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妇科-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皮 白术 黄芩(各六分) 
加益母草,水煎。 
凡妇人妊娠胞肥,临产难生,此乃身居富贵,口厌甘肥,聚乐不常,食物过多,即饮即卧,致令 
胞胎肥浓,根蒂坚固,行动气急。盖缘不曾吃瘦胎之药,致令临产必是艰难。八月可服无忧散。 
x无忧散x 治妊娠肥大,服之,令儿紧小易生。 
川归 白芍 木香 甘草 枳实 乳香 血余 神曲 麦芽 诃子 白术 陈皮 
姜一片,水煎。 
凡妇人妊娠将产,忽然倒者,此乃盖因不能忌口,恣情多食,五脏气滞,六腑不和,胎气既肥, 
或用力太过,胎受惊触。急用瘦胎金液丸。 
x金液丸x 治横生倒产。 
飞生毛(火 存性,腋下更好,五分) 血余(无病患发,烧存性) 公母羊粪(烧灰,各五分 ) 
灶心土(二钱) 砂仁(五分,另研) 黑铅(三钱,铫内熔化,投水即急搅,倾出研细) 
上为末,用粽子角为丸,如绿豆大,遇难产,急以倒流水吞下五丸。儿身自然顺而正产,子母俱活矣。 
x按验秘方x 治难产开骨并服。 
鱼胶一两,用红绵布一尺卷鱼胶,以罐盛贮,封固,火 存性,为末。用香油、蜜、酒各半酒盏, 
调服一钱,立下。 
x立竿见影散x 此方活水、瘦胎、软骨,横生逆产,死胎立下。 
黄葵花(三钱) 牡丹花心(三分) 真正抚荑(三分) 麝香(一分) 桑叶(五分) 巴豆(半 
粒,去油) 蓖麻子(半粒) 
上为细末,醋糊丸,如弹子大,大黄为衣,临用时揉碎一丸,热酒送下,加香油服。 
凡妇人临产,子肠先出,以盆盛之,温水温润其肠。令产妇仰卧,以言语安慰其心,却用好醋 
半盏和新汲水七分,搅匀,急 母面、背肠自收矣。每一 ,令一缩,三 三缩,肠尽收矣。合用参、 、 
归、芎大剂补药,加升麻、柴胡、防风之类以升举之,未有不安者也。 


产后总论
属性:凡病起于血气之衰、脾胃之虚,况产妇血气、脾胃其虚 
衰殆有甚焉。是以丹溪先生论产后“必当以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症,以末治之。此三言者,尽医 
产之大旨也。若能扩充立方用药,则治产可以无大过矣。夫产后忧惊劳倦,血气暴虚,诸症乘虚易袭。 
如有气,毋专耗散;有食,毋专消导。热不可用芩、连,寒不可多桂、附。寒则血块停涩,热则新血 
流崩。至若虚中外感,见三阳表症之多,似可汗也,在产后而用麻黄,则童竭其阳;见三阴里症之多, 
似宜下也。在产后而用承气,则重亡阴血。耳聋胁痛,乃肾虚恶露之停,休用柴胡;谵语汗出,乃元 
气弱似邪之症,毋同胃实。厥由阴阳之衰,难分寒热,非大补不能回阳而起弱; 因阴血之亏,勿论 
刚柔,非滋荣不熊舒筋而活络。又如乍寒乍热,发作有期,症类疟也,若以疟治,迁延难愈。神不守 
舍,言语无伦,病似邪也,若以邪论,危亡可待。去血多而大便燥结,苁蓉加于生化,非润肠承气之 
能通;去汗多而小便短涩,六君倍用参、 ,必生津助血之可利。加参生化频服,救产后之危,长生 
活命屡用,苏绝谷之症。颓疝脱肛,多是气虚下陷,补中益气是良方也。口噤拳挛,乃阴血燥类风, 
加参生化大有益焉。产户入风而痛甚,服宜羌活养荣方;玉门伤冷而不闭,洗须床、菟、萸、硫黄。 
怔忡惊悸,生化汤而加定志;似邪恍惚,安神丸助于归脾。因气喘而满闷虚烦,生化汤加木香为佐; 
因过食而嗳酸恶食,六君子加神曲、麦芽为良。苏木、棱、莪、大能破血,青皮、枳壳,最消满臌。 
一应耗气破血之剂,汗吐宣下之策,止可施于少壮,岂其宜用于胎产?大抵新产之后,先问恶露如 
何?痛块未除,未可遽加参、术;腹中痛止,补中益气无疑。至若 
亡阳脱汗,气虚喘促,频灌加参生化,是从权也;又如阴亡大热,血崩厥晕,速煎生化原汤,乃救急也。 
王太仆云∶治下补下制贵以急,缓则滋道路而又力微。制急方而气味薄,则力与缓同。故治产当遵丹溪 
而固本,服法宜效太仆以加频。凡负生死之寄者,可不着意以扶危哉。 


产后生化汤论
属性:一产后气血暴虚,理当大补,但恐恶露未尽。用补须无滞血,能化又能滋生;攻块无损元气,行 
中又能带补,方处万全,能无一失。世以四物汤理产,误人多矣。因地黄性寒滞血,芍药酸寒无补故也。 
一产后恶露作痛,名曰儿枕痛,世多专先消散,然后议补,又有消补混方。殊不知旧血虽当消化, 
新血亦当生养,若专主攻旧,新亦不宁矣。 
世以济坤丹(又名救生丹)治产后,用以攻血块,下胞落胎,足见速效,其元气未免亏损。平安产 
妇,毋视良剂。济坤丹不得已而用下胎、下胞、下血块,只可用一丸,不可多服,随即服汤药进补。 
有妙应丸治产后停食宿肉,此乃形体劳倦,脾胃俱伤,不善调治之家,多食浓味,沉睡而复伤, 
胃虽少纳,脾转输迟,食停痞塞嗳酸,此宿痰包食,不能消导,宜服三五丸,随即服汤药进补。 
此“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也。 
生化汤因药性功用立名,产后血块当消,新血宜生,专消则新血不宁,专生则旧血反滞。考诸药 
性,惟川归、川芎、桃仁三品药性,善破旧血,骤生新血,佐以炙黑干姜、甘草引三品入于肺肝,生 
血利气,五味共方则行中有补,化中有生,实产后圣药,故因名之。凡有孕至八九月,根据制方 
下,名曰生化汤∶ 
川芎(二两) 川归(五钱) 桃仁 干姜(炙黑) 甘草(各五钱) 
桃仁要去皮尖,捣如泥用,干姜要黑者,醋浸透,炒黑用。上作二三帖,至胞衣一破,速煎一帖,候 
儿下地即服,不论正产半产。若少壮产妇平安无事。俱宜服二帖,消块生血。 
又生化汤∶川芎(三钱) 川归(八钱) 桃仁(十粒,去皮尖) 干姜(四分,炒黑) 甘草(炙,五分) 
上用水二钟,煎至七分,加酒六七茶匙,稍热服。查涩后帖,并前二帖,共煎,要在一二时辰内, 
未进饮食之先,相继煎服,则下焦血块速化,而骤长新血,自无晕厥。且产妇服一帖,渐增精神,不厌 
药之频也。若照常症,日服一帖,岂能挽回将绝之气血也,其胎前素弱,产后劳倦及热症 
堕胎,要不抱帖数,服至病退乃止,若产妇劳甚,血崩形色脱,即加人参三四钱在内,频灌无虑。 
x加参生化汤x 治产后危急诸症,俱可服此方。 
川芎(二钱) 川归(四钱) 干姜(四分,炒黑) 甘草(五分,炙) 桃仁(十粒,去皮尖) 
人参三钱或二钱,随症缓急,如甚危症,人参加至五六钱,枣三枚,水煎服,渣再煎。 
加减法∶ 
一娩儿下,汗多倦甚,宜服此方,加人参三四钱。 
一娩儿下,无力送脱胞,倦怠,宜服此方。 
一胎前素弱,产后见虚症,宜服此方。 
一胎前患泻,产后倦怠,宜服此方,加参四五钱。 
一汗多加麻黄根二钱、黄 一钱、防风五分。 
一足厥冷,加人参四五钱,附子四分;兼汗亦加参、麦 
冬一钱。 
一气短促,加人参四钱。 
一消渴加麦冬一钱,五味子十粒。 
一大便实,加苁蓉一钱。 
一烦躁,加竹茹一丸。 
一寒嗽,加杏仁十粒,桔梗五分。 
一喘气促,加半夏一钱,杏仁十粒,桔梗五分。 
一有痰,加天花粉八分,竹沥半酒钟,姜汁少许。 
凡产后血块痛,用生化汤为主,血块痛散加人参生化汤为主。 


一论血块
属性:妇人病倍于男子,因产后之症偏多也。夫产后血块,医家所归,宜当详究。若时俗治血块,有用生 
地黄,红花以行之,苏木、牛膝以攻之;治气胀,有用乌药、香附以顺之,枳壳、浓朴以舒之。甚有用 
青皮、枳实、苏子以下气定喘,芩、连、栀子、黄柏以退热除烦。至若血枯便实,反用承气下之而愈结; 
汗多小便短涩,反用五苓通之而愈秘。因古《局方》,峻攻块痛,殆无异于刃之杀人也,事产者岂可视 
为甚轻而妄用苏木、棱、蓬,以置人于死地也耶?宜服生化汤,一应破血药,虽山楂性缓,亦不可单用。 
x生化汤x 川归 川芎 桃仁 干姜 甘草 
水煎服,并渣。 
鹿角灰就用生化汤送下七钱。 
又方∶益母丸同服亦可。 
外用烘热衣服暖和块痛处,虽暑月亦要和暖。大抵产妇劳伤,气血并虚,分娩子后,无力送胞送 
块,涩滞腹间作痛,甚者气血不运而昏迷厥晕,切不可妄谓恶血抱心,遽用苏木等散血之方以杀人也。 
只频服生化汤二三帖,实时块消痛止,神清气复而顿爽舒畅平安矣。行血如生地、牛膝,败血如三棱、 
莪术。俗用山楂、砂糖消块,姜、艾酒定痛,皆致淋崩、昏晕等症。 


二论血晕
属性:凡分娩之后,眼见昏花,头眩昏晕,不知人事,谓之血晕。其故有三∶一因劳倦甚而气竭神昏, 
二因血大脱而气欲绝,三因痰火乘虚从上而神不清。患此三者,皆魂不随神往来而机运几息也。当 
急服预煎下生化汤,以行块定痛,化旧生新,实时血遂生而气转,神渐清而心有主矣。频服二三帖, 
其昏乱气血即定,乃川芎、川归性有化生之功也。若偏执古方无传,认晕症为恶血抢上迷心,而轻 
用散血之剂,认为痰火而用无补消降之方,误人甚也,外以醋韭冲鼻烧烟潦法度,炙不可缓,医者 
切不可妄论血上抢心,而用苏木等以峻攻破血,偏执古方牡丹夺命等药以败血,慎之,慎之!再叮 
咛临盆之际,必预煎生化汤,预烧称锤、硬石子,候儿下地,速服二三帖药,共二煎。又产妇枕边, 
行醋韭,投锤醋瓶之法,决无晕症。又儿生下时,不可喜子慢母,母不可顾子忘倦;又不可产讫即 
睡,或愤怒气逆,皆能致晕。谨记,谨记。附方∶ 
x加味生化汤x 治产后三等血晕。 
川芎(三钱) 川归(六钱) 干姜(四分,炒黑) 桃仁(十粒) 甘草(五钱,炙) 荆芥(五分) 
上枣三枚,水二钟。煎八分,温服,并渣。 
加减法∶ 
凡劳倦甚而晕,及血崩气脱而晕,并宜速灌二帖。如形色脱,或汗多而脱,皆用急服一帖,后即 
加人参三四钱,肉桂四分,决不可疑,参为补而缓服也。如痰乘虚从上而晕,方内加橘红四分;若虚甚, 
亦用加人参二三钱;如肥人多痰,又用竹沥七分,酒一钟,姜汁少许。以上三等晕症,并不可用破血 
耗气等古方,其血块痛甚者,兼送益母丸。一法或送鹿角灰,一法或用玄胡散,一法或用独参散。一方见 
效,不须易方。 
从权急救加参生化汤∶治产后形色脱晕,或汗脱晕。 
川芎(二钱) 川归(四钱) 干姜(四分,制) 桃仁(十粒,去皮尖) 荆芥(四分) 
甘草(四分,炙) 人参(三钱) 
上水二钟,煎八分服。血块痛甚加肉桂五分、七分;渴加麦冬一钱,五味子十粒;汗多加麻黄根一 
钱;如块不痛,加黄 一钱以止汗;如伤面食、饭食,加神曲八分、麦芽五分;如伤肉,加山楂、砂仁。 


产后厥症
属性:凡产时用力过多,劳倦伤脾,孤脏不能注于四旁,故足逆冷而厥气上行焉。《经》曰∶“阳气衰于 
下,则为寒厥是也。非急方子能举气以归元,非大补不能回阳而复神,岂钱数归、参!照常症,一日 
一帖而能起死扶危,拯将绝之气血耶?必用加参生化汤,倍参,连服二帖,斯气血旺而神气复,厥症自止 
矣。若服药而又渴,另用生脉散多参以代茶,助津以救脏躁也。此经验之确沦,毋得有议焉。虽有四肢厥 
冷,泄泻痢症,类伤寒阴症,又难用四逆汤方,亦必用倍参 
生化汤,佐以炙姜,或加附子一片,则可以回阳止逆,又可以行参、 之功矣。《经》云∶脾,孤脏也。四 
旁,心、肝、肺、肾也。又云∶摇体劳苦,则伤脾。又云∶厥气上行满。立二方分先后∶ 
x加参生化汤x 治新产发厥。 
川芎(二钱) 川归(四钱) 甘草(四分,炙) 干姜(四分,制黑) 人参(二钱) 桃仁(十 
粒,去皮尖) 
上枣二枚,水煎连进二帖。发厥∶块痛未止,不可加 、术。 
x滋荣益气复神汤x 治产后发厥,问无块痛,可服此方。 
川芎(一钱) 白术(一钱) 黄 (一钱) 人参 当归(各三钱) 淮地黄(二钱,酒浸,蒸) 
甘草(四分,炙) 麦冬(五钱) 五味子(十粒) 陈皮(四分) 附子(五分) 
水煎。汗多加麻黄根、酸枣仁各一钱;大便不通,加肉苁蓉二钱。 
大抵产后晕厥,二症相类,皆由气血并竭,神将去而机几息,仅有一丝之生意耳。若非急方急服, 
岂能挽回将绝之元神耶?但晕在临盆,急症尤甚于厥,宜频灌生化汤几帖,先补血分之亏,实时块化血旺, 
而神清晕止矣。若无汗脱,气促形脱症,参、 不须加也。厥症在分娩之后,气血两竭,宜用倍参生化 
汤,并补气血之亏,止厥以复神焉。又非偏补血分可愈,治法要知晕有块痛, 、术、参未可遽加也。治 
厥症问无块痛, 、术、地黄并用无疑矣。 


产后血崩
属性:产后血大来,审血色之红紫,视形气之虚实。如血多紫色有块,乃当取之,败血也,止涩反作痛, 
不可论崩。如鲜 
血红大来,乃是惊伤心不能主,怒伤肝不能藏,劳伤脾不能统血归经耳,当以崩治,先频服生化汤几帖, 
则行中有补而血生旺矣。若崩形脱,或有汗,或气促,宜倍参生化汤以益气,斯阳长阴生,血自旺矣, 
非棕灰止血药可止也。如产中月外崩,又宜升举大补汤治之。凡年老虚弱人患崩,亦宜升举大补汤。 
x生化汤x 治产后血崩。 
川芎(一钱) 川归(四钱) 干姜(四分,炙黑) 甘草(五分,炙) 荆芥(五分) 桃 
仁(十粒,去皮尖) 
上枣水煎。如鲜血红大来,加荆芥、白芷各五分;血块形脱,加人参一钱;汗多气促,加参三四钱; 
无汗形不脱,气不促,只服生化汤则血自安也。世言∶芎、归活血,不可治崩,误矣! 
x滋荣益气汤x 治崩止血。 
川芎 麦冬 黄 (各一钱) 人参 川归 淮生地 白术(各二钱) 陈皮 甘草(炙,各四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