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無形兩類,共名十二類生。又四生亦可通攝十二類生,因化生可攝形、想等類也。
此以生類為別。無足、即腹行類,合二足、四足、多足等,皆以足數為別。在眾生
數者,指一切含臁悺S腥饲蟾#q云此眾生中有求福者,非專指人類也。世界
既多,生類又眾,廣大布施更歷多年,其財施功德之勝如此。
『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
髮白面皺,將死不久,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
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
,具八解脫。

既有財施,則眾生生活上之苦已為除免,然眾生老病之苦,生死流轉之苦,尚
難獲免。此非財施之力所能拔濟,故更以佛之解脫法示教利喜,令次第證於四果,
成阿羅漢。盡諸有漏,為斷性障。於諸禪定皆得自在,為斷定障。性障由無始俱來
,定障則由修習而得者。執著斷盡,則生死本空,遂得小乘涅槃,其法施功德之勝
又如此。
『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
甚多,無量無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此校量施主功德。
庚二  正成校量
辛一  成傍隨喜功德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儯⑸o世界六趣眾生
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

、百千萬儯植患捌湟唬酥了銛灯┯魉荒苤
此釋成施主功德不如第五十人隨喜功德之少分。蓋財施只救世人生計之苦,至
法施雖令人人得證阿羅漢果亦仍非究竟解脫;又況得阿羅漢者,著於小乘涅槃,於眾
生究有何益?故不如聞妙法一偈者功德之大也。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尚無量無邊阿僧祇,何況最
初於會中聞而隨喜者,其福復勝,無量無邊阿僧祇不可得比!
此釋成最初隨喜法會者之福更較第五十人為勝。蓋此第五十人,能以隨喜之法
施饒益眾生,皆由展轉傳說經義所致;而此展轉傳說,則皆第五十人以前諸人之力
;而推展轉傳說之由來,非有最初隨喜法會者之隨喜演說,又曷克致此!是此最初
者之功德,皆餘人功德之所從出,故其福無可得比。蓋一人、一時之法會隨喜,一
偈、一句之隨喜演說,其發端雖微,而往往能喚起夙具智根之人,由聞起信,由信
生解,由解起行,由行證果,諸佛諸祖豐盛偉大之佛事業,蓋莫不肇基於是。故一

人、一言之佛法功德,實非可以限量計也。
辛二  成正隨喜功德
『又、阿逸多!若人為是經故,往詣僧坊,若坐、若立,須臾聽受,緣是功德,轉
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馬車乘、珍寶輦輿,及乘天宮。若復有人於講法處坐,更有人來勸
令坐聽,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轉身得帝釋坐處,若梵王坐處,若轉輪拢跛
處。
此釋聽聞隨喜、及勸聽隨喜之果。及乘天宮,謂色界天等得乘宮殿往來空中也
。勸坐、分座,令得久聽,自身雖未宏法,即為助人宏法,故隨各人功行,轉身可
得天人等王位之福報。
『阿逸多!若復有人語餘人言:『有經名法華,可共往聽。即受其教,乃至須臾
間聞,是人功德,轉身得與陀羅尼菩薩共生一處,利根智慧,百千萬世終不瘖啞。
此下詳釋勸聽隨喜之果。先釋得好善友。即受其教,謂此餘人中有人即從其言

而往聽也。是人、指勸人聽經之人。陀羅尼菩薩,指五地以上。得與共處,故常聞
法,因能完成慧德,永劫不遭瘖啞。
『口氣不臭,舌常無病,口亦無病;齒不垢黑、不黃、不疏、亦不缺落,不差不
曲;脣不下垂,亦不褰縮,不麤澀,不瘡胗,亦不缺壞,亦不咼斜,不厚不大,亦不
黧黑,無諸可惡,鼻不匾■,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狹長,亦不窊曲,無有一切
不可喜相。脣、舌、牙齒悉皆嚴好,鼻修高直,面貌圓滿,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
相具足。
此釋福相莊嚴。差、謂齒參差。曲、謂齒屈曲。褰音愆,義與縮同。脣下垂則
長,褰縮則短,麤則不細,澀則不滑,脣瘍為胗,不正為咼,皆脣之惡相。■、即
俗書之■,匾薄曰■。不正為戾。狹與狹同。窊音窪,義與凹同。以上口、脣、齒
、鼻、面五節,分顯正報莊嚴之相。自脣、舌、牙齒句以下,總敘善根深厚,諸相
具足之相。

『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此釋生生見佛。能見佛聞法世世不斷,則終當成佛,其福慧何可幾及也?
『阿逸多!汝且觀是勸於一人令往聽法功德如此,何況一心聽說讀誦,而於大眾
為人分別,如說修行』!
此釋舉劣成勝。謂勸一人聽法者所獲色相莊嚴之報,只為劣果。舉此、正以釋
成自能聽說,并勸眾如說修行者之功德殊勝也。
己二  重頌
庚一  頌傍隨喜之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人於法會,得聞是經典,乃至於一偈,隨
喜為他說,如是展轉教,至於第五十。最後人獲福,今當分別之:如有大施主,供給
無量眾,具滿八十歲,隨意之所欲。見彼衰老相,髮白而面皺,齒疏形枯竭,念其死
不久,我今應當教,令得於道果。即為方便說,涅槃真實法:「世皆不牢固,如水沫

、泡、燄,汝等咸應當,疾生厭離心」!諸人聞是法,皆得阿羅漢,具足六神通,三
明八解脫。最後第五十,聞一偈隨喜,是人福勝彼,不可為譬喻。如是展轉聞,其福
尚無量,何況於法會,初聞隨喜者?
傍隨喜,即展轉聞法之眾。
庚二  頌正隨喜之福
『若有勸一人,將引聽法華,言此經深妙,千萬劫難遇,即受教往聽,乃至須臾
聞,斯人之福報,今當分別說:世世無口患;齒不疏黑黃,脣不厚褰缺,無有可惡相
;舌不乾黑短。鼻高修且直,額廣而平正,面目悉端嚴,為人所喜見。口氣無臭穢,
優缽華之香,常從其口出。若故詣僧坊,欲聽法華經,須臾聞歡喜,今當說其福:後
生天人中,得妙象馬車,珍寶之輦輿,及乘天宮殿。若於講法處,勸人坐聽經,是福
因緣得釋梵轉輪座。何況一心聽,解說其義趣,如說而修行,其福不可限』。
正隨喜、即自往聞法,及勸人聽法者。優缽華、即青蓮花。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在明未滿果章中,第一節為明傍隨喜福果。凡隨順真能了解如實修行之人而喜
者為傍隨喜,福果即其功德,已於隨喜功德品中釋竟。第二節為明正依行福果,謂
正依妙法如實修行之福果。釋之者共有二品,首品即法師功德品,在全經品第中則
居第十九。
前講法師品,分法法師、人法師兩種。此品法師,指能行之人言,非指所行之
法。能行,即指受持、讀誦、解脫、書寫等五事。法師本有十種:一、持,二、讀
,三、誦,四、說,五、寫,六、供養,七、施他,八、聽聞,九、思維,十、修
習。此但言五種者,舉此以例其餘耳。為明此法師當得福果多少,故有此品。
丁二  正依行福果
戊一  明法師功德
己一  告修行法師差別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
,若解說、若書寫,
每品各有緣起:如來壽量及隨喜功德等品,皆佛果之德,非等覺菩薩不足知之
,故佛告彌勒。此品明能行之人,非具精進之德不足以因行證果,故佛告常精進菩
薩。
己二  顯所得功德多少
『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
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功德、即由功行所發生之果德。眼、鼻、身功德,不及耳、舌、意德之多者,
蓋耳、舌、意三根,對於妙法之義理,或能聞、或能說、或能證,所聞、所說、所
證之義理無邊,即能聞、能說、能證之功德無邊。而眼、鼻、身之功行,則不如耳
、舌、意:如耳能聞四方之聲,眼只見前方及左右方一半之色;身根合樱接X,意

遍虛空;鼻僅通息,舌能發語宣演之類,可以概見。故以人類六根功德之數量,假
定耳、舌、意功德與眼、鼻、身功德之比,為三與二之比,或為千二百與八百之比
也。至八百與千二百數目之取義所由,釋之者亦有數說,茲舉一為例。其說曰:十
善行為本,每一善皆有他九善為助,各成十善行,十十善行為一百。於每一善行中
,各有自作、教他、讚歎法勝、及讚行十善四義,合為四百。為每一根功德之本數
。此四百之功行,各有上中下三品:下品四百,中品倍之,上品三倍之。以耳、舌
、意三根,聽聞談說,心得法義,修行力勝,具足三品,故為上品,各得千二百功
德。眼、鼻、身較劣,故次之各得八百功德。復次、此明功德數量,原就世間凡夫
身根功德言之。凡已生世間者,即為此世間量之所囿,所謂見不超色,聽不出聲。
故此所定六根功德之數,亦即不能出於此世間之數量矣。三世為世,四方為界,三
四、四三,宛轉十二;由十二變百二,由百二變千二。是諸功德,皆由此經殊勝之
增上力,故能莊嚴使得清淨。此清淨功德,非楞嚴所說必先破除五陰而後清淨圓通

者比,以非由自力修證之所致,全由善持是經之力,加持所成,與密宗三密加持即
身成佛之理蓋相同也。
己三  顯六根殊勝功德
庚一  眼根殊勝果用
『是善男子、善女人,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
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於大眾中,以無所畏心,說是法華經,汝聽
其功德。是人得八百功德殊勝眼,以是莊嚴故,其目甚清淨。父母所生眼,悉見三千
界,內外彌樓山,須彌及鐵圍,并諸餘山林,大海江河水。下至阿鼻獄,上至有頂處
,其中諸眾生,一切皆悉見。雖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
前五根中,皆有浮塵根,亦名粗色根。而真能發生六識之根體,則為伏藏於內
之勝義根,亦名淨色根。在外之浮塵根,只以扶助勝義根之成用,故以淨色根為主

體,此為五根所同。肉眼為浮塵根,眼之能見為勝義根。以經力殊勝,得眼清淨,
故眼根之果用亦成殊勝。山林、河海及阿鼻、有頂,兼橫豎而言。業因緣果報生處
,謂以何種業之因緣,得何種果報及受生何處。父母所生眼、謂肉眼。彌樓山、即
金光山,為圍繞須彌七金山之一。每一小世界,以須彌山為體,以鐵圍山為邊際。
悉見三千界之須彌、鐵圍,即悉見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之各小世界矣。凡天眼通,能
見最遠、最大、最細,能透障礙,能觀未來。如行者欲以修證而得之,須證四禪始
發此通。受持是經者,並不須修證四禪,故曰未得天眼。然由是經殊勝威力之所加
被,竟以肉眼而見於大千界,正天台教所說之相似位也。凡六根圓通互用之殊勝果
用,本須菩薩報身始有之,此經不離應化身而即法報身,故不離肉眼而顯有天眼通
之力。以下耳、鼻、舌、身、意五根,倣此。
庚二  耳根殊勝果用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

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淨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
外種種語言音聲:象聲、馬聲、牛聲,車聲,啼哭聲、愁歎聲,螺聲、鼓聲、鐘聲、
鈴聲,笑聲、語聲,男聲、女聲,童子聲、童女聲,法聲、非法聲,苦聲、樂聲,凡
夫聲、拢寺暎猜暋⒉幌猜暎炻暋埪暋⒁共媛暋⑶Y婆聲、阿修羅聲、迦樓羅
聲、緊那羅聲、摩侯羅伽聲,火聲、水聲、風聲,地獄聲、畜生聲、餓鬼聲,比丘聲
、比丘尼聲,聲聞聲、辟支佛聲、菩薩聲、佛聲。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
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
壞耳根』。
此長行。耳仍肉耳,以經力顯千二百殊勝功德,故曰清淨耳。行者雖未得天耳
通,而大千內外所有諸聲,悉能分別,皆善持是經之力所致。諸聲總類,以全法界
有情、無情等聲攝之略盡。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父母所生耳,清淨無濁穢,以此常耳聞三千

世界聲。象、馬、車、牛聲,鐘、鈴、螺、鼓聲,琴、瑟、箜篌聲,簫、笛之音聲,
清淨好歌聲,聽之而不著。無數種人聲,聞悉能解了。又聞諸天聲。微妙之歌音;及
聞男、女聲,童子、童女聲;山川險谷中,迦陵頻伽聲,命命等諸鳥,悉聞其音聲。
地獄眾苦痛,種種楚毒聲;餓鬼铮时疲笏黠嬍陈暎恢T阿修羅等,居在大海邊,自
共言語時,出於大音聲:如是說法者,安住於此間,遙聞是眾聲,而不壞耳根。十方
世界中,禽獸鳴相呼,其說法之人,於此悉聞之。其諸梵天上,光音及遍淨,乃至有
頂天,言語之音聲,法師住於此,悉皆得聞之。一切比丘眾,及諸比丘尼,若讀誦經
典,若為他人說,法師住於此,悉皆得聞之。復有諸菩薩,讀誦於經法,若為他人說
,撰集解其義,如是諸音聲,悉皆得聞之。諸佛大拢穑袒娚撸吨T大會中,
演說微妙法,持此法華者,悉皆得聞之。三千大千界,內外諸音聲,下至阿鼻獄,上
至有頂天,皆聞其音聲,而不壞耳根。其耳聰利故,悉能分別知。持是法華者,雖未
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此重頌。命命鳥,即共命鳥,一身二首,故為二命。
庚三  鼻根殊勝果用
『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
成就八百鼻功德。以是清淨鼻根,聞於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內外種種諸香:須曼那華香
、闍提華香、末利華香、薝蔔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