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前命题预测试卷 政治分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前命题预测试卷 政治分册-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 材料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3) 结合材料1和材料2,谈谈如何实现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材料1    
      在内政方面,为运用以往经济增长的成果,谋求国土的划时代的利益,解决公害、住宅、土地问题等,要断然推行基于长期展望的对策,实现国民的福利;在外交方面,要加紧实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正常化,要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中强有力地推进和平外交。    
      ——摘自田中首相在首次内阁会议上的讲话    
      美国顾不上日本了。日本也要提高自主性,这是必要的。    
      ——摘自日本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    
      材料2    
      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    
      ——摘自1983年7月30日中曾根首相在群马县的讲话    
      必须以美、日、欧三极为主导来形成世界新秩序。    
      ——摘自日本首相海部俊树1993年1月给美国总统布什的信    
      由于美国独立支撑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时代已经结束,美、日、欧洲协调的体制就成为掌握今后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关键,建立秩序的责任,也就是必须由美、日、欧三极共同承担。为此,日本应尽快将战后以来中小国家式的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进去的大国外交,为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日本外务省次官宫栗山尚一《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进展》    
      根据材料1和材料2,说明8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战略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选做题Ⅱ    
      材料1    
      中华民国自1912年建立以来,一直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又在1991年的修宪后,两岸关系定位在特殊的国与国关系,所以并没有再宣布台湾独立的必要。    
      ——摘自德国之声总魏里希等人采访李登辉答问全文    
      材料2    
      邓小平于1982年1月接见海外朋友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作为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的构想。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恢复对港澳行使主权,标志着近代西方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宣告结束,标志着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材料3    
      2000年1月1日,江泽民在全国政府新年茶话会上强调说:“我们再次呼吁,在条件成熟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与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台湾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利益都将得到充分的考虑。我们充分重视台湾与港澳的不同特点。按照‘一国两制’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的内容可以比港澳更为宽松。”    
      材料4    
      2000年2月2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发表的《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严正指出:“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请回答:    
      (1) 材料1的实质是什么?    
      (2) 结合哲学常识,说明材料2。3。4共同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原理。    
      (3)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意义。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命题预测试卷政治命题预测试卷(一)答案及详解

      政治命题预测试卷(一)答案及详解    
      一、选择题Ⅰ    
      1。B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考查考生对唯心主义的理解,唯心主义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又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所以A。C。D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上帝”等一些超自然的东西。所以,“宗教创世说”的世界观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2。C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本题属于新增知识点的考查。此题考查的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的以系统的形态存在。整体性是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即系统的整体性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而不是各个孤立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因此,答案选C。    
      3。A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记忆能力模块”。    
      [解析]因为真理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所以,必须要求真理的客观性,才能实现主观思想和客观规律的一致。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真理的特征,但不是最本质的特征。主观性不是真理的特征,因为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所以,答案为A。    
      4。C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记忆能力模块”。    
      [解析]任何矛盾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而决定事物的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5。C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货币的职能。所谓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有价值。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而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6。A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剩余价值的知识。首先计算剩余价值量为150…50…40=60万元,然后计算剩余价值率为60/40=150%。    
      7。B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记忆能力模块”。    
      [解析]这是识记类的题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因此,选B。    
      8。D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坚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是就具体地区、具体产业而言,也不是针对企业数目和企业总资产的优势地位,而主要是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选项C中,应该把〃国有资产〃改为〃公有资产〃。因此,D项正确。    
      9。C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记忆能力模块”。    
      [解析]党的七大正式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10。D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记忆能力模块”。    
      [解析]这是1926年9月毛泽东在《国民革命和农民问题》中指出的。    
      11。D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动摇性、天生的软弱性以及两面性等特点,但从题目来看,之所以对其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是因为它的两面性。    
      12。A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记忆能力模块”。    
      [解析]2002年5月31号,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第一次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里考查的就是记忆能力,记住〃关键〃、〃核心〃、〃本质〃所对应的内容便能选出正确答案了。    
      13。D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价值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劳动者的劳动。所以,D是正确的。    
      14。AC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记忆能力模块”。    
      [解析]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制定“十一五”规划,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此为考试热点。    
      15。B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记忆能力模块”。    
      [解析]世界经济论坛于1月26日至30日在瑞士东部滑雪胜地达沃斯召开,2005年年会的主题是〃负起抉择重任〃。会议着重讨论中国、欧洲、气候变化、全球化中的公平性、全球经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世界贸易等议题。    
      所以,B是正确的。    
      16。A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记忆能力模块”。    
      [解析]本题依靠记忆便可选出正确答案A。    
      二、选择题Ⅱ    
      17。AC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不尊重客观规律就会失败。但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所以,B是不正确的。选项D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只有A。C是正确的。    
      18。AD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A说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肯定了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都符合唯物辩证法。    
      19。AC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A属于只有实践才能获得真知,是唯物主义认识论,B是主观唯心主义,C是说明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D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A和C是正确的。    
      20。ABC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一样都有一定的规律,但并不是没有区别,所以D表述不正确,其余三个选项全是正确的,都能体现〃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21。CD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记忆能力模块”。    
      [解析]这是一个记忆性的题目,考查的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包含价值决定规律和价值交换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    
      22。ACD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记忆能力模块”。    
      [解析]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周转就慢;相反,流动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的周转速度就快。因此,ACD是正确的。    
      23。ABCD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此题明确劳动资料的含义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24。ABCD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记忆能力模块”。    
      [解析]新民主主义经济包含五种经济成分,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25。BCD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营经济,除了解放区原有的公营经济外,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各级人民专政机关将没收的官僚资本和收回的外国资本转变为国有资本。A项中,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民族资本企业不采取没收的办法。所以,应选BCD。    
      26。ABD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先决条件,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另一方面,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最终目的,离开实事求是,就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因此,ABD是正确的。    
      27。BCD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BCD都是全面发展的内容,而A是以人为本的要求。    
      28。AB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理解能力模块”。    
      [解析]在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既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它们有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作用,但它们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9。ABCD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记忆能力模块”。    
      [解析]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会议认为,科学技术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此为考试热点。    
      30。ABCD    
      [模块链接]此题属于“记忆能力模块”。    
      [解析]2005年4月20日至2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文莱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印尼举行的2005年亚非峰会。胡锦涛全面阐述了中国愿携手亚非国家共同发展的明确立场,即政治上相互尊重、相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