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爾時大慧下,於請問前,必經佛先許可,所以自說姓名,請佛垂許,再以百八
義問也。佛法明無我,云何說我?蓋佛法所無之我,乃是外道妄執之我,凡夫貪著
之我。及二乘所執著一切法有很體之法我。此人我、法我,皆煩惱之根本,妄想所
依資。如了達唯識所變,眾緣所起,在假相上安立假名,於是佛也、菩薩也、緣覺
聲聞也、乃至天、人、修羅、地獄、鬼、畜也,皆是和合假現之如幻法。大慧早已
了達無我之假名相,即以隨順世間唯識所變之假我,假名為我耳。自通德名者,蓋
久已親近諸佛,久已通達大乘之法,故在今會而仰問世出世最尊最上之佛也。世間
解、於世間已能究竟解脫、了解之義;佛亦稱無上士,合二而名也。菩薩為佛子,
一切眾生亦為佛子:菩薩能荷佛家業,興辦佛事,必當成佛故;而一切眾生皆有佛

性,皆可紹隆佛種故。此之佛子,乃指今會大眾而名也。恣、即自由之義。我、佛
自述,亦假名之我。自覺境界、各各皆有自證之不同,此之境界彼則不得而知。如
人類所覺者,畜類即不能知;拢t所知者,庸愚莫曉;本國人所知者,外人亦多莫
解;推之異類,亦復如是,未曾親自領略,均是隔閡難明。此中有修得者,有報得
者,無論修得、報得,皆是唯心所變,唯識所現。故業報所招,修力所成,身心器
界各見不同。猶如外道所修得一切心境,住著於所得,起邪分別,諸法真相茫然不
見。即學佛者,如不得明哲開示教導,亦不能離所著。乃至於緣覺、聲聞,不能知
菩薩之自覺境界;菩薩初地之自覺,亦不知二地之境界;二地望三地乃至等覺,亦
復如是;前者不能知後者之境界。三乘拢t之自覺,雖可謂拢蔷辰纾唤杂邢蘖
;唯佛能圓通遍達,究竟無礙,拢惨勒N種自覺之境,悉皆普現於大覺果海中。
所以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所以佛之自覺境界,雖等覺菩
薩亦不能了;而佛對於等覺以下拢簿辰纾瑹o不究竟了知,故覺他智悲,無有限量

。此之覺他作用,即法華所謂『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是也。
丙二  正申問答
丁一  大慧問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承佛所聽,頂禮佛足,合掌恭敬,以偈問曰:『云何淨
其念?云何念增長?云何見癡惑?云何惑增長?』
表大慧以最敬之頂而禮最尊之足,以顯恭敬。
此問迷悟根元也。念、為別境五心所之一,凡所經過之鏡,於重現時能記念之
作用是。在此經此段之念字,乃總指三界一切眾生之有漏虛妄心心所聚,名之曰念
。淨念者,問如何能伏滅此妄念心而離染清淨,即轉識成智之意。念增長者,即問
為何不能離此妄念心而反增長之也。念增長、即是迷心境,淨其念、即是悟心境。
見癡惑者,見、即照見,癡惑、即無明;凡有漏虛妄心發動皆由無明,問如何而能
照空彼無明以斷除之。惑增長者,問如何非但不能斷除根本及枝末無明,而反增長

起煩惱也。此四何以先問?因一切拢玻砸虼嗣晕蚨鸸省
『何故剎士化,相及諸外道?云何無受次?何故名無受?何故名佛子?解脫至何
所?誰俊⒄l解脫?何等禪境界?云何有三乘?唯願為解說!』
此問諸佛教化之相也。因迷而有眾生,因悟而有佛;問如何而有受教化者,有
不受教化之外道者。無受者、畢竟無所受,無所取著,無一切分別之相也;以離二
取相故,畢竟無所受也。次者、次第也,即金剛經所謂一切賢拢匚唤砸詿o為法而
有差別之意。受者、影相也。無受次者,即問如何依此無影相法而有次第差別。何
故名無受者,問如何親證真如,非變相所緣,無影相可得,而畢竟無所受也。佛子
、指菩薩言,問如何得解脫而為菩薩,為佛之法子。向下問佛子解脫往至何所,誰
為生死俊l解脫生死,諸修禪者境界為何,為何有菩薩、緣覺、聲聞、三乘。
『緣起何所生?云何作所作?云何俱異說?云何為增長?』
此問世間諸法緣起也。何作者,問造作善惡業;所作者,問善惡業所作果。俱

異者,非能作亦非所作。增長者,問三界諸有之業果,由何而起,由何而流轉不息
也。
『云何無色定?及與滅正受?云何為想滅?何因從定覺?』
問禪定差別也。無色定、無色界之定。滅正受、滅受想定。想滅、即無想定。
從定覺、從定而起也。
『云何所作生,進去、及持身?云何現分別?云何生諸地?破三有者誰?何處身
云何?往生何所至?云何最勝子?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云何三昧心?最勝為我
說!』
此問菩薩行果也。所作生者,明修拢蛞陨}果之德,由因生果也。進去及持
身者,明身去住之意;言菩薩身從一地至一地進修上去,而又安住於當地之上也。
現分別者,無分別中重現起分別也。生諸地者,漸入諸地而增進也。破三有者,三
界業依三界煩惱而造,問誰菩薩破除三界之惑業而出三界也。何處身者,菩薩破除

三有,身在何處也。往生何所至,生至何處淨土也。最勝子,佛子也;佛為世出世
間之最勝者故。何因得神通兩句,問如何得神通及三昧也。三昧心者,問如何為三
昧相應之心也。
『云何名為藏?云何意及識?云何生與滅?云何見已還?云何為種性,非種及心
量?云何建立相,及與非我義?云何無眾生?云何世俗說?』
此問唯識無我也。藏、指第八識,意、指第七識,識、指前六。生與滅者,起
虛妄見故有生滅。見已還者,還滅虛妄之見也。種性者,有出世間之種性。非種者
,無出世間之種性也。心量者,明萬法皆不出於心外也。建立相,建立五蘊、十二
處、十八界、一切法相也。非我義,明一切法無我也。無眾生,即說無我及眾生,
為何隨世俗而說我、說眾生也。
『云何為斷見,及常見不生?云何佛外道,其相不相摺吭坪萎攣硎溃N種諸異
部?』

表二見相摺病嘁姟⒊R姡员娚淖R種種相摺顒e之見。佛與外道亦相摺
相,如何又可融攝?佛諸弟子皆依佛法,如何又分諸部?
『云何空何因?云何剎那壞?云何胎藏生?云何世不動?何因如幻、夢,及犍闥
婆城,世間熱時燄,及與水月、光?』
此問世間有為相也。何空何因者,明法空無性也。剎那壞,表生滅極速也。胎
藏生,表有情世間之有為相。世不動,世界遷變無常,為何不動?表器世間之有為
相也。如幻、如夢,虛假不實;犍闥婆城,影像幻現;如枺恐J序讟恰釙r燄
者,陽燄有似流水;水月、水中月影;光、鏡光中之影;喻一切法皆虛假如幻不實
。眾生無清淨智慧,不能如實照了,惟佛智能親切證明也。
『何因說覺支,及與菩提分?云何國土亂?云何作有見?』
問漏無漏法也。覺支、指七菩提支;菩提分,指三十七道品全也。前二句明無
漏法;後二句明五濁惡世之有漏法也。國土亂,即劫濁;作有見,即見濁。

『云何不生滅,世如虛空華?云何覺世間?云何說離字?離妄想者誰?云何虛空
譬?如實有幾種?幾波羅密心?何因度諸地?誰至無所受?何等二無我?云何爾燄淨        
?諸智有幾種?幾戒、眾生性?』
云何不生滅至云何虛空譬,問覺世成佛也。覺世間,覺知世間一切法也。離字
,離語言文字相也。離妄想,離妄想分別心。虛空譬,悟世間如虛空也。
如實有幾種下,問菩薩境智也。如實有幾種,問菩薩證如實之境共有幾種。波
羅密心者,到彼岸之行。度諸地者,昇超十地,究竟圓滿至妙覺佛果。無所受者,
理智一如,如如相應,無所受也。二無我,人、法空也。爾燄淨,所知之境清淨,
畢竟能無障也。諸智,如理、如量等正智也。幾戒、眾生性,眾生之性幾種,對治
之即有幾種戒,於教化眾生之時而不為所動搖。
『誰生諸寶性,摩尼、真珠等?誰生諸語言,眾生種種性?明處及伎術,誰之所
顯示?伽陀有幾種,長頌及短句?成為有幾種,云何名為論?』

此問五明工巧諸法也。諸寶性摩尼真珠等,指工巧明。諸語言及眾生性,指各
類眾生語言文字種性差別之聲明。明處及伎術,通於工巧、醫藥二明。伽陀、長頌
、短句,明文字體例,亦指聲明。末二句指因明;成、為以『因』『喻』成立『宗
』也。
『云何生飲食,及生諸愛欲?云何名為王,轉輪及小王?云何守護國?諸天有幾
種?云何名為地,星宿、及日月?解脫、修行者,是各有幾種?弟子有幾種?云何阿
闍黎?佛復有幾種?復有幾種生?』
云何生飲食至星宿及日月,問世間諸法也。首二句亦如儒書所謂:飲食男女人
之大欲。轉輪、小王、守護國,指大小王及四天王子守護國土之分別。地及星宿、
日月,均表器世間。
解脫修行者下,問出世諸法也。第一第二句,問能解脫者能修行者有幾種。第
三句第四句,問弟子及師有幾種。阿闍黎,軌範師也。佛有幾種者,問佛有幾種身

也。幾種生者,問所化之眾生也。
『魔及諸異學,彼各有幾種?自性及與心,彼復各幾種?云何施設量?唯願最勝
說!云何空、風、雲?云何念、聰、明?云何為林樹?云何為蔓草?云何象、馬、鹿
?云何而捕取?云何為卑陋?何因而卑陋?云何六節攝?云何一闡提?男、女及不男
,斯皆云何生?』
魔及諸異學至唯願最勝說,問我法假說也。初二句問魔及外道共有幾種。魔者
、殺害,謂能害一切修解脫行者。自性及心者,自性、即外道所執自性等,心、即
外道所執神我等。施設量者,明此魔外所執若我若法,皆隨情假設也。最勝者,稱 
佛也。
云何空風雲下,復合問有情器世間也。天上之空、風、雲也,人之心念、耳聰
、目明也,林樹、蔓草之叢生也,象、馬、鹿之如何生也,如何又為人取捕之也,
何為有卑陋之相、及因何業而得此相也,如何分為晝夜六時、一年三節也,如何有

信不具而善根斷絕之一闡提也,男者、女者、及不男不女者皆何因而生也。
『云何修行退?云何修行生?禪師以何法,建立何等人?眾生生諸趣,何相、何
像類?云何為財富?何因致財富?云何為釋種?何因有釋種?云何甘蔗種?無上尊願
說』。
云何修行退至建立何等人,問修所得法也。初句明修行為何退墮,二句明如何
精進,三句明瑜伽師修何禪定之法,四句明何等人。
眾生生諸趣下,問報所得法也。諸趣、即天、人及地獄之六道。相者、形,像
者、類。財富者,世間之報。致財富者,得報之因。釋種、釋迦種。釋迦種及甘蔗
種,皆天竺之貴族。無上尊,稱佛也。
『云何長苦仙?彼云何教授?如來云何於一切時剎現,種種名色類,最勝子圍繞
?云何不食肉?云何制斷肉?食肉諸種類,何因故食肉?』
問內外律儀也。初句明修仙人長生苦行,二句明何人教授之,是外道律儀。第

三四五六句,明佛隨類應身,無剎不現,及佛子之眾多也。七及十句,問斷肉食之
因緣也。
『云何日月形,須彌及蓮華,師子勝相剎,側住、覆世界,如因陀羅網;或悉諸
珍寶,箜篌、細腰鼓,狀種種諸華;或離日月光,如是等無量?』
問世界諸相也。日月形者,一四天下有一日一月所繞。須彌山,即世界所安立
。世界有側者,有仰者,有覆者,各各不同。因陀羅網,即帝釋珠網,珠光交映,
明世界之重重無盡。亦有世界為諸寶所成,或如箜篌,或如鼓,或如種種諸物;或
有不見日月者。以上皆不可稱量。
『云何為化佛?云何報生佛?云何如如佛?云何智慧佛?云何於欲界不成等正覺
?何故色究竟離欲得菩提?善逝般涅槃,誰當持正法?天師住久如?正法幾時住?悉
檀及與見,各復有幾種?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緣?彼諸最勝子,緣覺及聲聞,
何因百變易?云何百無受?云何世俗通?云何出世間?云何為七地?唯願為演說!僧
 
伽有幾種?云何為壞僧?云何醫方論?是復何因緣?』
此問佛法僧三寶也。初四句,明佛之三身也。五至八句,明佛何不於欲界成等
正覺,而必於色究竟天離欲得菩提也。此上明佛寶。九句至十六句,明法寶。善逝
、亦佛之號,問佛涅槃後誰住持此法寶。天師、天人師也,亦佛之尊號。住久如者
,佛法住世幾多時也。幾時住者,正法住世若干時也。悉檀、法門也,見、妄見也 
,有種種妄見施種種法門對治之也。毗尼、戒律也;比丘分者,比丘律也。自第十
七句第至廿八句,明僧寶。最勝子、指菩薩。修六度之菩薩,修十二因緣之緣覺,
修四諦之聲聞,雖變易種種,經歷諸位,而皆無所受,明真如法性平等一味。世俗
通及出世間,明世間神通及出世間之神通也。七地者,明七地以下皆為三乘所共同
,而七地以上,則非七地以下所能及。僧伽、和合眾也。壞僧者,即是破壞和合之 
僧眾也。醫方論者,譬語,以明三寶;醫師譬佛,方譬法,醫生譬僧;明僧荷擔佛
法,如廣說醫方論也。

『何故大牟尼,唱說如是言:『迦葉拘留孫,拘那含是我』?何故說斷、常,及
與我、無我?何不一切時,演說真實義;而復為眾生,分別說心量。何因男女林,訶
梨、阿摩勒?雞羅及鐵圍,金剛等諸山,無量寶莊嚴,仙、闥婆充滿』?
何故大牟尼至拘那含是我,再問佛寶也。問佛何故言過去三佛即是我釋迦牟尼
耶。何故說斷常至分別說心量,再問法寶也。問佛何不恆常說真實義,說一切唯心
而廣隨順眾生之心量,說斷、常、我、無我、種種諸法耶。何因男女林下,再問世
間法也。男女林者,此林所結之果,如男女形。訶梨、天上持來意,阿摩勒、難分
別義,諸果皆天竺所生。諸山復有眾寶莊嚴。仙、山上諸神仙,闥婆者、乾闥婆、
天、龍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