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转型中国-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福垣:碰见过。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中我都碰见过!从我提出这个观点到现在,已经十五、六年了。在这期间我写了很多文章,做了上百场报告。(杨:嗯。)包括在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在我做报告的时候他们都是鼓掌的,都同意我的观点。但是在他们具体做的时候,没有人按照这种观点去做。(杨:为什么?)这个“批租”啊,说白了,既有大官儿的利益,也有大款儿的利益。现在中国已经到了……不是去看一个观点到底对不对,而是看这个观点对他有利还是没利了!    
    杨林林:唉……!不少人已经是越来越“见利忘义”了?    
    刘福垣:是啊。我还搁这儿傻说呢。我走到各地都讲。有机会就讲!我不是吹牛,我在哪儿讲课,都是掌声不断,笑声不断,一致拥护。(杨:这个我信。)我的书放在走廊里,等我讲完了,马上这书就一抢而空!经常是这样的。(杨:因为你讲得透。)一个是透,另外是大家有同感。哎!但是当某个干部在台上的时候,他明知道我说得对,可他也要看领导脸色,还要看某个决策对他自己升官儿是否有利。    
    杨林林:您说的很实在。    
    刘福垣:所以现在就象当年马克思说的,现在研究政治经济学已经不是……现在连有些经济学家都拿“分成”了是吧?我们这些人都是“毛”啊,附在哪张“皮”上呢,他就代表哪张“皮”的利益,就说哪个“皮”的话。有些经济学家之间争得一塌糊涂,实际上背上都代表着不同的“皮”呢。所以都成了背后那张“皮”的“托儿”了。所以很多学者是这样、官员也是这样。人家代表人家那个阶层、人家那个集团的利益!所以既然你搞了市场经济,有了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想要社会不分层也不现实。作为学者,我们也不能对这个事儿痛心疾首,要求人家都跟咱们想法一样。不过我们在潜意识里,代表了更多一些人的利益就是了。现在咱们探讨的这些事情,人家并不是不知道。有些领导刚下台,观点马上就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