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小猪-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超然要排到第一位考虑,那她姬圭也该排到第二位去。再说其他人也都不够看的,不是阴沉沉就是没性格,还有她同父的妹子,那就是个书呆子。书呆子上战场能做什么,说一堆子曰成仁孟曰取义感化蛮夷吗,只怕她还没开口就叫人一巴掌拍死了。

其实本朝惯例是文官为帅武官为将,太女说要去是去做监军,可也没说要亲自领兵去,有没有武力倒在其次。如果五皇女坚持,那她以文职追随大军去前方也不是不行。三皇女钻了牛角尖,眼中除了太女就剩她自己了。女帝对着几个皇女含笑颔首示意她们退下,又问众人何人为将何人为帅,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此问一出,下面就嘈杂了。

如今的潮流是人人都爱做文官,不乐意做武将。虽然武将俸禄高出文官一大截,但这反而成了文官自诩清流的标志。同一品级上,武官日常便似比文官面子上低一了级。战场上以文将武,更是将这种差别体现的更是明显。但武将与文官看法又不同,武将把去战场杀敌视为捞功勋的好时机。文官却将之视为从云端跌落尘泥。便是叫她们做那将帅督军使臣,执掌一方军镇,文官稍爱惜名声也要觉得羞惭不能见人。

是以推荐武将上战场是对武将的褒奖,举荐文官从军出征,很难说其中有没有打击报复的成分。除非是遥领的虚衔,或是文官自己推荐自己的,一般人不会说哪个哪个大臣适合出京做某处经略。所以,人人都只提点自己看好的大将,比如有人说开国将军中薛家最是人才辈出,老一辈虎威将军薛茜薛仲达先帝时征讨西夏。立下赫赫战功。其女定边将军薛直薛无咎,也做过多年的边将,对西北事物尤其耳熟能详。第三代两个薛定国薛定邦更是文武双全。熟读兵书习得弓马,只是还未经历大阵仗欠些火候。

又有人捧太女的外家,道邹家也是极好选择。此话说出来就是太女自己也不信,邹家这代有二子一女。两个儿子都已经出嫁,一个嫁了文官。一个嫁了武将,都不是大官。唯一的女儿因胎里带来的毛病,习不得武艺,连读书都有些吃力,身上挂个金吾卫的名头在家混吃等死。至于太女的姑姑邹老婆子,倒确是个良将。只是年事已高。太女和邹家不甚亲近,也不愿意叫年迈的姑姑为着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稳妥,偌大年纪再去军中搏杀。其实以邹家的今时今日。再有她皇太女照看着,吃老本也很够了。

捧完了先皇后家,自然少不了要提一提今皇后身后的崔家。奈何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就冲着今皇后如今是后宫魁首,又有不止一个嫡女。还都不是太女。就不该叫崔家再领重兵,崔家太盛于国于家都不是好事。所以老成谋国的几位都没提这崔家。只那些目光短浅、急功好利,想在皇储之争中捞快票的才大赞崔家上下人才风貌如何如何。

有那火中取栗的,便有烧冷门香的。提名了草根潘家还不够,又说四皇女的外家林家虽是文官做不得将兵的,却一门三翰林,个个都是饱学鸿儒,大可以做随行的文职。举荐这两家听起来不像是荣誉,倒像是某种高级黑。四皇女低头含胸看不出态度,二皇女面露微笑听着这些人大放厥词,心里感慨比较四皇妹她还算是好的。可也有些恼了,这些人都是什么玩意。你说一个皇女的外家出征攒那些军功作甚,想给女帝和太女添堵吗。

且不说当今太女的人选乾坤已定,便是还有回旋余地,小小外戚到天家面前显摆能干有什么意义。难不成这是想拿二头肌威胁女帝,叫人答应改立你们家皇女不成。再说自己吧,早早就投奔太女了。这会子再闹自立,首尾两端面子上也不好看。首先道义上说不过去,其次潘家将门本是一代不如一代,如今都快退出军界了,委实无力在做什么。这些人就是搅浑池水,给朝廷添乱。

三皇女毛遂自荐,推荐她自己。又有其他人把本朝的数得着的名门将才如童海、李黑虎、高岚、云光祖、程厚德都说了个遍,最后太女也推荐了一个。却是别个都没想到的,便是蔡玉琦小蔡大人。叫人意外的原因有三,一个是蔡玉琦出仕以来领得都是文官职务。本朝文官比武将地位高,若叫蔡玉琦督军也就罢了。若是拿着文臣当武将用,蔡玉琦自己能答应吗。二是蔡玉琦和二皇子、三皇女交好这谁都知道。如果这个提议是三皇女提出来的,也不叫人太过意外。偏偏推荐人是太女,在场许多人以己度人,都不大信太女果真如此无私大度。第三就是蔡府里的长皇子姬盂,当年曾经说过不叫蔡玉琦从军,蔡家从此退出军界,这是女帝也答应了的。

自女帝而下人人惊讶不已,太女推荐蔡玉琦的理由也有那么几个。首先蔡玉琦并不是个简单的读书人,她有将门背景,自幼接受的是准军事教育。其次她是个能做实事的,行事朝廷上下都放心。第三还是与她出身蔡家有关,如今镇守北方的军队底子便是以前的蔡家军。蔡家旧部在那里作战,由蔡玉琦指挥再合适不过。一句都没提蔡玉琦和宗室相关人员的私交,只客观地说蔡玉琦是个能干的,有能力有条件做好这事。

女帝听了微微点头,见众人一时无法统一意见,便叫退下各处自行协商,明日朝会再议。太女闻言松了一口气,推荐蔡玉琦这个主意其实也不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出自东宫侍读莫安澜。二人昨日分析朝廷局势,辽国大军被阻挡一时,朝廷必于近日发兵北上。粮草筹措已毕,来年开种良种便有长久维持。兵源各地正在征发,如今所欠不过是统兵良将尔。朝廷也不缺将才,问题就是选哪一个。

这将军可不是随便选的,知人善任、有勇有谋这些都是基本要求,重要的是能处理好与朝中各处的关系。这话听来没来由,但细想之下,要明白也不难。到了将军一级亲自与人厮杀的机会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做些统筹全居的工作。将在外不可能总设想得到最及时最充足的后备支持,也不大可能真个像文官们设想的那样,汇总军情到御前,全由女帝和枢密院众人遥控指挥。只能是运用中庸之道在不是很好,但也差不多的条件下,做到各方相对满意而已。

综上,这个人选首先要是女帝信任的,君臣相疑是领兵大忌。其次这个人选还要懂得如何和朝廷上下沟通协作,如此才可以最大可能发挥国家机器力量。说来说去,最后只有一个人最合适不过,便是开国八大将之一蔡家的唯一女子蔡玉琦了。与公与私,蔡玉琦都是得女帝看重的。她又是少年入仕,才华横溢,文官都佩服她。基于她的出身,武将们与她也没有隔膜。从这次江南事件来看,她是个有胆有识、又忠君爱民的。

凭着这最末一点,太女就无需顾忌她与二皇子和三皇女的交往。再说,他们之间互相有往来也不是一日两日。今上看在眼里却没有横加阻拦,可能女帝比外间能想到的更加信任蔡玉琦也说不定。太女再一想可不就是如此,除去这一点瑕疵,这人的确是万中无一的人才。前些时日听到风声,说长皇子姬盂求了女帝将蔡玉琦调离御史的位置。女帝也答应了,这次蔡玉琦回京后便会有变动。不知这人会被放在哪里,要是能叫她做了东宫的属官也不错。太女和莫安澜议定,没想到次日便被问及此事,心里略有惊骇,却还是照着计划说了。

见女帝没有其他表示,太女也放下心来。当日晚些时候,女帝便先后召了蔡玉琦和长皇子姬盂入宫谈话。也不知道谈了些什么,次日姬盂就顶着一双脂粉难掩的红眼去找颜妃诉苦。秦八角果真通过蔡玉琦去了京城北大营,在营里寻到了秦小猪。秦小猪被人叫出营门,出门看到来找她的居然是秦八角。一时失了顾忌,敞开怀哭了天昏地暗,慌地秦八角连连问她可是受了什么委屈。

秦小猪一面哭,一面摇头说没有,只是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秦八角难免激动。哭了一会,又问秦八角可是来接她回去的。秦八角面有难色,秦小猪见了不禁有些失望。不过这失望也就是一会功夫就没了,又拉着秦八角去看她住宿的营帐。 

第一百零九章 探望秦小猪(文)
因为这次别处来的乡兵厢兵太多,有屋顶的营房早不够住了,便临时搭建许多帐篷给新兵住。按照三人一小队、九人一中队、五中队一大队,另设队头、押官、傔旗五个军官,合计五十人一大队的编制住宿。至于大队之上还有都、营、军,秦小猪就说不清楚了。军官都是有经验的老兵充任,一个军官带一中队合计十人住一个营帐,各大队正好五顶帐篷。

秦小猪顶的是樊家的乡兵名额,原本该按照樊家的祖籍发回到原籍那列乡兵中。因着蔡玉琦发话叫人照顾她,这才叫秦小猪仍旧和席家村人算作一处。秦小猪住的这处营帐里面什么都没有,除了四下里堆的各人杂物家伙什,就是光秃秃一地毡毯。如今这还是好的,秦小猪刚到时帐中情况更糟糕。那些毡毯因为长久使用又没得替换清洗,经年血渍混合着不知名的固体液体渗透在毡毯缝隙间,人靠近就闻到一股古怪味道。再加上脚臭、体臭、口臭,还有虱子臭虫什么的四下乱窜。真难以想象,活人怎能在这里待下去。

秦小猪自己虽有自己的睡袋防潮垫,但也不好意思当着上官和乡亲们的面搞特殊。正好乡兵的日常训练不比禁军忙碌,秦小猪便和二婶抽空把这些毡毯一一清洗了。和她们同住的押官也住着不舒服,乐见其成,额外行了些方便给她俩。她们二人就把这毡毯拖到军中灶房自己烧水用滚水烫过,烫死许多虫,冲洗下来的头遍二遍水浓稠的都可以直接拿去浇地。晚间再就着篝火把毡毯烤干,秦小猪也没舍得用她的私藏防虫喷雾,就用艾草引火熏了毯子。

折腾到现在,虽还有个把个虫子偶尔半夜爬到身上吸血,却已比刚来时强太多。押官对此也满意。秦小猪又是上头有人交代要优待的,便越发看秦小猪顺眼起来。本来这小猪做饭手艺好,有机会被调派到火头营,可是她舍不得狗丫娘、二婶她们。又觉着一个人独自去了恕不相识的人群中间,害怕的紧。便婉言谢绝了老兵们的相邀,仍旧和其余乡兵混在一处。

秦八角见着眼前情景,觉得秦小猪变化太多。若不是这丫头刚一见面就大哭一场,她真要以为今日这小猪和席家村那个不是一个人呢。拉住犹自喋喋不休的秦小猪在毡毯坐下,口中道:“妹子,可苦了你了。”秦小猪知道一时自己半会脱不了身。又不想叫秦八角更加担心,就笑道:“也不算苦,就当是和人集体旅行了。”秦八角听了这话。心里有些抽抽。有句话她没敢说出口,怕吓着秦小猪。对这些当兵吃粮的人来说,真正艰难的日子如今还没开始,小猪你真是太天真了。

蔡玉琦被女帝委以重任,领一路兵马督战。与她同路的是大将薛直并两个女儿。三皇子得偿心愿也领了一路兵马,却不是去领兵大战,也不是如小蔡大人一般做制衡武将的督军,而是做了那辎重营的营指挥。反正她给人的印象就是善于筹措粮草,再说一应机构和谁打马虎眼,想来也不敢跟当红嫡皇女过不去。另有朝中大臣各自领了东西两路军。一路迎住辽国攻打太原的兵马,一路挡住对方攻打燕京的重兵。届时蔡玉琦的中路兵便从中插过去,直击辽军之必救。

姬盂一人小情不敌国家大义。在女帝面前败下阵来。这事又是蔡玉琦先答应了的,姬盂也是没法。秦八角向蔡玉琦请求随侍近前,蔡玉琦猜测她这是一半真心和自己熊鸣同甘共苦,一半为了就近照料那个被征军的小丫头。其实真到军中,上下有别。秦八角的照料也不会比自己和人打个招呼来的更妥帖。况且届时各路大军各行其是,也不知道两下里能不能到一处。但这心情可以理解。就代她上报女帝,求下旨意让太医局延期秦八角的入学。

秦八角和秦小猪说了这个消息,秦小猪听了果然大为振奋,又挑拣出自己的兵刃甲衣给秦八角看。一会说这样子不好,一会说用料不精。最后大言不惭地说若是她去做这事,东西会做的如何如何漂亮,如何如何神兵无敌。秦八角见这小猪居然又拿她的手艺说事,也想起两人初识,秦小猪说要给她打兵器的事来,笑道:“这话我信。若是能把你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相信你定然能施展抱负。”又问可要自己向小蔡大人举荐她。秦小猪却连连摇头,说她只做定制精品,这些流水线东西就免了。

秦八角听不懂什么叫流水线,却晓得这军械武库里的水也是深不见底,秦小猪不想掺乎其中也是一桩好事。如今军械品质大不如前,至于原因为何,从这些年行走江湖听到各种闲言碎语中,秦八角也猜出个七七八八。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里有油水哪里就有人头攒动。

原本做军械就是赚银子的,从原料挖掘采购,到中间加工,再到政府采购分发。只要有胆量有手段有靠山,层层都能混得油水。国家府库虽长久不大规模铸铁炼兵,致使许多作坊人员成了闲置。但主管官吏的各种收入却不曾跟着大打折,原料是公款买来,其中回扣多少且不论。就说这人工都是极低微的军户匠户、民工路人。把人弄来,其中能力一般的就当牛马使唤,手艺高超的便叫她们加班加点为自己做私活。到最后管人的里吃外拿肠肥肚满,做事的累死累活不的休憩,得到的报酬连家小都养活不了。上下怨念颇深。

到了现下,突然之间叫这些作坊全力开动制造兵器铠甲。时间、原料、人手上均是不足,又有长久的内部矛盾,上面的人还拿军令压下来。怎么办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次充好,层层外包,抢工赶时的就来了。如此施为,若还能制造出什么靠谱的弓弩剑戟才叫奇怪。这里面牵扯的利益方太多,哪个作坊后面不是有权贵的影子。这种事不是小民能够理清的。秦八角便也没和秦小猪提这些糟心事。只叫她万事小心,那把从樊家顺来的汤勺也带好了。

秦八角不能在营中久待,她算是蔡玉琦的亲卫僚属。蔡玉琦还没正式走马上任,她也还算不得军中之人。便和秦小猪拱手告别,说了只要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