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嫡女升职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落魄嫡女升职记-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霍榷作了一揖,也不说话就把手里的玉佩放霍荣案上去。
霍荣正吃茶,拿眼角瞥了一眼那玉佩,顿时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双目欲裂般地瞪着那玉佩,好半天后才道:“这个兵符……那里来的?”
霍榷将声音压低再压低后,道:“也不知佑哥儿从那里得的。”
听罢,霍荣把眼睛瞪得快突出来了。


、16日的更新在这里

第二九回再见沈娆(五)
兵符又另称为虎符;因大汉常以虎形造符;得的名儿。
大汉的虎符自然在天子手中;用金铸造;但曾经虎符不止一枚,金虎符之下还有四枚玉虎符。
要说清楚这玉虎符又得从头说起了。
大汉曾有四位藩王;东胶王、南康王、西陵王和北靖王;都是宗室。
四位藩王各据一方,镇守大汉东南西北四方,天子赐下四枚玉虎符,封地内藩王拥有军政一体大权,自成一国,位极一时。
但藩王无召不得擅离封地;还要向朝廷岁贡。
四王王位皆是世袭,父传子,子传孙的,数代经营下来,自然有一番大汉皆不能比的强盛。
奴大都有欺主的,更别说这些原就出自宗室的,就越发瞧不上曾经文治武功皆不出色的先帝了,其中以东胶王和南康王为最甚。
这二人先是借各种缘故让朝廷减免了他们的岁贡,还不时擅出封地,暗中征兵买马,还串联起四王来准备一举成大事。
当年的北靖王颇有才华,虽也有像东胶王和南康王那样的心思,可到底是过于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也就一时没应下,但暗中还是支援了二王。
独西陵王,就王姮的外祖父,胆小怕事儿不敢参与,但也没密奏朝廷,任由了二王蓄谋造反。
先帝时,文治十六年,东胶王和南康王以佞臣当道,清君侧为名兴兵直指京城。
那时太皇太后下发旨讨伐,霍荣临危受命,一战成名。
这就是先帝时的藩王乱。
战乱中东胶王被霍荣砍下马来,当场毙命,南康王则不知所踪。
后,西陵王怕受牵连,主动献上了玉虎符和封地,自愿回到京城受天子管束。
北靖王是只老狐狸,虽心有不甘,但大势已去,他若独自盘踞封地同朝廷对抗,也不过是螳臂当车,故而他也只得效仿西陵王交出了虎符和封地。
东胶王战死,虎符自然就落了霍荣之手,可南康王却失踪了,所以当年先帝四玉虎符只得回其三,余下那枚虎符不知去向。
自那后,先帝下令诛杀东胶王和南康王两系全族。
再班昭,令封王者,只得食邑,再无兵权政权。
先帝也曾经多方查找那枚玉虎符,只是时至今日,一无所获。
然,说是找虎符,其实是找南康王和其后人。
由此可知,这枚玉虎符事关乱臣贼子及其后人,虎符在手里只会被人得而诛之。
知道这些内情的,自然也明白这枚虎符沾不得手。
也就难怪霍荣和霍榷,都难免惊慌的。
霍荣拧眉思忖了许久后,问道:“你可确认了?这玉真是佑哥儿在骁勇府时得的?”
霍榷万分肯定地答了。
霍荣一时目光悠远,喃喃道:“萧家……到底是发源自何处?”
霍榷明白的,霍荣这是疑萧宁的来路了,但也的确不知萧家到底源自何处,只说了一句,“萧宁是皇上的人。”
事发突然一时也是想不明白的,霍荣道:“这虎符非一般寻常之物,被外人所知定会引来杀身之祸。持此虎符者发现不见了定会来试问,故而我们家一动不如静。”
霍榷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四处探查只会暴露自身,更打草惊蛇。
若是查到便罢了,查不到少不得又会被人编排出许多对他们镇远府的不利来。
就在霍荣和霍榷定下主意来时,小厮来报说三皇子府的人来求见。
父子俩都觉意外,没想到人来得这般快,且都以为该是骁勇府才对,没想却是三皇子府来人了。
霍榷恍然道:“在骁勇府时,佑哥儿曾不见过,正是这位三皇子抱的佑哥儿回来,而后……”
“而后佑哥儿就得了这虎符。”霍荣的眉头拧得越发紧了,“虎符是三皇子的。”
霍荣不禁头疼不已,因着这虎符一旦同皇子扯上了干系,事态怕是比他们想的要复杂了。
霍榷同霍荣想到的是一样的。
只道这是个圈套,三皇子这是在逼着霍荣和霍榷支持他,否则他们一大家子都有性命之忧。
这般一来就不能不见三皇子府的人,因来人应正是来探听他们父子的意向。
但世事难料,也有让宦海浮沉多年的霍荣预料不到的。
事情也正因三皇子府的人来访,而峰回路转了。
就在霍家父子心中忐忑之时,就见皇子府的属官拎着一只笼子,笼子里一只全身雪白没丝毫杂毛的猫,身后跟着一位小吏进来了。
皇子府的属官进门便给霍荣和霍榷见礼,相互客套了一番了,镇远府下头的人献上茶果后退出。
这位属官见房中再无其他人了,告了声罪,就起身侍立在那位自进门后便不曾做声的小吏身后。
小吏这才抬起头来。
看清小吏的面目,霍荣和霍榷都忙上前跪拜,“臣等不知三皇子到来,有失礼数,实是罪过。”
三皇子摸摸鼻子,也知道自己这般驾临是有些惊扰到了镇远府的,忙让霍荣和霍榷起身。
可这趟三皇子是不得不来的,但又怕镇远府被他牵扯不清,这才改装成小吏。
“实不相瞒,我这次前来是事出有因,一时也说不清,但冒昧恳请霍大人让我再见小公子一面。”三皇子说这话时诚意非常,弄得霍荣和霍榷愈发不解其中的缘故。
霍榷看了看霍荣,霍荣忖度片刻后向霍榷点点头。
“请三皇子稍后。”霍榷出了书房,要亲去抱佑哥儿来。
此时佑哥儿同袁瑶已回西院,霍榷回去还没见着袁瑶和佑哥儿,却碰上了韩施惠从岸汀苑出来,霍榷疑惑却只皱了皱眉。
韩施惠也没想到能这时就遇上霍榷的,真是又惊又喜的,忙忙扶了扶发髻,正要上前给霍榷行礼,不想霍榷却视若不见般匆匆从她身边而过,让韩施惠在一干子媳妇婆子面前落了没脸。
霍榷沿着抄手游廊直往漱墨阁去,路上见到青梅她娘,就问道:“二奶奶和佑哥儿可是歇下了?”
青梅她娘蹲身回道:“佑哥儿在芷兰院,二奶奶也在芷兰院陪着佑哥儿的。”
芷兰院正是养佑哥儿小老虎的地方,想来是佑哥儿又去看他的小老虎了。
听罢,霍榷转身就往芷兰院的方向去,不想回头又撞上从外头进来的韩施惠,险些撞了霍榷满怀。
霍榷也是练武只人,那里就那么容易让人近了身的,抬手一拨,把韩施惠挥了个踉跄倒地,霍榷冷下颜面喝道:“越发没规矩的东西,有我回头仔细你问的时候。”一甩衣袖又往芷兰院去了。
进了芷兰院就听到佑哥儿的笑声,远远就瞧见佑哥儿趴在虎背上,骑着他的小老虎。
可怜小老虎要驼佑哥儿这么个胖墩的,四短爪都迈不开了,只一味地打颤。
“佑哥儿,来,歇一会子再骑。”袁瑶坐不远处的亭子里,向佑哥儿招手。
丫头们要上前去抱佑哥儿,佑哥儿不依,藕节一样的手脚夹抱住小老虎,“嗷嗷,喵。”
小老虎越发地没气力了,同佑哥儿摔成一团,“哇唔。”
霍榷见状只得过去去抱儿子的。
袁瑶见霍榷回来,神色却分外慎重的,忙起身近前,“二爷,怎么了?”
霍榷让丫头婆子稍退后,小声道:“三皇子来了,非要见佑哥儿。”
袁瑶怔了怔,也不敢多问,只道:“佑哥儿这会子正在玩在兴头上,这么抱了去只怕是会闹,让喵也一道跟去吧。”
霍榷点点头,抱着佑哥儿,又让人把小老虎装笼子里,拎前院去了。
佑哥儿还没进书房,三皇子就听到佑哥儿的声音了,“喵,喵唔。”
等霍榷抱着佑哥儿进来,三皇子笑着唤了佑哥儿一声。
佑哥儿正趴霍榷肩上看被搁门外的小老虎,听到有人叫他,回头找了找,终于瞧见三皇子了,顿时咧嘴笑呵呵的,“哒噗喵。”
三皇子见佑哥儿认得他就觉着有门,忙拿了带来了猫给佑哥儿瞧,道:“佑哥儿,这猫叫波斯猫,还会动的,喜欢不?”
这时波斯猫叫了声,“喵。”
三皇子见佑哥儿也跟着叫唤,“喵,喵……”以为佑哥儿是喜欢波斯猫了,三皇子忙道:“我把这猫送你,你把我那不会动的喵还我吧?”
只霍榷知道佑哥儿这是在要他的小老虎,便让小厮把老虎笼子给拎了进来。
佑哥儿挣扎着就下地,奔小老虎爬去,还会开笼子,把小老虎给揪了出来,抱着怀里给三皇子瞧,“喵,喵。”意思是我的喵,你瞧。
三皇子看看佑哥儿的小老虎,再看自己手里的波斯猫就觉着弱爆了,“……谁家都不带能有这种喵的。”有种上当受骗之感。
霍荣:“……”
霍榷:“……”
佑哥儿不懂三皇子在说什么,还抓起小老虎的爪子给三皇子瞧,“喵。”
“……”三皇子有些欲哭无泪的。
霍荣和霍榷也算是瞧明白了,知道是躲不过的,霍荣从暗格里取出虎符来,道:“三皇子要找的可是这东西?”
三皇子一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笑道:“到底还是瞒不过镇远公的法眼。”
霍荣很是深沉道:“三皇子可知道这东西的来历?”
三皇子也不掩瞒,点头承认道:“我能找到这东西,自然就知道它的来历。”
霍荣和霍榷都不言语了,望着三皇子静等他的下文。
一时,三皇子便知道霍荣和霍榷误会了,笑道:“这是父皇准我游手好闲,四处游荡的条件。”
霍荣同霍榷对视了一样,道:“是皇上让找的?”
三皇子摸摸鼻子,“不然父皇那能让我在外头游历了这些年。”
霍荣点点头没再多问,因后头的就不是他们这些人该知道了的。
后来霍荣和霍榷才知道,原来南康王当年见大势已去,一路向西南逃窜,最后藏身在真腊国。
八年前,南康王病卒于真腊国,膝下只剩下一女也已嫁当地贵族。
三皇子到底不宜在镇远府中多留的。
只是佑哥儿不让三皇子走,因三皇子把他的玉喵拿走了。
三皇子没法子,最后不但把波斯猫给留下了,还有虎头的玉革带,玉扳指,荷包,钱袋一概都留下,要不是瞧他穿的云头鞋上绣的老虎不像,佑哥儿那是连鞋子都要他脱下了,光脚回去。
等佑哥儿被霍榷抱回来时,袁瑶就见佑哥儿得了这些个好物回来,便问道:“那里来的?”
霍榷扶着额,道:“佑哥儿讹三皇子得的。”
袁瑶:“……”
只佑哥儿还无邪而天真的在和波斯猫玩儿。
……
到了掌灯时分,袁瑶因着下午时得俍哥儿的信儿,到寿春堂去和霍老太君说,这时候才从外头回到漱墨阁。
门外听到韩施惠和霍榷的声音。
只听韩施惠道:“……婢妾潜心修佛,近来在佛法之上也有了些心德。”
又听霍榷道:“既然你了能佛学之上有慧根,就不能辜负了,你既已回府也不好再到寺去的,日后你就住家庙去,潜心修行就是了。”
罢了,就有婆子把韩施惠给叉了起来。
韩施惠登时慌了,“二爷,婢妾可是太太让回来服侍二爷的。”
霍榷冷笑道:“你放心,这事儿自有爷亲回太太去的,且太太平日里也最是斋僧敬道的,绝不会拦了谁的前程。”
说完,霍榷一挥手,婆子把哭喊着的韩施惠给叉了出去。


、17日的更新在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眉头每天写完就上传了的,都没空回头再去看一遍文的,有错落语病句的难免,只要亲们提出来眉头就回头去改的,不然眉头这段时间还真没时间去回头去逐字逐句去修改的。
第二九回再见沈娆(六)
韩施惠一进家庙;霍夫人便知道了;韩施惠到底是霍夫人今儿才从寺里带回来的;可一天都没过去就被撵到家庙去了;脸面上过不去,故而霍夫人还是得过问的;就打发了姚大娘来问缘故。
霍榷反正就说是韩施惠有慧根就让修佛了去。
姚大娘不过是跑腿的;她不能如何,只得照实回了霍夫人。
可屠家的婆子却不依不饶的,“这那里会是二爷的真心话,这明摆着就是二奶奶撺掇的。姚大娘也是真是不会办差事的,你是给太太问话去的,正主都没见着就被打发回来。你就让二奶奶来说话又如何;二奶奶还敢不理会不成?”
姚大娘心中冷笑道:“果然是没再二奶奶手里当过差的,都当二奶奶好性儿,是个好糊弄的,早知道就不和她抢这差事,让屠家的知道知道二奶奶的手段,不然以为才给太太办了一两件体面差事,就觉着自个了不得了。”
“屠家的妈妈说得是,敢打着太太的旗号,指着二奶奶就来说话的。奴婢只知道主就是主,仆就是仆,就是主子给了天大的体面,也没有指着主子来同奴婢说话的规矩,到底太太不过是让去问二奶奶缘故,不是让去拿底下这些个自以为是的媳妇婆子,那可也是主子。”姚大娘这是暗说婆子僭越了,还不知天高地的。
婆子被姚大娘给堵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霍夫人原先也不想追究的,因着只要把韩施惠带回府里就成,到时她自有别的用处,所以不以为意,打发人去问也不过是走个形式,可如今一听这两人一说,霍夫人心里到底是不舒服了。
袁瑶也就算了,到底是外姓的不同自己一条心的,可儿子却是从自己肠肚里爬出来的,怎么也和她不成一条心了?
霍夫人越想越有些郁郁,喝道:“够了,瞧你们都是什么嘴脸的,都滚出去。”
姚大娘和婆子只得讪讪地退了出去。
“哼。”婆子对姚大娘冷哼了声就走了。
姚大娘则对婆子一甩衣袖,转身就走。
只是姚大娘心里到底不能安稳的,“到如今我已没给太太办好两件差事了,在太太眼里怕也是不得用了,这该如何是好?另寻高枝?说起高枝来,如今府里除了太太,就只有二奶奶是了得的。难不成投二奶奶手下去?”
余下夜里暂且无话,到了翌日。
袁瑶同霍榷一道起身,正好给霍榷打点朝服时,从房门传来说,南山寺的渡己师父在门外求见。
袁瑶瞧瞧自鸣钟,“渡己怎么这早晚下山来了?去请来。”
青梅她娘得了话,就赶紧外头去了。
霍榷边低头让袁瑶给他别好梁冠,边道:“渡己,我瞧着虽是个不够稳重的,可办起事儿来到底是靠谱的,这早晚来,定是有事儿的。若是我能办的,你只管应下,不必顾忌那些个对我不利的。”
听霍榷这般一说,袁瑶得了不好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