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威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顺威武-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着自己这个职务,直到见到了自己的队伍,他才明白这个县保的真正意义,换个他能听懂的词汇,感情就是城管头子。

前明的时候,宛平县是不负责京城治安的,不过本朝大约是太祖爷改制的缘故,这宛平县衙内专设一属官,也就是这县保,周鲤觉得八成原先太祖爷是想设置保安队或保安团来着,又怕朝臣因这不伦不类的名字反对声太大,所以才参考了地保的名号设置了一个加强版。但这县保可比地保厉害多了,干的就是保安队的活儿,周县保如今手下足有五十余名汉子,而且据他目测,大多是县内的地痞流氓混混,人人手执短棒一根,辅助以藤牌皮鞭等物,端的非凡了得,单以正式在编人员来看,为宛平县仅次于驻军的第二武装力量,连县衙的捕快们都比不过。

而且还不要小看这个县保,这可是正经有品级的吏目,乃是先太祖武皇帝自己捣鼓出来的十品正吏,用来区别其他的杂佐小吏,虽说官场中人根本不当回事,但在朝廷律令上却是白纸黑字写着的,时候久了怕是也能侥幸混进官僚队伍。

本县除了县保之外,还有一个十品县通,也在坊衙办公,乃是个文职,负责和周鲤文武搭档,只是暂时还不知道由谁担任。按照常理说,这种正吏通常都要本乡本土的,可是宛平县所有考生加在一起,也只出了周鲤这么一个正吏,县通的人选到现在依然是个迷,让无数英雄豪杰想破了头。

求推荐和收藏,各位衣食父母们,觉得本书还能入眼,辛苦您点下收藏和推荐,兄弟拜谢。

第十二章 军训

第十二章 军训

到任之后,周鲤迅速开始熟悉工作,因这坊衙乃是初设,没有常例可循,林大人倒是也没有急着催他立刻办公,给了三天时间,专门让他吃透这行当,压服自己的手下。

手下其实倒是好办,有道是京城无大寇,天子脚下律令森严,再厉害的贼人也不敢过来寻衅滋事,他这些手下最多也就是些在坊市中拿人家几个水果的混混,如今新设衙门,正缺勇武之人,便一股脑的全都收编进来。周家在市井中名气甚大,而且人人习武,便是周鲤这读书人也会几下三脚猫的工夫,加上周老爹徒弟众多,各个勇猛精壮,不能唱戏的全都在坊市之中厮混,单这县保队中便有几个周鲤的弟兄,其他人也都算是熟稔,因此倒是不需多言,大家乡里乡亲的,没什么刺儿头会来挑衅,不过几句话的工夫,众人便高呼唯三郎马首是瞻。

让他发愁的是里面的案牍工作,按理说他这个县保应该只负责武事,文事则是该那位县通处理,可县通迟迟未到,他也只能暂时担负起来,这可着实是要了亲命的工作。林大人那边本来就是军中文士出身,雅不愿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东西,可又一直没有办法,他手下四个师爷只有赵师爷得用,不少事情都要自己处理,现如今好不容易能够分出去一部分,立刻将自己不喜欢的琐碎之事一股脑推了过来。

先前林大人本来也没多想,只觉得这是推给那位县通的,谁知道县通迟迟不到,倒是给自家弟子添了不少麻烦,好在周鲤这人经过天朝教育洗礼,堪称身经百战,早已煅造得一身铜皮铁骨,又有一个同样吃苦耐劳的侯彬辅佐,加上手下中也有几个识文断字之人打下手,不然还真是吃不下这么些工作。

好在苦日子没过几天,他就迎来了喜讯,依照先帝遗诏中的某一条,他这名新任县保,要带着五十余名手下参加军训。

刚刚接到命令的时候,他还有些诧异,要知道这毕竟是大顺朝,不折不扣的古代,军训这事儿似乎和他这城管头子不搭界,可仔细问了问过来下命令的赵师爷才知道,原来这年头连国子监的新来监生都不例外,凑一批就要强制军训,就不要说他们了,这可是先帝爷的遗诏。而且经了鞑子入寇那么一遭,就连最清流的官员也不怎么反对这条命令了,锻炼锻炼身体未必就有辱斯文,眼下南北对峙,大顺勉强占了些优势,可万一将来不行了,山海关一被攻破,大批鞑子骑兵一拥而入,多锻炼一下也多几分自保之力不是。

不过周鲤对这个命令是没有丝毫抵触的,他只是觉得讶异而已,让他在军训和整天埋头公文中选一个,他肯定选择前者,将坊衙中的工作交给林大人派来暂时代班的赵师爷后,便带着自己的五十余名手下出发了,前往密云驻军大营。

密云大营驻军共两万三千,乃是京师周围驻军的老大,无论训练还是器械,都只在禁卫军之下,堪称是大顺常规军队的魁首,因此这京城各州县的军训工作,便也都在这里进行。周鲤原本以为,所谓的军训就是踢踢正步,跑跑操练,站站军姿之类的,谁知道这边还动真格的,每天都要按照军队的制式训练走上一趟,甚至还给玩火铳。

县保队这种机构,平时自然是没有资格使用火铳这种高级武器的,事实上即便在大顺军中,火铳装备率也不过百分之六十几,还有三分之一多的部队使用原始的大刀长矛,倒不是先帝爷不想全盘火器化,实在是这时代的火器在对抗骑兵的时候,还无法发挥出最大威力,更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刀矛弓箭。加上国朝工业底子基本没有,现在还正处在从小作坊到联营作坊的转化过程中,流水线什么的更是无从提及,也只能一点点的给部队换装。

此时军中已经有了燧发枪,但数量极其稀少,只装备精锐部队,比方说主将的亲兵营和敢死营等等,其余的大部分人还都是拿着火绳枪,以及前明留下来的三眼铳之类,虽然都已经制式生产,不至于五花八门,但与他想象的‘燧发枪如林、兼有马克沁助阵’还是有所差距,这一点上周县保有些失望。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这些火铳的质量似乎还都比较过关,刚刚那小校试射几次,并没有出现炸膛的情况,这样至少可以不必担心受伤甚至致死的事情发生了。

这依然是个排队枪毙的时代,所以练习火铳当然也要排成几列横队,周鲤作为县保,站在第一排左首位置,凝神静气的将火折子放在引信上面,随后立刻寻找目标,并严密关注自己铳口内即将射出的铅丸,‘砰’的一阵巨响,同时还有一阵大风刮过,他眼睁睁的看着铅丸斜着飞了出去,印在后数第三人的靶子上面……

随后,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原本第一排试射完毕,应该迅速后撤,用通条清理铳管,随后继续装铅丸火药,再用通条戳瓷实,等待下一轮的射击,这些都是前几天课程讲过并示范过的。可整整一排十余人,完成了这套标准动作的只有他一个,其他人要么拿着火铳不知道干什么,要么干脆被之前那轮射击的巨大响动吓住了,这会儿正坐在地上发呆,脸上神色惊恐,显然早已经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

周鲤面红耳赤的看着带队队官,等待着劈头盖脸的训斥,毕竟他才是这帮人的头,那队官可是正经九品武官,国朝又没有以文御武这一说,自己这个十品被训太正常了,何况就算有也没用,他这个县保严格来说属于武装力量,挨训是很对口儿的。可谁知道正准备迎接暴风骤雨的时候,那队官却只是微微一笑,说道:“周县保不必如此,刚来的都是这样,别说你这些手下,就连我们这里的新兵也好不到哪里去,习惯就好了。”

“多谢校尉大人不罪!”周鲤松了口气,转身对着自己手下那些保丁喝道:“看看你们这幅样子,平日里在县中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拿人家水果的时候比张飞都猛,怎么一到军营就都软了?这可还不是战场呢,将来万一和北面鞑子开战,让咱们上去押运粮草,你们难道就这么去给鞑子当猪样宰吗?看看你们县保我,十八岁的年纪,比你们大部分人还小,而且大半日子都在读书,我都能挺直腰杆操弄这火铳,你们为什么不行?”

“您周家人当然不怕,都是练家子……”第二排有个保丁低声辩解道,随即在周鲤练习过很久的眼神杀气中被压了下去,只得硬着头皮走上前来,进行下一轮试射。

不过经他这么一喊,下一排倒是好了很多,或许人都有个要面子的脾气,加上第一排已经给他们做出过示范了,因此虽然还有几个转到后面去不知道做什么的,但至少没有人再吓得躺在地上发呆了。

转了两轮,再次轮到第一排,这一排受过心理创伤的较多,明显是个问题,周鲤挨着个的好生鼓励了一番,这才回到队首,正要点燃火绳,忽然用余光发现一个问题,站在他旁边那个保丁的火铳形态似乎有点奇怪,不禁转过头仔细看去。

周鲤凝视片刻,总算明白了问题所在,那厮火铳管子里分明插着一根通条,他有心想要提醒,却见那边火绳已经点燃,便立刻蔫巴出溜的离开队列,在队官的凝视下走向左侧点将木台。虽说操练之时严禁人员离队,但周大人好歹也是杂科十品正吏,在队列里头算是有身份的人物,即便没说为什么离开,队官也不好在不清楚缘由的情况下训斥,只得任他离去。

刚刚走出两步,就听身后传来一声巨响,跟着便是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周县保立马做出个前扑动作,生怕被炸膛的火铳伤到,总算是逃过了一劫,那队官神色复杂的看了看趴在地上的周县保,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最终还是没说什么,摇了摇头道:“将那个笨蛋抬下去治伤,旁边那两个被误伤的也是,放他们半天的假。”

第十三章 县保办差

第十三章 县保办差

让周鲤没有想到的是,二十天的军训之后,最终会操总成绩,竟然是以他这一队最高,尽管有一个笨蛋因为通条问题受伤,还连带着挂伤两个,可他毕竟是所有人中接受这玩意最快的,连那队官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奇才,军中无论什么套路规矩一说就懂,一玩就会,连一些老兵们还没摸透的新装备他也会玩,若是投军的话,两年之内必然升为九品。

军中不止一位将领前来找过他,问他愿不愿意投军,还从十品干起,并许下两年升职的承诺,可周鲤不想投军啊,他虽然也知道北方鞑子入寇之后的结局,可目前不是还有人家吴三桂吴公爷在山海关顶着呢,他就不上去和人家抢功劳了,他只想在宛平县内做自己的十品正吏,将来若是能够有机会升上几级,那就更好了。

军将们也知道他这样的乡民什么心思,几番下来也便不说了,待到二十日考评一过,便放他们回了宛平县。

军训过后,本以为能够休息两天,谁知道刚刚拉着队伍回来,周鲤便得到了林大人的召唤,让他赶紧去县衙走一遭,领取自己的第一个非日常任务。

被上司召唤的感觉是很爽的,若是你的上司不召唤你,那么基本上意味着你已经被他遗忘了,升官的时候保证也想不到你,需要人背黑锅的时候,倒是很可能在花名册中不经意间发现你的名字。

而非日常任务更是好事,虽然说这种任务乃是一把双刃剑,发达沦落各占一半,但有雄心壮志的人却非常喜欢刷一下,因为总是做自己本职内的工作,做得再好最多也就是一句劳苦功高,熬资历能把青丝熬成白发,少年熬成皓首,还未必都能熬出来,尤其是那些不是正途出身的家伙。

像周鲤这种一来没出身,二来没太多钱的,想要升官就只能靠这些非日常任务,因为这种任务很容易给上司留下印象,当然这种印象是要在差事办好的情况下,若是办砸了,上司倒是也有印象,但你基本上也就没什么进步的可能了。

只不过,这种召唤也不是无条件的,至少你自己要先摆正位置,周鲤自从上任之后,每三日都有条陈一封送往县衙,事无巨细都要汇报一下,捎带着字里行间还要关心老恩师的身体,用委婉的口气谴责其为国操劳不惜身等错误行为,哪怕是拉出去军训都不例外,很是给足了自己这个老恩师面子,林大人见弟子如此上道,有差事自然也会先想到他。

到了县衙门,和门口几个差役笑嘻嘻的打过招呼,周鲤便迈步走了进去,径自来到二堂之中,见林大人正穿着一身很家居的青布袍子品茶读书,立刻三两步上前问安道:“弟子一去二十余日,不知恩师身体可还安好?”

“为师身体好得很。”林大人很满意这个亲昵的师徒称呼,他曾经也参加过一些知县们的聚会,人家那些都是正途出身,说起自己门下弟子谁谁谁在哪里做事,都是一副炫耀的模样,把他这个军转民的主儿说得羡慕不已。现如今自己也有弟子了,而且还是个非常优秀的青年才俊,周鲤在军营的表现早已经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加上先前各种考试的成绩,充分证明这弟子是个既会考试又会做事的,唯一不会的大概只有八股文。

不过这个没关系,八股文自己也不会做,照样不是活得挺好,而且国朝既然开了杂科,就是给人另一条晋身之路,周鲤这等聪慧之人若是好生经营,将来未必没有前途,未必不能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

林大人越看这弟子越是顺眼,轻轻扶着周鲤的手,将他按在座位上,问了一些军训时的问题,以及前些日子坊衙中的各色事务,这才切入正题道:“这次叫你来,是有事情要做的,护国公他老人家代天巡狩,要考察京畿附近州县,第一站便是我们宛平县,本县治安虽然一切良好,但近来乡野之中总有些泼皮无赖寻衅滋事,本县便着你去肃清,国公爷十日之后便到,你务必做到坚壁清野,不出任何纰漏。”

这就是正经安排差事了,林大人用了官称,周鲤也赶忙也站起身来正色道:“请大人放心,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呵呵,你这小子倒也有趣,还保证完成任务,我们这军中的口号,倒是用的熟稔。”林大人笑的颇为欣慰,显然是又被这口号带起了早年在军中的点滴回忆。

殊不知周鲤说完这句之后更是内心流泪,这口号我听了多少年啊……

护国公李双喜,先帝的干儿子,原本应该在山海关中战死的,如今却活了下来,并且成为了几大国公之一,当然干掉他的吴三桂如今也是国公,也不知两人见面时候,会不会有潜意识的敌对情绪。

当然这并不是周鲤要关心的内容,他只知道自家恩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