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欧文学简史(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欧文学简史(下)-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的牺牲精神(《柏林风暴》,1921);《卡尔·李 

 卜克内西》,1921)。这些诗篇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呼唤着革命风暴的来临。 

     斯米尔宁斯基的诗歌画面生动,感情浓郁,气势雄浑磅礴。诗中多采用 

象征和借喻手法,形式上别具一格。 

     赫里斯托·亚森诺夫(1889—1925)1919年入党,1925年被捕,后被暗 

杀。早期曾写作象征派诗歌。诗集《骑士的城堡》(1921)中充满城堡、王 

子、神奇的王国等形象,抒情主人公对现实不满又远离人群。十月革命后, 

诗人看到了祖国的光明前景,开始写作富有革命理想的诗歌,如《彼得堡》、 

 《宣誓》、《在花冈石围墙前》等。这些诗主要歌颂十月革命和苏联红军, 

具有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一扫过去迷惘、彷徨的情调。此外,他还写有三 

十余首政治幽默诗,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病进行了揭露和讽刺。 

     柳德米尔·斯托扬诺夫 (1888—1973)于二十世纪初登上诗坛,早期写 

作印象派诗歌。二十年代的诗作开始贴近现实生活。在 《人类之母》(1925) 

中,诗人从贫困与衣衫褴褛的劳苦大众身上见到了巨人的身影,并开始表现 

他们的反抗。三十年代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人民的悔悟,以及对祖国、 

大地、人民和自由的热爱。他在《人间生涯》(1939)中写道: 



          我不能离群索居, 

          忍受不了周围的阒无声息; 

          要是原野上有两个人谈话, 

          我便是在远处聆听的兄弟。 



     这一时期,诗人还写作了不少反法西斯诗歌。组诗 《西班牙》中的抒情 

主人公已经站在反法西斯的最前线,对斗争的胜利充满了信心。这标志着诗 

人已完成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转变。 

     格奥·米列米 (1895—1925)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诗人,曾在德国攻读文 

学。1919年回国后,创办《天平》杂志,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并 

发表象征主义诗歌如《残酷的戒指》(1920)、《圣像就寝》(1922)、《黄 

玫瑰集》(1922)等。1923年9月的无产阶级起义惨遭镇压,使米列夫看清 

统治者的凶残,思想深受震动,从此加入革命作家的行列。他创办了进步文 

学刊物《火焰》,并于1924年发表以9月起义为题材的著名抒情长诗《九月》。 

长诗共分三部分,真实地展现了起义由准备到失败的全过程。第一部分写革 

命风暴的酝酿和骤然降临。诗人形象的描绘了当时的社会危机四伏、阴霾满 

天、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景。无尽的奴役与压迫把城乡劳动者逼入了绝境。 

他们忍无可忍,拿起武器同反动统治者进行殊死的搏斗。诗人以无比兴奋的 

情怀欢呼人民的觉醒,赞颂他们的英勇。第二部分写刽子手们的血腥镇压。 

由于力量对比的悬殊,起义者遭杀戮,村庄被焚毁,家宅被洗劫,马里查河 


… Page 21…

变成了血的河流。诗人对惨烈情景的描绘,使人愤怒,也催人泪下。第三部 

分写沉痛的哀悼与必胜的信念。起义虽然镇压下去了,但牺牲者的血不会白 

流。诗人坚信,真理必胜,人民为之奋斗的美好社会必将来临。全诗充满爱 

憎分明的革命激情。赞颂起义者的英雄主义时笔调高昂,控诉统治者的暴行 

时词锋严厉冷峻。诗中对大自然的拟人化描写也烘托了情景,增添了长诗的 

色彩与表现力。长诗发表后即遭查禁,但在群众中秘密传诵,有广泛的影响。 

     尼古拉·赫列尔科夫 (1894—1950),曾流亡国外,参加工人运动。回 

国后写诗反对独裁政府,在《半夜宰割》中,他称独裁政府为“黑色的宰割 

者”,诅咒他们“播种灾难与死亡”。《党证》一诗写一名9月起义的牺牲 

者弥留之际请求党发给他党证并把它转交给年幼的兄弟,以便让他“记住那 

硝烟弥漫的黑夜”,“记住那冰冷森林中我弥留的时辰”。诗人歌颂了抒情 

主人公至死不悔的革命决心和对党的坚定信仰,塑造了起义战士的典型形 

象。 

     赫里斯托·拉德夫斯基 (1903—?),曾从事报刊编辑工作。他的著名 

诗集《心向党》(1932)、《脉膊》(1936)以激越深沉的感情、鲜明丰富 

的色彩反映了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现实,呼唤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为诗中 

的抒情主人公,他表示自己既是用火热的笔讴歌革命的诗人,又是普通的战 

士,愿意“象斯米尔宁斯基那样歌唱”,“象波特夫那样迎接死亡”。这样 

的情怀,表现了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 

     尼古拉·瓦普察洛夫 (1909—1942)是英勇的反法西斯战士,也是著名 

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他生于班斯科城。从航海学校毕业后面临失业的威胁, 

先后当过伙夫、磨坊工与火车司炉工。1933年入党,后成为党的领导人之一。 

1942年在执行党的任务时被捕,随后被杀害。 

     瓦普察洛夫的诗歌是在沉重的劳动和革命烈火中用汗水和鲜血写成,篇 

篇激情饱满,色彩浓烈,在保加利亚诗歌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瓦普察洛夫的诗歌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在《工厂》、《忆 

旧》、《世纪》等诗中,诗人描绘了那“使人窒息的”氛围和奴役劳动的阴 

暗画面。“世界是一所监狱”,这就是诗人对丑恶现实所作的形象概括。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诗人以犀利的笔触刻画出德国“克虏伯”、“拜 

尔”兵工厂那磨刀霍霍的刽子手形象(《纪事》),表现出对法西斯猖獗的 

切齿痛恨。而德国法西斯在保加利亚的走狗所制造的白色恐怖,使“人们象 

秋天的苍蝇那样死亡”。对此,诗人发出了抗议的怒吼 (《历史》),并呼 

唤暴力革命的到来。在《别担心,孩子们!》一诗中,他把暴力革命比喻为 

 “时代之水”,无产阶级命令它往哪里流就向哪里流。他豪迈地宣称:生活 

 “教会我们起来斗争,我们能把天上的太阳摘回”,显示了千百万劳动者雄 

浑磅礴、势不可挡的革命气势。 

     诗人不仅用火一般的诗篇鼓舞劳动者的革命热情,而且身体力行,始终 

站在反法西斯斗争的最前列。他视死如归,要以自己的头颅索取“高昂的代 

价”,“我倒下了,另一个人就接替我”。《抒怀》、《一封信》等诗都表 

现了这种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 

     诗人深知,“战斗是艰苦而残酷的”,但他的诗作处处洋溢着历史乐观 

主义精神。他把进步人类与黑暗势力的较量比喻为两个人之间的殊死搏斗 

 (《决斗》),而能够“打穿他铠甲的子弹“还没有发明”(《信念》), 

表现了他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 


… Page 22…

     诗人以国际主义精神关注着世界人民的命运。1935年西班牙人民举行反 

法西斯起义时,他写了多首诗歌颂起义者,表达了他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和 

支持。 

     瓦普察洛夫诗歌的语言鲜明生动,节奏铿锵有力;在风格上,他把坦荡 

的抒怀、严峻的发向和亲切的自述融成一体,别具一格。 



                                    3 



    本时期的初始阶段,小说创作以短篇为主。到三四十年代,中长篇小说 

日益增多。创作者除老作家斯特拉希米罗夫、埃林·彼林、斯塔玛托夫外, 

还有约夫科夫、明科夫、扎戈尔钦诺夫、佩特坎诺夫、斯坦内夫等。他们遵 

循民族文学中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传统,运用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揭 

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表现人民的痛苦和不满。同诗歌相比,小说创作中 

直接反映革命起义作品较少,写农村题材的作品较多。 

     斯维斯托夫·明科夫 (1902—1966)以写讽刺短篇小说著称。小说《机 

械人》 (1932)表现的是资本主义把人变成没有意识的机器的主题。《长X 

射线眼睛的太太》 (1934)揭露了上流社会生活的丑态。《刺猥皮的故事》 

 (1936)描写小人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悲惨命运。明科夫的作品想象丰富, 

构思奇巧,富于表现力。 

     约尔丹·约夫科夫(1880—1957)是这一时期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 

他的作品主要描写战争和农村生活。中篇小说《老乡》《(1918)取材于1913 

年的巴尔干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军人成了统治者实现扩张野心的炮灰。作 

品以幽默生动的笔调描写了战地生活场景和军队中各种人物的形象。这些人 

物身不由己地到了前线,但并不关心战争的因由,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仗。他 

们一心惦记着家乡地里的庄稼无人照管,只希望战争快快结束,以便回家干 

活。然而,激烈的战斗一旦打响,他们却又表现出某种不怕死的勇敢精神。 

战争是非正义的,兵却是好兵,这就是小说所包含的真实意蕴。作品中四个 

穿军大衣的农民士兵的形象,写得真实而又具有鲜明的个性。 

     约夫科夫的多数作品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在小说集《最后的欢乐》 

 (1926)、《安蒂莫夫客店的夜晚》(1928)、《妇人心》(1935)、《边 

境的田庄》 (1934)等作品中,作者满怀同情地表现了农民的悲惨命运和他 

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短篇小说《白燕》中,一位老农用推车推着重病的女 

儿,沿着电线杆徒然地寻找白燕,因据说它能治百病,而且是幸福的象征。 

这一描写既揭示了深刻的父爱,也极有表现力地道出了农民的困苦。短篇小 

说《塞拉菲姆》写一个农民辛苦劳动一夏天挣了点钱,想买件大衣,但见到 

一个因给丈夫治病向财主借钱的农妇遭到拒绝时,他却慷慨解囊,把所有的 

钱都给了她。这里,富人的冷酷、吝啬和穷人的善良、无私形成尖锐的对比, 

突出地表现了农民的高尚品质和人道主义精神。小说《收割者》(1920)、 

 《戈罗洛莫夫的奇遇》(1938)表现了农民和财主的冲突;《阿尔贝娜》、 

 《鲍良娜》则描写了农村妇女的命运,塑造了她们动人的形貌和美好的心灵。 

 《斯塔拉山传奇》 (1927)描写了许多古代绿林好汉劫富济贫的传奇故事。 

约夫科夫还写有几部剧本,获得了良好的舞台效果。 

    格奥尔基·卡拉斯拉沃夫 (1904—1980)是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最初 

发表的小说集《街头沦落人》(1926)表现底层人民和流浪儿的悲苦生活。 


… Page 23…

 《牧笛悲咽》(1927)再现了九月起义失败血泪斑斑的现实。三十年代中期 

写的短篇小说集《在岗位上》和《两条阵线》歌颂了劳动者的成长和所创造 

的革命业绩。在这些作品中,英雄形象的塑造是同残酷的阶级搏斗场面的真 

实描绘联系在一起的。 

     中篇小说《农村信使》(1933)描写农民群众阶级意识的觉醒。主人公 

卡扎卡为财主当雇工,财主以招他为婿作诱饵,进一步榨取他的血汗。卡扎 

卡经过吃亏上当,识破了财主的骗局,提高了自己的阶级觉悟,最终成长为 

坚强的革命战士。作品真切感人,富有时代的典型意义。 

     作家三十年代后期写作的几部小说转向了对农村私有制的揭露。其中以 

 《曼陀罗》、《儿媳妇》最负盛名。 

     长篇小说《曼陀罗》(1938)通过农村私有者玛丽奥娜的形象揭露了金 

钱对社会道德的毒害作用。为了聚敛钱财,玛丽奥娜不惜毒死丧夫的儿媳, 

并以自己所信奉的“人对人是豺狼”的人生哲学毒害小儿子。她本人既是这 

种私有制的化身,最终也成为它的牺牲品。作品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揭示了 

主人公的生活哲学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金钱如同有毒植物 

曼陀罗,对金钱的贪婪追求无异于饮鸠止渴。 

      《儿媳妇》(1942)写农村财主尤塔兰和儿媳妇谢芙达之间的冲突。谢 

芙达终日不停地劳动仍不能使公婆满意。过门数年的不育更使她遭到公婆的 

岐视和虐待。她的丈夫身患重病,尤塔兰却说成是偷懒装病,是受了谢芙达 

的唆使,以致他未治身死。痛定思痛,谢芙达开始意识到丈夫实际上是被尤 

塔兰害死。于是,她勇敢地揭露了他曾杀害一个偷摘玉米的小孩的罪行。尤 

塔兰为了几穗玉米杀人,把儿子、媳妇视若寇仇,无非是聚敛家财。小说通 

过塑造尤塔兰这样一个财迷心窍、泯灭人性的典型、揭露了农村私有制的罪 

恶。作者对谢芙达的形象刻画很有心理深度。她是一个旧时代农家妇女的典 

型。她要改变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位,只能在家庭矛盾的范围内抗争。于 

是,她由逆来顺受转变为公然揭发公公的罪行,其思想发展的脉络真实可信。 

     克鲁姆·维尔科夫(1902—1960)是三十年代的无产阶级作家。他的名 

作为长篇小说《鲍罗沃村》(1933)。它描写了山区鲍罗沃村1923年9月的 

起义。山村中有个锯木厂,厂里的农民雇工长期遭受区长兼厂主纳科的残酷 

剥削和压迫。在城市工人起义的影响和推动之下,革命者马林带领这些农民 

工就地举行了武装起义。作品揭示了山村复杂的阶级矛盾,描写了起义由爆 

发到被镇压的全过程。作品结构严谨,人物形象鲜明,充满惊心动魄的场面。 

在保加利亚无产阶级文学史占有重要地位。 

     三十四年代还有许多作家写作历史题材小说,如扎戈尔钦诺夫的《最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