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羅三藐三菩提者,猶言等待希望佛為說成就大菩提之因行,即發四宏願成無上覺之
大心也。遇便信受思惟取證,謂遇此方便權說,即信受求證,铡源藶榫烤埂R苫
,即舍利弗自疑何以獨受小乘之度脫,並悔當日不早從大乘法修習也。佛子者,佛
以法界性為身,眾生亦同為一法性所生,故同為佛子。然因迷於五蘊之法,摺撤
性,故眾生不能真為佛子。從佛口生,謂眾生聞佛口輪不思議化說法,遂生慧命也
。從法化生,謂以聞、思、修三慧了解起行,伏斷一切無明,開顯一切功德,以證
於真如而生於如來之家也。得佛法分,謂親證入於佛身之少分。舍利弗既自感傷,
復謂我等常自悔恨同聞佛法,而佛不以大乘度我,為我等不仰待佛說成就菩提因行
之咎。然實由我等不解佛之方便說法,而即以此方便為佛法之究竟,遂思惟取證,
以是致生疑悔耳。今聞前說小乘即是一乘之方便,則是我等前所修證者,並非有背

於大乘,正可由此以趨於一乘之究竟,仍為真佛子,仍從佛口生,仍從法化生。且
因佛說,可證我等為已得如來法身之一部分,更何有所修小乘法終非大乘之疑,及
往昔不早修習大乘之悔也哉!
己二  重頌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聞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心懷大歡喜,
疑網皆已除。昔來蒙佛教,不失於大乘。佛音甚希有,能除眾生惱,我已得漏盡,聞
亦除憂惱。
此下重頌,共二十五頌半。此頌聞法歡喜及斷諸疑悔。疑網,疑惑難於出離,
如墮於網。除眾生惱,謂除眾生煩惱障之憂惱。我雖漏盡,已無煩惱,然有此法執
之憂惱,今亦斷除矣。
『我處於山谷,或在林樹下,若坐若經行,常思惟是事。鳴呼!深自責,云何而
自欺?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不能於未來演說無上道。

此頌自歎證於小智,失於大法。自欺、謂自安於小,不求大果,為自欺蔑。同
入無漏法,猶言同入佛性也。
『金色三十二,十力、諸解脫,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八十種妙好,十八不
共法,如是等功德,而我皆已失。我獨經行時,見佛在大眾,名聞滿十方,廣饒益眾
生,自惟失此利,我為自欺誑。我常於日夜,每思惟是事,欲以問世尊:為失、為不
失,我常見世尊稱讚諸菩薩,以是於日夜籌量如是事。
此頌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金色、佛身紫磨金色。三十二、指佛身之三
十二相好。十力、解脫,已見前釋。八十種妙好,即佛身相之八十隨形好。十八不
共法、謂佛有種種智慧功德,如身無铡Вā⒒蹮o減,知三世無著無礙等,共十
八種,為二乘人之所不能共有。舍利弗言:我與諸菩薩共同修此佛法,而獨於佛之
光明、智慧、功德一無所得,自惟悉由自心欺誑,得於小乘自謂究竟。每欲問佛以
證明我所修習,是否失於大法。而又常見佛稱讚菩薩之大乘,以是故我日夜籌量於

是事也。
『今聞佛音聲,隨宜而說法,無漏難思議,令眾至道場。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
師,世尊知我心,拔邪說涅槃。我悉除邪見,於空法得證,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
。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眾、龍、神等
恭敬,是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佛於大眾中說我當作佛,聞如是法音,疑悔悉己除。
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佛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其
心安如海,我聞疑網斷。佛說過去世無量滅度佛,安住方便中,亦皆說是法。現在、
未來佛,其數無有量,亦以諸方便,演說如是法。如今者世尊,從生及出家,得道、
轉法輪,亦以方便說。世尊說實道,波旬無此事,以是我定知非是魔作佛。我墮疑網
故,謂是魔所為。聞佛柔軟音,深遠甚微妙,演暢清淨法,我心大歡喜,疑悔永已盡
,安住實智中。
此頌聞所未聞,疑悔永斷。梵志、即以升梵天為志,為婆羅門外道。仍在分段

生死中,故曰邪見。舍利弗原從婆羅門出家修行,後佛說以涅槃,由空得證,故曰
本著邪見,世尊為之拔除也。小乘滅度,不過了脫於三界生死之苦,仍非永盡無餘
;然欲證大乘之究竟涅槃,亦可先證四果。故舍利弗雖證小乘之果,初不自信終當
作佛。一聞佛說己當作佛,幾疑為波旬之說,來相惱亂。迨聞佛示開權顯實之說,
及聞三世諸佛亦以方便演說,而說此方便即是說實道,即皆為演暢清淨之法。由是
心大歡喜,疑悔悉除,立證入於如來實智之中也。
『我定當作佛,為天人所敬,轉無上法輪,教化諸菩薩』。
此頌真是佛子,得佛法分。
戊三  如來述成
爾時、佛告舍利弗:『吾今於天、人、沙門、婆羅門等大眾中說,我昔曾於二萬
儯鹚瑸闊o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長夜隨我受學,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舍
利弗!我昔教汝志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

行道故,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此謂如來敘述昔權今實之事也。婆羅門、即梵志,謂以升梵天為志。佛於天、
人、沙門、婆羅門等眾中說,明非對少數人說也。長夜受學,長夜即無明昏闇之義
,喻舍利弗昔在生死煩惱中,隨佛受學也。以方便引導生我法中,謂佛以二乘權法
引導舍利弗,舍利弗由是遂能入道,能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也。佛於往劫,本令舍
利弗志願佛道,乃今生已忘本因,但證小乘,便謂已度。故佛為諸聲聞開示大乘,
實欲令聲聞中上首之上根舍利弗,還憶本願之大乘道也。
戊四  佛為授記
己一  如來授記
庚一  長行
『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儯穑畛终ǎ
具足菩薩所行之道。

此明授因記。正法、即大乘法,亦即不離於大乘之方便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
,謂修菩薩之六度萬行,已圓滿具足也。
『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眨
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離垢,其土平正,清淨嚴飾,安耄жS樂,天人熾盛
。琉璃為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其傍各有七寶行樹,常有華果。華光如
來亦以三乘教化眾生。舍利弗!彼佛出時,雖非惡世,以本願故說三乘法。其劫名大
寶莊嚴,何故名曰大寶莊嚴?其國中以菩薩為大寶故。彼諸菩薩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無能知者。若欲行時,寶華承足。此諸菩薩非初發意,
皆久植德本,於無量百千萬儯鹚鶞Q修梵行,恆為諸佛之所稱歎,常修佛慧,具大神
通,善知一切諸法之門,伲睙o偽,志念堅固──如是菩薩充滿其國。舍利弗!華光
佛壽十二小劫,除為王子未作佛時。其國人民壽八小劫。華光如來過十二小劫,授堅
滿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告諸比丘:是堅滿菩薩次當作佛,號曰華足安行,多

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其佛國土亦復如是。舍利弗!是華光佛滅度之後,
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
此明授果記。作佛、謂作應化身佛。依華嚴經云:初地菩薩已證法身者,始能
八相成道。起信論則云:初住──發心住──菩薩得法少分,亦能應化作佛。故舍
利弗作佛,當為應化身之佛。蓋究竟佛為妙覺圓滿之位,而初地或初位得佛身法分
者,亦得示現八相應化身也。佛能授記,為佛十力中之一力。惟佛以後得智中之世
俗智,於未來事一切差別之相悉皆了知,故於舍利引等成佛名號、依正莊嚴、佛及
眾生壽命劫數,盡能一一記之無遺。至菩薩亦能為人授記,然只能因眾生皆有佛性
之故。如常不輕菩薩,謂人皆當作佛,耄Ъs以為記別耳。菩薩但能授因行之記,而
受記者將來因果差別之相,則唯佛能知。本經授記有六:一為菩薩記,五為如來記
。如常不輕品授因記,餘皆授別記,謂分別授記。又五百弟子品授同記,謂共同授
記,學無學品授後記,即現不在會後展轉授記。提婆達多品授無怨記,提婆達多遠

劫以來與佛同發心修道,中間屢摺Ψ穑胺鹫f法時,提婆達多已入地獄,故授記
為示無怨惡故。又與比丘尼及龍女授通行記,示現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薩行者皆堪成
佛。此為本經各各授記之相。本節為舍利弗授記,即為別記中之一 。
佛授舍利弗記,與為即當作佛之等覺菩薩授記,為八地以上不退轉之菩薩授記
,及為初地以上證於法身之菩薩等授記,均各不同。蓋佛只以舍利弗既經迴小向大
,決趨大乘,將來必當作佛,故此時即為授記也。
華、即妙法蓮華之華,就眾生本心開顯佛之知見,是為華之意義。光、即如來智
慧之光。華光如來,為舍利弗將來應身佛之別號。應供、正遍知等十種為通號。離
垢、清淨之義。琉璃、喻地光明之象。八交道、為修八正道之因行。蓋其國清淨,
無四惡趣,盡為善趣眾生,故天人熾盛,菩薩充滿。離垢國土既無惡趣,且多菩薩
,所以仍用三乘說法者,以舍利弗本願如是,亦如釋迦牟尼之先以方便化導舍利弗
也。劫者、時分之通名。一剎那、一時、一日、一歲、乃至一世界之成住壞空,均

得名為一劫。此小劫者,當指合閻浮提人壽之一增劫、一滅劫為一小劫而言。華光
如來佛壽十二小劫,自作佛時算起,其為王子及未作佛時之年歲,不在此數也。堅
滿者、精進成就意。華足安行者,由聞法華佛果圓足,並行法華之安樂行也,此皆
菩薩因名顯德之別號。正法住世,謂值佛正法時,有教、有行、有證。像法住世,
謂正法已衰,惟有教、有行,無證果者。至佛末法時,則唯有教在,行證皆無矣。
庚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舍利弗來世,成佛普智尊,號名曰華光,當
度無量眾。供養無數佛,具足菩薩行,十力等功德,證於無上道,過無量劫已,劫名
大寶嚴,世界名離垢,清淨無瑕穢。以琉璃為地,金繩界其道,七寶雜色樹,常有華
果實。彼國諸菩薩,志念常堅固,神通、波羅密,皆已悉具足。於無數佛所,善學菩
薩道,如是等大士,華光佛所化。佛為王子時,棄國捨世榮,於最末後身,出家成佛
道。華光佛住世,壽十二小劫;其國人民眾,壽命八小劫。佛滅度之後,正法住於世

,三十二小劫,廣度諸眾生;正法滅盡已,像法三十二,舍利廣流布,天人普供養。
華光佛所為,其事皆如是。
此十頌半,重頌授因記果記。
『其兩足拢穑顒贌o倫匹,彼即是汝身,宜應自欣慶』。
此頌結會令欣,言舍利弗汝既受佛記,汝即是佛,應自欣慶,述此以為此法會
之歸結也。
己二  四眾回向
庚一  長行
爾時、四部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
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羅伽等大眾,見舍利弗於佛前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心大歡喜,踊躍無量,各各脫身所著上衣以供養佛。釋提桓因、梵天王等與無數天
子,亦以天妙衣、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等供養於佛,所散天衣住虛空中而自迴

轉。諸天伎樂百千萬種,於虛空中一時俱作,雨眾天華而作是言:『佛昔於波羅奈初
轉法輪,今乃復轉無上最大法輪』。
此釋人天供養、讚歎回向。舍利弗本為聲聞眾之上首,眾所知識,故天人等眾
聞佛為之授記作佛,均起自慶慶人之意。歡喜、喜發於內。踊躍、喜形於外。脫衣
供養於佛,表示莊嚴佛身之找狻L煲伦】辙掁D,顯當時之臁穑⒂髀劮ㄈA經者
超出四生,心凝妙理,兼有循迴三界俯悲群物之意。百千伎樂同時俱作,有二義:
一、因天人共同業所感之果報,空中自然有音樂應時顯現。一、即非天眾中緊那羅
王等之各種天樂,應時齊奏也。波羅奈、即鹿野。天人等眾謂佛昔於波羅奈度五比
丘,說苦、集、滅、道四諦小乘法,為初轉法輪,今於此會乃說此一乘妙法,是為
轉最大之法輪也。
庚二  重頌
爾時、諸天子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昔於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分別說諸法,

五眾之生滅。今復轉最妙,無上大法輪,是法甚深奧,少有能信者。
此頌昔說小乘,今說大法。五眾:指天、人、畜、鬼、地獄之五趣眾生。生滅
、謂五眾均在生滅之中也。又、五眾亦釋為五蘊法,即五陰法。眾之義為聚,故五
眾生滅,即五蘊之生滅法也。言佛初說四諦小法,及分別說五蘊等之生滅法,今乃
於此轉大法輪也。
『我等從昔來,數聞世尊說,未曾聞如是、深妙之上法;世尊說是法,我等皆隨
喜。
此頌歎法勝妙。隨喜、隨順佛法而喜悅也。
『大智舍利弗,今得受尊記,我等亦如是,必當得作佛。於一切世間,最尊無有
上,佛道叵思議,方便隨宜說。我所有福業,今世、若過世,及見佛功德,盡迴向佛
道』。
此頌眾欣作佛,發心迴向。言佛既授舍利弗記當作佛,則知我等亦當作佛,故

欣佛道為不可思議。願以今昔一切福業功德,盡回向於佛乘也。
丁二  二周說法
二周說法,專利中根,以中根眾生非直說所能領悟,故須以譬喻得解。
戊一  如來喻化
己一  鶖子請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復疑悔,親於佛前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記。是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學地,佛常教化言:我法能離生老病死究竟涅槃。
是學無學人,亦各自以離我見及有無見等,謂得涅槃。而今於世尊前聞所未聞,皆墮
疑惑。善哉世尊!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悔』。
鶖子首言己親受記,不復再有疑悔,此可明如來為弟子授記之深意。心自在、
指阿羅漢,於性障、禪定障俱得解脫,故得自在。以有我見故生有無等邊邪見,此
有無見等總攝有無、斷常六十二外道邪見而言。舍利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