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第2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指导。我跟他三年,他老人家圆寂了,我跟他的那个时候我二十六岁,他老人家六十五岁,他六十八岁走的。章嘉大师的话我也是完全依教奉行,不过头一天见面讲的话实在是太深了,“看得破、放得下”,我就开始学。学看破、学放下,真的是点点滴滴的放下,不过有好处,放下就是一年比一年进步。

  这桩事情,听我讲经时间久的老同学能觉察得到,听我讲经年年不一样,遍遍不相同,好像有一点智慧开了,这怎么回事情?放下了。不放下不开智慧,放下一分智慧透一分,放下二分智慧透二分。我知道不是上根利智,上根利智他一下就能放下,我们很羡慕,也很敬仰,像惠能大师这些人、永嘉大师这些人。我心里常想,这些人不是凡夫,是佛菩萨再来给我们示现的,为什么?凡夫做不到。我就是个凡夫,我很想做做不到,所以一点一点放,这个可以。这是方老师给我讲,我们没有办法一步登天,走楼梯可以,像一百层的大楼,电梯一下就上去了;我们没有这个缘分,没这个缘分走楼梯,一层一层的上去。只要不退转,决定可以达到楼顶,到达楼顶,你跟那个坐电梯上来的没有两样,是平等的。所以,方东美先生劝我学佛要像爬楼梯一样,他不准我学惠能大师,他说你学不到。很奇怪,像这样的话,章嘉大师给我讲过,李老师也给我讲过,可见得他们对我的根性都看得很清楚,渐修渐悟,慢慢来。慢慢来当然要时间,在这方面我有感应,非常感谢佛菩萨保佑,寿命延长了。如果寿命没有延长,我本来的寿命只有四十五岁,四十五岁那一年走,跟现在比差得太远了。为什么?四十五岁那个时候分别执着的毛病还相当严重。现在要跟那个时候比,那时候我分别执着有九十分,现在大概顶多只有二、三十分。有没有分别?有,很轻。

  这是“未达境唯心”,我们确实没有达到,没有真正通达境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我们“起种种分别”。我真的通达了呢?‘达境为心已,分别即不生’,这个是证明,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确实没有分别执着,你通达了。你还有分别执着,你自己要肯定,没通,我还没达到这个境界,为什么?还往上提升。如果自己以为,这是一种错觉,以为我已经懂了,我已经通达了,你是一寸都不能提升,没有办法再向上提升。菩萨修行最可怕的就这桩事情,未悟以为开悟,未证以为证得,这个修行人就堕落了,我们世间人所谓是强不知以为知,其实他并不知道,勉强以为自己知道了。中国古圣先贤教人,无论是在道业、是在学业,所谓“满遭损,谦受益”,一定要谦虚。学道不但要谦虚,要谦卑,这是台中李老师常常提醒我,要谦卑!我学到了没有?没有学到。这么多年来,菩提道上受了许多的挫折、打击,回头想想,这些挫折打击是可以避免的,为什么不能避免?不够谦卑。老师教了,我也听了、也学了,境界上没用上。而且老师还特别警告,我们现在想起来是老师的预言,我那时候求学、求道,对老师是恭恭敬敬,把老师看作圣人、看作佛菩萨,向老师求法,跪着求法。而老师告诉我,你们将来学成了,弘法利生,你们双手捧着佛法跪在地下想送给人,人家未必接受。他说不是像你们现在还懂得向老师顶礼三拜,恭恭敬敬求法,以后没有了,没有这种人了。你把法传给他,倒过头来替他顶礼三拜,他还未必肯接受。

  现在这个时代,你看五十年前人家就看到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看到现前这个时代。在经里面我们也读到,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讲过。《无量寿经》大家念得很熟、很多,你们都知道,讲到末法、讲到现前这个时代,五痛、五烧达到极点。所以今天世界许多灾难,一般世间人所谓自然灾害,我们读了佛经就晓得不是自然,不善的共业所召感的,不是一个人造作的。为什么会有不善的共业?那就是圣贤之道没人讲了,现在这个时代你讲也没人相信。变成什么?古圣先贤留下这个宝贝,不识货。从前李老师曾经有一次带我们到故宫博物院去参观,回来之后在路上,我们同学很多,老师告诉大家,你们看了故宫的收藏,你们喜欢什么?可能都非常喜欢明清的玉器,真好看。可是商周那些铜器你们一定不喜欢,一看破铜烂铁。那才是宝!三、四千年前的东西,明清不过是三、四百年。可是不识货,如果摆在面前问你,你要哪一个?肯定我要玉器,那就不识货。现在人普遍对老祖宗的东西都把它当破铜烂铁,不知道它的宝贵,没人教。如果故宫的解说员要不把这些铜器一样一样讲解介绍给我们,我们怎么知道它是宝,那些东西你收藏在家里,小偷来了绝对不会要。

  现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一般人不知道,传统的医学现在一般人也不知道。我那时候很年轻跟方老师,方老师讲到医学,告诉我,中国的医学有五千年的历史。这句话里面含着什么?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临床实验的效果,这还得了。他讲西医顶多不过三百年,没经过历史的考验。老师还告诉我,二次大战的时候,西方人发明抗生素,救了西医,如果没有这个东西,西医早就完了。所以中国的老人是我们前一代,现在一代不如一代,我这一代比前一代差远了。跟方老师学,跟章嘉大师、李老师,我们都比不上,老师传的这些学生,我们这些同学当中跟老师比差太远了。这是什么?水平在下降,这不是个好现象。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提升,像上一代那样的水平?我们有心学,我们也很好学,没有环境,这就是缘分,没这个缘分,这个缘分就是护法。民国初年,还有些真正的大善知识,他们知道,也很慈悲,真的也有力量想做,大环境不许可,社会动乱。满清亡国之后,中国社会军阀割据,国民政府刚刚统一,又发生中日战争,八年。所以,都生活在战乱、水深火热之中。支那内学院很了不起,只办了两年就停办,应慈法师办华严大学,都是为了战乱停掉了。

  台湾非常不容易,六十年的安定。社会安定,人心不安定,没有真正得力的护法,护法要护持让你的生活衣食住行不操心,你的心能定下来好好学习,这能成功。在台湾就没有这样的大护法,所以这个六十年,我们现在想想也算是空过。我们还算是不错,可是比起上一代,我们就非常惭愧。我们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所以我们有心、有这个愿望想帮助真正有心人。有什么心?希圣希贤,希望自己成圣人,希望自己成贤人,真正发菩提心的人。发菩提心是舍己为人,为正法久住,为救度众生,可以舍自己的身命都能做得到。有这样的人,我们在环境上帮助他,这个我现在能做到。我年轻的时候遇不到这个环境,今天我可以帮助这些人,找个小地方,四事供养我照顾,饮食、衣服、居住学习的环境我供养。真正好学,在这个地方十年不下山,那就很有成就。前些年我到日本开会,我记得好像是第二次去。去参观日本的比叡山,日本人称它为佛教之母,日本佛教十三个宗派,创立宗派的祖师,第一代的祖师,都是从比叡山出去的。他们的方丈接待我,我向他请教,早年日本各宗派的一些祖师,开山的祖师,在山上修行、学习,最长的时间多久?他说三十多年,最少?十六年。真的,这么长的时间住在山上,他心定的,定能开智慧,智慧开了才能谈得上护持正法,弘法利生,续佛慧命,智慧没开做不到。一定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三无漏学,这不但是释迦牟尼佛传的,世尊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同一个菩提道,都是走这个路走出来的。我们如果疏忽戒律,那怎么行?头一桩事情就是德行。孔老夫子教学四科,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言语,第三个是政事,第四个文学。德行摆在第一,佛法教学也是把德行摆在第一。我们到日本去看比叡山,现在也不像从前,比叡山接待观光客,变成旅游的道场。在从前决定不会接待观光旅游的人,到那里去干什么?到那里去都是学习的,参学的。所以,现在学习有这么一个困难。

  而这个世间大富长者,有,比从前还多,但是有智慧的就不多。财富是你的福报,这个钱怎么用法那是智慧,没有智慧,钱再多用得都不得当。用得最好是修福,算很不错了,修积功德的,一个都看不到。佛法是要求智慧,弘护一体佛法就兴旺,弘法跟护法互相尊敬,佛陀在世,这些榜样好,祇树给孤独园是最好的榜样。给孤独长者在家居士,祇陀太子,这两个人联手护持释迦牟尼佛,礼请释迦牟尼佛带着他的学生,他们有个花园,场地很大,能够接待释迦牟尼佛的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供养佛也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佛在这个处所讲了很多经,《阿弥陀经》就是在给孤独园讲的,《华严经》最后一品“入法界品”也是在给孤独园讲的。佛讲经告一段落,离开了,道场还给主人。这都是教给我们后人的,出了家,你怎么能再要个家,哪有这种道理!道场是居士的,是在家同修的,可以借给我们用。我们现在讲借给我们,我们有使用权,所有权不是的,所有权是他的,产业是他的,借用。世尊示现这个给我们看,我们自己买地建道场,这个不如法,这样搞你就错用了心。所以,释迦牟尼佛灭度的时候,把护持佛法的工作付托给国王大臣、大富长者,他们有能力来护法。佛弟子,你看在那个时候什么都没有,他日常生活,日中一食,三衣一钵,什么都没有。在那时候学佛,天天是听佛讲经,没有书本,佛没有讲义,一生自己没写东西。经典是佛往生之后、灭度之后,学生们大家集会在一起,把每个人所记得佛曾经讲的记录下来,流传给后世。释迦牟尼佛在生的时候,一部经都没有。

  结集经典,也给我们开了后来佛门里面培养法师讲经弘法的一个例子,非常好的一种示范。阿难是佛的侍者,在佛身边照顾他生活起居,最亲近的一个人,世尊一生讲经说法他没有离开过,换句话说,他全听到了。他的记忆力很好,听过一遍几乎他永远不会忘记,非常难得的一个天才。所以结集经藏就请他老人家登座,上座,把佛讲的重新讲一遍给我们大家听,下面有人在记笔记。听众是哪些人?听众是同学,五百大阿罗汉。诸位要记住,经典上佛常常讲的,我们念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人,皆是大阿罗汉”。阿难尊者结集经藏的时候有五百人参加,这些人给阿难尊者做证明,阿难尊者复讲,讲完之后他们点头,没错,佛是这么说的,这就记录下来。如果他们当中有一个人提出反对,阿难,好像佛不是这么说的,这一句就删掉;只可以删,不能增加,字字句句都是佛的真言,取信于后世。所以经典文字不可以改,印错了、抄错了也不能改,在旁边注明这个字可能是什么字,错误。为什么?改的例子,不可以开这个例子,如果经典可以改,你能改,他也能改,后来大家都改,经传到后世就不能看了。对古籍的尊重,就是要保持它原来的样子,永远保持。

  所以佛门里面培养人才怎么培养的?复讲,阿难升座复讲,在佛门这两千年来,特别是在中国,都用这个模式。法师讲经,听众很多,听众里面真正肯发心,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德行,就是戒律清净。第二个条件是记忆力好,听一遍之后,必须要能记得百分之九十,才能够学讲经,要有这么好的记忆力。也就是说,譬如老师讲一个小时,讲完之后到第二天,你把昨天老师这一个小时的东西,不加自己的意思讲出来。要讲多少时间才算及格?要讲五十分钟,老师讲六十分钟,你可以讲五十分钟,你有能力学经教,记忆力不好没办法学。可是现在好了,现在记忆力不好的人也行,为什么?现在有录音、有录像。因为老师从前不可能给你讲第二遍的,现在有录音、录像,你可以听十遍,你可以听一百遍。在从前学讲经,真的上根、利智,现在中下根都可以学,这是得利于现在科学的技术,这种技术我们要用它。

  所以今天我们培养讲经弘法人才,记忆力可以不像从前要求那么高的水平。真的,你听老师讲经一个小时,你能够讲二、三十分钟都行,都能培养得出来。多听!古人讲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我能把老师的东西重复听一千遍,那一点都不会错,要有耐心、有恒心,永远精进不退,没有一个不成功的。可是人难找,谁能够放下名闻利养?谁能够放下自私自利?谁能够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跑到一个深山里面关起门来去念十年书,天天去学讲。想学《华严经》,清凉大师的注解,李长者的《合论》,这是两个老师,你天天去读他们的注解,学习《华严经》。持戒、诵经、修定,就能开智慧,智慧要是慢慢开,经教里面的奥义你也慢慢的一年跟一年不一样,你体会到的义理深广无尽。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自自然然入境界。入境界自己晓不晓得?晓得,分别执着不生就入境界了。还有分别执着,要记住,还要努力,要生惭愧心,还没有入境界。这一点重要,非常重要。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

  【知诸法唯心。便舍外尘相。由此息分别。悟平等真空。】

  这个知是真知、是正知,我们现在的知是解知。所谓悟有两种,我们是解悟,是通过学习而明了的,我们理解了,我们没有证得。证悟就管用,证悟是怎么得来的?是通过修行过来的。行是什么?行是生活。修是什么?要把我们解悟的落实在日常生活行为当中。把我们于经教所学的,不相应的看法、不相应的想法、不相应的做法统统放下,完全采取经典里面的教诲把它落实,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叫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行持,行为、行持里面有很多错误,我们依照佛菩萨的教诲,佛菩萨人家开悟了,佛菩萨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