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金口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幽默金口才-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物 
幽默味了。 
看来,没有人喜欢猪。多少年来,它一直在遭受诽 
谤、非议和呵斥。人们至多不过这样赞扬它一句:“猪是 
打谷场上最机灵和好动的动物。” 
其实,猪对人是相当逆来顺受、慷慨大方的。它简 
直是只会走的食品库。羊牛吃进去的东西,只有区区 
变成肉排、火腿等侍奉人类之物,而猪却将吃进去的 
奉献给人。悲剧在于,用句古老的格言来说,猪如 
同诗人一样,直到死后才被人们欣赏。 
每年春天,猪都没忘记增加几个或十几个后代,使 
家庭兴旺发达,也使人更贪得无厌。腌过或熏过的猪肉 
制品,被人们带到猪无法到达的任何地方。咸猪肉是每 
个探险家必备的食品,其保存时间比牛排长好几个月。 
美围独立战争中,咸猪肉在南泽西被装上船,夜渡费城 
的英军巡逻线,帮助了在弗奇谷饿得半死的美国军队。 
猪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主义者。不论残羹还是佳肴, 
它都一视同仁,当作美味。其实,凡是人类喜欢的食物, 
它都喜欢,此外它还接纳许多人类不屑一顾的东西,像 
水浮萍什么的。
林肯总统曾赞赏道:猪除了它亲眼目睹的东 
对于猪的智商,人们颇为怀疑,但不知人们是否知 
道,拿着一只空食物桶可以骗走一匹马,但却骗不了猪。 
亚伯拉罕 
西以外,什么都不相信。我想,大概正因为有此不被任 
何伪装蒙蔽的天性,使得它在今日的查验毒品的战场上, 
取代所有狗而大显身手。 
说到勇气,猪胜过任何一位母亲。我在明尼苏达州 
有个邻居。一个月色皎洁的夜里,他被窗外的嘈杂声惊 
醒。他握枪下楼,悄声来到猪圈旁。猪圈里,只见一头 
狂怒的大狗熊在与一头母猪厮杀。母猪身后是一窝幼猪。 
为保护小猪,母猪凭着牙齿与狗熊拼力搏斗。母猪的下 
颌被撕裂了,不住地淌血,但它却击退了那头猛兽。 
不错,猪是懒散、不修边幅的典型。但这也正能表 
明,它们喜欢和追求安闲轻松、与世无争的生活,同时, 
它们也会为生计奔波,在这个过程中,即便弄得浑身污 
垢也满不在乎。它们吃起东西来哄闹喧叫,那副吃相实 
欠绅士淑女之风,但其直爽率真却会使你颇觉满足和放 
心。它们之间也不存在虚情假意的谦让。你喜欢也好, 
不喜欢也罢,它们总是这个样子。 
美食家
总之,猪作为人类的恩人、爱国者、世界主义者和 
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当之无愧地理应得到人 
们的敬意。我们这块地上,如果没有它,那只能会更加 
寂寞、更加饥饿。
反话正说 
好了,看到此处,无须我们多加评点,各位读者当 
能领悟反向立意的幽默。 
总之,反向立意,因为和人们惯常的顺向思维相悖, 
往往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从而形成一种强烈 
的新奇感,引起人们的兴趣,产生幽默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一些反语。这 
反语把社会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现象抽出来、罗列出来, 
任加评点、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所谓反语,包括反话正说和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也就是明褒实贬,表面肯定,实质否定。 
某香烟公司的老板在街中心大声宣传:“新牌香烟芳 
香可口,余味无穷,还可防虫牙,除百病,还有其它好 
处。。,, 
突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头,他帮着老板说:“其 
他的好处我来补充:小偷不敢进屋,狗不会咬,永远不 
会老。。” 
老板听了喜形于色,赶忙和老头握手,向他点头, 
献烟,然后毕恭毕敬地要求老头向听众解释他的话。 
老头说:“抽烟的人整夜咳嗽,小偷敢进屋吗?抽烟 

正话反说 
的人身体虚弱,走路拄着拐棍,狗敢咬吗?抽烟的人易 
患癌症,能活到老吗?” 
人群哄然大笑。 
反话正说,欲贬却褒,明褒实贬,在这种反差中, 
我们感受到了幽默。 
一位演讲家在一次演讲中打了一个比喻,说:“男 
人,像大拇指;女人,像小拇指。” 
话音刚落,全场哗然,女听众们强烈反对演讲家的 
这一比喻,认为这是贬低了女性。演讲家立即补充道: 
“女 士们 ,人 们的 大 拇 指 ,粗 壮 有 力 ,而 小 拇指 却 纤 
细 、灵巧 而 且 可爱 ,不 知 诸位 女 士 ,哪 一 位 愿意 颠 倒 
过来 ?” 
这句话如灵丹妙药,立即平息了女听众的愤怒,她 
们相视而笑了。 
演讲家以大拇指喻男人,以小拇指喻女人,几乎引 
起会场轩然大波。这不奇怪,因为按一般人的观念,大 
拇指是顶呱呱 好样的象征,而小拇指是差劲的象征。 
但演讲家实际上是蓄意正话反说,他把女听众弄得嗔怒 
之后,一下把原比喻翻转过来,揭示出他的正面意思,
从而使听众在这一喜剧性的突转之中由嗔而喜,恍然大 
悟。 
年 月,德国外长根舍在与我国外长吴学谦会 
谈后说:“我认为这次讨论是有成果的,我只对一点感到 
失望。”在场的人都吃惊地等着他的下文。根舍接着说 
道:“我感到失望的是,根本没有一个问题是我同我的中 
国同事可以为之争论的。” 
在社会生活,甚至是外交场合的对话中,庄重严肃 
的话题也并不一概排除诙谐幽默的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相反,只要运用巧妙,有时还会收到庄重直言未能实现 
的效果。根舍与吴学谦两位外长的会谈,其实双方意见 
完全一致,如果直说也未尝不可,但根舍外长却另辟蹊 
径 ,先 以 “有一 点 失 望 ” 来 引 发 在 场 者的 惊 愕 ,卖 个 
“关子”,然后才出人意料地道出所谓的“失望”正是最 
理想的。由于正话反说,不但显得幽默风趣,而且烘托 
和增添了会谈的友好融洽的气氛。 
正话反说,还是情人们打情骂俏的一种主要语言表 
达方式。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人们常用正话反说 
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爱意,融洽双方的感情,活跃 
气氛,制造幽默。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在一次婚宴上,宾客们都为新郎、新娘举杯道贺。 
推陈出新
宴至酒酣时,新郎起身敬酒,一不小心,酒竟从新娘的 
头上浇下,真煞风景。 
这时,一位客人端起酒杯,站起身大声说:“让我们 
为新娘的幸福从头来干一杯!”顿时哄堂大笑,气氛也更 
为活跃,新郎新娘也更开怀了! 
酒从新娘头上浇下,确实大煞风景,但客人的一番 
说辞,却使此事变成了一件好事。这就是反弹琵琶、推 
陈出新。 
有一次,年迈的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在街上行走,被 
一辆自行车撞倒了,骑车者惊吓得面如土色,连忙下车 
扶起戏剧家,并讷讷不停地向他道歉。萧伯纳却打断了 
他的话说:“不,先生,您比我更不幸。要是您再加点 
劲,那就可以作为撞死萧伯纳的好汉而名垂史册啦!”几 
句幽默的戏语,使本来紧张的气氛立即化为轻松的嬉笑 
了。
这就是倒释。萧伯纳不说自己被车撞倒不幸,反说 
骑车者比他更不幸,如此倒解,自然令人百思不解,然 
而他把“不慎撞伤人”与“名垂史册”联系起来后,立 
即让人感受到了他幽默大度的气质。 
一天清早,财主挺着肚皮、晃着脑袋来到阿凡提家 
里。狗看也没看他一眼,就溜进了窝。财主嘿嘿地笑了 
起来,说: 
“瞧,阿凡提!你的狗多怕我呀!我一来,它叫也不
叫一声,就夹着尾巴跑了。” 
“不,老爷。”阿凡提笑着说,“我的狗并不是害怕 
你 ,而 是 讨 厌 你 哩!” 
这种解释可以称之为“反弹”吧。
十 一 制 造 荒 诞 法 
离奇夸张 
荒诞,也就是荒谬怪诞,不合常规,不合情理,不 
切实际,稀奇古怪。确实,如果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 
处符合常规常理,我们很难再找到幽默。幽默大师卓别 
林说过:“所谓幽默,就是我们在看来是正常的行为中觉 
察出来的细微区别。换句话说,通过幽默,我们在貌似 
正常的现象中看出了不正常的现象,在貌似重要的事物 
中看出了不重要的事物。”幽默的言外之意正暗示着现实 
的荒谬。 
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笑话: 
大诗人苏东坡与胞妹苏小妹以诗相嬉,苏东坡是个 
长方脸,苏小妹便戏之曰:“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方流
到口边。”苏东坡抓住苏小妹额头较高的特点亦迎“头” 
痛 击: “ 香 躯未 离 闺 阁 内,额角 已 到 画 堂 前。” 
听完真令人开怀。略加品味不难看出,这则笑话用 
的正是夸张手法。脸可以长到泪流经年,奔儿头可以大 
到先“身”夺人,真亏他们能夸张得如此离奇。 
夸张能制造荒诞,荒诞能产生幽默。 
当然,也并 非全然如此。李白的“白 发三千丈” 
“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我们听不出幽默。夸张 
只是一种修辞手段,用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 
同的情境中,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只有和生活中的 
荒谬之处与人的滑稽可笑之处紧密相连,它才能产生幽 
默。夸张正是通过对生活中反常的因素的极力夸大、渲 
染,来揭示生活的某些不合理与不和谐现象,来对自己 
和他人的某些无伤大雅的缺点、毛病进行善意的嘲讽和 
规劝。夸张还特别需要一种调侃、达观的态度,充满嫌 
厌的夸张那绝不能产生幽默。比方说和你同屋的小张不 
太讲究卫生,几周才换一次衣服,如果这时你抓起他的 
衬衣挖苦说:“瞧你,身上的虱子比猪身上的还多。”这 
虽然也是夸张,但由于将人与猪放在一起,显然已带有 
人格侮辱的味道,不会产生幽默感。如果你换一种打趣 
的方式说:“咱们住了这么久,我今天才发现你身上还有 
这样一片肥沃的土地,那帮喝你血的家伙恐怕已‘四世 
同堂’了,你也该给他们来个‘三光政策’了吧!”你
强推归谬 
的这种煞有介事的夸张一定会让他在哈哈一笑的同时将 
他的脏衣服扔进开水盆里。 
让我们再看看几个“离奇夸张”的例子: 
一位姑娘因失恋而茶饭不思,形容憔悴,她的一位 
女友这样安慰她:“看你,越来越瘦了,你再这样瘦下 
去,我就把你挂在晾衣绳上,给我当衣裳架子。”说得她 
破涕为笑,心里轻松了许多。 
这也是一种离奇的夸张,想像奇特,产生了谐谑的 
效果。
运用夸张制造幽默,离不开丰富的想像力。只有那 
些具有卓越的想像力的人才能使夸张这种很平常的修辞 
方法产生出令人惊叹的幽默效果来。 
强推,也就是强行推理,这种推理主要是为了达到 
某种目的,而达到这个目的过程、条件是不符合逻辑、 
不合乎情理的。正因为不符合逻辑、前提虚假,所以得 
出的结果是不真实的,是荒谬的。 
加拿大外交官切斯特 朗宁在竞选省议员时,因幼 
年时吃过中国奶妈的奶水而受到政敌的攻击,说他身上 
一定有中国血统。朗宁反驳道:“你们是喝牛奶长大的,
那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了!” 
这就是强推归谬。朗宁抓住对方荒谬的一个大前提: 
“凡吃过某种动物奶的人,就一定有这种动物的血统。” 
顺势推出对方喝牛奶长大,因而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 
这就置对方于异常荒谬的境地。 
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羞辱他。晏子到来后,楚王 
赐酒给晏子,喝得正高兴,两个小吏押着一个被缚的人 
来见楚王。楚王问:“所缚的是什么人?”小吏回答说: 
“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故意问:“难 
道齐国人生性喜欢偷东西吗?”晏子离开席位,恭敬地回 
答说:“我听说,橘子生长在淮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北 
就变成枳。叶子相似,而结的果实味道却不同。现在人 
们生长在齐国不偷窃,进入楚国后就偷窃,难道是楚国 
的水土使人们善于偷窃吗?”楚王苦笑着说:“对聪明 
人,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我自己就讨了个没趣。” 
楚王为了羞辱齐国的使者晏子,不惜利用一个所谓 
“犯了偷窃罪”的齐国人来以偏概全,推出“齐国人本 
来都喜欢偷东西”的谬论。晏子知道对方是蓄意挑衅, 
因而并不去指出对方论证上的荒谬之处,而是按照对方 
的荒谬逻辑,推出了“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窃”的结 
论。这个荒诞,就制造得更大了,产生了强烈的幽默效 
果。
有句名言说,真理往前再跨一步即成谬误。要想使
黑色幽默 
年代初兴起。 年,美 
真理跨步,自然需要施加点推力。强推归谬,也就是这 
个意思。 
所谓黑色幽默,实际上是一种用喜剧形式来表现悲 
剧内容的幽默。 
世纪 
海勒出版了一本惊世骇俗的小说《第 
黑色幽默,在 
国作家的约瑟夫 
注,至 
二十二条军规》。此书一出,即刻受到美国读书界的关 
年代而轰动文坛。随着这本书的流传,黑色幽 
默一词也家喻户晓。黑色幽默是作为一种文学流派而存 
在的,在这里,我们把它当作一种幽默的形式,一种幽 
默的技巧。 
黑色幽默是一种与传统幽默不同的幽默。传统的幽 
默比较明朗、外向、充满信心、针对别人,而黑色幽默 
忧郁、内向、心酸绝望、嘲讽自己。黑色幽默中的人物 
和事件几乎都是荒诞不经的、生活中不可能有的,而且, 
黑色幽默总是面带笑容地讲述在残酷命运捉弄下的烦恼。 
用自我解嘲来反映百思不解的心理和人生渺小的意识; 
它是在用貌似轻松达观的口吻来表现最无可奈何的心理 
和情绪,它虽然在笑,但这是一种“使道德的痛苦发展
到滑稽的恐怖,使事情荒谬到令人发笑的程度”。这种 
笑,是痛苦的笑、恐怖的笑、是对荒谬现实入木三分的 
笑。换言之,黑色幽默是一种“大难临头时”的幽默, 
或者更传神地说,是“绞刑架下的幽默。” 
且看下例: 
在一个对死囚执行公开绞刑的日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