9)、兕(s@)①, 
多象。有鸟焉,其状如䴔(ji1o)而白首②,三足,人面,其名曰瞿(q*) 
如,其鸣自号也。泿(y!n)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③,其状 
鱼身而蛇尾,其(音)[首] 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zh@)④。 
【注释】①犀:据古人说,犀的身子像水牛,头像猪头,蹄子好似象的蹄子,黑色皮毛,生 

有三只角,一只长在头顶上,一只长在前额上,一只长在鼻子上。它生xing爱吃荆棘,往往刺破嘴而口 

吐血沫。兕:据古人说,兕的身子也像水牛,青色皮毛,生有一只角,身体很重,大的有三千斤。② 

䴔:传说中的一种鸟,样子像野鸭子而小一些,脚长在接近尾巴的部位。③虎蛟:传说中龙的一个种 

类。④已:停止。这里是止住、制止的意思。 
【译文】从天虞山往东五百里,是座祷过山,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 
山下到处是犀、兕,还有很多大象。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䴔却是白色的 

脑袋,长着三只脚,人一样的脸,名称是瞿如,它的鸣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 
读音。泿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大海。水中有一种虎蛟,形状像普 
通鱼的身子却拖着一条蛇的尾巴,脑袋如同鸳鸯鸟的头,吃了它的肉就能使 
人不生痈肿疾病,还可以治愈痔疮。 


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①,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 
礼,膺(y9ng)文曰仁②,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xi4n) 
则天下安宁。 
【注释】①风皇:同“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据古 

人说,它的形状是鸡的头,蛇的脖颈,燕子的下颔,乌龟的背,鱼的尾巴,五彩颜色,高六尺左右。 

②膺:胸。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丹穴山,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丹水 
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渤海。山中有一种鸟,形状像普通的鸡,全身 
上下是五彩羽毛,名称是凤凰,头上的花纹是“德”字的形状,翅膀上的花 
纹是“羲”字的形状,背部的花纹是“礼”字的形状,胸部的花纹是“仁” 
字的形状,腹部的花纹是“信”字的形状。这种叫做凤凰的鸟,吃喝很自然 
从容,常常是自个儿边唱边舞,一出现天下就会太平。 


又东五百里,曰发爽之山,无草木,多水,多白猿。汎(f4n)水出焉, 
而南流注于渤海。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发爽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流水,有很 
多白色的猿猴。汎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渤海。 


又东四百里,至于旄(m2o)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遗,多怪鸟,凯 
(k3i)风自是出①。 
【注释】①凯风:南风,意思是柔和的风。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便到了旄山的尾端。此处的南面有一峡谷,叫 
做育遗,生长着许多奇怪的鸟,南风就是从这里吹出来的。 


又东四百里,至于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无水,其下多蝮(f))虫(hu!)。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便到了非山的顶部。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 
没有水,山下到处是蝮虫。 


又东五百里,曰阳夹之山,无草木,多水。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阳夹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流水。 


又东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无草;多怪鸟,无兽。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灌湘山,山上到处是树木,但没有花草; 
山中有许多奇怪的禽鸟,却没有野兽。 


又东五百里,曰鸡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hu^)。黑水山焉,而 
南流注于海。其中有■(tu2n)鱼,其状如鲋(f))而彘(zh@)毛①,其 
音如豚(t*n)②,见(xi4n)则天下大旱。 
【注释】①鲋:即今鲫鱼,体侧扁,稍高,背面青褐色,腹面银灰色。彘:猪。②豚:小猪。 

也泛指猪。 
【译文】再往东五百里,是座鸡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山下盛产 
丹雘。黑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大海。水中有一种■鱼,形状像鲫 
鱼却长着猪毛,发出声音如同小猪叫,它一出现就会天下大旱。 


又东四百里,曰令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条风 
自是出①。有鸟焉,其状如枭②(xi1o),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y*), 
其鸣自号也,见(xi4n)则天下大旱。 
【注释】①条风:也叫调风、融风,即春天的东北风。②枭:通“鸮”,俗称猫头鹰,嘴和 

爪弯曲呈钩状,锐利,两眼长在头部的正前方,眼的四周羽毛呈放射状,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 

细斑,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在夜间活动。 
【译文】再往东四百里,是座令丘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野火。山 
的南边有一峡谷,叫做中谷,东北风就是从这里吹出来的。山中有一种禽鸟, 
形状像猫头鹰,却长着一副人脸和四只眼睛而且有耳朵,名称是颙,它发出 
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一出现而天下就会大旱。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汗)青雘(hu^)。 
有木焉,其状如(穀)[榖](g^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