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风景名胜纵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芙乐尔”号成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战斗力颇为强大的战舰之一。 
  1905 年5 月,“阿芙乐尔”号在对马海峡参加日俄海战,结果俄军惨败,最后撤往菲律宾。归国途中,受革命感染的水兵偷偷购置武器,准备回国后进行武装斗争。沙皇政府发觉“阿芙乐尔”号的水兵不可靠,便将其改为教练舰。 
  1917 年,二月革命的胜利使“阿芙乐尔”号的水兵们受到鼓舞,他们奋起参加革命斗争,打死舰长,控制了军舰。在波罗的海舰队中,“阿芙乐尔” 
  号最先升起了红旗,转到了起义人民的一边。5 月12 日,列宁到正在工厂大修的“阿芙乐尔”号上发表演说,使水兵们受到教育,纷纷加入布尔什维克党。7 月4 日,“阿芙乐尔”号宣布,只服从波罗的海舰队布尔什维克委员会的领导。11 月6 日,舰上全体官兵执行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把军舰开到涅瓦河口,停泊在尼古拉耶夫桥下。第二天上午10 时,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通过“阿芙乐尔”号上的电台向全国播发了。现在,这座电台仍完好无损地保存在舰上。 
  当时,冬宫已处于革命官兵的重围之中。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令它在6 时20 分之前无条件投降,但遭到拒绝。于是列宁作出决定:攻打冬宫。晚上9 时45 分,“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向包围冬宫的士兵和工人发出了进攻的信号。第二天凌晨2 时,冬宫被全部攻占。因此说,从“阿芙乐尔”号上发出的一声炮响,揭开了“十月革命”的序幕,从而使它成为十月革命的光辉象征。 
  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当法西斯德国进攻圣彼得堡时,“阿芙乐尔”号上的9 门主炮被拆卸,部署在城市外围,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打击敌人。第10 门主炮、指挥员和炮兵班留在舰上迎战。后在危急关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自沉于港湾中,战后被打捞起来,并于1944 年修复。 
  从1948 年11 月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物和中央军事博物馆分馆停放在宽阔美丽的涅瓦河畔,供人们参观。                                 
华沙美人鱼   
    在波兰首都华沙维斯瓦河西岸,矗立着一座人身鱼尾的青铜雕塑,这就是英雄城华沙的象征——华沙美人鱼。 
  美人鱼铜像高约2。5 米,是波兰著名女雕塑家卢德维卡。尼茨霍娃的作品,1938 年建成。美人鱼的上身是位端庄文静而又英俊无畏的美丽少女。她头发卷曲,眉清目秀。右手举宝剑过顶,左手执循牌护身,双目凝视远方,眉宇间洋溢的浩然正气,表现出波兰民族坚贞不屈的性格。坚实的碑座将美人鱼塑像高高托起,更突出了她那英勇无畏的身姿。 
  世界上有不少地方也有美人鱼雕像,美人鱼都是双腿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鱼尾。但华沙美人鱼却有着分明的两条腿,腿的边沿雕成鱼的鳞翅,在腿的终端才合成鱼尾。整座雕像集俊美与力量于一身,静中有动。少女的上身稍向后挺立,给人以稳健之感;而她手持宝剑举过头顶,向后上方翘起的鱼尾好象尾舵,再加上双膝和尾部的海浪波纹,都给人以前进的感觉,好象航船已沿着明确的航向破浪前进,使人产生必胜的信念,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 
  人鱼的上身半裸,五官端正,肌体丰满,是个美丽、温柔的姑娘。而她双腿外侧披着的鱼的鳞翅、用力上翘的鱼尾,都显示出其内在蕴含的力量。那鱼鳞好似战士的铠甲,鱼翅好似锋利的宝剑,美人鱼俨然是一位披挂上阵的战士。美人鱼雕像成功地体现了力与美的结合。 
  美人鱼是波兰民间故事里的主人公,关于美人鱼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一个名叫华尔的年轻人和一个名叫沙娃的姑娘在维斯瓦河畔建立起自己的家园。但维斯瓦河里的一个妖魔经常兴风作浪,华尔和沙娃双双祈求上帝,于是上帝派女神苏琳娜下凡,与华尔和沙娃一起消灭了妖魔。从此,这里的人们过起安居乐业的日子,并且渐渐由一个无名小渔村发展成一座城市。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勤劳勇敢的祖先,便把华尔和沙娃的名字合成“华沙”,作为城市的名称。后人为了纪念女神苏琳娜,便在河边为她立了像。从此,美人鱼成为华沙的象征,被认为是华沙的守护神。 
  美人鱼的图案还被用来作华沙城徽。 
  在华沙美人鱼身上,寄托着波兰人民对自由、幸福的渴望。在法西斯强盗入侵期间,美人鱼塑像被妥善保存起来,直到革命胜利后,华沙人民才将她重新安放在河畔。                                 
奥斯威辛集中营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 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 
  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 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0 年到1944 年,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 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 
  集中营内的第一批受害者是波兰的政治犯。从1941 年起,盖世太保向集中营运送了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俄国人、法国人等24 个国家的囚犯,其中包括反对第三帝国的德国人,以及所有被占领国的大批犹太人和吉卜赛人。 
  1939 年9 月,德军占领波兰。1940 年4 月,开始建造奥斯威辛集中营主营。它是整个奥斯威辛地区集中营的管理部门所在地。1941 年10 月,德国侵略者驱使主营的囚徒建造了布热津卡营。 
  布热津卡营比主营大好几倍。一条专用铁路从南边大门一直通到集中营的北端。铁路尽头原是集中营的两座配有毒气室的焚尸炉。这个集中营共有4 个这样的杀人装置。当年,希特勒匪徒把从欧洲各国抓来的人用闷罐子货车经铁路直接运到焚尸炉旁的月台上,从中挑选出极少数身强力壮者去做苦役,其余的,包括儿童甚至初生婴儿都被送进毒气室杀死,然后送入焚尸炉焚化。这个集中营存在的3 年半时间内,被希特勒匪徒从铁路货车上直接驱赶到毒气室—焚尸炉消灭的大约有350 万人。1945 年初,纳粹德国面临失败,为消灭罪证,他们把这些大规模杀人装置炸毁了。 
  在铁路两边是囚徒居住的排排平房,房内阴暗潮湿,钉满3 层木板通铺。 
  一个200 平方米的房间最多时住了1000 名囚徒。在布热津卡营东北角的“医院”,是党卫军医生利用犯人进行各种”医学试验“的地方。在集中营西南角的一幢房屋是为有反抗行为的囚徒准备的”死牢“。整个集中营用带刺的铁丝网围住,每隔20 米有一座木岗楼。为了便于监视囚徒,偌大营区内没有一株树木。 
  1945 年1 月27 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 多名儿童。1947 年7 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 
  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1979 年,奥斯威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拉格城堡   
    坐落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市中心伏尔塔瓦河左岸的布拉格城堡,建于公元9 世纪,是波希米亚皇帝为过豪华生活而建造的宫殿以及护卫宫殿的碉堡。 
  为了便于防守,宫殿和碉堡全部建在高高的山岗上,从远处就能看见城堡内高耸入云的哥特式教堂的尖顶。城堡四周橡树环绕,堡前一条深沟,卫兵持枪肃立于古堡门前。 
  布拉格城堡由许多雄伟壮丽的宫殿组成。由于是历经几百年扩建而成,因此反映出不同时代特色的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这座古堡仿佛是历史建筑的博览会。城堡内有教堂、王宫、画廊、大厅、喷泉、塑像等各种著名建筑。整个古城堡的建筑群,以圣维特教堂为中心,周围风格迥异的各式建筑,呈放射状向四面伸展。古堡内有3 个庭院、几条古街,还有花园和果园。自1918 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届总统的办公室一直设在城堡内,因此,人们习惯地把布拉格城堡称为“总统府”。现在,这里仍是捷克共和国总统府所在地。 
  总统府前院,三面建筑环绕着一块不大的广场。每逢外国元首来访或是大使递交国书时,都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北楼内金碧辉煌的西班牙大厅,是举行盛大国宴和总统接见贵宾的地方。 
  总统府中心大院是总统办公室所在地。大院中央,坐落着圣维特教堂,始建于1344 年。它是城堡内最高的建筑物,教堂尖顶高达97 米,教堂长60米、宽12 米。教堂大厅结构严谨,布局独特。教堂内外都有石塑像和花纹图案。教堂里展出有公元14 世纪以来历代捷克国王用过的王冠、皇冕和权杖,历代国王的塑像和画像,还有宗教故事题材的油画和木刻画。由于战事及其它原因,圣维特教堂直到本世纪初才最后完工,历时近千年,因而打上了各时代建筑风格的烙印,是整个布拉格城堡建筑群的精髓。 
  在圣维特教堂与总统办公室之间,有一片广场。广场南面是16 世纪捷克国王的故宫。弗拉基斯拉夫大厅是这座古老的哥特式王宫的重要部分,也是总统府里最神圣的地方。过去,这里举行过隆重的国王加冕典礼;现在,共和国总统的选举仪式仍在这里举行。 
  在圣维特教堂东面,还有一座教堂,那就是建于10 世纪的圣乔治教堂。 
  教堂呈长方形,是布拉格最古老的罗马式教堂之一。今天,它已被辟为捷克古代绘画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从中世纪到18 世纪捷克著名画家的作品。圣乔治教堂东面有一条名为“铸金街”的小街,过去这里住着偷铸金币的人。街尾有一古牢,牢内可同时关押许多人。现在小街两侧的矮楼房已变成小酒馆和小商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拉格城堡经过全面修缮,已成为布拉格市内最吸引人的名胜古迹。                                 
科诺比什杰城堡   
    美丽的科诺比什杰城堡坐落在布拉格以南40 公里处。在捷克众多的古堡中,它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它曾是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的行宫。 
  科诺比什杰城堡始建于14 世纪初,一直是历代达官显贵居住的地方。 
  1887 年,斐迪南成为古堡的主人,他将城堡改建成为打猎的行宫。斐迪南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宴会,赴宴者全是高层人物。直到1914 年斐迪南在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遇刺,这座城堡的全盛时期才宣告结束。 
  科诺比什杰城堡呈长方形,红色的屋顶,灰白色的墙壁。城堡侧面矗立着一个圆柱形尖塔,城堡顶端的四个角上还各有一个小塔。整座建筑既具有哥特式建筑风格,又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色。因此也有人称它为庄园。 
  斐迪南王储一生虽没有惊人的业绩,但他兴趣广泛,周游列国,酷爱打猎及收藏艺术品。他在科诺比什杰城堡苦心经营27 年,留下了一笔不可估价的财富。至今城堡内的一切基本上保持着当年的样子。 
  城堡内收藏有古代和近代各种兵器,有刀、矛、剑、枪支和大炮以及盔甲,还有几百件打猎用的武器和用具。其中远东的宝剑、中东的象骨制成的镶金腰刀、巴尔干的狩猎匕首,都是稀世珍品。一副重达60 公斤的铁骑盔甲,是1600 年意大利工匠制作的。在这座武器库里共有4600 多件武器,全是斐迪南的心爱之物。 
  斐迪南的书房是完全按照他的要求设计的。书房内宽敞华丽,色调柔和,装饰着精美的挂毯、华丽的吊灯、名贵的油画。在靠墙的落地书橱里,存放着3 万册政治、文学、军事和狩猎方面的书籍。书橱旁还摆着4 只中国景德镇产大瓷缸,给这间西式书房平添了几分东方色彩。书房曾是斐迪南的私有天地,不经许可,不但闲人免进,连亲人也不能进入。斐迪南经常在这里举行秘密会议。 
  在城堡内的墙壁上、房间里陈列有各种飞禽走兽的标本。有的动物是当年斐迪南亲手射杀的,也有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在这里,从山雀、野鸡到老虎、大象几乎应有尽有,构成了一个奇特的动物世界。其中一只梅花鹿的角上有22 个分枝,它是斐迪南1905 年猎获的第5000 只鹿。还有一只鸡的标本来自于中国。在城堡的一些房间里还陈列着许多用动物皮或骨头制成的用具。其中一个用大象腿锯制而成的凳子非常引人注目。 
  在科诺比什杰城堡周围是面积为200 公顷的英国式公园。园内草木葱郁,景色秀丽。更衬托出科诺比什杰城堡一派恬静迷人的景色。                                 
伏契克公园   
    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东北、伏尔塔瓦河南岸的伏契克公园,是一个面积很大、风景秀丽的天然公园。这是一个以前捷克斯洛伐克著名反法西斯战士、民族英雄伏契克的名字命名的公园。 
  公园最南端从东至西横卧一条起伏的山岗。山岗上长满高高的常青的松柏,山岗下是一片开阔地带,伏尔塔瓦河从北面缓缓流过。在这块狭长的平原上,生长着无数奇花异木。密林深处百鸟争鸣,松鼠在树上跳跃。林中一泓湖水碧波荡漾,野鸭畅游,湖岸上柳丝摇曳,芳草萋萋。 
  公园里的娱乐场设有几十个游乐项目,有电动转椅、空中飞船、高速电车、汽枪射击、电子游戏、文艺节目等等。娱乐场四周的临时售货店里,各类商品琳琅满目。每逢节日,孩子们成为这里的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