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其謂因緣無第一因,故自然義高過因緣
,實為倒見。
四、別業同分:別業、即正報之人生,同分、即依報之世界。世人紛紛呶呶所
云之人生觀、世界觀(或宇宙觀)者,即此二顛倒分別妄見也。此中色實在燈、見
病為影,正顯第六、第七之二識非量所緣、『中間相分兩頭生』之真帶伲骋病4

真帶伲呈呛我玻吭诘谄咦R則緣藏識見分,執為內自真我;在第六識則緣五蘊幻聚
,執為我人是也。息此妄見,別無所謂人生之可觀者。別業妄見所持虛幻身心,較
為易明;同分妄見所持虛幻天地,轉更難知。其實積妄所招,似業所感,人等共類
所見虛空器宇,亦復不異『同病眚者於燈光上共同所見五色圓影』。息此妄見,亦
別無所謂世界之可觀。故能將此二妄進退合明,則世界觀與人生觀二種見病,應時
銷落;遍法界心,性圓真淨。嘗謂一經大旨,唯是銷盡無始妄幻亂想,顯成本來圓
常真心,亦於此見之矣。

癸二  六入
『復次、阿難!云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案曰:此總徵何故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下別明為六章。
子一  眼入同是菩提
『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明暗二種妄塵

,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
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
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
,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
然性。
子二  耳入同是菩提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做聲;兼耳與勞,同是菩
提瞪發勞相。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
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
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若從根生,必無動
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是
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子三  鼻入同是菩提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樱R蛴|分別通塞、虛
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
居中,吸此塵象,名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當知是聞,非通塞來,
非於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云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
聞,云何發明香、臭等樱咳魪母責o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若從空出,是
聞自當迴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子四  舌入同是菩提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樱
;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甜苦、
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
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

空生。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云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云何知
甜、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於空出,虛空
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子五  身入同是菩提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樱稛崾郑衾鋭荻酂嵴邚睦洌魺峁倮湔叱蔁
。如是以此合覺之樱@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樱<嫔砼c勞,同是菩提瞪發勞
相。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
、摺㈨樁䦃m,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摺㈨樣校混陡
出,又非空生。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云何覺離?摺㈨樁啵鄰腿缡恰
若從根出,必無離、合、摺㈨標南啵瑒t汝身知元無自性。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
關汝入?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子六  意入同是菩提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樱m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
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於
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名覺知性。此覺知性
,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
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必生時有,
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
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
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癸三  十二處
『復次、阿難!云何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案曰:此總徵何故十二處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下別明為六章。
子一  見色俱無處所

『阿難!汝且觀此祇陀樹林及諸泉池,於意云何?此等為是色生眼見,眼生色相
?阿難!若復眼根生色相者,見空非色,色性應銷;銷則顯發一切都無;色相既無,
誰明空伲靠找嗳缡恰H魪蜕珘m生眼見者,觀空非色,見即銷亡;亡則都無,誰明空
色?是故當知見與色、空俱無處所,即色與見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子二  聽聲俱無處所
『阿難!汝更聽此祇陀園中食辦擊鼓,眾集撞鐘,鐘鼓音聲前後相續。於意云何
?此等為是聲來耳邊,耳往聲處?阿難!若復此聲來於耳邊,如我乞食室羅筏城,在
祇陀林則無有我;此聲必來阿難耳處,目連、迦葉、應不俱聞?何況其中一千二百五
十沙門,一聞鐘聲同來食處?若復汝耳往彼聲邊,如我歸住祇陀林中,在室羅城則無
有我。汝聞鼓聲,其耳已往擊鼓之處;鐘聲齊出,應不俱聞?何況其中象、馬、牛、
羊種種音響?若無來、往,亦復無聞?是故當知聽與音聲俱無處所,即聽與聲二處虛
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子三  嗅香俱無處所
『阿難!汝又嗅此鑪中栴檀,此香若復然於一銖,室羅筏城四十里內同時聞氣。
於意云何?此香為復生栴檀木,生於汝鼻,為生於空?阿難!若復此香生於汝鼻,稱
鼻所生,當從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氣?稱汝聞香,當於鼻入,鼻中出香
,說聞非義。若生於空,空性常恆,香應常在,何藉鑪中爇此枯木?若生於木,則此
香伲驙k成煙,若鼻得聞,合蒙煙氣?其煙騰空未及遙遠,四十里內云何已聞?是故
當知香、鼻與聞俱無處所,即嗅與香二處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子四  嘗味俱無處所
『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遇酥酪醍醐,名為上味。於意云何?此味為
復生於空中?生於舌中?為生食中?阿難!若復此味生於汝舌,在汝口中祇有一舌,
其舌爾時已成酥味,遇黑石蜜應不推移。若不變移,不名知味;若變移者,舌非多體
,云何多味一舌之知?若生於食,食非有識,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預

於汝名味之知?若生於空,汝噉虛空,當作何味?必其虛空若作鹹味,既鹹汝舌亦鹹
汝面,則此界人同於海魚。既常受鹹,了不知淡,若不識淡亦不覺鹹;必無所知,云
何名味?是故當知味、舌與嘗俱無處所,即嘗與味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子五  身樱銦o處所
『阿難!汝常晨朝以手摩頭,於意云何?此摩所知,誰為能樱磕転樵谑帧閺
在頭?若在於手,頭則無知,云何成樱咳粼陟额^,手則無用,云何名樱咳舾鞲饔
,則汝阿難應有二身。若頭與手,一樱瑒t手與頭當為一體;若一體者,樱鼊t無
成。若二體者,樱l為在?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應虛空與汝成樱J枪十斨X、
樱c身俱無處所,即身與樱闾撏痉且蚓墶⒎亲匀恍浴
子六  意法俱無處所
『阿難!汝常意中所緣善、惡、無記三性,生成法則;此法為復即心所生?為當
離心別有方所?阿難!若即心者,法則非塵,非心所緣,云何成處?若離於心別有方

所,則法自性為知非知?知則名心,異汝非塵,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
於汝?若非知者,此塵既非色、聲、香、味、離、合、冷、暖及虛空相,當于何在?
今於色、空都無表示,不應人間更有空外。心非所緣,處從誰立?是故當知法則與心
俱無處所,則意與法二俱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癸四  十八界
『復次、阿難!云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案曰:此總徵何故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也。下別明為六章。
子一  眼色識界不可得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
生、以色為界?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汝
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云何
識知是虛空性?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從變則變,界

相自無;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
、離則兩合,體性雜亂,云何成界?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
與色及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子二  耳聲識界不可得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
生、以聲為界?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
無成,識何形貌?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樱鼔m名為識界
?則耳識界復從誰立!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識從聲
生,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
無知者,終如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是故當
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子三  鼻香識界不可得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
生、以香為界?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
動搖之性?若取肉形,肉伲松恚碇从|,名身非鼻,名樱磯m;鼻尚無名,云何
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樱潜恰R钥諡橹
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今日阿難應無所在。以香為知,
知自屬香,何預於汝?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旃檀
木。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應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
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
,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
有故應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
香建立。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妄!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
,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子四  舌味識界不可得
『阿難!又汝所明舌、味為緣生於舌識,此識為復因舌所生、以舌為界?因味所
生、以味為界?阿難!若因舌生,則諸世間甘蔗、烏梅、黃連、石⒓毿痢⑺K、桂
、都無有味。汝自嘗舌為甜、為苦?若舌性苦,誰來嘗舌?舌不自嘗,孰為知覺?舌
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
知是味非味?又一切味非一物生,味既多生,識應多體!識體若一,體必味生,鹹、
淡、甘、辛、和合俱生諸變異相,同為一味,應無分別!分別既無則不名識,云何復
名舌味識界?不應虛空生汝心識!舌、味和合,即於是中元無自性,云何界生?是故
當知舌、味為緣生舌識界,三處都無,則舌與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子五  身樱R界不可得
『阿難!又汝所明身、樱鼮榫壣渡碜R,此識為復因身所生、以身為界?因樱
生、以樱鼮榻纾堪㈦y!若因身生,必無合、離二覺觀緣,身何所識?若因樱責o

汝身,誰有非身知合、離者?阿難!物不樱碇杏|,知身即樱⒅|即身;即
樱巧恚瓷矸怯|:身、樱嘣獰o處所。合身即為身自體性,離身即是虛空等相,
內、外不成,中云何立?中不復立,內、外性空,則汝識生從誰立界?是故當知身、
樱鼮榫壣碜R界,三處都無,則身與樱吧斫缛痉且蚓墶⒎亲匀恍浴
子六  意法識界不可得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
生、以法為界?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
,離緣無形,識將何用?有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
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
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
味法、及與樱ǎ酄罘置饕詫ξ甯且馑鶖z。汝識決定依於法生,今汝諦觀法法
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