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亮的一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完颜亮的一生-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顺便说一句:萧玉一日十数迁,由令史而骤至尚书,类似这种鲤鱼狂蹦龙门的事情,在完颜亮时代还真是不希罕。比如唐括辩的家奴和尚——人家就叫和尚这名,咋着?——以及完颜乌带的家奴葛温、葛鲁,都曾被提拔为宿卫,其中还有人居然官至一品。
  
   官位,向来是国之重器,自然不能轻易许人;而完颜亮,确实是看透了人情世故,颇有些狠招对付那些只认官品不认人的家伙。比如,身边近侍某甲没有职务官衔,大臣某乙往往就直呼其名;有时让完颜亮听见了,就会立刻提拔某甲为一个极为显赫的职务,然后转头问某乙:
  
      尔复能名之乎?
  
   嗯哼,现在你再直接叫人家名字一个试试?
  
   官位在他眼里,不过如此尔尔;飞升他一个萧玉,又算的了什么?——想来想去,这“随心所欲”四个字,大概才是那么多人想当皇帝最重要的原因吧……
  
   在这里也要多提一句,那就是这样的事情见诸金史,未必没有后人泼脏水的成分。如果真是刻意如此造谣,其用心无非是说明完颜亮的赏罚任意、不配做一位对国家负责任的君王而已;只不过,这事情反复思索之后,倒也有点意思:如此逼真的说法,不仅确实顺合完颜亮的一贯作风,而且也非常符合朝堂之上的一般人性——这大臣的心哪,真是古今无不同也!
  
   天德二年(1150年)四月,完颜亮的初次杀宫结束了。震恐中的群臣刚刚平静不久,第二次杀宫又开始了,而时间,只过去了五个多月。
  
   发生在天德二年十月的第二次杀宫,与第一次杀宫有同有异;所谓“同”,就“同”在杀的同是“谋反”之臣;而“异”,则“异”在这一次不仅牵涉到了完颜宗室,还正八经牵涉到了后宫。
  
   为了清晰起见,跟后宫有关的,我们归在后边一起讲吧;这次,我们只讲跟宗室有关的那一部分。
  
   简单地说,经历了第一次杀宫以后,金太宗一支、秦王一支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不再对完颜亮的地位构成威胁;但是在剩下的完颜宗室中,依然有不少故旧勋臣及他们的子孙,还占据着高位。从完颜亮的角度讲,又怎么能容得下他们?
  
   其中最让他紧张的,是完颜杲(音gǎo,明亮的意思)一支。
  
   完颜杲,就是我们一直在提的那位提前去世的谙班勃极烈。“完颜杲”是他的汉名,“完颜斜也”则是他的女真名字。说到这个汉名,也够让人郁闷的,因为我们马上又要提到一位完颜杲——大家杲来杲去的,很令人头大——为此,我们对他们俩,一律称呼女真名字吧;这前一位,我们就叫他完颜斜也了。
  
   这位完颜斜也,可是大金货真价实的顶梁柱哪;多年的战争生涯咱们就不提了,只说当年的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如此的超一流猛将,那可都是他的手下——在那二位各司其职、分兵攻宋之时,完颜斜也则坐镇都元帅府,是当年大金的军事最高统帅。
  
   前文我们说过,完颜斜也(完颜杲)身为金太宗的弟弟,曾经被金太宗定为谙班勃极烈;只不过由于他死的早,才让金太宗在无奈之下顺从了朝臣的意思,选择了下一代宗室中的完颜亶为谙班勃极烈。由此,皇位斜着飘了出去,这才有了后来的金熙宗。
  
   换言之,如果不是完颜斜也早死,那么压根就没有后来的金熙宗;从这一点上讲,如果金熙宗的子孙接位有理的话,那么完颜斜也的子孙接位,也是正常不过的。
  
   问题是,接位接位,接谁的位?现在是完颜亮时代,岂非就是要接完颜亮的位?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完颜亮忧心忡忡的,正是最有可能和自己儿子争位置的人,具体说就是金熙宗和完颜斜也的儿子。
  
   而上天相助,金熙宗这边不用担心:金熙宗自己的大儿子、太子完颜济安于皇统二年(1142年)十二月夭折,二儿子、魏王完颜道济又被金熙宗一怒之下杀掉,之后再无子息,属于典型的自绝于人民,大家都比较省心。
  
   但是完颜斜也这边,情况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以史书的记载来看,完颜斜也的儿子可实在为数不少:“(完颜)宗义本名孛吉,(完颜)斜也之第九子”——这就已经有九个了;“(完颜)斜也有幼子(完颜)阿虎里”——OK,非常九加一,至少也是十个了。但是翻遍金史,却只能数出寥寥六位的姓名而已;而其中最有威胁的,当属刚才说过的第九个儿子,平章政事完颜宗义。
  
   我们这里泛泛思考一下,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完颜宗义之于完颜亮,确实有点近似于完颜亮之于金熙宗——前者都有接位的可能(完颜宗义是完颜斜也的儿子,而完颜亮是金太祖的孙子),而且都在皇上跟前担任平章政事,属于宰执之一。现在,完颜亮已经以宰相身份弑篡上台了,他还会不会允许历史再重演一次?
  
   如果答案是“不会”的话,剩下的事情自然就是找茬了。就在这时候,我们前面说过的第二位“完颜杲”及时地跳了出来;他的女真名字,则是“完颜撒离喝”。
  
   完颜撒离喝,是金安帝的六世孙,跟金熙宗、完颜亮都是平辈。他“雄伟有才略”,是金世祖的养子,后来的金太祖也很喜欢他。
  
   金国初期的重臣往往有个特点,就是军功非常突出,而我们这位完颜撒离喝也不例外。他隶属于完颜宗望的部队,在灭亡北宋之后,继续在黄河以北进行战斗,并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特别是在连续纳降了宁洮寨、安陇寨、下河、乐州、西宁、庆阳及环州十三寨之后,曾经被树立成战斗英雄的典型,得到皇帝的亲自表扬,用来对照着批评在和尚原一战中大败的完颜宗弼——可怜的金兀术,那时候实在是没面子透了。
  
   尔后,完颜撒离喝又连克金州、饶峰关、真符县、洋州、兴元府、仙人关、凤翔、泾州、渭州……作为一位脚踏宋军和农民起义军尸骨晋升起来的将军,他先拜都元帅府右副元帅(正二品),又受封应国公,再加开府仪同三司,之后又晋为都元帅府左副元帅,在大金的中央军事领导机关中位居二把手——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勇将、重臣。
  
   ——挺好挺有前途的一个战将,怎么就出事了呢?闹半天,还是他自己没脑子、乱说话的结果。
  
   完颜亮上台后,将河东南路的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升级为河中府,并任命完颜撒离喝为府尹。当时,河中尹和其它府尹一样,都是正三品;可是刚才提到了,完颜撒离喝此时的军职则是正二品的左副元帅——从道理上讲,让二品武将去当三品的地方官,恐怕让人多少有点不太舒服。考虑到这一点,完颜亮发出这项任命时,并没有剥夺他的军职。如果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的话,那就是让他保留军委第二副主席职务的同时,去当省委常委、省城市委书记;而这个比方不恰当就不恰当在,还真不能按现在的制度去一点点对比着抠……
  
   这样一来,又是功绩卓著的将军,又是一方父母的地方官,想必完颜撒离喝的自我感觉应该不错吧?
  
   当然不错——岂止是不错,简直是得意得有点忘形了——后来,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完颜撒离喝,趁着回京入朝的机会,就对着完颜亮说了一番掏心窝子的话:
  
      唐(李)建成不道,太宗(李世民)以义除之,即位之后,力行善政,后世称贤。陛下以前主失德,大义废绝,力行善政,则如唐太宗矣。
  
   得,又把李世民杀兄弟的那点儿烂事儿摆出来了……
  
   观其言察其心,完颜撒离喝这几句话应该属于拍马屁一类,无非是表扬完颜亮弑篡有理,并以唐太宗的先例来逢迎一番,表达某种内心期许罢了。
  
   可是,有当着秃头的面,说人家的发型有个性的么?——哪壶不开你非提哪壶,“得位不正”本就是完颜亮的心病,你还来个“从容言”之,不是故意气新皇帝玩儿吧?此外,你一个臣子,皇帝怎样怎样、废立如何如何,是该你说的、该你想的事么?
  
   果然,这次的马屁百分之百、极为精准地拍在了马蹄上;听完这些话,完颜亮当场就变了脸色。皇帝一变脸,饶是缺心眼的完颜撒离喝,这时候也后悔了——可是,谁用刀架他脖子上逼他这些呢?说他没脑子,真是一点也没错啊。
  
   本来,完颜撒离喝和完颜亮实在没什么私人过节,这下可好,梁子算是结下了。但是因为这点事情就杀人的话,完颜亮岂非也跟着成了没脑子?于是,该赏还赏,甚至照样封王(金史没说是什么王,或许是应国公升位的应国王吧)。
  
   但无论怎么说,完颜亮开始看完颜撒离喝不顺眼了;再加上完颜撒离喝在外统军多年,威望相当高,越发让完颜亮忌恨。想来想去,完颜亮不让他回河中府了,而改派他去行台尚书省,担任行台的左丞相(正二品);同时,完颜撒离喝的左副元帅依旧兼任。
  
   但是,直接把完颜撒离喝从他发迹的陕西一带军中调离,会不会把他搞毛了?于是,完颜亮在通知方式上也动起了脑筋:专门派使以礼登门不说,还附赐了玉带。这么一弄,完颜撒离喝还真就心平气和地去行台上任了。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完颜亮老练的政治手腕——都说“细节决定成败”,这话,可确实耐琢磨啊。
  
   在我们的文章里,这是第三次提到行台尚书省了;而每次提到,都不是什么好事——这次也不例外,只不过完颜撒离喝自己还不知道罢了。
  
   等他到了位于汴(今河南开封)的行台的时候,完颜亮的诏书跟着就到了。不过,这诏书不是给他完颜撒离喝的,而是给行台右丞相大挞不野的。大挞不野也叫大忭,跟前文提过的大兴国也算是同姓本家了——虽然如此,这个真名也实在不怎么好听,我们还是叫他大挞不野算了。
  
   接到诏书的这位大挞不野,不仅是行台右丞相,同时还是右副元帅、开府仪同三司;换言之,他与完颜撒离喝的官职简直是一模一样,只不过位置稍在完颜撒离喝之后而已。他本是辽阳人,后来被辽军抓了壮丁与金军作战;部队被击败后他开了小差,“越城而跑”后又被金军抓获,机缘巧合被金太祖看重并收养,从此以一名解放战士的身份参与了波澜壮阔的大金军事征讨历程。
  
   大挞不野作战勇敢,又善于统兵,历史记录太多,我们只挑他在几次大战中的表现随便看看吧:先是自己带兵,击败宋将时康民率的十七万大军;又以两千骑兵大破淮南农民军十万,斩杀一万有余;再击退杜充大军六万……而他的身价也跟着一路暴涨,乃至天眷三年(1140年),金熙宗下令废除汉、渤海地区的千户谋克,而这位大挞不野以累累战功,被单独特批,可以照旧世袭千户职位。
  
   到这时候,他又成了完颜亮的眼线;刚才我们不是说,完颜亮单独下诏给他了么?而这份诏书,就是明确要求大挞不野盯住完颜撒离喝,不能让完颜撒离喝参与军事的。问题是,这道诏书完颜撒离喝并不知道;后来因为大挞不野的种种干涉行为,还一个劲地与大挞不野争论。搞到最后没办法了,大挞不野只好说:
  
      太师梁王(完颜宗弼)以陕西事属公,以河南事属挞不野,今未尝别奉诏命。陕西之事,挞不野固不敢干涉。
   
   这话稍有点绕:按照梁王完颜宗弼从前划定的区域统属,你完颜撒离喝是陕西(辖区与今天的陕西省略有不同)那边的头头,我大挞不野是(行台所在的)河南这边的头头,现在又没有新的诏命改变这个分工。陕西那边的事情,反正我是不敢干涉的。
  
   那意思,莫非你就非要干涉我河南的事情?——这话妙啊,一下子,行台尚书省就不再是中央的派出机构,而成了河南自己的衙门了……
  
   诡辩到了这个地步,也真难为大挞不野了。
  
   完颜撒离喝当然不服,可是河南毕竟是大挞不野多年经营的地方,整个行台上下,就没人听他的,自己也被彻底孤立。郁闷之余,完颜撒离喝向朝廷上书,估计是非常委屈,觉得下边人不该这么欺负自己这个大金功臣吧。
  
   结果呢?朝廷某位大臣知道完颜亮的意思,只是不咸不淡地说了句:“象梁王以前规定的那样做就是了”。紧接着,完颜亮给大挞不野下了一道旨;而后,大挞不野又回奏了一章,至于他们之间到底说了啥,都不让完颜撒离喝知道。
  
   这下,大家都清楚了:噢,敢情完颜亮把完颜撒离喝发到行台尚书省,不过是为了解除他的实权啊。
  
   显而易见,完颜撒离喝已经非常危险了;这不,马上就有人开始打起了他的主意。
  
   我们故事里,仿佛有种难以说清的宿命一般,竟好像是对一“衙”一“职”过敏似的——它们一登场,总要发生倒霉的事情:这一“衙”,自然是指“行台尚书省”;而这一“职”,则非“令史”莫数。
  
   行台尚书省,第一次出现是完颜亮首次被贬,第二次出现是完颜秉德被贬遇诛,第三次则是现在我们的完颜撒离喝被调任;
  
   而令史,第一次出现是尚书省令史李老僧,出现没多久金熙宗就遭弑;第二次出现是尚书省令史高怀贞,不过他的故事主要在后面,这里先不提;第三次出现是尚书省令史萧玉,出现以后直接帮助铸成完颜宗干大狱;第四次,就是这次了。
  
   在大金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政治舞台上,现在轮到元帅府令史,遥设同志出场了。
 十八 杀宫 7
  
  遥设,在我们的故事里是个新人;而令史,我们前文中已经多次提到,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那么这位官位小的不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