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邓丽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真实的邓丽君-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君歌唱事业的基石。    
    


第一部分:天才歌女痛苦的抉择(2)

    著名导演李行回忆道,邓丽君的歌唱道路走得相当稳健,对她的歌唱事业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翁清溪和左宏元。邓丽君初期的歌唱事业很得力于这两位音乐老师的提携,由这两位台湾元老级的音乐人士为她打下了良好基础。除了在发声、咬字、唱腔等歌艺上的指导之外,这两位知名词曲创作人的作品,更让邓丽君的星运一路顺风。他们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打开了国语流行歌曲的市场,振兴了台湾的歌唱业。翁清溪和左宏元的多首歌曲被邓丽君所唱红,而这些歌曲也使邓丽君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歌手。    
    左宏元,笔名古月,正统音乐科班出身,成名很早,以儿童歌曲、《丑小鸭》、《大公鸡》、《太阳出来了》、《蜗牛与黄郦鸟》等出名,后转入流行歌曲创作。恰逢台湾国语歌曲刚起步的机会,因为早期台湾歌曲都是日本歌曲或是日本的旋律配上台湾的歌词,左宏元就以这种东西融合的趋势开创出国语歌曲的新局面,奠定了他在流行音乐界首屈一指的大师地位。在这种群星会的时代,他写的《今天不回家》是台湾第一首打入香港市场的国语歌曲,台湾第一部连续剧《晶晶》的主题曲也是他的作品,主唱者邓丽君更是他一手提拔的。六七十年代,左宏元、琼瑶、凤飞飞的铁三角组合,更雄霸了台湾国语歌坛长达五年之久。而古月与庄奴的搭档也成了唱片上常见的黄金组合。左宏元以小调风格独居歌坛,他擅长加入台湾传统歌谣的元素(如歌仔戏)及中国传统的音阶,配合千回百折的转音,让他创作的小调歌曲,充满十足的韵味。他对于流行音乐的贡献就是他创造了一条真正属于台湾风格的音乐,这是与当年东洋或西洋歌曲完全不同的路线。音乐大师左宏元更造就了流行乐坛许多闪亮的巨星,如大导演刘家昌、邓丽君、凤飞飞、甄妮、齐秦等全都是他一手打造出的瑰宝。    
    最能把左宏元的小调歌曲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歌手首先当属邓丽君。出自左宏元之手的《彩云飞》、《风从哪里来》、《海韵》、《千言万语》、《我已知道爱》、《君在前哨》等都被邓丽君演绎得有声有色。邓丽君少女时代便是以这些小调情歌走红歌坛的。    
    接受正规的音乐训练之后不久,邓丽君就参加了金马奖唱片公司举办的歌唱大赛,并以一曲地方小调《采红菱》夺冠。这时她才13岁,出落得越发清丽可人,在社会上也渐渐有了一点小名气。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台北东方歌厅的老板听到了邓丽君的歌声,觉得很不错,就希望她能在课余时间到歌厅里客串一下。邓丽君在征得妈妈赵素桂的同意后,就开始在课后前往东方歌厅做客串歌手。在这位老板的赏识下,邓丽君获得了更多的表现机会,她在东方歌厅的二楼表演,时常与一位叫婉君的女孩歌星做搭档,演唱小调歌曲。邓丽君在表演中常常化装反串,演出古装剧《凤求凰》、黄梅调“梁祝”里的《草桥结拜》和《十八相送》等节目。她的扮相俊美,台风洒脱,十分受欢迎,每次开演都获得满堂彩。    
    不断的掌声让邓丽君的商业演出越来越红火,于是有更多的商家老板希望能请到邓丽君到场客串。陆续开张的第一酒店、夜巴黎歌厅、七重天歌厅等首屈一指的登台地都纷纷重金礼聘邀请邓丽君演唱。邓丽君在哪一个歌厅都很吃香,她受欢迎程度日甚一日,薪水也就不断提高。当时邓丽君驻唱一场最高的费用约为新台币一千到两千元之间,几乎已经是一般人家半个月以上的生活费了。    
    邓丽君成了卖座的保证。只要能聘请到邓丽君,就不愁生意不上门。邓丽君则巡回于各大歌厅演唱,名气越来越响亮。才念初中的邓丽君,小小年纪名字就经常被排到海报最显著的位置。由于邓丽君眉清目秀,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和一张圆圆的脸,再加上她年年纪小,就被封上“娃娃歌后”的称号。这可能是邓丽君步入歌坛后的第一个外号。    
    邓丽君的迅速崛起是时代与历史赋予她的机缘。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正值经济开始起飞阶段,娱乐业也随之开始发展,乐坛更是百废待兴。日治时期在台湾兴起的录音、广播、电影等刺激了娱乐业的迅速发展,流行音乐藉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邓丽君就是由广播公司举办的歌唱比赛踏入歌唱事业的,而在歌唱比赛中她又是以电影主题曲和插曲获得奖赏的。她个人对歌唱和表演的兴趣,除了天分以外,还和收音机的普及、电台广播和影院放映等传媒密切相关。这些传媒手段的兴起和进步,不断促使流行音乐朝向“大众化”、“娱乐性”和“商业性”的趋势发展。各种歌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也应运而生,台北似乎也在一夜之间成了娱乐的天堂、梦想和希望的温床。在50年代的时候,淡水河边的露天歌场是许多追逐国语流行歌曲的歌迷唯一能去的地方,以后到歌厅听歌逐渐成为大众主要的娱乐活动。而娱乐场所的兴盛必须依靠人潮来烘托气氛,因此能否请来大牌红星登台演唱,成为这些地方生死存亡的关键。邓丽君只要登场,现场就绝对座无虚席,这使她成了娱乐场争相抢夺的对象。    
    她年纪轻轻便成了歌厅的头牌红星,这不免引起其他歌星的眼红及同行的排挤,小小年纪她居然出尽风头,凌驾于他们之上。但邓丽君没有陷入这种无谓的纷争中,她靠着自己扎实的歌艺与人气,劈开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歌唱之路。她从不怕吃苦受累,因此有时在歌厅的要求下,一晚便连赶多场。在歌唱事业刚刚起步的这段岁月里,她始终以感激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一切。    
    


第一部分:天才歌女痛苦的抉择(3)

    邓丽君的歌声和名气在岛上越传越广、越传越远。不但在她居住的北部的歌厅纷纷要求她常来串串;台湾南部的大都会高雄等地的歌厅、夜总会,同样也要求她前来助阵。那些生意清淡的歌厅,更是希望邓丽君时常光顾,只要请来邓丽君,满座就有保证。邀请邓丽君成了一些娱乐场所的日程安排,邓丽君的声势一路扶摇直上,名声大噪。    
    但是,成功的背后也蕴含着无尽的辛酸,尤其是对于一个小女孩歌手来说。她过早地体验到生活的疲惫和人情的冷暖。成名后的邓丽君回忆起这段在歌厅走唱生涯时,颇有感慨地表示,在成名之前,特别是在以台语歌曲为主调的台湾南部,自己也曾经历过一段巴望着有歌能唱、不敢计较排名先后的苦日子。可是那时的许多老板只要看到红牌歌星到场,还会临时支开她这种小牌新人,不让她登场,常让她感到委屈不已。    
    由于勤跑歌厅和演出频繁,邓丽君每日的生活都比较忙碌。接二连三的歌唱活动占据了她大部分的时间,正常上课便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经常请假又使她的成绩一落千丈。金陵女子中学是一所非常严格的学校,校方很快就注意到邓丽君的情况,于是引起了一场风波。女校长找到邓丽君谈话,认为她缺课时间太多,因此要她放弃歌唱,专心课业。在学业与歌唱两者之间做一个抉择,邓丽君一下子就怔住了。虽然她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演唱,但她从未放弃过在学业上的努力呀。她总是不甘落于人后,在精疲力尽的表演之后,都会认真地写作业。    
    邓丽君不敢做主,回家后告诉了父母。性格直率的邓枢很不服气,正值大病初愈的他,柱着拐杖,连夜赶到学校和校方协商。    
    校长认为邓丽君做歌厅、夜总会的歌手,影响了她的学业,希望她以学业为重。    
    邓枢质问校长:“孩子发挥特长,又不影响学业,有什么不好?”他希望校方不要这么严苛。    
    校方却以学校的责任、学业的重要要求邓丽君必须做出选择。固执的女校长说:“要唱歌,就不能上学;要上学就不能唱歌。两者不可兼得。”    
    校方的强硬态度让邓枢很是痛心。无奈之下,他只好决定让邓丽君退学。    
    邓丽君出于对歌唱事业的热爱,也为了能够全身心地在歌坛发展,也同意退学。    
    1967年邓丽君终于忍痛从金陵女中办理休学手续,解决了歌唱和学业不可兼得的困境。从此,她便走上了职业歌星的人生新路,向唱片歌手的目标迈进。    
    邓丽君孤寂地走出校门的身影至今还留在她的老师张先生的记忆中。    
    “当时,邓丽君颓废地步出校门,走到车站等候公车,看起来十分难过的样子。因为她再也不可能回到学校,也没有机会读书了。想起来真是可怜!我和她搭同一班公车,直到换车前我都一直站在她身旁,心想多安慰她一下吧!站在摇晃的公车内,我告诉她:‘将来读书的机会多得很,不妨看开点,现在虽然休学了,但也许明年还可以再回到学校读书呀。’听了这些话,她的表情似乎开朗了一些。”    
    就休学问题,张老师也和邓丽君谈过几次话。    
    “有一天,一位学生跑来告诉我:‘老师,您知道吗?邓丽君休学了。’我乍听此事便找她本人详问原委。原来她经常到夜总会演唱,因长相可爱颇得人缘,所以夜总会打算正式与她签约成为专属的歌手。我问她父母亲的意见如何?她自己又如何打算?她说因为家庭经济因素,她需要那份工作,如果休学的话就能安心地唱歌。很明显地,她是为了改善困苦的家境而牺牲自己,而这个小孩子也真的一直很努力!”    
    过早地告别学生时代,成了邓丽君心中永远的痛。未能接受初中教育,过早迈向歌唱事业的缺憾,日后邓丽君自己有深切的体会。她不想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因此她不断地想念书、接受各种生活或事业的挑战,这也是她极力超越学历限制的表现吧。她还积极学习各种外语、向往留学生活,保持着终生不渝的好学精神。    
    邓丽君退学的消息一经传开,台湾各夜总会、台北歌厅、台湾广播公司等纷纷赶来,要和她签约,邀她加盟。于是,邓丽君又在母亲的陪伴下,走向一个又一个的歌厅、夜总会、电台……    
    


第一部分:天才歌女娃娃歌后(1)

    14岁的邓丽君便正式出道,进入了演艺圈。    
    邓丽君第一次正式与观众见面,是在1966年3月中旬的一天。这是著名流行音乐作曲家《生命如花篮》的作曲者梁乐音让她得到了这次在电视上亮相的机会的。当时梁乐音带着邓丽君和他的另一名得意高徒一同出现在“台视”的《艺文夜谈》节目中接受主持人的访问,邓丽君还客串演唱了一曲。那时的她已经得过好多次歌唱比赛的冠军了。她那略带童音的歌喉圆润甜美,获得了更多人的赞美。梁乐音也成了她歌唱之路上的贵人。    
    清丽脱俗的邓丽君在歌厅跑场兼唱时曾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她曾由在歌厅乐队吹黑管、后在台北国际舞厅当搬走的程刚介绍,在国际舞厅试唱。不久,有一位余先生接办台北国之宾歌厅,请来了许多大牌歌星,如姚苏蓉、吴静娴、美黛、王慧连等,而刚出道的邓丽君也由于备受赏识就和赵晓君轮流担任开场的演唱。那时,邓丽君那聪明活泼、清新可人的形象已留在众人的心中。    
    1967年,台湾“宇宙唱片公司”发掘了邓丽君。14岁的邓丽君作为正式歌手,加盟“宇宙唱片公司”,开始录制唱片。9月“宇宙唱片公司”推出了邓丽君的第一张黑胶唱片《邓丽君之歌》第一集《凤阳花鼓》。邓丽君正式以歌唱为职业,同时展开了她追求唱片歌手的生涯。    
    《邓丽君之歌》系列的第一张就体现出了邓丽君演唱民歌小调的风格。邓丽君便以善于演唱民谣而备受瞩目,那种可爱小女孩的甜甜的歌声,那种纯真朴实的感情流落,迷住了大批的听众。这之中有和邓丽君的父亲一样从大陆来的士兵、有和她一样青春活泼的少年学子、更有天南地北的商场中人。她的演唱实绩受到普遍好评,当然这与当时歌坛的翻唱风有关,也跟当时流行上海情歌、黄梅小调和各地民谣有关。    
    于此同时,邓丽君仍继续在第一酒店、夜巴黎歌厅、七重天歌厅等处演唱。七重天改组后,她又转往台北歌厅、丽声歌厅等地演唱。她还经常参加警察电台每个星期天播出的《空中歌厅》等节目。    
    看到邓丽君的歌曲受到相当好评并引起广泛的影响,宇宙唱片公司在1967年这一年就又陆续推出了《邓丽君之歌》系列之二《心疼的小宝宝》、系列之三《嘿嘿阿哥哥》。随着邓丽君唱片的密集推出,她演唱民歌民调的曲风也渐渐成了她的个人特色。这类曲风不仅得到演艺界的肯定,而且也备受大众喜爱。由此也奠定了邓丽君初期歌唱生涯的风格,很快她就被人称为“小调歌后”。    
    炙手可热的小丽君很快就进入演艺状态。和圈内人士一样,有了片约,有了忙碌的日程,有了大大小小的秀场。台北、高雄、台南、台中、以至苗粟、桃园、园林等大小都市的歌厅、饭店都纷纷邀请她去演唱。她曾在台北最大的、最豪华的“巴黎夜总会”驻台演唱,创造了连唱七十天的最高纪录。那时还没有 “作秀”这个新鲜的名词,但邓丽君小小年纪就熟悉秀场的热闹,也领略到了“作秀” 的辛劳。她那时的最高纪录是参加了台湾“中国广播公司”六个现场直播节目的演出。当时由于现场节目没有先录像后播放这种技术,现场直播就是名副其实的现场直播。要在这种场合演唱好,必须要有临场应付能力和歌唱表演实力。邓丽君以自己完美的表现,再次向外界展示了她惊人的歌唱实力。    
    随着20世纪全球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台湾在60年代进入电视的视听媒体新纪元。1962年“台视”的开播标志着台湾正式进入了电视媒体的时代,其后又相继于1969年及1971年,成立“中视”(中国电视公司)及“华视”(中华电视台)。此后一直到90年代初,台湾电视媒体就主要控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