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小猪-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八角不能在营中久待,她算是蔡玉琦的亲卫僚属。蔡玉琦还没正式走马上任,她也还算不得军中之人。便和秦小猪拱手告别,说了只要乡兵还在此处,就再来看她。秦小猪哭哭啼啼把人送出营帐,出辕门路上秦八角竟在不经意间见到张熟面孔。问了秦小猪知道那边是厢军和禁军所在,估摸着确认无疑那人便是沈茂德了。真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谁能想到能在京城和这人再见。

沈茂德依旧脸白,身子更瘦。眼神乌沉沉的像是两潭死水。秦八角向她打招呼,道了一声“致远贤妹,别来无恙。”沈茂德好似吃了一惊。半响方认出眼前这人是秦八角。但眨眼间,她那张冷冰冰的白板脸就生动起来。她也向秦八角还礼,开口问起可有自家老爹的消息。

秦八角没答话,先给秦小猪和沈茂德介绍了。待这二人见礼已毕,又叫秦小猪先回营房去。自己和沈茂德还有些话要说。秦小猪虽然对这位娘子好奇,也没多什么,这就是现代人的优点了,遇到别人不告诉你的事,那便是**。如果别人想让你知道,事后定然会告诉你。如果真是什么有难言之隐的。强自问了反而伤和气。便是亲人爱人朋友之间相处,也要这样留点空间才好。秦小猪揉揉红眼,规规矩矩冲着沈茂德躬身说了辞别的话。又对着秦八角嘿嘿傻笑两声。说日后要常来看她,便摆摆手转身走了。

待秦小猪走远,秦八角细细打量沈茂德,才注意到她人虽然瘦,骨子里却比以前结实。想来是做了厢军日常劳作的缘故。谁都知道厢军就是军中劳役。什么重活累活,都是叫了她们去做。以往秦八角在京城时。也见识过一回州北大营的兵士去州南仓领取粮草。那么些物资支纳下卸全用人力,统统不许雇人或是赶车,本朝的规矩便是如此。驻军打请,草料场调拨粮草下来,必得军中将士们亲自去肩扛担挑回去,拉去做搬运的兵丁便全都是些不值钱的厢军。就见她们个个肩上担两石,在营地和料场之间往来穿梭不绝。

因沈茂德做过秦八角的病患,她便很自然地一边和沈茂德说起探视沈家老爹的事,一边又为这人搭脉。手下脉搏沉稳有力,当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把这人放在吃苦受累的地方,竟然是不药而愈了。便放心和沈茂德玩笑,说怎么家中藏着个妹夫也不与人说起,倒叫自己在沈家门口丢了丑。沈茂德原本平静听着秦八角说话,说她老爹刚得知她的遭遇时受了点打击,如今状态已经缓过来了。又听秦八角道留了许多银子在沈家,一家人吃喝是不愁的,只是盼望她早日安生回去。面上还是一片平静,又有些感激模样。

待听到秦八角提到窦大碗,这才眉头皱起变了颜色。秦八角见她这样也晓得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忙描补说那窦大碗如今很是孝顺。她和沈老爹私下里说话时,伯父也是狠夸了他的。说着秦八角叹了口气,把沈老爹那日和她说的话,以及窦大碗的言行,原原本本讲给沈茂德听了。沈茂德听完不禁面露怅然,垂下头去。秦八角去了一趟沈家,也知道了沈茂德的身世,很是为她惋惜,却也无能为力做些什么。伸手拍了拍沈茂德的肩膀,叫她千万挺住。

想了想,拿出前朝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赠给沈茂德,叫她千万不要就此消沉下去。又说些大白话,什么“人活着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希望吗。但有一丝希望在,蝼蚁且偷生,何况乎人。便是沈茂德不为自己着想,也要想想家中老父夫郎幼女。听得沈茂德只有点头的份,哽咽不能语。沈茂德得了秦八角的鼓励,眼中也渐渐有了光彩。秦八角问墩子和其余人怎么没和沈茂德一起,沈茂德听秦八角提起墩子,嘴角才带了些笑意,道:“她们都是有本事的,如今入了禁军行伍。”

原来禁军向来便有从厢军选拔人手的传统,虽厢军来源芜杂,又多刑徒。但军中只怕兵卒没胆色不够勇武,最没顾忌的便是那些桀骜不驯的刺头。前者是烂泥扶不上墙,真到了战场上就是坨翔。后者却可以经过打磨成为精兵悍卒,不畏生死、勇往直前,这才是武人本色。墩子本就高大显眼,一眼便被挑中了。田沙河也是个醒目的,身手非凡,一过去便是个小头目。再有马大鱼那帮土匪、起义军里的骨干、还有几个庄稼好把式,连同马骝席驴儿那样的泼皮也矮子里面挑将军,捡好的都搜罗到禁军里去了。

剩下些歪瓜裂枣,比如沈茂德,宋蝈蝈之流,只能老实巴交做活。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若是真个开打,她们这些厢兵上阵厮杀的可能性极低。便是她们愿意为国捐躯,指挥的将官也要考虑下这些人的战斗力先。秦八角听着沈茂德说了这么一通,又开始为秦小猪发愁。秦小猪的武力值比沈茂德还不如,不光是个渣,还是豆腐渣。 

第一百一十章 樊大郎婚嫁(文)
席家村里吹吹打打,方明德从读书的时间里抽了一天出来娶亲。虽然长大了娶樊大郎是她自小便被灌输的想法,如今真个娶了好似也没什么了不得。她骑在一匹借来的小马驹上,胸前扎着朵大红花,跟着吹鼓手后面热热闹闹到了樊家。一路上许多人围观,方明德也没留心这些人在说笑什么,她心里还在背刚才看的一段典籍。去州郡府里报名投纳家妆、保状和试纸时,才得到消息知道朝廷今年可能会加试律令大义。

律令大义是个笼统说法,细说起来包括刑、法、律、令、典、式、格、诏、诰、科、比、例几大类。且每朝每代各有异同,便是方明德方举人这样博学的也要慨叹一声,“生也有涯而学海无涯”。方明德暗想若是有谁能给她的划个考试范围就好了,可是没有,便是谁有点小道消息也都跟宝贝一样藏着掖着。虽然今年试行此加试,多半这部分成绩是不计入最后考量,但谁知道自己的表现会被多少人看在眼里。做得好也就罢了,做的不好这辈子头上都顶着个“加试失利”名头。

以往从家往樊家只恨长的这条路,不知怎地就被这些人走得变短了。方明德想了许许多多,还没理出个毛线头竟然就到地方了。方家几代单传,方章氏家里适逢大水,全都也没几个亲戚。索性从方夫人的学生中间挑出与方明德相若的,叫她们充当女傧相同往。樊家在席家村人缘甚好,倒是不缺男傧相。樊二郎和郭二叔、锦儿和狗丫,两下里分别招呼来贺喜的男女客人。瞅了个空,郭二叔叫樊二郎也去和哥哥单独一处说会子话。樊二郎谢过郭二叔,盈盈一笑赶紧去了。郭二叔如今肚子已经略有起伏,按说该在家中静养。可他不放心隔壁这几个小的。

樊二郎和樊大郎哪得机会单独说话,村里来的叔伯小子们把樊大郎围了个水泄不通,说的无非就是今个大郎如何好看,这门姻缘做得如何好哦。樊二郎在人堆外面听到这话,心道我哥哥生得好看是有眼睛的人都知道的事实,便是秦小猪那个傻子也是知道的。但这门姻缘如何个好法,如今也只能看出一半来。方家上下对樊大郎和樊家都没得说,但方嫂子本人嘛,啧啧,还真不好说。他没法和樊大郎靠近说话。便冲着樊大郎远远眨眨眼就又到院子里去了。

出来没找到郭二叔,好一会才在院外不起眼的地方看到郭二叔在和人说话。其时已是黄昏,瞧不清那人面目。樊二郎有些不放心便大步过去察看。到了近前,才看清那是花三叔,正和郭二叔说着在县衙见到席家村乡兵和秦小猪的事。花三叔也见到了樊二郎过来,面上颇有些尴尬,又不好就走。讪讪笑道:“这不是樊二郎嘛,今日可够你忙了。”

又道歉说自己是鳏居之人本不该在这个时候露面,只是如今在县城给人帮佣,平日不得出来,今日说了个借口才能过来和乡亲说说话。他是真不知道今日方樊两家婚嫁,却是来得巧了。

樊二郎也没如何怪过花三叔。见他是为着秦小猪的事而来,话又说得这般可怜,竟有些不忍起来。但嫁郎娶夫时鳏夫出现却是不合时宜。便笑着谢过花三叔的好意,请花三叔不要因着以往的不愉快生了嫌隙,得空回村子时也请到自家来玩。樊二郎这话说的既没有拒绝花三叔一番好意,也没有请人立时到家里来。郭二叔听得暗暗点头,转过头便也请花三叔有时间也一定要来看他。他有了身子。慢慢就出不得门了,不晓得到时一个人在家多寂寞。

花三叔听在耳里。记在心中。通村现在都不大待见他,只要这两家人还愿意和他往来也足以叫人安慰了。这般想着眼里就有了些许酸楚,想想今日是樊家大喜的日子,可不能丧气给人添堵。又忙忍了回去,笑着说了几句应景的,便匆忙和二人告辞离开了。樊二郎扶了郭二叔回到自家坐下,不一会迎亲的人就到了门口。

两下里见礼已毕,樊二郎和锦儿一边一个送了樊大郎上轿,旁边便有人开始吵嚷要利事。却与今世今时不同,迎娶的一方只管奏乐催促新郎登轿。红包则是出嫁一方拿来打赏轿夫和从人们,叫她们早些把自家儿郎带走而设。樊二郎听得方家那边人开始讨要利市,便把昨晚串好的铜钱叫锦儿拿去分发。这些人得了赏,便在喜庆乐声中笑闹着出发回转方家。到了方家,那边也要打赏一份利市钱物花红给她们,才算尽了礼数。

樊大郎在那边下轿,就有人拿了个小斗,里面盛谷豆钱果草节之类厌胜祈福的物件,洒在地上任大小孩童争抢。樊大郎下了车,脚却不能挨着地,踏着一条青布幔上。由一人手持明镜在前引路,一路引到新房里坐在床榻上便再不动了,此处名曰“坐富贵”。方明德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些什么,只是迷瞪瞪别个叫她做什么便做什么。一会去到樊家接樊大郎,人还没瞧清楚,又回转自家。自家院子拉了院墙,里面统共只起了三间上房,院子里稍作清理倒是空旷,摆下许多酒席。

她看到樊大郎进了屋子,便也想跟过去。不想被一个傧相拦着不叫走,旁边众人见了她尴尬全都哄堂大笑。方明德不明就里,傧相使眼色她才想起父母祖父母都还在堂上坐着,这里有个步骤是要她来做的。赶紧停下脚步转过身子向四位大人、当年请的媒公、代表樊家家长的郭二叔,一一斟酒请了。众人这才放她进新房,她到了樊大郎面前站着,这事却还不算完。还要他两个各持一条长彩巾的一端,再次一同出来拜了宗族、长者、互拜。作罢这些,二次进得洞房,方能“就床”、“撒帐”。

方明德和樊大郎一左一右面对面坐在床沿上,她正自有些脸红心跳,不知如何开口。外间来了许多已婚男子,把大把金钱果子抛撒向这二人。樊大郎低着头还不如何,此举真个把方举人吓了一跳。她越是如此表现,那些人哄闹的更甚。傧相见方明德要恼了,才忍着笑把人都赶出去,又体贴地为新人关上屋门。方明德不敢再动,终于外间等着听壁脚的全失了耐心都去吃酒席了。方明德才慢慢自在了,请了樊大郎起来吃点心、喝合卺酒。

二人太熟了,一直都没把对方往别的什么地方想。如今两人在一间屋里待着,大红喜烛明晃晃照着,方明德看樊大郎似乎比往日更娇俏。脸上那抹红晕也不知是抹了胭脂还是害羞臊的,总之很好看。一双漆黑如墨的眼睛也是水润润,下面那张红唇更是叫人看得移不开眼睛。樊大郎看了下方明德,举人娘子今个也有些不同。一双眼睛总是偷偷看了自己又很快收回。然后脸就红了,然后耳朵红了,再后来连领口露出来的一截脖子也红了。两人吃了东西喝了酒,便这般面对面坐了好一会没动静。

樊大郎看着方明德觉得有些好笑,心道莫非她是不知道如何洞房。这个念头刚在心中一起,他自己就先臊的不行。其实在昨晚郭二叔拿些东西给自己看之前,他也是不知道要怎么做的,如今却拿大笑话起方明德来。樊大郎到底没敢在脸上露出笑意来,他太过了解方明德的性子。这人经不起玩笑,笑得她恼羞成怒可没法收场,便只是安静等着。果然又过一会,才听得对面方明德哑着嗓子道:“梨花,我们安歇了吧。”又有一只手过来拉樊大郎的手,樊大郎听得“安歇”两字,心里莫名忐忑起来。也不知道作何想,竟然乖乖把手递了过去。两人手挽着手,感受到对方的温度,慢慢心才不慌了。

洞房花烛是不能吹灭的,且要烧得越长久越旺盛越好。这对红烛是方章氏去县城精心选来的,如今烛火正旺,新房里恍如白昼。幸亏旧时的床榻都是挂账的架子床,布幔放下来便跟个屋子里面的小房间一般。布幔又多少遮了些光亮,二人这才哆嗦手脚替对方宽衣解带。一夜和谐,直到天明。外间方章氏听到里面窸窣一阵终于没了声响,情绪比屋里两个还来得紧张,回头拿目光询问老刘叔。老刘叔晓得方章氏这是关心则乱,笑着点了点头。

招呼客人的方夫人不经意看到方章氏在和老刘叔打哑谜,不禁好笑。一会这满院子客人走了,两个小小子和方老夫人、方老太爷安置在一边厢房,新人住另一厢房。她和方老爷、老刘婶、老刘叔还要各回各处。果然叫樊二郎说中了,一家人要住在几下里。不过也没法,只是委屈了大郎这孩子。锦儿送亲到方家,晚间叫人灌了几杯酒,哭哭啼啼的被狗丫背回了樊家。狗丫今日没有去韩家上工,韩家人到方家吃喜酒,她就到樊家来帮忙,忙到这会又把锦儿侍弄好才走。樊二郎问过狗丫知道郭二叔和其他乡邻也都各自回去歇息了,才松了口气,觉得今天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

樊二郎关好院门,上了门闩,独自站在院中仰望星空。如今樊家小院住的三人只剩了两个,越发显得空荡。樊家也是要办酒宴的,不过却不是今日,要等樊大郎三朝回门,以及一月大庆时家里才会热闹些。只是听方家的意思,方明德那时该是早出发去京城了。说到京城,八角姐如今便在那里。却不知为何,樊二郎看着天上月朗星疏,越发地想念起另一个在这院中住过的人。也不知道秦小猪现下可好,樊二郎觉得鼻头有些酸。进入脑海竟全是那小猪或哭或笑的脸,最后叹了口气转身回了自己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