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catå;h'apàyehi ca vippamutto;
cha càbhiñ;hànàni abhabbo kàtuü。
idam'pi saï;ghe ratanaü paõ;ã;taü;
etena saccenà suvatthi hotu。

对于一个初果圣者来说,他绝对不会再堕落到四恶道,同时也不可能再造作六种逆罪。

哪六种逆罪呢?第一、弑母,就是杀害亲生母亲;第二、弑父;第三、弑阿罗汉;第四、恶心出佛身血;第五、分裂僧团。这五种称为五逆罪,又称为五无间罪,又称为五种重罪,这是作为一个初果圣者是不可能造作的。所以佛陀在《多界经》里面这样讲:「对于具见者是不可能造作弑母的,但是对于凡夫来说还有可能。」

对于分裂僧团也是这样。对于第六条:作为一个已经证得了初果的圣者,他如果还会对三宝之外的,另外去求皈依(它的原文是:以此内另求应施者),这个对于初果圣者来说是不可能的。

有时候经典里面把一个初果圣者所建立的信心叫做什么信?叫做不坏信。不坏信就是绝对不会受到破坏的、绝对不会动摇的信心。不坏信有多少种呢?有四种,哪四种呢?对于佛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对于法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对于僧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而且他的圣者的德行已经成就了,称为圣戒成就,也就是他不会在任何情况下故意造作杀生、不予取、欲邪行、虚妄语和服用麻醉品。即使是一个在家众,当他证得了初果,他也自动会具有这样的素质、这样的功德,他不会再故意造作这些。

对于佛陀呢?如果一个初果圣者他会对佛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那什么是佛陀呢?

Iti'pi so Bhagavà arahaü; sammàsambuddho; vijjàcaraõ;a…sampanno; sugato; lokavidå;; anuttaro; purisadamma
sàrathi; satthà devamanussànaü; buddho; bhagavà'ti。

对于世尊,他已经是阿拉汉、已经是全自觉者、已经是明行具足、是善至、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他对佛陀有坚定的信心,对我们的佛陀他的信心决定不会动摇。

对法呢?

Svàkkhàto bhagavatà dhammo; sandiñ;ñ;hiko; akàliko; ehipassiko; opanayiko; paccattaü veditabbo vi¤¤å;hã;'ti。

法是世尊所善说的;是自见的、就是在今生可以证得的;是无时的,一旦证得圣道,立刻圣果就不用再拖很久了;是Ehipassiko,欢迎大家来体验的、来见的;opanayiko是导向灭苦、导向涅槃的;paccatam veditabbo viñ;ñ;uhi'ti智者们可以透过实证而能够各自证知的。这个就是佛陀所教导的法的六个特质。

对于僧呢?

Su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uju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àya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sàmã;cipañ;ipanno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yadidaü: cattàri purisayugàni añ;ñ;ha purisapuggalà; esa bhagavato sàvakasaï;gho; àhuneyyo; pàhuneyyo; dakkhiõ;eyyo; a¤jalikaraõ;ã;yo; anuttaraü pu¤¤akkhettaü lokassà'ti。

作为世尊的弟子僧团,他们是善行道者、他们是正直行道者、他们是如理行道者、他们是正当行道者,也就是四双的八士,这是世尊的弟子僧团。他们是应当恭敬的、应当礼敬的、应当布施的、应当合掌的,他们是世间的无上福田。作为一位初果圣者,他对我们的佛陀、法和僧有毫不动摇的信心。

在这里,我们讲一个故事,叫Suppabuddhakuñ;ñ;hi vatthu(麻风病人苏拔布特的故事)。当佛陀住在Veluvana王舍城郊外的竹林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就给大众说法,这时来了个麻风病人,他的名字叫做Suppabuddha,由于他自己患了麻风病,他不敢在人群当中坐,他坐在人群的边边上、边角上。当佛陀在说法的时候,他很认真、很恭敬地听法,结果就在座上证得了初道和初果。之后他生起一个这样的心愿,他想要把他所证得的功德、获得的功德去告诉佛陀、向佛陀表白。

于是他在那边等着佛陀说完法、人群离去之后,他走在路上,准备跟着佛陀去。当他走在路上的时候,这时Sakka天帝(帝释天王)想:这个麻风病人Suppabuddha想要把自己所证得的东西、所证得的功德告诉佛陀,那我就想要再测试一下他、考验一下他。于是他现在半空中,然后說:“Suppabuddha,你这个可怜的人呀!你这个很貧穷的人呀!只要你肯说:‘佛陀不是佛陀,法不是法,僧不是僧。对于佛陀我受够了,对于法我也受够了,对于僧我也受够了。那么我将会给你无量的财富。’”这个时候Suppabuddha说:“你是谁?”他说:“我是Sakka。(我就是Sakka天帝)”。

他说:“你这个黑暗愚蠢的人,你这个没有惭愧心的人,你甚至不配跟我说话,更不要说这样叫我说。我其实并不贫穷,我并不可怜,因为我拥有了七种圣财,哪七种圣财呢?(当时他就说了一首偈颂)我拥有了信财,我拥有了戒财,我拥有了惭、愧财,我拥有了闻财、舍财和慧财。拥有这些财富的人、拥有这些圣财的人,有谁敢说他是贫穷呢?有谁敢说他是可怜的呢?”

当他这样说了之后,Sakka天帝就消失了。消失了之后,他跑到佛陀那里去,就把刚才的经过告诉了佛陀。

佛陀说:“Sakka,你是不可能叫他说佛陀非佛陀、法非法、僧非僧的。即使你在他面前堆满了一百块金币,一千块金币或者更多,你要让他说出这样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已经证得了初果。”

后来Suppabuddha也去到佛陀的面前,把他所证悟的告诉了佛陀,佛陀也肯定了他。Suppabuddha满心欢喜地离开了,结果在他走到半路的时候给一头母牛撞死了。为什么会给这头母牛撞死了呢?因为这头母牛其实是一个母夜叉附体把他撞死了。

当Suppabuddha被撞死了之后,很多的比库告诉了佛陀,然后问佛陀说:“为什么他刚刚证得圣果就给撞死了?”

佛陀说出他过去世的因缘:在过去很久之前,当时有四个有钱人、富家子弟,有一天这四个富家子弟叫了当地一个很漂亮的妓女去玩弄。玩弄了之后,他们对这个妓女身上的那些首饰和钱财生起了贪心、起了歹念,于是他们就在商量说:“我们把这个妓女杀了,把那些钱财拥为己有。”结果他们在说的时候给那个妓女听到了。那个时候那个妓女说:“好呀!你们想杀我?好!如果我真的给你们杀了,我生生世世投生为夜叉,都要把你们弄死!”结果这个妓女给那四个人合谋杀了,杀了之后,那四个人因为这样结了冤仇,经常给撞死、或者给牛撞死了、或者给夜叉弄死的。

一直到佛陀在世的时候,一共有四个人给牛撞死的。其中有一位是阿拉汉圣者,他叫做Bahiya,就是在佛陀教法当中最快速度证悟的,他也是给牛撞死的;然后就是这个麻风病人证得初果;还有一个三果圣者;还有另外一个;一共有四个人给牛撞死的,其中有一位是阿拉汉圣者。所以他们给牛撞死他们的过去因是这样。

然后那些比库又问:“为什么他会得麻风病呢?”于是佛陀说:“在很久很久远以前,这个Suppabuddha有一天见到了一个叫做Tagarasikhi的独觉佛,他见到了之后很不高兴,就用口水去吐他,然后还骂他。结果因为这种不善业,所以使Suppabuddha在地狱里面轮回了很多世,即使今生他投生为人,仍然是变成一个麻风病者,但是由于在过去很久以前他曾经修行过,所以今生他可以通过听闻佛法就证悟,但是由于他过去的不善业使他今生成为很贫穷的麻风病人,而且又给牛撞死了。”

这就是这个麻风病人证得了初果,他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对于因果的信心绝对不动摇的例子。

这里讲到的七圣财sattàriyadhanàni是指:信,是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对因果法则的信心;戒就是一个初果圣者,如果他是在家人的话,他不会在任何情况之下故意违犯五戒;对于惭和愧,他们拥有惭和愧;闻就是一个初果圣者必定要通过听闻(听闻有关于缘起的,或者关于四圣谛的法)才能够证悟,他透过听闻或者有时候他也会透过对佛法的学习,这种闻;还有舍càga,一个初果圣者会很慷慨,他不会吝啬、会很慷慨地布施;慧就是对四圣谛的如实知见。

这是一个初果圣者所拥有的七圣财,这七圣财不像世间财一样。世间财可以被恶王、被贼、被水、被火、被不肖的子孙所败坏,但是这七圣财一个人一旦获得了,一直都拥有,直到他证悟涅槃这七种圣财都不会毁坏、不会失去。

我们今天讲信就讲到这里,我们明天晚上再继续一起学习。

下面大家一起来做回向:

Idaü me puñ;ñ;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ñ;ñ;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ñ;ñ;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阿毗达摩第二十五讲: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念、惭、愧、无贪、无嗔心所 
 

阿毗达摩第二十五讲: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念、惭、愧、无贪、无嗔心所



第四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阿毗达摩第二十五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念、惭、愧、无贪、无嗔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5。14讲于江西佛学院



大家请合掌,让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三遍)

各位大德、贤友们,晚上好!

我们在昨天已经结束了讲不善心所的部分,然后我们又讲了第一种美心所,即:信。在昨天晚上着重地讲了信,如果达到不坏信这种程度,必须得一个人证得初果。如果对于一般的凡夫来说,即使他现在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是很强的,但是仍然还是不确定的,为什么说是不确定的呢?因为今生对佛、法、僧三宝有很强的信心,不等于他在未来还能够仍然保持对佛陀、对法、对僧有很坚定不移的信心,为什么这样?

因为圣者的未来是决定的,凡夫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圣者的未来犹如佛陀所说到的:avinipātadhammo (他决定不会退堕),而且他只会一生比一生更加殊胜,他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或者随着自己的善念投生到天或者人间。但是对于凡夫来说,如果他堕落到畜生,他有可能对佛、法、僧三宝生信吗?非常难。除非是投生为有一类龙等等才有可能。

我们在过去漫长的轮回当中,经常都是在四恶道里面打滚:地狱、畜生、饿鬼、阿苏罗。很难得我们有幸投生为人,然而我们在过去的很多世里面,多数都是皈依山、皈依树、皈依水、皈依石头,这些自然界的我们认为它们有神灵或者我们皈依动物,例如:皈依龙、皈依老虎、皈依孔雀、或者我们皈依一些鬼,例如:某一类好像现在的山神、土地;或者皈依天人,例如:皈依天帝、皈依一些仙人、皈依梵天人等等,在一直的轮回当中,我们都是皈依这些,甚至有时候我们还会变成断灭见的受持者、信奉者。

所以,有佛陀的出世是很难得的: “Ghoso’pi kho eso dullabho lokasmiü yad idaü“Buddho Buddho'ti ”,就是说「即使是在漫长的轮回当中,我们能够听到“佛陀、佛陀”这样的声音都很难。」kiccho Buddhànaü uppàdo。,更何况有佛陀的出世?「佛陀的出世是很难得的。」惟有在有佛陀出世的时候,我们的信心才有可能建立(对佛陀的信心、对法的信心、对僧的信心)。然而在漫长的轮回当中,我们连听到佛陀的音声都很难,更何况建立信心呢?是不是?

同样的,现在我们还很有幸能够听闻到佛陀的教法、能够生而为人。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佛陀入般涅槃已经2500多年了,佛陀的教法只会越来越衰败、越来越退堕,我们在以后的轮回当中有可能投生到边地、投生为外道,甚至我们还不确定,即使我们是有幸投生为人,但也不敢保证我们还能够听闻到正法。除非我们有很强的愿和很强的善业,支助我们在来生仍然还可以听闻到佛法,能够成为正信的佛弟子。但如果我们在临终的时候,不善业成熟,我们可能会堕落到恶道。而如果我们继续在这个世间轮回的话,我们将能够亲身体验到佛陀的教法,一代一代的衰落。

现在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例如在泰国,最近一、二十年的佛教已经急剧地走下坡路了,缅甸的佛教也走下坡路了。很多地方的佛教,我们有时候看到表面繁荣,但是实质上僧团里面腐败,持戒的人越来越少,禅修的人越来越少。这就是说,我们看到佛陀的教法整体是走滑坡、下坡路。如果我们过了几十年再投生为人,可能那个时候,想要找到正法、想要听闻到佛法也更难了。如果我们再继续轮回的话,佛陀的教法殒殁了,在漫长的空劫suñ;ñ;a kappa,没有佛陀出世的时期,我们信什么?我们的信心建立在什么地方?可能那个时候又是相信鬼、相信天、相信山河大地,我们就崇拜这些东西,或者最多我们只能够皈依梵天人,梵天人是比较高的皈依,其实这些都偏离了佛陀、偏离了法、偏离了僧。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现在这个时期,能够把自己的信心建立在佛、法、僧三宝里面,依照佛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