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名著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哲学名著蚜-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 失 吾 常 。 ” “ 聚 亦 吾 体 , 散 亦 吾 体 , 知 死 之 不 亡 者 ,  
                      ②                                    ③            
 可 与 言 性 矣 。 ”   横 渠 此 论 , 阐 造 化 之 秘         , 明 人 性 之 
                                   ④                               ⑤    
 源 , 开 示 后 学 之 功 大 矣       。 而 朱 子 独 不 以 为 然       , 乃 论 
 而 非 之 , 今 请 辩 其 惑 。                                            
        朱 子 曰 : “ 性 者 理 而 已 矣 , 不 可 以 聚 散 言 。 其 聚    
 而 生 , 散 而 死 者 , 气 而 已 矣 。 所 谓 精 神 魂 魄 , 有 知 有     
 觉 者 , 皆 气 所 为 也 , 故 聚 则 有 , 散 则 无 。 若 理 , 则 初     
                                  ⑥                                      
 不 为 聚 散 而 有 无 也 。 ”      由 是 言 之 , 则 性 与 气 原 是 二   
                                                                    ⑦    
 物 , 气 虽 有 存 亡 , 而 性 之 在 气 外 者 卓 然 自 立             , 不 以 



… 489

   4 8 0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气 之 聚 散 而 存 亡 也 。 嗟 乎 ! 其 不 然 也 甚 矣 ! 
        且 夫 仁 义 礼 智 , 儒 者 之 所 谓 性 也 。 自 今 论 之 , 如 
 出 于 心 之 爱 为 仁 , 出 于 心 之 宜 为 义 , 出 于 心 之 敬 为 
 礼 , 出 于 心 之 知 为 智 , 皆 人 之 知 觉 运 动 为 之 而 后 成 
 也 。 苟 无 人 焉 , 则 无 心 矣 , 无 心 则 仁 义 礼 智 出 于 何 所 
 乎 ? 故 有 生 则 有 性 可 言 , 无 生 则 性 灭 矣 , 安 得 取 而 言 
 之 ? 是 性 之 有 无 , 缘 于 气 之 聚 散 。 若 曰 超 然 于 形 气 之 
 外 , 不 以 聚 散 而 为 有 无 , 即 佛 氏 所 谓 “ 四 大 之 外 , 别 
                  ⑧                                   
 有 真 性 ” 矣     , 岂 非 谬 幽 之 论 乎 ? 此 不 待 智 者 而 后 知 
 也 。 精 神 魂 魄 , 气 也 , 人 之 生 也 ; 仁 义 礼 智 , 性 也 , 
 生 之 理 也 ; 知 觉 运 动 , 灵 也 , 性 之 才 也 。 三 物 者 一 贯 
            ⑨                                         
 之 道 也     , 故 论 性 也 不 可 以 离 气 , 论 气 也 不 得 以 遗 性 , 
                                                   D C 
 此 仲 尼 “ 相 近 ” “ 习 远 ” 之 大 旨 也         。 
        又 曰 : “ 气 之 已 散 者 , 既 散 而 无 有 矣 , 其 根 于 理 
                                           E C         
 而 日 生 者 , 则 固 浩 然 而 无 穷 。        吁 ! 此 言 也 , 窥 测 造 化 
 之 不 尽 者 矣 。 何 以 言 之 ? 气 , 游 于 虚 者 也 ; 理 , 生 于 
                                               F C     
 气 者 也 。 气 虽 有 散 , 仍 在 两 间            , 不 能 灭 也 , 故 曰 
“ 万 物 不 能 不 散 而 为 太 虚 。 ” 理 根 于 气 , 不 能 独 存 也 , 
 故 曰 “ 神 与 性 皆 气 所 固 有 。 ” 若 曰 : “ 气 根 于 理 而 生 ” , 
 不 知 理 是 何 物 ? 有 何 种 子 , 便 能 生 气 ? 不 然 , 不 几 于 
 谈 虚 驾 空 之 论 乎 ? 今 为 之 改 曰 : “ 气 之 已 散 者 , 既 归 
 于 太 虚 之 体 矣 , 其 氤 氲 相 感 而 日 生 者 , 则 固 浩 然 而 无 



… 490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4 8 1 
  G C                                                                     
穷    。 ” 张 子 所 谓 “ 死 而 不 亡 者 ” 者 如 此 。 造 化 之 生 息 , 
人 性 之 有 无 , 又 何 以 外 于 是 而 他 求 也 哉 !                     
A 注 释 B                                                                 
      ① 张 子 : 张 载 。 太 虚 : 指 气 尚 未 形 成 为 具 体 事 物 时 的 状 态 。 
      ② 此 段 及 上 面 两 段 引 文 , 均 见 张 载 《 正 蒙 · 太 和 篇 》 。 
      ③ 横 渠 : 指 张 载 。 造 化 : 创 造 化 育 , 指 自 然 界 。      
      ④ 开 示 : 启 示 , 启 发 。                                       
      ⑤ 朱 子 : 朱 熹                                                   
      ⑥ 见 《 朱 文 公 文 集 》 卷 四 十 五 《 答 廖 子 晦 二 》 。 不 为 聚 散 而 有 无 : 
        不 因 为 聚 集 起 来 就 有 , 分 散 开 来 就 无 。                
      ⑦ 卓 然 : 直 立 的 样 子 。                                       
      ⑧ 四 大 : 指 地 、 水 、 火 、 风 。 真 性 : 佛 性 。            
      ⑨ 一 贯 之 道 : 是 互 相 连 贯 的 统 一 体 。                     
    D C 相 近 习 远 : 见 《 论 语 · 阳 货 》 : “ 性 相 近 , 习 相 远 也 。 ” 
    E C 见 《 朱 文 公 文 集 》 卷 四 十 五 《 答 廖 子 晦 二 》 。       
    F C 两 间 : 指 天 地 之 间 。                                        
    G C 氤 氲 ( y ī n y ū n 因 晕 ) : 阴 阳 二 气 交 融 。 原 本 无 “ 无 ” 字 , 疑 有 
        脱 误 , 今 据 文 义 补 。                                        
A 简 析 B                                                                 
       本 文 主 要 讨 论 了 人 性 本 源 问 题 。 在 此 问 题 上 , 王 廷 相 出 
于 张 载 而 又 高 于 张 载 。 张 载 是 运 用 气 来 解 释 人 性 本 源 问 题 的 。 
他 认 为 , 一 切 都 是 由 气 构 成 的 , 人 与 天 地 万 物 同 出 于 一 源 
( 气 ) , 人 的 本 性 也 就 是 天 地 万 物 的 本 性 。 朱 熹 则 站 在 理 本 论 
的 立 场 , 反 对 张 载 的 看 法 , 提 出 “ 性 者 理 而 已 矣 ” 。 在 朱 熹 看 



… 491

   4 8 2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来 , “ 理 ” 既 是 宇 宙 万 物 的 本 源 , 也 是 人 性 的 本 源 。 王 廷 相 批 
 评 了 朱 熹 “ 性 即 理 ” 的 观 点 , 恢 复 和 发 展 了 张 载 用 气 来 解 释 
 人 性 的 思 想 。 他 赞 扬 张 载 此 论 “ 阐 造 化 之 秘 , 明 人 性 之 源 , 开 
 示 后 学 之 功 大 矣 ” , 并 提 出 “ 仁 义 礼 智 , 性 也 , 生 之 理 也 ” 的 
 新 见 解 。 他 用 “ 生 之 理 ” 来 解 释 人 性 , 不 是 把 性 的 内 涵 只 限 
 于 “ 食 色 ” , 而 是 认 为 有 气 有 精 神 魂 魄 才 有 人 的 生 命 , 有 生 命 
 才 有 “ 生 之 理 ” 。 在 人 的 生 理 活 动 基 础 上 , 通 过 人 的 知 觉 运 动 
 即 认 识 活 动 , 才 获 得 了 仁 义 礼 智 的 道 德 情 操 , 这 就 是 人 之 性 。 
 他 还 认 为 , “ 人 之 生 ” 、 “ 生 之 理 ” 、 “ 性 之 才 ” 三 者 是 统 一 的 , 
 没 有 气 所 形 成 的 身 体 , 也 就 没 有 人 的 生 命 及 生 理 活 动 , 没 有 
 生 命 和 生 理 活 动 , 也 就 没 有 认 识 活 动 , 当 然 也 不 可 能 有 人 性 。 
 因 此 他 说 : “ 论 性 不 可 以 离 气 , 论 气 也 不 得 遗 性 ” , “ 理 生 于 
 气 ” , “ 理 根 于 气 ” , 气 、 理 、 性 三 者 不 可 分 , 性 是 气 本 来 所 具 
 有 的 。 这 些 都 说 明 , 在 人 性 本 源 问 题 上 , 王 廷 相 是 主 张 “ 性 
 气 一 贯 之 道 ” 的 。 他 坚 持 “ 性 出 于 气 ” 的 立 场 , 把 人 作 为 禀 
 气 于 自 然 而 后 具 有 形 体 的 自 然 之 人 , 也 就 是 承 认 人 先 有 气 聚 
 而 成 的 身 体 , 然 后 才 有 生 命 、 情 感 、 欲 望 和 道 德 意 识 , 承 认 
 人 的 身 体 是 人 性 的 物 质 基 础 。 这 种 思 想 包 含 了 不 少 合 理 因 素 , 
 坚 持 了 唯 物 主 义 的 认 识 路 线 。 
       对 于 朱 熹 “ 离 气 而 论 性 ” , 即 把 性 看 成 是 脱 离 气 、 脱 离 形 
 体 而 独 立 存 在 的 东 西 的 错 误 , 王 廷 相 指 出 : 一 、 它 违 背 了 用 
“ 生 之 理 ” 来 释 性 的 原 则 , 否 定 了 仁 义 礼 智 “ 皆 人 之 知 觉 运 动 
 为 之 而 后 成 ” 的 道 理 , 抛 弃 了 “ 性 之 有 无 , 缘 于 气 之 聚 散 ” 的 
 理 论 , 完 全 是 一 种 不 切 事 实 的 “ 谬 幽 之 论 ” 。 二 、 “ 性 即 理 ” 的 
 观 点 是 从 佛 教 的 “ 四 大 之 外 别 有 真 性 ” 的 说 教 中 脱 胎 而 来 的 。 



… 492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4 8 3 
这 说 明 “ 性 即 理 ” 观 点 不 仅 是 荒 谬 的 , 而 且 它 与 佛 性 说 是 有 
内 在 联 系 的 。 三 、 王 廷 相 诘 问 朱 熹 , 如 果 说 “ 气 根 于 理 而 
生 ” , 那 么 “ 理 是 何 物 , 有 何 种 子 , 便 能 生 气 ” ? 这 表 明 , 在 
王 廷 相 看 来 , 运 动 只 能 是 物 质 的 运 动 , 而 物 质 则 必 须 具 有 形 
色 物 相 ; 对 于 “ 造 化 之 生 息 , 人 性 之 有 无 ” , 只 能 到 形 色 物 相 
中 去 探 求 。 而 朱 熹 却 到 只 有 一 个 “ 虚 空 无 着 之 名 ” 的 “ 理 ” 中 
去 寻 找 , 当 然 只 能 是 “ 谈 虚 驾 空 之 论 ” 。                    
      王 廷 相 对 朱 熹 唯 心 主 义 人 性 思 想 的 批 判 是 有 积 极 意 义 
的 。 但 是 , 他 和 张 载 一 样 , 把 人 只 看 成 是 自 然 的 人 , 生 理 的 
人 , 而 不 是 作 为 社 会 的 人 。 因 此 , 他 对 人 性 的 探 讨 , 离 开 了 
人 的 社 会 性 , 离 开 人 的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 只 从 生 物 学 的 意 义 用 
抽 象 的 气 来 说 明 人 的 本 性 , 因 此 这 种 理 论 实 质 上 还 是 一 种 唯 
心 主 义 的 人 性 论 。                                                  



… 493

  4 8 4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石 龙 书 院 学 辩                                    
A 作 者 及 作 品 简 介 B                                                  
    《 石 龙 书 院 学 辩 》 的 作 者 王 廷 相 , 其 生 平 事 迹 见 《 横 渠 理 
气 辩 》 的 作 者 简 介 。 《 石 龙 书 院 学 辩 》 是 王 廷 相 的 重 要 哲 学 论 
文 , 收 在 《 王 氏 家 藏 集 》 中 , 这 里 的 选 文 依 据 《 王 廷 相 集 》 第 
二 集 , 中 华 书 局 1 9 8 9 年 版 本 。                              
A 原 文 B                                                                 
                                                                      ①  
       石 龙 书 院 者 , 久 庵 黄 子 与 其 徒 讲 学 之 所 也            , 浚 
                                   ②                                     
川 子 乃 为 《 学 辩 》 遗 之        。                                   
       嗟 乎 ! 仲 尼 之 教 , 万 世 衡 准 。 自 夫 异 端 起 而 洙 泗     
          ③                                                              
之 道 离    , 世 儒 凿 而 《 六 经 》 之 术 晦 , 天 下 始 嚣 嚣 然      
                 ④                                                       
莫 知 谁 何 矣     。 是 故 有 为 虚 静 以 养 心 者 , 终 日 端 坐 , 块  
                        ⑤                                             ⑥ 
然 枯 守 其 形 而 立      , 曰 : “ 学 之 宁 静 致 远 在 此 矣 ”      。 有 
                                           ⑦                             
为 泛 讲 以 求 知 者 , 研 究 载 籍          , 日 从 事 乎 清 虚 之 谈 , 
                                          ⑧                              
曰 : “ 学 之 物 格 知 至 在 此 矣 ”      。                            
       浚 川 子 曰 : 斯 人 也 , 空 寂 寡 实 , 门 径 偏 颇 , 非 禅     
                                             ⑨                           
定 则 支 离 , 畔 于 仲 尼 之 轨 远 矣         。 何 以 故 ? 清 心 志 , 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