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中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火中原-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此同时宣布全面接受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驱逐法国管理人员。在华法国租界也于当日收回,对于胆敢反抗的租界军警当采取断然措施予以制服。上海、汉口、宁波、天津等地的租界响起了零星的枪声。当中华之声广播电台宣布已经全部收回在华法国租界,完全驱逐法国在华势力的时候,全国各地欢声雷动,鞭炮声、震耳欲聋,相比收回租界时发生的零星的枪战实在无可比拟。

英国人态度暧昧,本来他们是倾向法国人的,但是他们更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的利益。英国公使发表谈话希望双方克制保持东亚局势的稳定。呸,他们是想看看我们与法国人对抗的结果,一旦形势对我们不利,或者他们觉得有机可趁,马上会趁火打劫的毕竟我们在东方的发展强大威胁最多的还是他们英国的利益。但是现在他们在远东的力量明显不足。在印度也遇到了麻烦。英国佬盘算,如果法国舰队倾全力来华,加上西班牙正从本土和美洲调集来远东的增援舰队,海上力量应该与中华帝国相匹敌,或者略占优势的。起码舰艇吨位总数有优势的。而且,海军的力量不仅仅是看有多少舰艇,海军人员的素质更加重要。这西班牙可是老牌的海上强国,这个才成立没几年的中华帝国虽然买了和造了几条军舰,但是大型军舰数量和吨位还是比不上法国的,何况大英帝国刚刚向法国海军交付了几条新的大吨位军舰?海军的作战经验方面两边更不成比例。等到法国人压住了这个东方帝国的气焰——这一点虽然困难,但是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或者两边都筋疲力尽,两败俱伤——这样最好,那时,我们大英帝国再出来收拾残局不迟。

虽然英国宣布中立调停,但是本着自由贸易的原则仍然与双方进行民间贸易。事实上他们加紧了对法国的军火贸易,而对于我国则以橡胶是军用战略物资为由对我们的进口橡胶贸易实行了禁运。

双方都在调兵遣将。但是却没有宣战。对方的优势在海上。起码他们自己是这样认为的。海军增援力量没有到达之前,贸然宣战当然不明智。而我们虽说早有准备,但是以前因为西北战事需要,对南方的物资准备不够充足。最可恨的是英国佬修的粤汉铁路进展缓慢,害得我们修建湘桂铁路的计划也无从实施。现在调运兵力物资的速度大受影响。因为运输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在开战前取得更多的战略储备,现在往广西方向的物资和兵员运输偏重与水路。

第三军以铁路运送到连云港,然后上船直奔越南,但是我们的海运能力需要分若干次才能把这样一支部队连同装备以及必要的弹药、燃料、维修机械等等运送完成。在越南北方港口的卸载速度也相当慢。调动最快的是冯果的空军,沿途修建了几个中转基地,他们迅速从户县转老河口,再南下广西桂林、南宁,100多架可用于战斗包括侦查的飞机迅速全部转移到了广西,但是后续的燃料和后勤物资比如弹药之类的储备也严重不足,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转运。可惜没有运输机,不过就是有,也没有那样的机场。

西班牙人一面从世界各地向远东调派增援的舰队,一面加紧了迫害华侨的行动。许多华侨的种植园被强行没收。接着一些地方在殖民当局鼓动下的土著又掀起了虐杀华侨的狂潮。但是此刻群岛内的华侨已经不是过去那些逆来顺受的一群人了。自从1967年日本事件以后,军情处开始干最初的一件掩护渗透的本行——在南洋各地开设妓院。做的是日本最主要的出口贸易——南洋姐出口。利润丰厚,同时开始向各地渗透,组织地下武装。平时就屡屡有保护当地华侨富商的行动。原本富商以为他们只不过是类似黑社会收保护费之类的组织,后来发现事情没有那样简单,有些富商也或明或暗地参加了这些华侨组织,有些还成了领导骨干,加入了大中华党。面对殖民当局的迫害,这些人立刻公开拉起了武装,占据了一些地方。西班牙殖民当局竟然束手无策,派去绞杀的陆军被对方先进的步兵火力打得丢盔卸甲。又无法抽出太多的兵力去对付这些星火燎原般的当地华侨武装。而且这些武装之间似乎有联合行动的趋势。外面游弋着中华帝国的舰队,而西班牙帝国目前在菲律宾的舰队加起来也就是11条战舰,包括了老旧不堪的炮艇,吨位加起来也就是7千吨左右,还没有法国的土伦号一艘船多,而且许多都是舰龄15年以上的旧船。西班牙人盼着法国和自己本国的增援舰队尽快到达,到时候杀到大陆给这些黄皮肤的异教徒们一点颜色看看。可恨英国佬,本来在远东又最强大的舰队可是在这些异教徒的进逼下,居然采取什么中立,还有那个美国,倡议各国在这个敏感的时候把舰船全部退出中华帝国的领域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意外麻烦。还说什么他们相信中华帝国保护各国在华商业利益的诚意和能力。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这个中华帝国刚刚背信弃义地无耻地没收了法国朋友在当地修建的铁路!而且这美国人竟然还把自己的以香港为基地的远东舰队撤回了美洲,居心叵测。还有那个普鲁士三条商船据说是驶往马里亚纳群岛,可是过了马六甲海峡确直接驶往北越,在那里卸下大批军用物资后竟然在中国海军护航下参与了中华帝国海上运兵的商船队!当然,按照普国公使的说法,那是被中华帝国强征的,为此还不关痛痒地提出了抗议,但是此后就再无下文了,如果不是事先勾结,以老威廉和俾斯麦的脾气哪里会吃了这样的亏就善甘罢休的?

正文 38。边疆(9)

  不能在等待下去。必须先发制人,先把对方现有的部队消灭。什么不打第一枪?我们就是先打了,怎么样?

1869年11月1日。马尼拉湾附近,龟山号、蛇山号、嵩山号、泰山号、宝安号、惠州号以及5艘“河”级炮艇、10条50吨鱼雷快艇开始向港湾内的西班牙舰队发起了攻击。港湾内炮声隆隆,水柱冲天。11艘西班牙军舰其实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他们的舰炮射程远远小于“山”级舰,试图躲进岸上炮台火力掩护范围的企图也宣告无效。岸上的炮台也处于“四山”的强大火力笼罩之下,炮台本身却打不到我军舰队的位置。事实上,“四山”只是集中火力对西班牙舰队进行了一次齐射,然后就把主要火力用来对付岸上的敌人阵地了。根本视西国舰队于无物。第一轮炮击就有四艘敌舰起火。

西班牙舰队司令见情形不对,决定破釜沉舟,命令舰队全速前进冲上前近距离格杀。他心中暗想,这些异教徒们仗着船大炮猛而已,毕竟不懂海战,如果他们只是用那几艘大船的炮火集中火力猛攻我的舰队,那我们很快就会被终结。可是他们竟然愚蠢地去集中火力攻击炮台和岸上防御阵地。远射程大炮必然在近处有死角,我们冲到大舰火力死角,省下的就只有两条敌舰要对付了,至于那些小舢板似的东西,简直就是给我们送来的靶子!他心目中的对手就是700吨级的宝安和惠州号。残存的7艘西班牙军舰开足马力以12节航速“高速”冲向我军舰队。冲击刚开始又有两艘船被我军炮火击中、起火、失速、掉队,下沉。

宝安、惠安和5艘炮艇上的大小炮也开始射击了,炮弹比先前密集了许多,炸起的水雾完全遮蔽了视线,水雾中可以见到西班牙舰队中不时腾起烟火。渐渐地,炮声稀疏了一些,能见度恢复,又见三艘西班牙军舰在大火中慢慢下沉。另外两艘的甲板上也到处是死伤的水兵。那些没有受伤的西国水兵忽然发现有几艘小艇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正在向他们接近。枪炮手们非死即伤,正当他们不知所措之时,两条小艇前部火光一闪,各有两物窜入海中迅速向他们的舰船靠近,巨大的爆炸声连续响起,这两条西班牙战船后发先至比刚才中弹起火的船只先一步被送进了马尼拉湾的海底。

尚在燃烧的敌舰只有一艘来得及放下救生艇,其余的官兵则是纷纷跳海逃生。蛇山号上的张玉祥一面命令继续炮击岸上的敌人,一边命令各船放小艇,鱼雷艇也参与打捞落水的西国水兵。

获救的水兵连呼幸运。其实他们也是在不用高兴的这样早。因为张玉祥在事先拟好的战报中已经写明了西班牙海军舰队在马尼拉湾海战中全部被击沉。敌军官兵全部随舰沉没,无一幸免。还不忘赞赏一下:体现该国海军顽强战斗的英勇精神。

从我军舰队第一次集火齐射开始到张玉祥下令放小艇,前后只有半个小时。西班牙远东主力舰队,该国四分之一的海军力量覆灭了。各舰上报伤亡,共计两人轻伤,战舰未受任何损伤。不过,此战我们可是集中了海军的几乎全部主力,越秀山号带着十几条“河”级炮艇和若干鱼雷艇在西面靠近越南海岸的地方负责拦截法国海军。新装的雷达探测距离有限,把越秀山号上的两架水上飞机也放了出去参与侦查任务。

张玉祥也没有忘记龟山和蛇山号上的水上飞机,皇帝陛下和首相阁下一在向他们这些高级将领灌输飞机的重要作用,这次虽然海战完胜,如果没有用一用飞机似乎有些不敬,没有把首长的话记在心上。在命令放小艇,通知后需装运陆军的运输船跟上的同时,让把水上飞机从库中放入海中,任务是观测敌人岸上阵地的破坏情况,矫正弹着点。在炮声中四架水上飞机先后起飞。这给岸上的西班牙守军带来的震撼几乎与刚才海军迅速被歼灭一样大。炮台在矫正机的指引下被迅速摧毁了。运输船也嘎巴了上来,舰船和运输船侧面的绳网上满是攀附而下登上小艇的陆军士兵。在大炮的掩护下,步兵乘坐的小船开始向岸边划去。场面有些混乱。显然,事先没有受过登陆训练。秋永年通过步话机命令各部队登岸后先各自为战,占领滩头阵地,待后续部队到达后再向前逐次推进。由于建制混乱,有些船上没有通讯设备,秋永年又下了一道命令:登陆部队按军衔高低临时编组,每50米地段由该处登陆的最高军衔的军官临时组织指挥。

第三方面军第一师师长王弘义见状急忙要求带第二批登陆部队上岸,秋永年稍微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海军打得很出色,可是陆军现在从开始登陆似乎情形就不妙。现在一次集中了最大的海运力量也就是能运送5000的兵力,如果只是运送人员倒是还能运更多,可是这些人要作战,装备弹药、物资给养等等。虽然他们的装备,尤其是大型装备比如装甲车、卡车之类的比第三军那是少太多了,但是,即使如此,5000人仍然是个极限。海军不可能长期给他们担当运输队,他们还有很多战斗任务。而面前的菲律宾,西班牙军队包括组织的当地土著部队有5万多人呢。是中华军即将上岸的陆军的10倍。但是秋永年、王弘义并不后悔争取到这个光荣任务。只是现在登陆的混乱状况让他们担心在第一波登陆时遭到重大损失,后面的仗就麻烦了。

秋永年心中默念:只要让我的部队安全登陆,一旦我的建制恢复,人员装备完全到位,哼哼,这个什么马尼拉,马拉泥的,就是我的了,还有这个菲律宾国也该换换主人了。嗯,对,是解放了。虽然,他得到的命令是以5000兵力在海军掩护下登陆占据立足点后与当地华侨武装联合取得立足点。但是,在他心目中,只要上陆成功,就让那些西班牙殖民军明白什么样的部队才能叫做陆军了,菲律宾的未来这支部队就可以决定了。

正文 39。边疆(10)

  第一批登陆部队终于靠岸了,抵抗是微弱的。部队杂乱地伏在滩头向岸上的目标射击——其实没有太多可以选择的目标,说是盲目射击更准确一些——等待着第二批登陆部队的到达,第二批地的组织比第一批情况好一些,秋永年暗叫侥幸,这些对手真是比想象得还要弱许多。昔日的海上强国没落了,嗯,他们在陆地上可能从来都没有强过。

第三军先期到达越北的部队沿陆路南下,侵入北方的法军迅速向南撤退。

第二方面军进入越南的部队现在也有了两万兵力,虽然弹药补给困难,在我们征求前线意见的时候,张林还是选择了立即发起攻击。正式向西班牙、法国宣战的宣战书在张玉祥他们驶往马尼拉湾的途中送达。陆上对法军的攻击也开始了。

但是攻击并不顺利。炎热的气候,茂密的丛林,到处的泥泞,遍布的河流,飞蚊毒虫瘴气让部队特别是号称精锐的第三军极不适应。先期到达的两个旅在发起攻击前就已经有4分之1非战斗伤病减员。许多运输车辆因为道路原因无法使用。第三摩化军部队大多数车载步兵成了真正的步兵,只有少数履带式车辆可以使用。

第二方面军的两个师中有不少从广西招募的新兵,他们的适应力相对好一些。第一天的攻击还算顺利。一线的为数不多的法军迅速向顺化一线的既设防线退去。部队开始了艰难的追击。人力和畜力拖带的大炮艰难地向南移动,落在了追击的步兵后面。配备重机枪的履带式装甲车成了主要的火力支援利器。徒步的步兵的主要重武器就只有迫击炮和重机枪了,随身能够携带的弹药也相当有限。黑旗军和越南民族解放军承担许多的诸如向导和运送弹药物资的任务。

第三军占领宣化、洞海、永灵。战斗动作的勇猛让法军出乎意料。但是法军在顺化以北的都鲁和东河间建立了预设防线。玩堑壕、碉堡这类防守把戏,法国人还是很有心得的。越南南北狭长有2000多公里,可是东西却很狭窄,法军在越南中部建立防线处东西只有不到100公里的宽度。法军集中了此时在越南的大部分主力2万多人和大部分的大炮来防御这条防线。防线的北面是湍急的东河,防线东端是南海,西端是老挝波罗芬高原茂密的原始丛林。

开战的第二天,在越南的部队就得到了在马尼拉湾海战中大获全胜的消息。接着是秋永年、王弘义在第三日率领登陆部队进入马尼拉,驻守马尼拉的5000西班牙陆军和当地15000人的土著部队向秋永年投降的消息。马宇文心中相当着急:第三军可是王牌,进展如此的缓慢,以后还怎样在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