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金口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幽默金口才-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幽默地对付攻击性的提问 
基辛格从不放过任何讥讽《纽约时报》的机会,此 
时他风趣地答道: 
“我明白了,你看马克斯同他的报纸一样多么公正 
啊,他要我们在倾盆大雨和点点滴滴之间任选一个,所 
以无论我们怎么办,总是坏透了”。 
他略微停顿一下,然后一字一板地说: 
“我们打算点点滴滴地发表成批声明。” 
全场顿时哄堂大笑。 
基辛格的这一对答显示出他的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 
和幽默洒脱的政治家风度,他没有被动地被记者牵着鼻 
子走,而是机智果断地打乱问话的思路,将主动权握在 
自己手中,做出一个令人钦佩的绝妙答复。“点点滴滴地 
发表成批声明”遂成为基辛格的一句名言。 
有时候记者提一些非常敏感、令人难堪的问题,甚 
至有的记者不怀好意或带有明显的偏见,问题具有攻击 
性、挑衅性,在这种情况下被采访者不能气急败坏或恼 
羞成怒,而应使用幽默语言钝化瓦解其攻击,或将对方 
攻击的矛头移向别处,机敏而轻松地做出保护自己的回 
答。
世纪 年代,一个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恩来时, 
看到总理桌上有一支美国派克钢笔,就以讥讽的口气问: 
“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何要用我国生产的 
钢笔 ?” 
周总理听了一笑:“提起这支钢笔嘛,话就长了。这 
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给我的。朋 
友嘛,留下做个纪念吧,我一想觉得很有意义,就收下 
了。”
那位美国记者听了十分尴尬。他本想借钢笔为难一 
下总理,挖苦一下中国人,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被 
总理轻轻一拨,讽刺的矛头就转向了自己这边。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周恩来介绍了我国经济建设 
的成就以及我国的对外方针之后,请记者们提问题。 
一位西方记者急不可耐地站起来,不怀好意地问: 
“请问总理先生,中国可有妓女 ?” 
总理面对这一突然提出的问题,坦然自若,他盯着 
这 位 记 者 ,正 色 回 答:“ 有 。” 
这一问一答,立刻引起全场的骚动。 
总理紧接着说: “在中国的台湾省。” 
这一对答充分体现出总理机敏的应变能力和杰出的 
外交才能。那位记者问话里的“中国”显然是指中国大 
陆,如果总理回答“没有”,那只是做被动的辩解,而 
且容易落入对方的圈套。而总理立刻突破问话的思路,
婉转回答令人为难的问题 
做了对方意想不到的回答,然后趁机再次申明中国对台 
湾归属问题的立场,就使记者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无 
缝可钻。 
有的问题很难正面回答,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不能 
直白地告诉对方,可采取委婉含蓄的回答方式,巧妙地 
选取一个角度,或从一个侧面入手,用大题化小、以偏 
概全的方法,做灵活别致的答复。 
巩 俐 因 在 电 影 《 红 高 粱 》 中 饰 演 女 主 角 而 一 炮 打 
响 ,因此 在 香 港 《 红高 粱 》 首 映式 上 ,记 者 纷纷 采 访 
她。一位香港记者问道:“你对自己相貌如何评价?” 
巩俐笑一笑,回答说:“我觉得我的牙齿很漂亮,因 
为它不整齐而与众不同嘛。” 
自己评价自己的相貌,这是很让人为难的事。巩俐 
巧妙避开了问话的锋芒,不作正面的回答,而只是选择 
了一点 牙齿,说了一句很讨人喜爱的话,这就比直 
接夸耀自己如何漂亮聪明得多。确实,巩俐相貌的出众, 
不在于五官长得标准,而在于她长得有特色、能出戏, 
特别是那一口小虎牙,更是别具一格。
把球踢给记者 
有些问题,可以不用自己解答,而反过来问记者一 
个问题,化被动为主动,将球踢给对方,让记者自己悟 
出答案。这种解答方式说服力很强。 
英国一家电视台采访我国青年作家梁晓声,现场拍 
摄电视采访节目。采访进行一段时间后,记者说:“下一 
个问题,希望你做到毫不迟疑地用最简单的一两个字, 
如‘是’或‘否’来回答。”梁晓声点头认可。 
记者马上将话筒伸到梁晓声嘴边,问:“没有文化大 
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 
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 ?” 
梁晓声略为一愣,立刻反问:“没有第二次世界大 
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闻名的作家,那么 
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 
记者试图将梁晓声置于自我矛盾的境地之中,而文 
化大革命与作家的关系又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的。梁 
晓声机敏地反问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实际上也 
就很好地回答了他的问题。 
功地扮演毛泽东而闻名。 
八一电影制片厂特型演员古月,因多次在银幕上成 
年,在一次演出后,他接
对涉及机密的问题巧予闪避或做无效 
回答 
受了一批记者的采访。有一位外国记者问:“‘文革’给 
中国带来了重大损失,这会不会影响毛泽东的形象?” 
古月沉思片刻,反问那位记者:“你觉得维纳斯美 
吗 ?”
“美,很美。”旁边另一位记者不假思索地说,语气 
中还带几分自豪感。 
“维纳斯的胳膊都断了,难道还算得上美吗?” 
“虽然断了胳膊,但这并不影响维纳斯的整体美。” 
古月立刻接上去说:“对。你们的话已经回答了这位 
记者的问题。” 
古月采用反问的方式,用打比方来说明,让西方记 
者自己说出答案,比正面回答要有力得多。 
有时记者提出的问题涉及国家、组织的机密,或由 
于某种原因不能透露给记者,但又不能对记者置之不理, 
如果简单地对记者说:“无可奉告”或“这个问题我不 
能告诉你”,则显得生硬,会使提问者感到失望或不快。 
这时,答问者可以运用幽默语言,机智地避开正面
年奥运会的城 
年 
回答,用偷换概念的方法,给以牛头不对马嘴的答复, 
这就是“巧予闪避”。或者用没有任何信息量的话搪塞 
一下,表面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实际上没有说出任何实 
质性内容,说了等于没说,这就是“无效回答”。这样, 
记者虽然从答话里没有获得什么信息,但是在轻松一笑 
的同时,避免了难堪,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双方仍保 
持着愉快的问答关系。 
月 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北京 
举行记者招待会,一位记者问:“请您用数字来说明中国 
成为 
年奥运会举办的可能性。”萨马兰奇说:“北京是否 
年奥运会的有力竞争者,首先取决于亚运会是 
分 。” 
否成功。开幕式开始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昨天我看 
了开幕式,可以打 
另一位记者问:“几个竞争举办 
市中,您会投谁的票 ?” 
萨马兰奇回答:“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自我当主席的 
那一天起,我就不参加投票了。” 
对第一个问题,萨马兰奇含蓄而得体地做了正面回 
答。对于第二个问题,他巧妙地回避了记者的提问,对 
这个过于敏感的问题不予答复。“投谁的票”,在记者那 
里意思是:“支持、赞成谁”,而萨马兰奇有意曲解原 
义,在回答中把问题岔开了。 
我国足球队前任教练高丰文,有一次率队与香港队
比赛。赛前,香港记者想刺探“军情”,在采访高丰文 
时问: “你将怎样对待香港队惯用的打法 ?” 
高丰文镇静地反问道:“你说香港队的惯用打法是什 
么 ?”
记者冷不防被问住了,只得被动地说:“大概是防守 
反击吧。” 
高丰文说:“我不是郭家明(香港队教练),我不知 
道他如何布阵。但不管香港队怎样变化,我们都一样准 
备。”
足球队的打法在赛前是不能公开的。高丰文以不知 
香港队的打法为由,巧妙避开了正面回答,虽然答了两 
句,但并没透露给记者什么,属无效回答。 
大陆实业家王光英飞赴香港创办光大实业公司时, 
受到各方重视,一下飞机就有记者来采访他。一位香港 
记者问道: “你带了多少钱来 ?” 
这个问题不便回答。王光英见发问者是位女士,就 
说:“对女士不能问岁数,对男士不能问钱数。小姐,你 
说对吗?”女记者一笑,也就罢了。 
王光英以幽默语言轻松地避开了提问。
前 言 
生活中不能缺少幽默,现代人需要幽默,就如同鱼 
需要水,树木需要阳光。因此,每一个人都喜欢幽默、 
向往幽默和追求幽默。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幽默则使它变得奇妙无比, 
使它成为通往人生成功的一根“魔杖”。也就是说,幽 
默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可以化窘解难,增进友情,平添生 
活情趣。正如法国著名作家埃斯卡皮所指出:“在我们这 
个极度紧张的社会,任何过于严肃的东西都将难以为继。 
唯有幽默才能使全世界松弛神经而不至于麻醉,给全世 
界以思想自由而又不至于疯狂,并且把命运交给人们自 
行把握,因而不至于被命运的重负压垮。”可见,在工作 
和生活中幽默是何等的重要。 
句 
幽默的形式千变万化,双关语、俏皮话、格言、警 
、诗、漫画、讽刺画、轶事、荒诞不经的故事等等。 
在这些形式下,不管是有声还是无声的举动,看起来或
的基本方 
许都十分有趣 ,但有趣的不在于举动本身 ,而在于人们 
用属于自己的 、有趣的方式去看它。其实 ,幽默是人情 
感的自然流露,它可以像润滑油一样滋润人生。 
幽默不是吹牛拍马 ,卖弄聪明 ,不是轻视讥笑 、损 
人找乐儿 。幽默应该是宽容与善意,能够为别人带来快 
乐。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幽默?怎样才能培养幽默感呢? 
本书从幽默口才的基础知识出发 ,全面探讨了幽默 
法和技巧,集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一体, 
相信读者能够从本书提供的方法和故事中得到启迪。 
作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