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燃情·阿里轶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藏地燃情·阿里轶迹-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叶心钺沉着脸出去了。三脚两步走进柳卫东副书记的办公室。交出电报,没多说一个字。 
  柳卫东看过电文,略有难色。稍带迟疑地说:“这样一来,还得找个合适的人替你去下乡……” 
  还未等柳卫东把话说完,叶心钺便急着说道:“如果您同意我下山探望病人,请批个字,我好立即去回电。下乡的人,我替你去找……” 
  柳卫东抬头一怔,无言以对,默默地在电报纸上签了字。 
  叶心钺当日下午,便立即发出探家的电报。第二天稍做准备,第三天上午,便搭县上吉普车开往地区,下山去了。 
  与此同时,谢大军志愿顶替叶心钺随茶嘎区书记丹巴一起下乡去了。丹巴终于如愿以偿,笑逐颜开了。 
  谢大军与叶心钺在机关大院门首握别,互祝:“一路平安!” 
  待叶心钺乘坐的吉普车开走后,谢大军款款上马,向已走在前面的丹巴、武权、吴魅的马群追去。 
  谢大军又下乡去了,叶心钺又因事下山,李刚义副主任顿时减少了两个交谈的伙伴。除到武装部与黎部长、伍风春常委处聊天外,就常到贸司会计薛步青或缝纫部苗师傅那坐坐。 
  高原的县上,毕竟与内地县以上机关不同,除下乡巡牧,抓农牧业生产、社会治安等具体工作之外,平时显得很宽松。因城镇人口至今还很少,各项企事业建设项目,还远远未发展起来。所以行政管理,就如边防哨所一般,除了单一的“坐班”外,并无更多的案牍繁劳可言。说句实在话,在高原的地、县机关里,早年的日子有紧张也有消闲。 
  中午,快开饭了。 
  李刚义照例到商业组食堂就餐。今天,他刚打过饭,准备端回宿舍吃,正好碰上贸司会计薛步青,便约他坐到自己家来吃,说饭后打酥油茶给李主任喝。 
  李刚义坐在薛会计办公桌前的椅子上;三筢子、两扫帚地很快便吃完了。 
  薛步青的爱人小刘给李刚义副主任和老薛斟了满满的两碗酥油茶,他们边喝边聊。正说着;苗师傅也推门进来了;找个地方也坐下来。 
  苗师傅不管他们前边在说啥;一坐下;便插话说:“李主任;我们谢组长;刚刚下乡回来;怎么又叫他下去了?商业组的工作也需要他在家抓抓才行。” 
  “你不说,我都已经不好意思,你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李刚义冲苗师傅苦笑了一下,没有马上作正面回答。 
  薛步青见苗师傅说话有点生硬,又不太了解情况,便从旁提醒说: 
  “这事听说与李主任无关。原定是叫叶心钺下去的。因他母病请假下山,柳书记批假不太爽快,专门找谢组长商量替他下去的。谢组长下去前,找我安排些工作,才知道的。听说,茶嘎区书记丹巴还指名要求谢组长下去帮助工作的……” 
  李刚义觉得应该说几句了:“老薛说的大体是对的。丹巴要求谢大军去帮忙的事,他对我说过,我想应该是回县休息个巴月以后的事。没想到他跟屁股追过来,马上就得去。简直像突然袭击一样……不过凡事可以从多方面去想。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次下乡,我们有的同志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办公室武权与吴魅,都一蹦三尺高要下去。经柳书记批准武权任工作组组长,带叶心钺、吴魅下去。如果不是有替叶心钺一说,谢组长即便是要去,还未必去得上哩!再说,谢大军同志满怀热情,努力工作争取上进,对政治进步又要求迫切,多下去在实践中锻炼是好事。我始终主张,好钢是从烈火中炼出来的。光坐在县上,是非功过,进步落后是很难区别出来的。只要到火热的工作与生活斗争中经常去锤炼,迟早能练出一副钢筋铁骨来,前进的道路自然会被打开……” 
  薛步青由衷地佩服道: 
  “李主任说的对极了!前不久,政工组汪彤还尖刻地说,商业组连一个党员都没有,是县上的‘白点’。谢组长努力上进,尽快解决组织问题,不仅对他个人,对整个商业组也是件大事。我甚至觉得,他的入党问题,比我个人的都重要……其实论条件,他不比哪个差,甚至别人两个都不比他一个……” 
  苗师傅赞同地说:“老薛说的是实在的话。谢大军若不够党员条件,别人也好不到哪去!” 
  人说群众的眼睛是亮的,这话一点都不错。从薛步青和苗师傅的议论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谢大军思想工作的整个轮廓,李刚义一边想一边说道:“你们可能还不太了解谢大军。听说谢大军在原单位文革‘吐故纳新’阶段就差一点入党了。只因为一个什么‘社会关系’上的事暂时放下了。原党支部有专门的介绍信和鉴定,此事以后领导到齐了弄弄清楚就行了,又不是他个人的事。要说条件,党员的真正条件,应该是实际表现。有的人入党已经很早了,但论表现实在不敢恭维,思想上根本没人党,满脑子个人主义,没一点共产党人的气味。从工作上讲狗屁能力都没有,又怕苦怕累,不干工作。可就是这种不够党员条件的人,到处打着金字招牌,占尽春光……而那些从政治思想,业务能力都非常出色的人却偏偏被关在门外。这些问题,是有目共睹的。相信组织迟早会想方设法解决这些严重问题的。要求入党的同志,首先是要有信心。在下乡期间,我和谢大军一起交谈时,探讨过这个问题,他对党坚信不疑。他认为‘这些组织发展建设上的问题,本身在发展过程中,是有能力不断采取各种措施逐步解决的。实践证明组织是伟大的,不可战胜的。积极分子们,可以担心但不必怀疑……’现在你们谢组长又下乡去了,你们要注意配合抓好商业组各部分工作,对他给予有力的支持!” 
  会计薛步青说:“我们决不辜负领导的希望!商业组的工作,李主任尽可放心。今冬明春的进货和向各区配送货物的任务,前次谢组长下乡前已经完成。现在年终结帐报表、总结我都作的差不多了。除地区畜产品公司上调羊毛不能按计划完成,年复一年的积压外,别的什么都没问题的。羊毛上调运输等都由地区畜产品公司调控,与我们关系不大……此外便是食堂的管理,现丁明光已经回来,积极性特高,由他负主要责任,我们更放心了。” 
  “食堂既然办起来了,关键是坚持下去,千万不要半途而废……”李刚义像老奶奶一样,不放心地反复唠叨着。 
  “放心吧!李主任!只要我们大家还在商业组,食堂就绝对垮不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柳书记的伙食团垮了,我们商业组食堂也垮不了!”薛步青笑盈盈的,信心十足地说。 
  “老薛!我知道你是在开玩笑。现在武权吴魅下乡了,如果柳书记他们伙食团有困难,你们也不能看着他们。不仅如此,我还要提醒你们,或者说先打个招呼。汪彤在地区来电说,‘北京医疗队已达地区,不日即到县上,请做好迎接的准备!’我的意思,你们明白了?住房由医院自己解决,现在主要是吃饭问题。县食堂已关门,总不能让医疗队自己做饭吃,那就干不成工作了。所以,你们无论如何得帮办公室这个忙,让医疗队在商业组食堂就餐……你们一定要给予配合……”李刚义纯粹是从大局出发说这番话的。 
  “这件事确实是个实际问题,商业组食堂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人少点还行,人多了恐怕确实有困难……”薛步青认真地说。 
  “有困难你们也得克服呀!这是个涉及全局的问题,关乎县上名誉的问题,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你们可得多为县上着想啊!”李刚义严肃地表态,使薛步青很震惊。 
  “这……”薛步青拉长声音说:“确实不敢保证……” 
  柳卫东刚刚吃过午饭,正在品茶,机要员阮萍即呈上电报给他看。 
  柳卫东抬手接过电报薄子,嘴里自言自语不停地说道:“来的这么快!武权、吴魅下乡去了!医疗队吃住问题还没完全解决好,这可怎么办?武权工作上漏洞实在太多!医疗队的住处,还好说, 
  医院说过由他们自己来解决,但是,到哪里去吃饭?武权他根本没想过!” 
  机要员小李和行政秘书吉丹都无话可说,默不作声,呆若木鸡地闲坐着。 
  伙食团现在的总管,接替吴魅的管理员老王,信口说道:“医疗队吃饭的地方是有的,不在咱们这开伙,就得到别处去吃,联系一下,估计问题不大……” 
  还是机要员阮萍脑子来的快,常常表现出少有的机灵。她首先明白了老王的意思,看看柳卫东还在为难的样子,便笑着说:“医疗队吃饭的问题,总会有办法的。我看让他们在县商业组食堂吃饭是可以的……” 
  没等柳书记说话表态,机要员小李立即反驳道:“医疗队到商业组食堂吃饭,当然是最合适的,这谁都知道。但是,谢大军组长下去了,商业组食堂丁明光当炊事班长,办公室把他挤出去了,这口气至今还未出,他能轻易答应吗?” 
  “商业组是不是归县上管?只要书记下个令,他丁明光敢不听,那才怪了……”管理员老王理直气壮地说。 
  阮萍眯细着凤眼,透着女孩家顽皮而智慧的神气辨驳说:“丁明光做饭不给医疗队吃,那么丁明光有病,要不要医疗队给他治?再说,丁明光也未见那么不通理性……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丁明光也是个人,是人就有人能管他!” 
  柳卫东开心地哈哈大笑道:“两个小伙子,还不如一个大姑娘。医疗队吃饭的事,先由小阮去联系,如果行不通回来告诉我……医疗队的住处,小李再到医院找曲松院长去督办,今天务必落实好。全部打扫干净,备足取暖烧柴之类。吉秘书立即起草一份欢迎讲话稿给我。另要找人写些,标语口号贴起来,找团委组织欢迎锣鼓等事宜……” 
  柳卫东终于安排好了欢迎医疗队的事,又一股意得志满的情绪涌上心头,端起茶杯,迈着特有的那种孤芳自赏的步态,走回自己的宿舍。 
  政工组长汪彤陪北京医疗队林队长乘坐县上吉普车在前,后边紧跟着的中型客车中坐着全体医疗队员,早上按时从狮泉河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在接近中午时分,终于顺利到达机关大院门外。 
  县机关“城门”洞开。 
  横幅字迹醒目,措辞热情: 
  热烈欢迎北京医疗队的到来! 
  感谢毛主席派来的亲人北京医疗队! 
  北京医疗队的亲人们翻身农奴欢迎您! 
  各民族大团结万岁! 
  中国共产党万岁! 
  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 
  这次欢迎医疗队的到来,绝不亚于上次欢迎新干部上山。只有十几个人的医疗队,被倾城欢迎的干部们围得水泄不通。藏族女干部们激动地拉住女医生行“碰头礼”(碰头为礼表示亲热),男同志们则相互拥抱,口号声被惊心动魄的锣鼓声所淹没。医疗队员们,被簇拥着直接送到医院为他们安排的住所里。房间打扫的十分干净,墙壁上被重贴上的报纸装点一新。宿舍里点燃了暖烘烘的炉火,院长亲自把滚烫的酥油茶献给远道而来的亲人们。从医疗队员们笑逐颜开、喜出望外的脸上看,群众的热情欢迎,大大超出他们的意料。 
  汪彤正陪林队长在柳卫东房间内交谈。今天,这位书记显得格外热情,问寒问暖礼貌有加,谦虚地表示说:县 
  医院医疗水平低,医疗队的到来,真正是雪中送碳。说高原缺医少药的情形,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一个县医院几位藏干医生都只是医士学校毕业。有两名老一点的汉族医生,调走的调走,治病的治病。新来的几名青年医生,又都在区上。县机关的干部,如突然发病,有药也可能无人会用,弄不好只有坐以待毙了…… 
  林队长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指示‘备战、备荒、为人民’。‘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我们下来,就是要贯彻伟大领袖的指示精神。不但要在县上开展力所能及的医疗工作,还要深入到广大农村、牧区去,为贫下中农牧送医送药。希望县领导给予大力的支持!” 
  柳卫东面向政工组长汪彤道: 
  “听到了吗!你们政工组与办公室要多多关心、尽力支持医疗队的工作,有什么问题要及时解决,有困难要随时汇报!” 
  “多谢柳书记的关照!”林队长十分诚恳地表示。 
  汪彤下意思地看看表,又看看柳卫东。意思是谈话差不多了,已经到了开饭的时间,还不见动静,正在着急之中,阮萍突然敲门进来说: 
  “柳书记!商业组食堂饭已经准备好了,请医疗队开饭吧!”这一声呼唤,使柳卫东悬着的心,立刻放了下来,并眉开眼笑地说:“动作好快嘛!好!请汪组长陪林队长和医疗队同志们吃饭去!我这两天正闹胃,就不陪了,请见谅……” 
  “柳书记您好好休息,回头我叫医生来给你看看……”林队长说着同汪彤一起出去吃饭去了。 
  阮萍也随后准备离去,刚迈门槛,听柳书记叫道: 
  “小阮!你留一下!” 
  阮萍知道柳卫东想问什么,她明知故问: 
  “柳书记!还有什么事吗?” 
  “小阮!你到商业组联系医疗队就餐问题,还顺利吗?你是怎么说服丁明光的?” 
  阮萍眯着细细的眉眼,狡黠地说道:“这是我们女孩家的事,是一个小秘密,现在不告诉你。反正给书记您解决问题就行了。我下山的事,你可要关心哟,我妈妈还盼我及早下山那……” 
  “小机灵鬼!你那点事,都在我心里那,包在我身上就行了!不过不是马上走……要在适当的时候才行。” 
  “我不管您啥时间走,反正书记下去,我跟着就下去!你千万别把我一个人扔在这里不管啊?” 
  “说到哪去了!我既然能把你带?span class=yqlink》 
  仙剑湍芷桨舶涯愦氯ァN也幌氯ヒ驳萌媚阆认氯ァN蚁氯セ沟寐榉衬愀盖装锩αǎ ?/p》 
  “只要您在关键时候,让我早走一步,您要去哪,由我去给我妈妈说,我爸最听我妈的,保你满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