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用等無欠無遺。圓教諦觀法,即欲使此十法界一切法之性,相,力,用等,了然於
此一念中,此即不思議之解脫也。觀此一念時,前念為所觀之境,後念即能觀之智
;至究竟顯現時,則即佛之甚深智慧矣。
又諸法之義,大至虛空世界,小至微塵鄰虛,均各名為一法。譬諸微塵,亦自
有其性,相,力,用等。又譬之於火,以光為相,以熱為性,以燒為作,以化為用

等。如是證明,如是說法,如是隨順眾生,即如是教化成就。一一法皆可作如是觀
,固不必論其為有為、或無為等法也。
庚二  重頌
辛一  頌前二妙
壬一  總頌二妙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世雄不可量,諸天及世人、一切眾生類,無
能知佛者。佛力、無所畏、解脫、諸三昧、及佛諸餘法,無能測量者。
此下重頌共二十一頌,前十七頌半頌法妙師妙;後三頌半,勸信今說也。此總
頌二妙。
壬二  別頌法妙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於無量儯傩写酥T道已,
道場得成果,我已悉知見。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此四頌半,重述佛智甚深難入之義。云何難入?以是妙法離於言語文字之相,
不易解示。等覺菩薩,雖信力堅固,亦祗證少分而已。
『諸佛弟子眾,曾供養諸佛,一切漏已盡,住是最後身,如是諸人等,其力所不
堪。
此頌阿羅漢不堪了知佛智。已證阿羅漢果之報身為最後身,以盡此報身則超出
三界生死,無後有也。
『假使滿世間皆如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正使滿十方皆如舍利弗,
及餘諸弟子亦滿十方剎,盡思共度量,亦復不能知。
此頌舍利弗乃至十方利根,亦難測知佛智。
『辟支佛利智,無漏最後身,亦滿十方界,其數如竹林,斯等共一心,於儯鼰o量
劫,欲思佛實智,莫能知少分。

此頌辟支佛利根,亦難測知佛智。
『新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了達諸義趣,又能善說法,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
剎,一心以妙智,於恆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
此頌菩薩不能測知佛智。新發意菩薩,指初地以前菩薩言,初地前之亦能證法,
但未能不退耳。剎、梵語剎多羅,即國土世界之義。
『不退諸菩薩,其數如恆沙,一心共思求,亦復不能知。
此頌十地以上菩薩亦難測知佛智,十地以上,如證不退等,仍在無明障中,尚
帶有漏。
壬三  別頌師妙
『又告舍利弗:無漏不思議,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
然。
辛二  勸信今說

『舍利弗當知!諸佛語無異,於佛所說法,當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後,要當說真
實。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我今脫苦俊媚鶚務撸悍鹨苑奖懔Γ疽匀私
,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三乘教義,悉是權說,皆非真實。眾生耽著小果,不知趨出進向大乘,故佛將
以大法引之也。
己二  四眾驚疑發揚鶖子之請
四眾驚疑發揚鶖子之請,共分為三:一、躡止初請,二、二止二請,三、三止
三請。每次佛止不說,用意各殊。初止者,以自證之智不可言顯,冀使眾生了知一
真法性,本不應求之於語言名相。再止者,舍利弗因中根難悟,再申請說,佛雖允
許而又止說,以眾生求法之心若未涨校m為說之不能受益。三止者,欲聞心切者
固可為說,而不欲聞者亦當俟其請退,免啟疑謗而增彼罪也。
庚一  躡止初請

辛一  大眾懷疑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阿若憍陳如等千二百人,及發聲聞、辟支佛心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稱歎方便而作
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難解,有所言說意趣難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佛說一
解脫義,我等亦得此法到於涅槃,而今不知是義所趣!
躡、踵躡之義。舍利弗踵前文世尊止勿復說之後,而初次請說也。自今者世尊
句以下,至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一段,均為會眾懷疑之念。佛說解脫,我亦
得到涅槃,即是铡远四鶚劄榉鹬烤菇饷摚什恢鐏硪笄诜Q歎之義。
辛二  鶖子啟請
壬一  長行
爾時、舍利弗知四眾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殷勤稱歎諸
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我自昔來,未曾從佛聞如是說。今者四眾咸皆有疑

,惟願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殷勤稱歎甚深微妙難解之法』?
壬二  偈頌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慧日大拢穑媚苏f是法,自說得如是力
、無畏、三昧、禪定、解脫等不可思議法。道場所得法、無能發問者,我意難可測,
亦無能問者。無問而自說,稱歎所行道,智慧甚微妙,諸佛之所得。無漏諸羅漢,及
求涅槃者,今皆墮疑網:佛何故說是?其求緣覺者,比丘、比丘尼、諸天、龍、鬼、
神、及乾闥婆等,相視懷猶豫,瞻仰兩足尊。是事為云何?願佛為解說!於諸聲聞眾
,佛說我第一,我今自於智,疑惑不能了,為是究竟法?為是所行道?佛口所生子,
合掌瞻仰待,願出微妙音,時為如實說。諸天、龍、神等,其數如恆沙;求佛諸菩薩
,大數有八萬;又諸萬儯鼑D輪拢踔粒汉险埔跃葱模劸咦愕馈弧
首述世尊自歎所證智德之妙,次述在會三乘、天、龍、人眾之疑,以顯欣慕欲
聞之意。究竟法、指滅諦言。所行道、指道諦言。聞佛說法,發生慧命,故曰佛口

所生子。如實說,契於實理而說也。
庚二  二止二請
辛一  長行
爾時、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須復說。若說是事,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當驚
疑』。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惟願說之!所以者何?是會無數百千萬
儯⑸o眾生,曾見諸佛,諸根猛利,智慧明了,聞佛所說,則能敬信』。
驚疑有數義:著小乘者,謂涅槃即是佛果,此外何由更有佛法!生顛倒見者,
謂佛自語後先矛盾。增上慢者,不信佛說,益滋疑謗。已證小乘果者,自悔未從大
乘法修入。凡此均屬驚疑之義。佛知其必當驚疑而先揭破之者,正以此種驚疑為非
是,而期以大法除斷之也。舍利弗言會眾利根智慧,正表堪能聞受之意。
辛二  偈頌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法王無上尊,惟說願勿懀В∈菚䶮o量眾,

有能敬信者』。 
庚三  三止三請
辛一  止說
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增上慢比丘將
墜於大坑』。爾時、世尊重說偈言:『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
聞必不敬信』。
此佛第三次止說。蓋此品說法,乃佛稱本心而說,非堅固深信樂聞而遽予開示
,必召驚疑;又將使增上慢之比丘等,不惟不獲利益,反因疑謗而生過失。慢有七
種:一、通常之慢,自謂智慧功德過人,是為慢。二、過慢,智慧功德與人相等,
而自高以輕人,慢上加慢,是為過慢。三、慢過慢,智慧功德實不及人,而反自謂
過人,是為慢過慢。四、我慢,即我相之最著者,例如自命甚高;因有此我相,遂
獨見己之優勝而益顯他人之不己若,是為我慢,為諸慢之根本。五、增上慢,如始

得初禪自謂已證初果,甫得第四禪便謂已證阿羅漢,其實所證者不過暫能降伏煩惱
,並未除斷。如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迨定力既完之後,應墮地獄,是為增上慢
,恆為修行者之通病。六、卑劣慢,自謂我不如人,然亦何求於人,以是任意慢人
,是為卑劣慢。七、邪慢,於一切是非曲直不加審察,而自執著於先入之邪見,慢
侮一切,由是因果報應都不之信,是為邪慢。增上慢、為此七慢中之一。專言比丘
者,比丘為四眾之首,故以比丘攝四眾。佛意:此增上慢比丘,若聞今說一乘妙法
,必疑與前說之二乘法互有是非抵樱l生妄語過失,將不待升入四禪天之後而即
墮地獄,故云將墜大坑。佛以大悲故,於彼等未退席以前不忍即說。頌言法妙者,
佛以二乘權說為一乘之方便,未經宣示以前人莫之知,故曰妙。此善巧之法,所由
為增上慢者不易敬信也。
辛二  請說
壬一  長行

爾時、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願說之!惟願說之!今此會中,如我等比百
千萬儯朗酪言鴱姆鹗芑绱巳说缺啬芫葱牛L夜安耄В嗨堃妗弧
舍利弗以宿命之智,謂此多數會眾,久蒙三世諸佛之教化,必能敬信。佛不可
以少數人之故,止而不說。長夜、喻生死煩惱之昏闇,冀佛以妙法智慧之光饒益之
也。
壬二  重頌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無上兩足尊!願說第一法!我為佛長子,
惟垂分別說! 
此為已請說。
『是會無量眾,能敬信此法;佛已曾世世,教化如是等,皆一心合掌,欲聽受佛
語。
此為眾請說。

『我等千二百、及餘求佛者,願為此眾故,惟垂分別說!是等聞此法,則生大歡
喜』。
此為人己總請。
己三  開斯實相啟彼權門
開斯實相啟彼權門者,即開一乘之實,啟二乘之權。此節經文,為正宗分中之
正宗,最關重要。
庚一  長行
辛一  明二記
壬一  取記
記、即分明記別不昧不忘之意。記之種類有三:一、記過去未來功德過失等事
,於小乘法中常見。二、記甚深法義,如佛云三乘唯是一乘,此即於大乘法中分明
記別。三、記當成佛,即本經授記品中,於諸弟子當來作佛分別授記是也。取記者

,取決之義,謂佛許可決為之記,如經云汝已三請豈得不說是也。與記者,明與授
記,為之解釋也。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諦聽,善思念之!吾當
為汝分別解說』。
此釋許可攝受,善思念、善巧思念也。
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
。所以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
世尊默然而不制止。爾時、佛告舍利弗:『我今此眾無復枝葉,純有真實。舍利弗!
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汝今善聽,當為汝說』!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
聞』!
此釋惡人退席。罪根深重即報障,增上慢即業障。枝葉、即指德本未深、信根
未固之增上慢人。真實、他譯亦作貞實,讚會中之德信兼備者。

壬二  與記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舍利弗! 
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
此釋未聞令聞。優曇缽華、即大金蓮花,惟金輪王出世乃應瑞一見。佛希說此
經,故舉此為喻。佛於本經再三述諸佛言無虛妄者,懀婌稒鄬嵍f不善思念,
則不生信受反起過失,故再明佛言之無妄。
『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
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
此釋所說難知。佛所自證之實相,即諸法寂滅相,一切諸相到實相均已失其自
相。故佛所說之方便、因緣、譬喻,非即是法,特假是方便、因緣、譬喻以委曲顯
現是法而已。而人即欲於佛所說之方便、因緣、譬喻上,以思量分別解釋之,以為
是即佛所證之法性,故佛特顯彰其非如是等所能解也。

『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
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
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
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此釋依何等義,謂釋佛依何等義而作如是說也。諸佛世尊、廣包十方、三世諸
佛。一大事、謂最大之事,且為三世諸佛共認為唯一最大之事。因緣、亦作緣由解
。又眾生既經多劫之佛化,即有一乘之因,必待佛之增上緣以為之啟發,此即諸佛
共認之大事因緣也。出現於世,即應身示現於此世界,佛之出現非由宿業果報,乃
本其大悲願力以示現也。
知見之義,通十法界。此知見、既專指為佛之知見,則為佛所成就無上菩提─
─佛果上之知見,非二乘之知見可知。就佛出現於世之本意言之,既專為開佛知見
,則非二乘可知。

佛知見有數義,釋之如下:佛所親證之一真實相為所證,能證法性之正智為能
證,此能所之知見並名佛知見。又、真如為知見之性,正智為知見之相,此知見之
性相亦並稱為佛知見。又、無著般若論云:無上菩提是法身,正等菩提是報身,法
身為性,報身為相。又智度論云:說智及智處,俱名為般若。此菩提法身、菩提報
身、與智及智處,均名佛知見。又、正體智為知,後得智為見,並照真俗二境,合
之名為佛智見。
開佛知見,具開顯、開發二義。所云欲令眾生開顯佛知見者,以眾生本有之法
性真如圓滿常寂,即一切法平等所依之體性,無始以來為煩惱、無明二障所蔽不能
顯現,如礦掩於真金,如土覆於草種,佛悉欲使之開顯。蓋此本有之體性,唯佛能
究竟知見,而眾生不自知、不自見,故須佛開顯之也。又、所云欲令眾生開發佛知
見者,以眾生於一切有為有漏之煩惱藏中,亦具有無漏法之智種,特因二障為礙,
不能萌芽滋長。若聞佛演說妙法以為熏習,便能開發生長,至於圓滿即成無上菩提

。故諸佛出世,欲於眾生心中開顯、開發如來功德藏耳。所顯現者,即無上涅槃法
身理;所發生者,即無上菩提報身智;如是,則如來藏出障圓明而得清淨矣。示佛
知見者,以眾生昧於本有之平等法性與佛無別,特顯示其為眾生所本具,為佛與眾
生所同具,使能發心起行以自證於究竟實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